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輔仁丨【輔仁情結】顧文浩:難忘的母校生活

2021-02-20 無錫市輔仁高中

        【顧文浩,輔仁中學1947屆校友。本文寫於1997年】    

        無錫輔仁中學1947屆(民三六級)是1945年8月學校從上海遷回無錫後招收的第一批高二學生。9月,報到入學的為54名,以後,有18名轉學離去,又有14名由他校插人本班,所以在1947年6月一起畢業的本班同學為50名。

        1945年10月4日,本班第一位級任導師朱孔容先生領導我們組成了級會,推選了幹事,正、副會長,又召開全體同學大會,通過簡章,於是,本班的各項活動,在級會的主持下,有計劃地積極地開展起來。

        輔仁中學在楊四箴校長的領導下,在師資、教材、儀器、設備、學習風氣諸方面,都有較好的建樹。主要是聘有一批學識層次較高,對學生要求嚴格而有經驗的教員,使本班同學在短短兩年時間內,獲得了比較紮實的基礎知識。我們不會忘記高高的朱孔容先生,他那慈靄、敦厚的面容與循循善誘的敬業精神;頭髮花白的沈制平先生,他那瀟灑自如的英文教學;帶著常熟口音的向賓諷先生,滔滔不絕地傳授史地知識;李康復先生嚴肅認真地講授國文課;秦衝志先生大聲講解解析幾何定律;楊如川先生不時插幾句風趣京白的物理課;錢鍾夏先生講中外歷史課;還有年輕的王世傑先生講化學課……老師們用淵博的學識,辛勤地給我們傳授中西文化,及現代科技中最必需的基礎營養,啟迪我們攀登更高的知識臺階和專業領域。

        他們的風貌,雖已越過了半個世紀,仍歷歷在目,終生難忘。我們這些莘莘學子,在以後不同的生活歷程中,沒有辜負他們的殷切期望。

        在輔仁的兩年,是中國現代史上大轉折的時期。同學們在淪陷區被日寇、漢奸壓迫整整八年,受盡了當亡國奴的痛苦和恥辱。抗戰勝利後一心想建國強國,過幸福的生活,但不久這個希望被內戰所破滅。同學們找尋答案,找尋出路,找尋愛國救國之道。有的閱讀進步書籍,看到了當時社會的弊端;有的接觸進步人士或受中共地下黨人的影響,開始認識了國民黨統治的腐朽和反動,因而思想漸趨成熟。大部分同學則憑著樸素的愛國主義熱情,要求民主獨立,通過發奮讀書,想多學一點知識,以圖日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為重振中華灑一腔熱血。

        1947屆同學來自工專、縣中、縣女中、道南、正風、競志等多所學校。雖然基礎有參差,然而當我們一起跨進輔仁這個有著傳統好學風的環境後,在師長同學集體薰陶下,人人尊師好學。早上一到校,就在教室裡,甚至走廊上朗讀或背誦,相互檢査;對每天所做的數、理、化習題,相互交流,切磋琢磨。特別是到了高三時,大家都想辦法四處搜集高考試題、題解,有十一位優秀生分別為大家編印各大學的前屆入學試題及各類補充題,有的口述,有的筆錄,有的上教臺為大家講解。

        在同學們相互接觸交流過程中,不少同 學顯示了各自的多方面的才能:如陳濟群、張家棟、孫均衡、林相如在數學方面的才華;吳德琛、過祥豹、錢汝益、楊幼和、吳瑞鉉、秦麟源在理化方面的理解力;張壽增、過慧君、章瑞瑜、薛漢照的英語水平,頤文浩、唐叔勤、尤紀泉、鄭維淑、楊維德、王淑瑚、張晉康、李鑑森的文學修養,蔣凌械、李永燁、李光宇、嚴瑩等在社會活動中的組織能力;陳永楠的藝術才華;龔家豹、過慧君、宣錫桐揮灑流利的書法;徐叔翰、高錫椿、朱瑞鈞、王錫章妙趣橫生的辯才,顯示出這俊採星馳的1947屆熠熠閃光的丰采。

        在體育方面,我班同樣是一個不弱的班級,在體育課上,體操、球類、田徑,人人勤練,個個爭先,極少有人偷懶、怯場、請假的,在課間休息的幾分鐘裡還可看到一些同學在練身、玩球、翻雙槓。級際籃排球賽,哨子一響,同學們紛紛湧上操場,為運動員吶喊助威。在1946年縣運動會上,本班田徑健將祝大均勇奪百米短跑冠軍。在校內級際桌球賽中,張壽增、沈可中雙雙獲勝歸來,受到全班同學的熱烈歡迎。侯克強、唐玉英勤於練身,張晉康、陸兆溱,錢毓芳打籃球呱呱叫,秦旦祥、錢育錫的單、雙槓赫赫有名。

        最難忘的是1947年6月,級會組織去東大池遠足,全班無一缺席。五十位同學五十雙腳,一同翻山,一同野宴,一同遊戲,同唱同跳同鬧,在歡樂氣氛裡,更增強了同窗友誼。我班同學之間,可說是真誠相待,坦率交往,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真是談笑風生探學問,涓涓細語論文章。同時也鍛鍊著同學們的社會活動組織能力,促進了大家在思想意識上的活躍與進步。

級會的小圖書館設於教室的一角,每人出一本至幾本書,互相交流閱讀,唐叔勤、尤紀泉、顧文浩、楊維德、李鑑森、李光宇等經常閱讀交流進步書藉,主要是俄、英、法和蘇聯的進步書籍,以及我國30年代以來的小說、詩歌、雜文和當時的進步報刊。

        小圖書館使同學們溝通了思想,激發了進步的火花,醞釀了對現實的不滿。

        級刊設於教室的後牆。有李鑑森的散文,蔣凌械的翻譯,李永燁的寓言,孫均衡的數學研究和一批人的進步詩文。高三上學期,級刊改為油印,高三下學期,出版了《小公報》。畢業後,出版了由楊四箴校長題寫的輔仁民三六級《畢業紀念刊》,約三萬字。1947級同學考人大學後,還以《三六通訊》的形式由浙大、交大、江大等同學輪流編刊,交流各地學生運動和級友動態,—直到1948年底。

        我班最大最活躍的團體是歌詠隊。每星期五課後,經常可以聽到嘹亮的歌聲,有時還播放優雅的交響樂唱片。1946年,請來了駐錫演劇九隊的鄭樺、張普仁兩位老師作指導,正式成立了歌詠隊。演唱了大量從解放區引進的大眾進步歌曲,把人們帶到了火熱的戰鬥生活,克服種種阻力而不停止,到臨畢業的最後一個學期,我班實際成為「整個無錫學生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參加了抗議美軍暴行、反飢餓反內戰遊行宣傳活動,還牽頭組織了「級聯」,帶動低年班級。

        1947屆在畢業後,先後都考進了各類大學,到1949年解放前夕,有唐叔勤、張家棟、楊維德、顧文浩、吳德琛、尤紀泉、李光宇、陳濟群、唐玉英等同學先後加入了所在大學的中共地下黨組織。1951年本班畢業的同學全部服從國家統一分配,告別學校,踏上了人生徵途的第二站,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而奮鬥。

相關焦點

  • 百年輔仁丨【輔仁情結】秦國剛:懷念母校輔仁中學
    【秦國剛,輔仁高中1952屆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著名半導體物理學家。】                    我於1934年3月19日出生於南京。我是家中長子,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像許多小男孩一樣,我幼時很頑皮,喜歡爬樹,捉蛐蛐和鬥蛐蛐。
  • 百年輔仁丨【輔仁情結】1939屆校友陸壽康:七十年前
    【本文作者陸壽康(1921—2016),輔仁1939屆校友。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任職於南通天生港發電廠。照片攝於1939年輔仁畢業時。本文寫於2009年。】                 七十年前,也就是1939年,輔仁中學有兩屆畢業生:三八屆和三九屆。三八屆是年初畢業的,三九屆是年中畢業的。他們是輔仁中學歷史上第十七屆和第十八屆畢業生,也是輔仁中學遷至上海後的第一屆和第二屆畢業生。一年內有兩屆畢業生,原因就是抗日戰爭爆發了。
  • 百年輔仁丨這篇校長致辭,為何在校友中火了?
    今天,對每一位輔仁師生,都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日子。在這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新春佳節,我們帶著對學校一個世紀滋育桃李的感慨自豪,懷著對辦學先賢前輩的感恩景仰,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輔仁高中百年華誕!一起分享成長的喜悅和收穫的幸福!在此,請允許我代表輔仁高中,向各個時期為學校竭誠奉獻的教職員工、為母校增光添彩的廣大校友、以及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上級部門、各位領導和各界朋友,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 輔仁看點丨輔仁,我們來了!
    等待了整整一個夏天,輔仁新百年的第一屆學生終於來了!
  • 世紀輔仁,弦歌不輟!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喜迎建校一百周年
    來自海內外的數千名校友雲集輔仁,暢敘師生同窗情誼,共賀母校百歲華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傳承中開拓創新,書寫輔仁新百年的新輝煌。最具特色的當屬開放式中廳,李欣榮老師撰寫的《百年輔仁贊》,輔仁老領導徐敏南手書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國學大師、錢鍾書父親錢基博在輔仁的講話內容,輔仁老校長楊四箴為《輔仁二八級畢業刊》寫的序,都以各種形式呈現在中廳內,輔仁的深厚底蘊、精神文化在不經意間一一帶出。校友們看著、贊著、交流著,滿滿的回憶,滿滿的感動。他們說:「不管走到哪裡,身處何方,難忘輔仁青蔥歲月。」
  • 滑坡路小學改名續:百年小學重拾「輔仁」老字號
    昨日,漢口輔仁小學正式揭牌,沿用了60年的校名「武漢滑坡路小學」成為歷史,「輔仁」正是該校96年前創辦時取的名字。近期,該校師生發起一場主題為「尋訪母校百年足跡」的活動:尋訪「故人」、親歷者講述學校的故事,通過老照片、老檔案回眸在學校歷史上發生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這個活動得到了老校友們的熱情回應。原來滑坡路小學始建於1919年,原名輔仁第四部,乃屬倫敦會英人所捐助。1946年,更名為私立漢口靈光小學。1955年遷址於滑坡路而得名。
  • 無錫新添一所百年名校!輔仁高中喜迎百年華誕!
    ↓↓↓上午8點校友們陸續走進校園,在展板上簽名留念、參觀輔仁百年辦學成果展覽。百年輔仁須知社會人類必由人與人之互相友助,方成為仁……畢業諸君,此次出校,無論其為升學、為經商,均不能忘此『輔仁』二字,庶可永保母校之精神,存個人之人格。」輔仁先賢與後進相互砥礪,形成了「仁愛謹嚴」的校風,「務實拓新」的教風,「求真持恆」的學風。
  • 輔仁高中建校100周年,6000多名校友回母校共憶「芳華」
    2月19日,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迎來百年華誕,6000多名來自海內外的校友齊聚母校共憶同窗情、師生情。校園內,知名校友、輔仁園丁、校本特色課程等展板前吸引了不少校友合影留念,春節的祝福、校慶的喜悅,洋溢在無錫新添的這所百年老校裡。
  • 流動的江南︱無錫輔仁中學:百年名校的光榮與艱辛
    位於無錫會友路1號的輔仁中學,是2009年搬遷到目前的地址的。在此之前,這所1918年成立、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的江南名校,已然經歷了數次地址變動:最早是在無錫市東門附近,1988年搬遷至南門外的沁園新村,然後才是會友路1號,在無錫地圖上劃了一個大大的半圓。
  • 輔仁校友攜「諾貝爾獎無錫女婿」回母校
    12月29日,「諾貝爾獎無錫女婿」託馬斯·祖德霍夫一家人到輔仁高中參加輔仁講堂活動。據了解,祖德霍夫先生於2013年獲得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妻子陳路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輔仁高中89屆畢業生。兩人與50名高三學生面對面分享學習經驗。陳教授對學弟學妹們說,鑽研任何領域都將面臨重重困難,真正能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唯有對此充滿興趣、熱情。
  • 今天,無錫新添一所百年老校!6000多名校友前來祝賀世紀輔仁!
    歷經篳路藍縷的探索、歲月浮沉的堅守、勵精圖治的開拓,輔仁用其精神血脈貫穿起萬千學子的砥礪圖強之志,將一面教育旗幟高揚於錫城百年的世事遷易之中。十秩回望,先賢后昆,薪火傳承,輔仁情懷滋育桃李棟梁;歲月更迭,社會演進,輔仁教育已然根深葉茂。
  • 輔仁有約 | 「職」來輔仁,不負芳華
    明道進德,造就君子百年名校,務實奮進「職」來輔仁,不負芳華無錫市輔仁高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精良的師資課程卓著的辦學業績享譽無錫現誠邀您共同加入輔仁教育團隊!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始建於1918年,取「輔仁」為校名,立「明道進德」為校訓,以「造就君子」為使命,以「教育報國」為己任。學校地處蠡湖之濱,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一個世紀以來,輔仁以不渝之志深耕錫城教育,以赤誠之心培育桃李萬千。
  • 中科院院士、北大原校長許智宏回母校輔仁高中與學子交流
    今天上午,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回到闊別58年的母校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在校園裡回憶自己的求學之路,與母校的師生們分享成長的經歷
  • ST輔仁(600781.SH):輔仁集團2億股解凍
    格隆匯12月14日丨*ST輔仁(600781.SH)公布,輔仁集團所持2.00億股股份於2020年12月11日解除凍結。截止目前,輔仁集團持有公司股份2.00億股股(其中限售流通股1500萬股,有限售條件流通股1.8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1.90%。
  • 輔仁中學的第一篇校史
    從這篇《簡史》的記述中,可以看出輔仁中學初創時期辦學的一些主要特點:一、輔仁中學與上海聖約翰大學(以下簡稱約大)關係緊密。輔仁的創辦者是約大的無錫校友會,而創辦宗旨也是得到約大校訓精神的指引。約大學校長更是親自到錫出席開校典禮,並且認可輔仁的畢業生直接就讀約大(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這實際上就是認同輔仁為約大的附屬中學。
  • 百年名校,無錫輔仁,為什麼無法位居首位?
    輔仁在無錫可以說有近百年歷史的一個名校,有著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教育地域,即使這麼多年的歷史沉澱,輔仁現在照比天一還是差一些的,屬於和一中一個梯隊的。有人說輔仁沉浸在層級精英校友的輝煌成就之中,而難以自拔。
  • 【多彩輔仁】「5A」模式打造輔仁特色社團文化
  • 輔仁溫度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輔仁學子輔仁師的傳承故事(2)
    ,他的教誨點燃信仰,那麼他生活的樣子,就是你的夢想。看著一屆屆學生以優異的成績從輔仁畢業,我為能站在輔仁的講臺上而感到光榮,我為能繼續傳承輔仁精神而感到自豪。他是不折不扣的輔仁「網紅」,妙趣橫生的班主任語錄,暖心無比的「唐式」表情包,成為了輔仁校園的美麗「傳奇」與輔仁學子的教育「福利」。有趣的靈魂之下,是對教育的由衷熱愛與深度理解,是輔仁君子之風的智慧表達,而這些都承自與他同樣有趣的輔仁恩師們。
  • 輔仁中學——我們出發的地方
    但其實我在無錫生活的時間並不長,滿打滿算才只有十二年。而這十二年中,就包括了在母校輔仁中學(當時叫無錫市第二中學)度過的六年。    我覺得,能夠在無錫市二中讀完初中和高中,應該是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了。和絕大多數同學一樣,由於我們在母校接受的出色的基礎教育,我們得以順利地進入大學學習,從而開始建設我們的事業和生活。
  • 輔仁中學家長講述成輔仁小升初的詳情
    今年由於外國語的口碑遭到了家長的質疑,輔仁中學成為了家長討論的熱點,輔仁中學的小升初是如何選拔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下面我們聽聽輔仁中學家長講述小升初選拔的實際情況吧,做個參考吧。   小升初選拔方式:每個學校的方式不一樣,有些學校是推薦的,有些學校是考試的,輔仁中學會到各個小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