文:阿慧
俗話說得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然而,中國有14億人口,但「勞動力短缺」問題始於十年前。 毫不意外,主要問題出在製造工廠。 這次疫情爆發,「勞動力短缺」又升級了。
在今天的製造工廠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月底一大群人在人力資源門口來來往往,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然是離開的。 在製造工廠,員工離開並不少見。 高離職率給工廠帶來了產品質量的不穩定,但問題已經圍繞製造業幾十年了。
由於能源有限,工廠已成為高強度工作的罪魁禍首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這也是法定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的原因,但一般情況下,工廠的工作時間不低於8小時。 例如,富士康作為中國最大的加工廠,通常有1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 大多數員工不能接受這麼高強度的工作時間。
製造業工作時間過長是個大問題。 如果工廠採用法定工時,生產速度將遠遠低於標準。 製造業以量取勝。 一旦生產速度下降,企業就會被競爭對手瓜分。 這使得製造工廠陷入死循環,工人的流失率越來越高。
寧可給時工20元/小時,也不願給僱員15元/小時
在電子工廠工作過的朋友知道,一般情況下,正式員工的工資不會超過15元/小時,但電子工廠小時工的待遇完全不同。 通常,電子工廠將支付「高價」邀請那些兼職工人加班,流動資金不低於20元/小時。 難怪正式員工沒有加薪,因為他們用這筆錢來招聘時工。
工資越來越低
員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掙錢。 很多企業會和員工談論理想和生活,但沒有生活保障的生活夢想是空談。 每個人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生活越來越好。 那些工資越來越低的工廠最終肯定會被員工淘汰。 薪酬也是許多離職因素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工作環境不改善,髒,亂,差。
現在員工上班時更注重身體健康。 他們說健康是革命的資本。 現在人們並不像以前那樣拼命。 他們必須選擇一個更好的環境來工作。 那些環境骯髒的工廠,即使他們的工資更高,最終也會被人淘汰。 一般來說,這類工廠的離職率並不低。
最近,疫情的爆發使製造業難以招聘工人,甚至更加困難。 雖然許多地區採用特許汽車和飛機的方式來接員工返回工作,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員工會重新選擇工作。 根據最新的人口遷移表顯示,廣東無疑是招聘中最大的贏家,深圳、廣州和東莞的人口流入數量最大。 然而,無論如何,企業仍然需要從自身中發現問題。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