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包湯圓,餡心用這種油,鮮甜好吃不油膩,老人孩子也能吃

2020-12-19 遼南蟹

正月十五包湯圓,餡心我用這種油,鮮甜好吃不油膩,多吃兩個也沒有負擔

正月十五包湯圓,餡心用這種油,鮮甜好吃不油膩,老人孩子也能吃

正月十五鬧元宵,按正說是要滾點元宵出來吃,只是咱自己在家做,也吃不了幾個,不想費找工具滾,索性包成湯圓更簡單。湯圓和元宵有區別嗎?當然有,南湯圓北元宵也不只是地理位置的區別。湯圓是包出來的,就像包餃子一樣用和好和糯米麵把餡心包起來,煮的時候湯比較清。元宵則是把餡心放在糯米麵中,利用噴水和滾動滾出來的,煮的時候湯比較渾。從口感上來說,湯圓的口感更細更滑。

傳統手法做湯圓,餡心中要加很多糖和豬油,吃起來比較甜膩。咱們現在生活不缺油水,油多了會比較膩,吃多了又覺得是負擔,自己在家做湯圓,可以想辦法變通一下,把傳統餡心中的豬油替換掉,做出來的湯圓吃起來就不會覺得膩了。

今天的湯圓,餡心我用了黑芝麻和花生,把豬油換成了椰子油,吃起來鮮甜但不油膩,挺好叫經。椰子油,是椰子的胚乳,經碾碎烘蒸後所榨取的油。椰子油溫度高的時候是白色液體,溫度低時則是牛油樣的固體;我們也正是利用它高溫液體低溫固體的特性,製作湯圓餡心剛剛好呢。椰子油新鮮時氣味芬芳,可以用於飲品甜點及家常烹飪,也可以外用,抹在皮膚上面可以令皮膚潤膚細膩。椰子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唯一一咱由中鏈脂肪酸組成的油脂,脂肪分子小,極易消化吸收和利用,不會給人體造成消化負擔。老人和孩子適量吃一點兒也沒有關係。

黑芝麻花生椰油湯圓

麵皮材料:水磨糯米粉150克,開水約80克。

餡心材料:黑芝麻40克、花生40克、白糖30克、椰油40克。

煮湯圓配料:米酒、枸杞。

具體做法:

準備各種材料。

先做餡心,花生焙香後去紅皮,芝麻炒香。

把花和芝麻放進料理機中打成黑芝麻花生碎,越碎越好。

打好的黑芝麻花生碎中中入白糖和椰子油,我的椰子油放在冰箱中,是塊樣的,我用勺子一點點兒取出來,剛好把大塊的油弄碎了。

把椰子油同花生芝麻碎拌均勻,剛打好的芝麻花生碎是溫熱的,剛好可以把椰子油化開。搓均勻後放百冰箱冷藏一段時間,讓餡心變硬。這個應該提前做,充分冷藏後比較好包,實在沒有時間冷藏也不是不能包,只是包的時候不是特別好操作。我今天就是直接包的。

把餡心分成小份,團成小球。

糯米麵中加入開水,拌成面絮,

然後揉成光滑的麵團,糯米麵燙過之後沒有那麼酥,軟軟的也比較好包。

取一團糯米麵,滾圓後再捏成片,包上一粒餡心,

用勺子和虎口相互配合,收口。

收口後把多餘的糯米麵揪下來就可以了。

這是包好的湯圓。

坐鍋燒水,把湯圓下鍋煮熟,

等湯圓全都浮起來之後放上米酒,煮開就可以關火了。

多說幾句:

餡心中用到的白糖,建議用綿白糖或者用糖粉,顆粒太大的白砂糖不太好跟餡心融合。

糯米麵和面的時候用開水,和出來的麵團比較軟,延展性也比較好,包湯圓的時候比較好操作。如果用冷水和面,和好後揪一團煮熟,再同生面面一起揉均勻也可以。

米酒搭配湯圓,有解膩助消化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正月十五,說說全國各地的元宵(湯圓)
    從一個有趣的角度來說,在北方,過年期間,除夕、初一、初五等日子都要包餃子吃餃子,只有元宵節,節日主食的C位才會讓給元宵,可見這個節日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性。遺憾的是,元宵節不在國家的法定假日之列,上班族今天還要正常上下班,另一個遺憾就是,儘管今天要吃元宵,不過北方許多家庭還是會吃餃子,元宵僅做點綴,不喜歡餃子的朋友,是不是很崩潰呢,哈哈。
  • 正月十五吃餃子,啥餡也不如它,鮮香多汁健脾胃,100個都不夠吃
    今日導讀:正月十五吃餃子,啥餡也不如它,鮮香多汁健脾胃,100個都不夠吃!今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傳統的元宵節要吃餃子和湯圓。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一款餃子的做法,鮮美多汁特好吃。餃子是我們的傳統美食,皮薄筋道,餡料多汁鮮美為最好吃的餃子。餃子的餡料也是多種多樣的,最傳統的餃子餡有:白菜餡,韭菜餡,芹菜餡等等。
  • 正月十五吃湯圓,教你自製4種不同口味的湯圓,比買的還好吃
    轉眼間,我們已經來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可能跟往年不太一樣,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都沒辦法出門買湯圓吃了。買不到湯圓千萬不要著急,我們可以自己在家做啊,宅在家,一家人一起做湯圓,也是其樂融融啊,而且自己做的比買的還好吃哦。
  •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寓意來歷介紹
    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在此時流傳開來。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
  • 熱門湯圓評測:看看哪種更甜、更新鮮、餡更多?哪種吃法更講究?
    長輩們常說,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才算是真正過完了。而最富有儀式性的,莫過於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 一、誰家的湯圓更新鮮 大家買回來的大多都是速凍湯圓,我們不知道它放置了多久,更不知道它的餡料還有多不新鮮。測!
  • 先看中國人吃湯圓,再看日本人和印度人吃湯圓,沒對比就沒傷害
    中國的湯圓通常是芝麻或者豆沙餡的甜湯圓,一口咬下去,香醇絲滑的芝麻糊從湯圓裡爆出來,那滋味別提有多美味了。還有不包餡的而是在湯圓的湯料當中加入一些筍絲青菜等配料做成鹹湯圓,這對那些不喜歡甜食的朋友也是非同一般的好吃。上面兩種的基本方法都是採用清水來煮湯圓,中國還有少數喜歡吃炸湯圓的,香酥可口味道堪稱一絕。
  • 湯圓還是元宵,甜還是鹹......
    元宵節你吃的是湯圓還是元宵鮑同學:為什么元宵節吃湯圓,不該是吃元宵麼,沒餡的那種 金同學:我們杭州人都是吃湯圓的,裡面有餡的。甜的好吃1、做法不同一直以來都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正月十五,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從這句話不難看出,二者的做法大不一樣,元宵主要是「滾」出來的,而湯圓則是包出來的。
  • 正月十五,吃元宵還是吃湯圓?
    所謂「包」湯圓「滾」元宵,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湯圓繁瑣得多:首先需將餡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然後再過水,繼續放回笸籮內滾,反覆幾次,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由於製作工藝不同,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
  • 全家都說我包的芝麻餡湯圓最好吃,小鮮肉湯圓卻被她們滿滿的嫌棄
    小夥伴們,今天是正月十五要鬧元宵啦,果子先祝大家元宵節快樂,闔家團圓!元宵節對於吃貨來說,最期待的就是吃湯圓了。以前沒學美食還真傻傻分不清湯圓與元宵有什麼區別呢!總以為湯圓和元宵只不過是南北叫法不一樣而已。
  • 蒸包子豆腐粉條吃膩了,換成它做餡,鮮香不油膩,越吃越過癮!
    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帶餡兒的麵食,比如說餃子,湯圓,水煎包等等,有的香甜,有的鹹香,而說到帶餡兒的食物,生活中最常見的還是包子。這種食物是大多數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主食,皮薄餡兒大,做法簡單,味道好,營養價值還比較高。在蒸包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不同的餡料。
  • 湯圓吃甜的還是鹹的?別糾結了,都教你做,還有好吃不破皮的秘訣
    小時候,過年是從除夕夜吃一直吃吃到正月十五,不過完正月十五,這個年就不算結束。所謂「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這天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使元宵節成為「年」的高潮。吃湯圓是元宵節這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元宵節可能還會引發一場南北之戰,俗話說:北元宵,南湯圓。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元宵呢?
  • 三伏天包餃子,千萬別太油膩,這種餡清涼又解暑,真好吃
    三伏天包餃子,千萬別太油膩,這種餡清涼又解暑,真好吃!一年一度的三伏天還是來了,熱得讓人喘不上氣,稍一活動就會大汗淋漓,巴不得時刻都呆在空調房裡。這個時候西瓜可是解暑的好東西,一塊冰西瓜下肚,立馬就涼快下來了。西瓜好吃,但西瓜皮可別扔了,用它包餃子,三伏天吃最合適,清涼解暑不油膩,好吃的很。
  • 元宵溫州湯圓甜鹹之爭,哪一味才是你的最愛?
    中國人過年,得過了正月十五,心裡的年味才算散去。在元宵節這天,吃一碗湯圓,就像是告別春節,正式開始新一年生活的儀式感。但你要問元宵節該吃什麼湯圓,光甜鹹黨之爭就能吵一年。做法講究-溫州湯圓-口味特點湯圓的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其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湯圓的內餡甜、鹹、葷、素皆有親手製作的麵團經過反覆的敲打,韌性十足。
  • 湯圓太甜,孕婦能吃嗎?吃什麼餡好?
    正月十五鬧元宵,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這些傳統節目可少不了!但和往年不同,如今身懷六甲的準媽們可不能盲目湊熱鬧了,就連吃湯圓也應該三思:懷孕能吃湯圓嗎?可以吃什麼餡的?一次吃多少合適?不論是湯圓還是元宵,是甜餡還是肉餡,準媽媽都應淺嘗輒止,試試味道就可以了,千萬不可多吃,更不可當成正餐吃!
  • 正月十五宅在家,自製湯圓真簡單,軟糯香甜不黏牙,比買的還好吃
    正月十五宅在家,自製湯圓真簡單,軟糯香甜不黏牙,比買的還好吃!說實在話,小編本人是不太喜歡吃甜食的,尤其像湯圓什麼的,只要多吃幾個,我就會覺得很膩人,以往正月十五吃的湯圓,都是去超市買,因為自己不愛吃,所以也懶得自己包,今年不一樣了,儘量還是別出門,利用家裡的食材,做了彩色的湯圓。
  • 婆婆點名要吃的傳統大湯圓,太古老!軟糯香甜不油膩不上火
    外面買的湯圓太甜膩吃不下?自己來做傳統湯圓吧,比買的好吃100倍!「元宵節」到,張燈結彩好喜慶!婆婆點名要吃的傳統大湯圓,太古老!軟糯香甜不油膩不上火!作為老輩子吃慣了「小時候的味道」,對於那麼多花樣繁多餡料的湯圓反而吃不慣,獨愛老式湯圓。餡料只要紅糖什麼都不加,恰到好處的甜蜜不油膩!好吃不上火!婆婆點名要吃這「紅糖湯圓」,那有何難?
  • 正月十五包湯圓,按我的方法做,記住四個要點,成功率是百分百!
    今年的正月十五花燈就不鬧了,但是湯圓是一定要做的,我是北方人,按照北方人的傳統是吃要元宵的,但是這些年南方人吃的湯圓,作為北方人的我吃著也很好吃,關鍵是湯圓做起來比元宵簡單,所以今年正月十五,我就給家人做湯圓吃啦!
  • 原來湯圓起源於江南,吳語區元宵吃什麼?|吳語公眾號
    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這已經非常接近今天的湯糰了。在吳語區,除了元宵節吃湯糰,冬至的時候也經常會吃湯糰。那麼,我們吳語區到底有哪些湯糰呢?不妨來看看吧!有孩子的話,請記得要把我們的這些傳統美食告訴下一代!記得也要用吳語告訴他們~寧波 湯糰
  • 元宵節將至,教你包湯圓不燙麵不露餡的技巧,半小時輕鬆包50個
    元宵節將至,教你包湯圓不燙麵不露餡的小技巧,半小時輕鬆包50個還有兩天就正月十五了,這一天也是中國元宵節傳統節日。又是賞花燈、看賽龍舟、舞獅子、猜燈謎、吃湯圓的時候了。今天鈺兒要給宅在家的小白們分享一個不燙麵不露餡又好吃的「果乾湯圓」,做法簡單,花2分鐘動手學習,半小時輕鬆包50個。你很難想像到我從小是有多怕吃湯圓!老媽包的湯圓是那種沒有餡的,糯米麵和成團直接搓成球形,下鍋煮熟後撈出來蘸白糖吃,你能想像那是什麼味道嗎?但自從學會包各種帶餡的湯圓以後,我就變得特愛吃湯圓了,我家隔三差五會自己動手包一些湯圓。
  • 正月十五吃湯圓,教你湯圓的6種做法,香甜軟糯,好吃停不下來
    正月十五吃湯圓,教你湯圓的6種做法,香甜軟糯,好吃停不下來,做法超簡單3分鐘就能學會,有空試試吧。包入餡料後搓成圓球;燒鍋開水, 將湯圓放入鍋中進去煮;煮至湯圓全部浮起來後加入米酒;再次煮開後加入少許桂花糖漿或者冰糖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