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也適用善意取得嗎,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2020-12-14 法妞問答

近年來,關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善意取得的糾紛時有發生,但目前關於該問題相關理論研究與權威判例相對匱乏,從而成為了司法審判中的難點問題。那麼,股權轉讓也適用善意取得嗎,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網友諮詢:

股權轉讓也適用善意取得嗎,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廣東國暉(哈爾濱)律師事務所李志遠律師解答:

善意取得制度是因非法律行為引起物權變動的一項重要制度,根據我國《物權法》第106條之規定,對於無權處分的動產和不動產,如果第三人對無權處分是不知情的、善意的,是支付合理對價的,且已經實際取得動產,或不動產已經辦理變更登記的,則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認定第三人取得該動產或不動產。

公司股權是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一種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綜合性權利,是一種特殊性質的財產形式,其既非動產也非不動產,因此並非物權範疇。但股權的取得通常會登記在公司的股東名冊或工商登記中,這種登記具有公示效力,登記事項如果發生變更,應當做相應的變更登記。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因此受讓方基於對股權登記的信任而與名義股東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或與已將股權轉讓但未辦理變更登記的原股東再次籤訂股權轉讓協議的,其結果與不動產的無權處分類似,其法律基礎亦,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25條、27條明確規定發生上述情形時,可以參照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在確認股權歸屬。

李志遠律師解析:

對於股權的外部轉讓而言,善意取得的條件是:

(1)受讓人受讓該股權時是善意的;

(2)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3) 轉讓股權已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合理價格的判斷標準是: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當轉讓價格低於市場交易價70%,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當轉讓價格高於市場交易價30%,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股權轉讓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並不能僅以登記的公信力為要件,而應當符合善意取得的全部構成要件,即受讓人受讓股權時為善意、轉讓的股權為有償並價格合理、轉讓的股權依照法律規定已經登記等要件進行綜合認定。

相關焦點

  • 股權善意取得通常應滿足哪些條件,是什麼?
    和其他法律制度一樣,善意取得制度也是解決利益衝突的制度,不同的是涉及的衝突激烈程度高。其以犧牲真正權利人的保有利益為代價,成全善意取得人之取得利益。那麼股權善意取得通常應滿足哪些條件,是什麼?網友諮詢:股權善意取得通常應滿足哪些條件,是什麼?
  • 股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和規則適用
    《公司法解釋三》第25條、第27條標誌著我國審判機關在司法解釋中確認了股權善意取得制度,如此就產生民法上與商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之異同的問題。股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為何?股權善意取得的規則如何適用?上訴人崔海龍、俞成林關於本案股權轉讓不能適用善意取得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最高院:股權轉讓的內部效力和多重股權轉讓中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
    【爭議焦點】1.在股權轉讓糾紛中,在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即使股權沒有進行轉讓登記,只要轉讓協議合法有效,股權亦產生轉讓效力;2.在股權轉讓糾紛中,轉讓人將股權轉讓受讓人後,未進行轉讓登記,又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並進行轉讓登記,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判斷第三人是否為股權所有人。
  • 什麼是善意取得?善意取得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什麼是善意取得?善意取得需要滿足哪些條件?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善意取得」這四個字,但是你知道它的意思嗎?「善意取得」這四個字威力巨大!什麼意思?只要是你善意取得的東西,管他當初是通過什麼手段得來的,哪怕是騙來的偷來的搶來的,你都不用還回去!這東西到你手裡了,到你名下了,就是歸你了。這就叫做善意取得。但是善意取得必須要滿足以下面三個條件才可以。
  • 他人偽造股東籤名轉讓股權不可能成立善意取得
    (以下簡稱《公司法解釋三》),該解釋規定在出資人出資、股權轉讓中若發生解釋中第7條、第25條、第27條所認定的情形,可參照適用我國《物權法》第106條即物權善意取得的一般規定,自此我國股權善意取得制度得以確立。
  •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善意取得的法律分析
    因為在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需要經過公司內部其他股東同意程序,因此,股權不可能適用善意取得。[]再有觀點認為,基於現有的股權變動模式和公示方法,在股權變更當中,嚴格來說不存在善意取得問題。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28條的規定,在適用上會帶來諸多疑問。
  • 股權糾紛中的善意取得適用
    因為無權處分人處分自己不享有處分權的財產時,只要第三人符合《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的條件,可以構成善意取得,該財產亦可以認定屬於第三人所有。而出資行為在性質上屬於處分行為,出資人用非自有財產出資,屬於無權處分,那麼在公司等第三人構成善意的情形下,其也應當適用善意取得制度,這有利於維持公司資本,從而保障交易相對人的利益。
  • 《<民法典>適用與司法實務》第3期 | 物權編之股權善意取得、業主...
    由於現代商業社會中股權的變動及其法律後果所引發的交易安全以及權利保障問題日益突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三)》規定了股權善意取得制度的有限情形,但實踐中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情形已經對上述司法政策有所突破,由此引發的思考是股權善意取得的適用範圍及考量因素問題,《民法典》頒布後雖然在立法技術和規範層級上對此予以了明確,但由於股權與物權在變動模式、公示範式及善意的認定等因素仍存在重大差異,為保護交易安全和善意信賴
  • 股權和票據權利可以善意取得嗎?
    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指無處分權人將其佔有的動產或者錯誤登記在其名下的不動產轉讓給善意第三人或者為善意第三人設定他物權,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善意第三人依據法律的規定取得動產或者不動產所有權或者他物權的制度。
  • 股權轉讓需要配偶同意嗎?
    但是在股權轉讓中轉讓方是否需要配偶同意,往往存在不同看法。首先明確一點,本文所討論的夫或妻一方持有的股權僅指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形成的股權,至於以個人財產出資形成的股權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內。有人認為出讓方單方即可決定股權是否轉讓以及轉讓的對價,無需徵求配偶的意見,否則會增加交易成本,不利於股權流通。
  • 盜贓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鄧斌要求江寧歸還自行車,但江寧堅持認為已經善意取得該自行車的所有權。  【意見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盜贓物不應適用善意取得。我國法律嚴格禁止銷售和購買盜贓物,即使買受人購買贓物時出於善意,也不能取得對該物的所有權。並且從我國的立法政策以及民眾情感來講,也應認定盜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
  • 房屋轉讓中的適用善意取得問題
    ,源於日爾曼法「以手護手」的原則,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在不法將其佔有的他人財產轉讓給第三人後,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財產時系出於善意,則其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原財產所有權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七條規定: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 股權轉讓合同需要滿足哪些成立條件?
    合同成立的要件分為一般要件和特別要件,一般要件是指一切合同成立都共同具備的條件,特別要件是指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應特別具備的條件。我國支持合同成立的「三要件說」,即行為人、意思表示和標的三要素。股權轉讓合同是一種典型的商事合同,故其成立既要滿足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又要滿足商事法律規範的特殊要求。
  • 轉讓夫妻共有的股權需要配偶籤字嗎?
    本案中,張新田因轉讓其持有的工貿公司的股權事宜,不違反《合同法》、《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該股權轉讓協議應認定有效。其次,雖然涉案股權系張新田與其妻艾梅的共有財產,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 贓物,到底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民法典編纂中,希望有所涉及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指無權處分人將其佔有的動產或者錯誤登記在其名下的不動產轉讓給善意第三人或者為善意第三人設定他物權,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應該說善意取得制度的設立是在降低交易成本,保護交易安全,鼓勵大膽交易,促進經濟發展的行為,正是因為有了善意取得制度,才免去了買受人的後顧之憂,但在現實中,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呢?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權法中的概念,什麼物品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應當參照物權法的規定。
  • 淺析贓款贓物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條件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含義  善意取得又稱為即時取得,無權處分人在不法將其受託佔有的他人的財物轉讓給第三人的,如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系出於善意,則受讓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喪失所有權。善意取得制度是適應商品交換的需要而產生的一項法律制度。在廣泛的商品交換中,從事交換的當事人往往並不知道對方是否有權處分財產,也很難對市場出售的商品逐一調查。
  • 學習《民法典》之25:如何認定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構成要件是什麼
    【善意取得】一、什麼是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人將其財物(動產或者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如第三人在取得該財物時系出於善意(+合理對價+公示),則第三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喪失所有權。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並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2、客體。
  • 論贓物限制性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為建立善意取得制度的需要,各國民法上往往將物區分為佔有委託物和佔有脫離物。贓物屬於佔有脫離物,此外佔有脫離物還包括遺失物、漂流物、埋藏物、隱藏物等,其共同點在於物之所有人非基於真權利人的意思而喪失佔有的物。為保護真權利人利益,通常不能適用善意取得,但也有一些國家做出了不同的規定。
  • 偽造籤字下的股權轉讓構成無權處分嗎?南昌股權律師以案說法
    在將股權轉讓給王五後,王五看到趙六開價更高,於是又將股權轉讓給趙六,趙六在股權轉讓前到工商登記部門查閱了登記檔案,並支付了對價,在轉讓後實際控制了公司。問張三的行為構成無權處分嗎?李四能否主張上述兩份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撤銷股東變更登記,恢復自己的股東身份?實踐中,有很多因偽造股東籤字轉讓股權引發的糾紛,對於此種情況下受讓人是否可以善意取得股權不無爭議。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
    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指受讓人以財產所有權轉移為目的,善意、對價受讓且佔有該財產,即使出讓人無轉移所有權的權利,受讓人仍取得其所有權的一種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的本質是犧牲真正權利人的財產權利,以保證善意受讓人取得所有權和其他物權,旨在協調所有權的維護與交易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