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土地被徵收,徵地補償款歸誰?法院巧用示範訴訟促糾紛化解

2020-09-25 南寧中院

9月23日,良慶區法院對廣西某投資有限公司、廣西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土地租賃合同糾紛系列案進行了示範訴訟,在65件系列案中選取5個代表性案件進行開庭審理。此次庭審採用同步視頻直播,並邀請了城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場觀摩。

此批土地租賃合同系列案的主要爭議集中在原告承租被告經營的土地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租賃土地因被政府規劃為國際旅遊度假區而被徵收,原、被告籤訂的土地租賃合同效力如何、是否應當解除,原告先期支付的租金是否應當退還,以及徵地補償款歸誰所有等問題。

因該批系列案涉案土地被規劃為國際旅遊度假區,訴訟主體眾多、影響較大,採用示範訴訟模式,有助於實現審理程序規範,裁判尺度統一,快速化解矛盾糾紛。整個庭審過程,主審法官思路清晰,節奏把控得宜,詢問準確有力,各方當事人圍繞法庭歸納的爭議焦點依次進行了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充分發表了意見,法庭充分保障了各方當事人的各項訴訟權利。

據悉,良慶區法院收到該批系列案後,立即將其納入優先立案、優先排期、優先送達、優先開庭的快審通道,並安排審判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法官擔任主辦人。主辦法官表示,當日開庭的案件均是代表性案件,將會在近期內結案,形成判例,再對等候處理的同類案件進行統一裁判。

庭審結束後,現場觀摩庭審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表示,良慶區法院採用示範訴訟模式審理案件的做法,不僅可以促進適法統一,提升審判效率,實現矛盾快速化解,還可以節約司法資源,降低訴訟成本,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法律小知識

示範訴訟又稱實驗性訴訟、典型訴訟、樣板訴訟,對於涉及群體性訴訟的同類批量案件,法院依職權或根據當事人意願,前期選取一個或數個具有示範意義的典型案件進行精細化審判,形成判例或調解方案後,再對等候處理的同類糾紛進行統一裁判或調解處理。

作者:羅旭幸

來源:良慶區法院

掃黑除惡舉報方式

南寧市「掃黑辦」

舉報地址:南寧市嘉賓路2號(市委市政府七號門)1502室,郵編530022

舉報電話:0771-2815092

舉報電子郵箱:NNshaoheiban@vip.163.com

舉報微信:nnsshce-jb

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掃黑辦」

舉報電話:0771-5679184

舉報信箱:郵寄至南寧市青秀區竹溪大道88號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掃黑辦(801辦公室或刑一庭815辦公室);或現場投遞至市中院立案大廳、審判大樓東門安檢處的掃黑除惡舉報信箱。

舉報電子郵箱:nnshb123@163.com

網絡舉報:關注「南寧中院」微信公眾號,直接在對話框輸入具體舉報內容

有態度 | 更權威

微信ID:NNZJFY

官方網站:南寧法院網

nnzy.chinacourt.org

即刻關注南寧中院

即刻關注南寧市中級法院官方微博

微信投稿信箱:nnzywxsc@163.com

相關焦點

  • 良慶區法院巧用示範訴訟 促進糾紛快速化解
    南寧法院網訊 9月23日,良慶區法院對廣西某投資有限公司、廣西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土地租賃合同糾紛系列案進行了示範訴訟,在65件系列案中選取5個代表性案件進行開庭審理。此批土地租賃合同系列案的主要爭議集中在原告承租被告經營的土地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租賃土地因被政府規劃為國際旅遊度假區而被徵收,原、被告籤訂的土地租賃合同效力如何、是否應當解除,原告先期支付的租金是否應當退還,以及徵地補償款歸誰所有等問題。
  • 新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徵地補償款卻不歸村委會?
    導 語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農村的土地越來越多地被徵收,有的甚至整個村的土地被徵收。徵收意味著獲得徵收補償款,徵收補償款中的土地補償款如何分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一、土地補償款歸誰?一般而言,集體土地徵收中的土地補償款的歸屬為集體經濟組織。在實踐中,由於集體經濟組織的缺失,土地補償款經常由村委會進行管理。
  • 房屋被徵收 裝修補償款到底歸誰?
    房屋被徵收 裝修補償款到底歸誰?案件審理老劉在法庭上辯稱,首先,被徵收的門面是老劉所有,門面的裝修及附屬設施補償費32167元自然也歸老劉所有;其次,老劉與小偉夫妻從來沒有達成過門面裝修及附屬設施補償費歸屬的協議,小偉夫妻沒有任何依據要求獲得該筆補償款;再次,小偉夫妻在搬離租賃門面的時候,已經將能夠搬離的裝飾裝修與附屬設施搬離,不能搬離的應當視為對權利的放棄,小偉夫妻無權主張該筆補償款
  • 對徵地補償款數額不認可、未領取補償款,向法院起訴被駁回?
    對徵地補償款分配方案數額不認可、未領,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能否訴請法院判決村小組支付補償款?>一審民事判決二、駁回單某1等5人的訴訟請求【案件解析】本案爭議焦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徵地補償款分配方案數額不認可,未領補償款,能否訴請村小組支付補償款?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行政案件10大法律問題解答!(2020版)
    十、其他涉土地徵收補償的相關問題        一、審理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案件的突出問題有哪些?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所引發的行政案件,是當前行政案件的主要類型。一方面, 此類案件事關被徵地農民切身重大利益,矛盾易激化,糾紛周期長,化解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
  • 土地徵收補償款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案件詳情:鄰村的張某(男)和李某(女)結婚後,李某去了張某家,但李某的戶籍一直沒有遷到張某家,2018年,張某承包的耕地被政府徵用,而張某拿到了26萬的徵地補償款。2019年5月,張某提起離婚訴訟李。李某認為如果離婚,26萬元徵地補償款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李某的上訴能否得到支持?實踐中常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張某取得的徵地補償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因為徵地補償具有特殊性質。
  • 2020年,企業租賃土地建廠房,遇到徵地拆遷怎麼辦
    企業租賃村集體土地,進行工廠建設和管理,遇到徵地,根據第590號法令徵收農村土地,《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還是按《土地管理法》進行徵收,徵地部門是哪些?企業出租的土地和房屋被徵用該怎麼辦?企業出租的土地和房屋的徵用決定可以撤銷嗎?有關問題可以通過這個案例來分析。
  • 土地徵收補償款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本案中原、被告爭議的遺產為土地補償款和房屋拆遷補償款,根據法律規定,我國農村集體土地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即家庭承包是以農戶為單位而不是以個人為單位,家庭成員之一死亡,並未導致農戶的消亡,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並未終止,故以家庭為農村土地承包戶的承包地並不發生繼承,而徵地補償款是國家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時補償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集體經濟組織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 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房屋被徵收,補償款應該歸誰?
    在徵地拆遷中補償款問題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補償款有多少補償款又該如何分配?一方婚前首付婚後夫妻共同還貸登記所有人在一方名下的房屋被徵收,徵收所給的補償款又該歸誰呢?接下來請看李航律師對此的詳細解答。
  • 巧用先行示範訴訟案件 成功化解群體性糾紛
    群體性糾紛具有當事人人數多,涉及面廣,矛盾複雜激烈的特點,若處置不當,容易引發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近日,江南法院民事審判庭藉助先行示範訴訟案件,妥善化解65件購房者與開發商及裝飾裝修公司的裝飾裝修合同糾紛系列案件。
  • 學法丨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簡述
    張第認為,花村未經自己許可,在沒有給予自己任何補償的情況下,私自與徵地方區水務局籤署《徵地補償安置協議》非法侵佔原告依法承包的土地,其行為嚴重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張第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花村給付張第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40萬元。
  • 順平法院:多方聯動矛盾糾紛巧化解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是法院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的重要舉措,不僅能創新糾紛解決的方法,也能促進各類矛盾的及時調處、就地化解。9月1日,順平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與鄉鎮人民調解員、村民、律師形成聯動,成功化解兩起排除妨礙糾紛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順平法院首次採用多方聯動的化解方式調處糾紛。順平縣東莊村因綠化、美化工作,需要對道路兩旁的村集體土地進行綠化、美化。二被告在其住宅外道路旁的村集體土地上堆放雜物、種植樹木,經村委會多次勸說,二被告拒絕清理,致使村委會無法開展工作。
  • 最高法判例:村民個人能否起訴徵收部門與村委會籤訂的「徵收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協議」?
    村民以土地使用權人身份,起訴徵收部門與土地所有權人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籤定的內容僅涉及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徵收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協議》,不具有行政訴訟原告主體資格。此外,土地徵收過程中,與土地使用權的變更或行使相關聯的是土地徵收決定、限期搬遷決定、強制清除地上附著物等行為,以及對相關青苗、地上附著物的補償等事項,土地使用權人如對上述行為或事項不服,可依法主張。
  • 誰給的村委會的權利,敢私自徵收土地?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在徵收土地過程中,由市、縣政府組織實施,在被徵收範圍內的鄉鎮、村發布徵收公告、補償安置方案等,所以,村委會只能配合張貼公告,也沒有權利發布徵地公告、補償方案等,更沒有權利批覆徵地。村委會有沒有權利制定每戶的徵收補償費用以及分配方案?
  • 徵收拆遷:徵用土地及補償發放,系政府及其部門應重點公開的信息
    【關鍵詞】徵收拆遷,行政訴訟,信息公開,補償款,履行職責故請求依法確認被告未公開徵地報批前對土地現狀及地上附著物的調查、登記、確認的相關材料和徵收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的行政行為違法。
  • 房屋賣「外村人」之後遇徵收拆遷,補償款該歸誰?
    這些年,隨著宅基地價值的顯現,特別是在宅基地被徵收拆遷的情況下,原村民會後悔不已,要求取得徵地補償款,買賣雙方就此產生糾紛。那麼,補償款究竟該給誰呢?補償款歸誰?一般在確定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後,就可以確定補償款的歸屬。
  • 土地徵收拆遷補償款被截留怎麼辦?
    在現實中,有時會出現土地徵收拆遷補償款被截留的問題,補償款遲遲發不到被徵地農民手裡。遭遇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今天單蘊律師和你說說這個問題。首先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明確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 行政訴訟:一例在土地徵收過程中因地上物補償,導致訴訟案例分析
    本院在重新審理過程中,原、被告雙方就補償數額達成一致意見,即:被告給予原告徵收補償款共計180,000元。雙方同意按照以上數額確定補償標準。本院經審查,予以認可。2011年5月16日,被告發布《徵用土地公告》,原告的承包地被納入徵收範圍。原告的地上物於2012年3月被被告清除。原告主張拆遷時地上附著物一直未得到補償,故提起了本次訴訟。
  • 村裡只有部分農民的承包地被徵收,徵地補償款應該分給全村人嗎?
    村裡的土地是屬於農村集體所有的,在部分農民的土地被承包時,徵地補償款也是應該分給農村集體組織的,徵地補償款的去向由農村集體組織共同決定,達成協議進行分配。一、村裡只有部分農民的承包地被徵收,徵地補償款應該分給全村人嗎?
  • 集體土地按國有土地徵收?法院:違法
    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徵收公告及補償方案公告後,村民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請求法院撤銷房屋徵收公告。經過法院的審理,撤銷了徵收方作出的房屋徵收公告。  法院還認為,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徵收集體土地的應當要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向有關部門審批。但徵收方並沒有取得省級政府的徵地批覆,系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再者,徵收方在實施過程中,只採取貨幣補償一種方式對被徵收進行補償,顯然是違背了法律法規,侵害了被徵收人選擇補償方式的權利。因此,撤銷徵收方作出的《xxx縣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徵收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