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眼下的鮀城木棉花競相開放,傳遞著生機盎然的春天氣息。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的關鍵階段,廣東省汕頭市的文藝工作者因地制宜、身體力行開展自我訓練,練功、編排、學習、創作……各大文藝團體都在為疫情散去後的曙光而努力著。
雜技團演員在練功。
雜技團演員在練功。
居家不誤練功
汕頭市雜技團團長馬小會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演員們居家練功的圖片,大家身穿居家服在家中或空曠場地練功,做出倒立、一字馬等高難度動作,不少網友紛紛點讚。據介紹,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本的演出計劃,演員們各自回家「待命」。即使沒有演出任務,雜技團的演員們也沒有耽誤練功,大家克服條件限制,在家堅守的同時刻苦練功、虛心學習,直到近日才陸續恢復集中排練。馬小會希望演員們保持這種穩得住心、沉得住氣的狀態,等待恢復演出的正式通知,用優秀的作品和精彩的演繹回饋社會,感謝所有為戰勝疫情而努力付出的人。
潮樂傳承保護中心演員認真排練。
排練「充電」待演
汕頭市歌舞團恢復了正常排練,保潔、通風等各項措施嚴格落實,演員們為創作抗疫題材作品進行編排。戴著口罩跳舞比平時更累,儘管汕頭已屬於低風險地區,但疫情防控期間大家仍不敢掉以輕心。據團長曾慧攀介紹,舞蹈演員都嚮往舞臺,演出活動暫停讓大家突然空閒了下來,一時失去奮鬥的方向,因此他鼓勵演員們要耐得住寂寞,利用空閒時間「充電」學習,在賞析經典舞蹈作品的過程中尋找創作靈感,提升自身藝術素養,並自覺在家裡練習基本功,保持狀態。目前演員們都為恢復演出而努力準備著,希望重返舞臺時以最佳狀態給觀眾們獻上精彩演出。
話劇團小品排練現場。
激發創作熱情
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從2月10日開始就派出多名工作人員到社區居委支援抗疫一線工作,所見所聞所感也為他們提供了創作的靈感,快板《眾志成城戰病魔》、原創歌曲《你》、竹板歌《萬眾一心誓把疫情除》、潮州歌冊《人民幸福永康寧》等抗疫主題作品陸續在微信公眾號推出,以文藝的形式致敬英雄、鼓舞人心。「我們鼓勵大家宅在家裡時多創作,盡文藝工作者的綿薄之力傳播正能量。」 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主任辜純生告訴記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除了創作新作品,原本堅持多年的《潮音薈萃》系列專輯錄製、每周一曲錄製等工作都照常進行。搜集、錄製現存的所有潮州音樂作品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目的是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即使在特殊時期,大家也克服各種困難堅持下去,彰顯了文藝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擔當。
歌舞團演員為恢復演出而努力準備著。
創作抗疫小品
汕頭市話劇團擁有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小品演員,他們用潮汕方言演繹的小品以潮汕本土文化為主體,反映了潮汕的人情風貌。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也沒有懈怠,家喻戶曉的著名演員趙曙光在家編寫劇本,創作抗疫題材小品《最好的抗擊》。這個作品講述疫情防控期間,派出所所長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對社區進行網格化管理,期間遇上了對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的趙大爺、熱心捐助獻愛心的方大媽、父母支援武漢醫療救護的大學生……通過工作中的瑣碎小事,反映全民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決心。據副團長陳昱曦介紹,演員們抓緊時間對詞排練,目前小品已經成型並拍攝成視頻,希望早日「搬」上舞臺,與觀眾分享充滿正能量的故事。
來源:廣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