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餃子需要三點水嗎?不知道這幾點,你煮出來的餃子能好吃嗎?
打小就知道煮餃子要三點水,從來也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有一天看電視,某美食頻道一位大廚正好在講煮餃子不用點涼水,這可有點顛覆,不過聽完大廚細細分解後,覺得確實有道理。小時候看著家裡的長輩煮餃子的時候,一直在不停的往鍋裡加水,家長會解釋說這個叫做「餃子三點水」就是煮餃子的時候,一旦水燒沸起來就得澆上冷水,讓餃子在鍋裡安靜的煮熟,因為水沸後運動太激烈容易將餃子皮蹭破皮,這樣餃子餡就漏出來了。為什麼是三次點水,是因為剛好加第三次冷水的時候餃子就熟了,這個方法還能掌握餃子成熟的時間。
年年吃餃子,大家都是這樣做的,為什麼今年小編就得說這老祖宗留下來的方法不對了呢。傳統的煮餃子必須點涼水跟當時的烹飪方式有關,以前燒柴,火力控制不能夠隨心所欲,旺火燒開水後下餃子,火力一下子降不下來,餃子在沸水中過度翻滾容易破皮,於是咱們老祖宗想出了點涼水的辦法讓餃子鍋不那麼沸騰翻滾。這個方法對於以前的傳統廚灶確實好用,但是現在咱們都用煤氣或者電跟以前的老式廚灶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是火力沒有以前的傳統老灶來得猛,而且關鍵是我們現在煮飯火力大小是隨時可以控制的,所以煮水餃的時候完全可以不用靠點涼水,而是通過調整火力來控制溫度了,要是水沸了我們就調小火,等它安靜一會再調大火繼續煮,除了這種方式以外有的電磁爐還具備煮餃子功能,它還能自動幫你煮餃子,這樣你連調火都不用了。
當然,咱們煮個餃子做個飯也不用費勁巴拉的非得追究個什麼科學依據,您願意接受這種方式大可以一試,我感覺不點水煮出來的餃子皮更加爽滑筋道,如果您喜歡傳承咱們傳統的煮餃子文化當然也隨您,隨意哈!
分享一個煮餃子不溢鍋、不破皮、不粘連的小竅門,點水不點水的都通用:深鍋寬水,水開後先加一小勺鹽,攪和幾下再下餃子。這樣煮餃子水開時不會外溢,餃子也不容易破皮和粘連。 如果您是自己擀皮的手工餃子,和面的時候加個雞蛋,餃子皮煮出來就更加滑溜清爽,如出水芙蓉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