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女子控制不住食慾 原是得了小胖威利症候群

2020-12-19 騰訊大浙網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慾,時而如蠶蛹般脆弱,時而又暴躁異常,必須一輩子在他人的監護下生活……他們是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

53歲的林先生,作為一名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的家屬,如今正承受著這個罕見病帶來的各種心酸苦楚。

食慾大得不可收拾

林先生是溫州人,他有一個21歲的女兒小芳。可以說,小芳21年的成長,耗費了林先生的半生經歷。

「孩子一出生,我就發現她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吮吸能力很差,不哭不鬧不能吃奶,四肢發軟。後來,她被當地醫生診斷為腦癱,住院28天,做了高壓氧艙治療。」林先生告訴記者。

儘管進行了治療,但小芳三個月的時候,仍舊不會吃不會哭。一籌莫展的林先生,便帶著女兒去了上海的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表示,無法確診小芳的病因,但給小芳進行了康復治療。

這一治療,就是三年。

「後來,我發現她開始會喊餓了,當時挺高興的,孩子能吃是好事!」可是,好景不長,小芳的食慾大起來竟然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她完全沒有抵擋食物誘惑的能力,只要沒有人制止,她就一直吃。

小芳11歲的時候,林先生在朋友的建議下,帶她在上海做了基因檢測,才知道小芳原來得了一種名叫「小胖威利症候群」的罕見病。但令林先生沮喪的是,儘管確診了,醫院卻不知道如何給他女兒進行治療。

林先生很絕望,但他沒有放棄女兒,帶著小芳開始了漫漫求醫路。他通過網上查閱和多方打聽,到了北京求醫,醫生給小芳注射了生長激素進行治療。

除了無法控制食慾以外,小芳的情緒也很糟糕,總是哭鬧不止,還很頑固。為此,家人不得不時刻陪伴在側。「為了女兒的病,我們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生怕她出個什麼意外。」

最胖的時候有192斤

然而,小芳16歲那年體檢,又被查出患上了脊柱側彎。輾轉多地,林先生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求醫。

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朝春告訴他,小胖威利症候群會引起身體各方面的併發症,脊柱側彎便是其中之一。他建議繼續對小芳進行生長激素幹預,並且嚴格控制她的飲食。

現在,小芳21歲了,但是智力測試值只有70左右,相當於一個10歲的兒童。身高不足1.5米的她,最胖的時候竟有192斤。

「一個月胖10斤,對她來說很容易,所以我們一家人都在嚴格控制她的飲食。」林先生說,「她現在每天都跟在她媽媽身邊。」

鄒朝春介紹,小胖威利症候群真正的名字叫作普拉德—威利症候群,上個世紀60年代才被認知。主要是因缺少15號染色體上一組基因的表達,從而引起包括食慾、發育、代謝、認知和行為等身體各方面的問題。

鄒朝春表示,小胖威利症候群無法預防也無法根治,發病率為1/12000-1/15000,是目前發現的引起肥胖的最常見的基因原因。目前主要是通過早期幹預、嚴格的飲食控制和注射生長激素進行治療。

每年新增約30種罕見病

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昨天上午,林先生作為小胖威利罕見病關愛中心會長,聯合志願者在浙大兒院進行了一場全國聯動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專家義診等方式,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這種疾病。

記者了解到,全球範圍內,罕見病種類非常多。根據2016年的統計,全球約有6080種罕見病,涉及到的基因變異大約有3700個,而且每年新增約30種罕見病。

80%的罕見病是遺傳所引起的,往往是通過顯性或者隱性的遺傳或者基因的缺陷造成的,而且一半左右的病人在兒童時期已經發病了。

「不少罕見病病因未知,通過常規手段尋找病因效率較低,更難以獲得治療。」昨天,在2018年浙江省罕見病、重特大疾病社會解決方案研討會暨第三屆罕見病醫療與保障學術交流會上,專家提出,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在罕見病的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加快藥物研發、加速罕見病的診斷等。

相關焦點

  • 專家呼籲及早治療「小胖威利症候群」
    有一群孩子在度過肌張力低下、餵養困難的嬰兒期後食慾大增,食物成為他們最強烈的渴望,甚至有暴飲暴食到胃穿孔的危險。他們的一生都要與食物的渴望作鬥爭。這就是Prader-Willi症候群,也稱為小胖威利症候群。早診早治對於患兒提高生活質量、融入社會來說至關重要,為此專家及患兒家長呼籲更多人關注此病。
  • 「小胖威利」是誰?溫州一個21歲女孩惹上了它……
    2018-03-01 13: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希均 通訊員 王雪飛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慾,他們時而如蠶蛹般脆弱,時而又暴躁異常,必須一輩子在他人的監護下才能生活……他們是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
  • 家有小胖威利症候群
    本期,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罕見病「小胖威利」。Prader-Willi症候群,即普拉德-威利症候群(PWS),俗稱「小胖威利症候群」,是由於第15號染色體基因缺失(或功能缺陷)所致的遺傳症候群(第15號染色體部分片段缺失導致的先天性罕見病),患者會因無法取得飽足感而導致無節制飲食。小胖威利症候群的人群發病率僅約1/15000,目前不可治癒,也沒有控制食慾的方法。
  • 5歲胖丫頭幹吃就不飽 原是患上「小胖威利症候群」
    原標題:5歲胖丫頭幹吃就不飽   身高1.02米,體重近50斤,5歲小花(化名)在同齡孩子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胖子。她從來不知道什麼是飽,飯量都快趕上成年人了。在哈醫大一院兒科,經過基因檢測,小花被確診患上了「小胖威利症候群」,一種染色體異常的罕見病。
  • 孩子總是暴飲暴食 或患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家中的娃娃胖乎乎很可愛,可是,有時候能吃、胖乎乎和過分乖巧可不一定是「福相」,或患罕見「小胖威利症候群」。作為罕見病之一的「小胖威利症候群」,發病率在萬分之一左右。專家提醒,如果嬰幼兒時期出現餵養困難,發育遲緩,肌張力低下,性腺發育不良,2歲之後,突然食慾旺盛,逐漸肥胖等症狀,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近日,湖北襄陽劉女士的10歲兒子剛剛在武漢兒童醫院確診患有「小胖威利症候群」。「孩子今年才10歲,身高1米2,但體重已有140斤。」劉女士說,兒子剛出生時就出現餵養困難症狀,幾經輾轉重症監護室才救回。
  • 罕見病科普 | 小胖威利症候群
    「它」是一種萬分之一的殘酷,「它」是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病。罕見病,不僅意味著發病機率非常低,也意味著社會了解少、病症複雜、治療難度高甚至無藥可醫,更意味著父母家人必須付出超過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和艱辛。小胖威利症候群正是眾多罕見病中的一種,是一種15號染色體異常的疾病。發病率約為1/15000。
  • 兒童總是暴飲暴食 或患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新華社武漢2月28日電(記者 李偉、黎昌政)家中的娃娃胖乎乎很可愛,可是,有時候能吃、胖乎乎和過分乖巧可不一定是「福相」,或患罕見「小胖威利症候群」。專家提醒,如果嬰幼兒時期出現餵養困難,發育遲緩,肌張力低下,性腺發育不良,2歲之後,突然食慾旺盛,逐漸肥胖等症狀,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 謹防「小胖威利症候群」
    (圖/畢傳國 來源:紅網) 家中的娃娃胖乎乎很可愛,可是,有時候能吃、胖乎乎和過分乖巧可不一定是「福相」,或患罕見「小胖威利症候群」。專家提醒,如果嬰幼兒時期出現餵養困難,發育遲緩,肌張力低下,性腺發育不良,2歲之後,突然食慾旺盛,逐漸肥胖等症狀,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作為罕見病之一的「小胖威利症候群」,發病率在萬分之一左右,湖北省確診已有20餘例。「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一種染色體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性肥胖症,屬於高發的遺傳缺陷。
  • 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無法制止 竟是患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家人無法制止,多次求醫後最終確診為罕見的小胖威利症候群。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作為罕見病之一的小胖威利症候群,發病率在二萬分之一左右,全湖北省確診僅20餘例。  小胖墩成「吃貨」不知飽腹  「這孩子確診的晚了,已經錯失了最佳治療機會。」
  • 餵養困難的孩子突然胃口 警惕小胖威利症候群
    出生一個月,他無法進食,只能勉強用針管喝奶,在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經歷了8次搶救;七八個月後,他突然食慾猛增,毫無節制地吃東西,身體像吹皮球一樣鼓了起來;直到4歲,他才被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一種兒童罕見疾病。  動畫片《千與千尋》中的一幕常被製作成表情包,女主對著變成豬的父母喊道:「不能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
  • 「小胖威利症候群」你聽說過嗎?
    6歲時,小金的體重更是達到了100斤。求醫之路漫漫,仿佛看不到盡頭。幸好小金6歲這年,在浙大兒院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確診後,金爸爸才知道,原來兒子的過度肥胖,是因為 「食量大,但新陳代謝慢,脂肪堆積」。不只小金有這遭遇。
  • 「小胖威利症候群」是什麼?如何幹預治療,煙臺醫生這樣建議……
    「小胖威利」特別愛吃,通常體重超標,但個頭不高;他們有著輕到中度智力障礙,但在尋覓食物時卻「智力超人」。前兩天,煙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接診了一位7歲女孩,確診為小胖威利症候群。據悉,這位女孩剛出生時吸奶無力,一度需要插著胃管才能維持生命。長大後,她的食慾越來越好,總是「吃不夠」。現如今她的體重增長到了32kg,而同齡女童的體重應在18kg到30kg之間。
  • 孩子總是暴飲暴食,警惕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2月24日有義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陳璐 魏佳琳家中的寶寶胖乎乎很可愛,可是,有時候能吃、胖乎乎和過分乖巧可不一定是「福相」,有可能是患上了罕見病——「小胖威利症候群」。「『小胖威利症候群』」學名為普拉德威利症候群,是一種染色體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性肥胖症,屬於高發的遺傳缺陷。
  • 永遠吃不飽的「小胖威利」
    14歲男孩徐周磊,體重300斤,因減肥而屢見報端,後被檢查為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17歲男孩小煌,同為小胖威利症候群患者,身高1.35米,體重173斤,每天吃到停不下來。9歲男孩李航,體重286斤,3歲時便被檢查出小胖威利症候群,因為肥胖,先後患上了高血壓、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近十種疾病。
  • 拯救「小胖威利」
  • 科學網—拯救「小胖威利」
  • 「小胖威利患者關愛項目」落戶深圳
    小健的飲食受到家長的嚴格控制。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鮑文娟本報以「饞嘴『小胖』 怎拒『致命誘惑』?」(2018年8月30日廣東新聞9版)為題報導了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罕見病Prader-Willi症候群(又稱小胖威利症候群),呼籲社會認知了解此病引起廣泛關注。
  • 7歲兒童體重140斤,是小胖威利症候群嗎?
    安徽李女士來電諮詢:我女兒今年7歲,去年開始發胖,現在孩子體重竟然高達140斤,而且如果沒有人制止,孩子就一直吃。我們在網上查找資料,懷疑是患了小胖威利症候群,請問這種病怎麼確診和治療?全程導醫網回覆:小胖威利症候群又稱肌張力低下-智能障礙-性腺發育滯後-肥胖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多系統異常的臨床症候群,於2018年納入國家罕見病目錄。小胖威利症候群在不同年齡階段臨床表現不同。新生兒及嬰兒期主要表現為嚴重的中樞性肌張力低下和吸吮困難,特徵性面容如嬰兒期長顱、窄臉、杏仁眼、小嘴、薄上唇、嘴角向下、小手小腳;男嬰陰莖短小、隱睪;女嬰外陰部發育不良等。
  • 「小胖威利」減肥有望 交大團隊劍指兒童遺傳性肥胖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今日(22日)獲悉,目前國內的大多數「小胖威利」則仍處在被忽視的狀態,急需專業的幫助和指導。日前,上海交大趙立平團隊等發現通過營養治療改變菌群可以有效控制「小胖威利」們的食慾、降低患兒體重,「小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 關愛身邊的「貪吃的天使」 ——小胖威利綜合症
    他們隨時被食物吸引無法控制,也可能突然就發脾氣,不能左右自己的情緒。別以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有可能,這些孩子正是普拉德-威利症候群(Prader-Willi症候群,簡稱PWS,俗稱小胖威利)。同時,由於下丘腦功能失調,患兒一般自2歲左右開始出現不可抗拒的食慾亢進和強烈的索食行為,從而導致嚴重肥胖,並引發一系列如代謝紊亂、高血壓、冠心病、睡眠呼吸暫停等併發症,甚至會有猝死危險,因此他們又被稱為「貪吃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