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研究會移址承天寺

2020-12-22 網易體育

泉州弘一大師學術研究會日前正式移址泉州承天寺,新址設在承天寺山門甬道北側「月臺別院」內,來自佛教界及文化界、藝術界的專家學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文化盛事。

「月臺別院」是近代傑出藝術名家和愛國高僧弘一大師在泉州期間多次禪居的住所。去年12月,「月臺別院」作為人文遺址正式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泉州市弘一大師學術研究會成立於1995年9月。該研究會先後兩次編纂、修訂、出版《弘一大師全集》(共十冊),舉辦四次全國性紀念弘一大師的學術研討會、音樂會、紀念會等系列活動,編輯出版《弘一大師紀念文集》等。學術研究會移址承天寺,將為構建閩南「弘學」研究中心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林嬰山  張文

本文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弘一大師逼真蠟像落戶承天寺重現大師風採
    弘一大師蠟像   本報訊 昨日,在市區承天寺舉行建寺1050周年慶典活動之際,該寺重建的月臺別院正式開館並對外開放,我市唯一的弘一大師蠟像也在此揭幕面世。聽說弘一大師的蠟像要揭幕面世,昨日他特地從晉江趕來,準備重睹「大師」的風採。  記者看到,弘一大師蠟像跟相片上的弘一大師幾乎一模一樣,而他所坐的椅子、所寫的書法、寫書法的桌子、墨硯等都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根據以前的模樣「複製」而成。「進入月臺別院,就好像見到了弘一大師!」不少參觀者如此感嘆,並不斷有人上前與蠟像合影留念。
  • 泉州承天寺千年歷史,好似一座博物館,弘一法師曾四次到訪
    今天要去參觀的是泉州的承天寺。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覽會」,老城區裡遍布各種寺、觀、院、堂等古建古蹟。承天寺,又稱月臺寺,在五代時,此地為節度使留以效的南園。後周顯德年間(954—960年)改建為佛寺,初名「南禪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
  • 泉州承天寺和弘一法師
    承天寺大門牌匾泉州承天寺,大門上有一塊匾,上寫「月臺」二字,繁間之間,竟然和諧相處,就像寺廟雖處鬧市,卻開闢一方清幽念佛之地。(承天寺有幾處奇景,照片中有兩處:塔不棲禽,榕不過牆)弘一法師化身地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被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住錫泉州十四年,泉州承天寺是弘一法師的化身地。
  • 行腳泉州,尋訪弘一法師舊跡
    除了開元寺,承天寺也是法師在泉州主要的住錫地。在他居留閩南14年中,法師的戶籍就落戶於泉州承天寺。弘一法師在閩南居留14年,僧籍落戶於泉州承天寺,相當於戶口簿從西街的開元寺出來,沿著東街、南俊路步行二十分鐘左右,就來到了承天寺。
  • 海都深讀:重走弘一法師閩南三地足記 再現14年之夢影
    承天寺化身地  泉州承天寺月臺別院  弘法贈字 化身在此  穿過承天寺山門,南面牆壁上有弘一大師書寫的禪悟,這是後人根據他筆記複製上去的泉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吳松柏介紹,閩南寺廟為大師真正親筆題字的不是很多。上世紀30年代,大師在承天寺月臺別院居住,很多人專程來求字。  月臺別院早年被拆毀,2010年泉州承天寺建寺1050周年慶典活動時,承天寺按原有樣子復建開放,面積百來平方米。吳松柏說,月臺別院開放時,特別定製大師的蠟像,蠟像所穿的僧袍,也是找了好久,最後從一位簡樸修行的僧人那裡找到的。
  • 李莉娟:我眼中的祖父李叔同——弘一大師
    1992年成立了天津李叔同——弘一大師研究會,是年,9月舉辦「海峽兩岸紀念——弘一大師圓寂50周年紀念活動」;2000年舉辦「弘一大師誕辰120周年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全國各地也紛紛建立紀念館,成立紀念機構,舉行紀念活動。臺灣弘一大師紀念學會,陳慧劍老師創辦,是一個永久性的機構,地點設在臺北羅斯福路,曾舉辦過四次「弘一大師德學研討會」。
  • 從美的契合談弘一法師與泉州之緣
    原創: 陳日升 ((作者:泉州歷史文化中心 泉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研究會會長))72年前,弘一法師在泉州溫陵養老院圓寂,留下了「悲欣交集」四字及眾多的真跡、題刻和偈言、偈詩。法師在惠安淨峰寺留下一首詩,詩曰:「我來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帶給後人無盡的意蘊與緬懷。二零零二年弘一大師圓寂六十周年時,國內舉辦了三項紀念活動。
  • 弘一大師填詞的《送別》,廣為傳唱100年,天津李叔同故居的傳奇
    話說此次遠行,不經意間,旅途中曾去過泉州的清源山和承天寺,承天寺設有弘一大師化身處碑,泉州清源山彌陀巖建有弘一大師舍利塔,返程時轉機天津,在天津還有幸去了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天津是個很有意思的城市,跟北京相比,房價令人陡生好感。今天要參觀的李叔同故居紀念館,是在天津市河北區海河東路與濱海道交口處李叔同故居原址上重建的。
  • 福建泉州舉辦弘一大師作品音樂會傳唱經典
    福建泉州舉辦弘一大師作品音樂會傳唱經典 2018-12-30 10陳龍山 攝   中新網泉州12月30日電 (陳龍山)「百年一音——弘一大師作品音樂會」29日晚上在福建省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劇場舉行,吸引了百餘名市民現場聆聽。據悉,音樂會以弘一大師所創作的部分音樂作品呈現,採用合唱、獨唱、演奏、朗誦等形式演繹弘一大師的作品。
  • 閩南四大叢林千年古剎-承天寺
    承天寺位於南俊南路東側,與開元寺、崇福寺、少林寺並稱泉州「四大叢林」,僻靜於鬧市,禪房花木深。寺院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年間,由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出讓自家別墅「南園」闢為寺宇,初名南禪寺,又因寺後有「月臺」之勝,別稱「月臺寺」,宋景德四年朝廷敕封月臺承天禪寺。
  • 臺灣也有清源山和承天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閩臺各有一座清源山和承天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16日,記者採訪了泉州承天寺和臺灣承天寺有關人士,了解了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原來,臺灣的「承天寺」與「清源山」,是具有傳奇一生的廣欽老和尚建起和命名的,與泉州有著極深的淵源。  廣欽老和尚是泉州人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原是泉州惠安人,家裡赤貧如洗,三四歲時被賣到晉江李氏人家。
  • 人與城相得益彰:弘一法師在泉州、漳州、廈門的著述活動
    作為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早期的活動家,李叔同是公認的20世紀中國文化大師之一。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決然捨棄嬌妻麟兒,毅然摒棄如日中天的世俗事業,在杭州虎跑寺正式披剃為僧。弘一法師出家24年,在閩南弘法時間長達14年之久。箇中因緣,主要應與律宗在閩南影響較大、信徒眾多有關。
  • 泉州三大知名寺廟,排名第二的泉州承天寺
    泉州三大知名寺廟,分別是開元寺,承天寺和少林寺了,今天有幸來到排名第二的承天寺走走看看感受下鬧市當中的清靜之地。承天寺位於泉州市中心的承天巷內,很難想像到在很時尚的南郡路上一扇並不起眼的寺門內,暗藏著這樣一個面積廣闊的寺廟。
  • 弘一大師的人格和道行
    見到弘一大師的遺物,一度「悲欣交集」。在紀念會上,我談起大師的人格,希望跟當下社會做一對比,以說明人生的可能性。弘一大師在有限的歲月裡所示現的成績是無限的,我見過他在修行期間跟外界往的信函和書法,用功之勤,我們今人多半望塵莫及。
  • 《弘一大師文集》書簡(下)
    《弘一大師文集》是迄今為止已出的大師文集中規模最大、篇幅最多、收集最全的一部。 我們將連載大師最核心的論述,以法義、律學、修持、書簡、開示等分類推薦給大家,約十餘期,歡迎學習。《弘一大師文集》書簡分上中下,共為:與豐子愷居士二通與夏丐尊居士九十四通
  • 廣欽長老葉落歸根 其銅像安坐福建泉州承天寺
    佛教在線福建訊 2010年12月8日上午,在福建省泉州市承天寺舉行建寺1050周年暨重光20周年慶典大會之際,廣欽長老的銅像揭幕面世。廣欽長老的銅像安坐在廣欽佛教圖書館內,神態安詳。銅像按他生前真人大小的尺寸打造。據悉,這座銅像是從臺灣護送過來,今後將長期供奉在承天寺內,供兩岸信眾瞻仰。
  • 弘一大師的書法 究竟好在哪?
    弘一大師書法要寫好,我以為至少包括這樣幾個因素:靜而不躁,文而不野,潤而不枯,簡而不繁,整體上呈現出樸實無華、自然本真的藝術風貌。讀弘一大師的書法,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樣一種境界。觀弘一大師的書法,文文雅雅、一派雍容,那樣的內容(多是經文)就該配那樣的字。那不是華貴的廟堂氣,不是寒儉的山林氣,不是鋒芒畢露的才子氣,更沒有倫父愚氓的痞子氣。
  • 弘一大師的書法究竟好在哪?
    讀弘一大師的書法,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樣一種境界。好在靜而不躁  浮躁,是精神信仰上的無所適從、拜金主義和缺乏人性的惡性競爭,讓人們常常處在焦慮、無奈、沮喪之中。浮躁便是這種情緒和心結的外在顯現。   弘一大師的書法常以對聯形式出現,內容取自佛教經典。字與字之間隔得較遠,大概有三分之二個字的距離,給人疏落空闊之感,一個字是一個字,文質彬彬,很好地體現出「計白當黑」的美感效應。  字距章法上體現了「文」,單獨一個字也體現了「文」。
  • 印祖故事:弘一大師受教,一筆一畫必恭必敬
    這一段時間,弘一法師多次向印光大師寫信請教,印光大師都給予悉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