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發展有上下五千年歷史,在這一份厚重的歷史文明中,出現了無數先輩們留存下來的瑰寶。這些都是我們華夏的歷史,華夏的文化寶藏。但是我們在博物館中,在各種紀錄片中,我們才得以窺見他們的身影。
但是如今的市場上面,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古董文物們,青銅馬踏飛燕,瓷器杯子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現代工藝製造的贗品,卻也完美復刻了古代文物的風採。於是喜歡古代歷史,喜歡這種古樸文物的風採之人也會將其帶回家觀賞。
河南洛陽煙雲澗村中,就有一個村的人準信研究這種贗品技術,將其賣給文物愛好者。據說年產值已經達到了9000萬之多,讓這個以前有名的貧困村,俱都脫貧致富,奔向小康。而這一切,都和村中人方雲慶有關。
方雲慶出生於上世紀的50年代,在那個時代,社會剛剛從戰亂中恢復。人們普遍都沒有什麼要送孩子去讀書的意識在,大部分孩子幾乎都是從小輟學在家中幫忙務農。方興慶本來也是回家務農的一員,但是其實他心中已經不甘心自己被束縛,他總覺得自己可以比父輩幹得更好,他想出去。
於是他就背起包袱,告別父母外出打工了。但是理想畢竟不是現實,出去幾年的時間,方興慶在社會上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事情,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收入依舊只有那麼一點點,自己也依舊沒有穩定下來。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一個古董商,自此就進入了古董圈子。一開始是幫著古董商收東西,賣貨。後來等待自己經驗攢足了,身上也有一點點微薄的家底之後,方興慶就決定自己下水試試。
經過努力,他第一次自己收貨就收到了一個古樸的銅鏡,但是這個銅鏡卻有一個小小的缺口。為了出貨的時候不被壓太多的價,方興慶準備將上面的缺口修復。於是他帶著銅鏡找到了鎮上的一個老銀匠。
修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與老銀匠二人一起蹲在面前研究了將近半個月。通過硝酸清洗,碳銨化肥掩埋,最後修補的方式使得古銅鏡完好無損。就這樣,當這個銅鏡被賣出去以後就連專業的鑑定師都沒有發現其被損壞過。
方興慶興奮不已,他在這件事情中看到了商機。他開始四處學習古董仿製手藝,提高自己的「造假」技術,回家以後就專門請了幾個工人,開始了他的仿製青銅器之旅。但是在出貨的時候,方興慶也是有著自己的底線,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就是假貨,是工藝品。
由於人手不夠,方興慶還開始動員全村的人和他一起幹。時至今日,全村將近850戶人家呼呼人人都有和方興慶學手藝的人,從業人數已經達到2000多人。其產品也不僅僅在中國內部展銷,更是遠銷海外,受到無數追捧。
在1999年的時候,煙澗村的仿古青銅器手藝還獲得了首屆民間藏品展銷會以及民間工藝品大賽等等比賽的一等獎,可見其仿古技術精湛。也就是靠著這一門技術,全村人都因此脫貧致富,方興慶也成為了村中的領頭羊,現如今的方興慶,更是想把這一門青銅仿古技術,變為煙雲澗的特色品牌,相信他一定會成功的。
現如今投資收藏已經成為一個風口,眾多企業家紛紛轉行專盯投資。文物書畫之類的價格也是節節攀升,但是假貨卻還是層出不窮。這一本精裝版的《中國文物常識》可以帶你先走進文物。原價128現價只要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