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前期的一首五言唐詩,全然沒有後來詩歌中的禪機意蘊

2020-12-15 老張侃詩詞

一提到王維,我們就會在腦海中呈現出「詩中有畫」的評語,自動出現「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場景。而且在王維的詩歌當中,尤其是後期奠定其風格的詩歌當中,多有禪機蘊含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而這些出色的詩句,都是其在「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禪境中寫出來的。

不過,這些出色的詩句都是源自王維後期的唐詩作品。和很多詩人的創作風格相類似,王維的詩歌創作也明顯的分為兩個階段。前半階段的王維也曾心懷報國理想——畢竟這是那個時代主流的思想和價值取向;後半段的王維對於朝廷非常失望,更多的時間則是隱居山林,一心參悟佛法,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一時期的詩歌也成為王維最具代表性的詩歌。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乃是王維前期的一首著名作品。這首詩歌全然沒有後來詩歌中的禪機意蘊,卻也有很精彩的10個字,在今天依然廣泛傳頌。且看: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裡暮雲平。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觀獵》,寫於王維20多歲的年紀。在這首詩中,最吸引我們注意的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這10個字很能體現觀獵的場景,而且也最能代表王維前期詩歌創作的風格。那時的王維內心還是充滿豪情的,有著少年人特有的志氣。

開篇兩句呼應題目,寫詩人觀獵的緣起,一開始就把讀者帶到了肅殺的狩獵現場之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寒風呼嘯,弓箭弦聲不斷,將軍帶著隨從到狩獵場狩獵。

在前兩句渲染的氣勢和氣氛之中,後兩句繼續描寫狩獵的場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在這秋草枯黃的季節之中,天空中飛翔的雄鷹目光犀利,一下子就能發現獵物;而在融化後的雪地,馬蹄在獵場上飛奔,顯得格外輕快。

接下來兩句詩人寫狩獵騎馬速度之快,「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剛才的時候狩獵的人群還在「新豐市」,一瞬間的功夫,馬群又很快的奔向了「細柳營」。10個字就寫出了狩獵的熱鬧場面,用飛速奔跑的馬展現豪情的場景。

最後寫狩獵結束後的風平浪靜。「回看射鵰處,千裡暮雲平」,之前射獵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人歡馬叫好不熱鬧,但是射獵結束之後再回望這一片獵場土地,卻也發現「千裡暮雲平」,一切平靜了下來,也寫出了詩人激情澎湃之後的從容心境。

這首詩寫於王維的前期,從中可以管窺一個熱血少年的豪情。不過在20年之後,這個青澀少年已經轉變成一個潛心修佛的世外高人。他不再追求仕途的精進,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禪理的參悟上。與此同時,他對於現實環境描摹的功夫卻得到更大長進,也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他才寫出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秀詩句。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引子在盛世大唐,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對詩、書、畫、音樂都是非常的精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對他是非常的推崇,蘇軾評價他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對,他就是人稱「詩佛」的王維!後人稱王維為「詩佛」,不僅是指他詩歌中的禪味深厚和他的信仰傾向,更是後人對他在詩壇上的突出貢獻與重大的成就。王維的詩,以五言為長,詩歌內容多以田園山水為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可見王維詩歌的成就之高。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僅僅20個字,就描繪了一幅清新脫俗的意境
    宋朝的大詞人曾這樣評價過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以山水著稱,他還有個外號,就做「詩佛」。因為王維晚年歸隱的時候,潛心修佛,而且他的詩也經常融入禪理,所以被後人稱為「詩佛」。
  • 詩人和王維只有一字之差,一首唐詩和詩佛更是不相上下,山水如畫
    唐代文學史上,王維的歷史地位是沒有辦法撼動的。他對於山水景色的描繪可謂達到了極致,而且對詩歌當中浸透的人生哲理、禪意韻味也是他人鞭長莫及的。更有意思的是他在詩歌當中浸透了對于田園隱居的嚮往。有點類似於陶淵明開創的世外桃源。
  • 被譽為「詩佛」王維的繼承人,「大曆十才子」之一錢起的詩歌人生
    被譽為「詩佛」王維的繼承人,「大曆十才子」之一錢起的詩歌人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讀詩誦詞,不僅可以增加個人文學素養,而且也是一件非常文雅的事情。也有人認為只要「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但是在浩瀚的唐朝詩海中,僅僅熟讀《唐詩三百首》還遠遠不夠。
  • 詩佛王維
    重陽的山,是王維。王維自幼聰穎,不但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後來成為開元、天寶間著名詩人,工於草書隸書,嫻於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在青年時代便已名動京師,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寧王、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
  • 詩佛王維的一首詩有些囉嗦,看看我修改後的怎麼樣?
    王維,字摩詰,山西運城人,唐代著名詩人,畫家。他的詩自然流暢,好像是從大自然中自動流出來的音韻。大宋的著名詞人蘇東坡曾經評論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和孟浩然被後人並稱「王孟」,亦被稱為「詩佛」。王維從小就很聰明,入仕很早,曾經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後來因為政局紛亂,他在「安史之亂」中受到牽連,葬送了政治前途。四十多歲的時候,王維也逐漸看破了世事的無常,從此潛心參佛,詩文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但不一定懂
    大家都知道唐詩作者中有幾位赫赫有名的大神,「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還有一個「詩佛」王維。今天七哥想說的是「詩佛」王維堪稱最美的一首詩,這首詩短小精悍,全詩不過才二十個字,小學生很快就能背熟,可是小學生並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的唯美意境。
  • 經典詠流傳:王維《使至塞上》| 詩佛的豪情
    我是你們語文啟蒙的酈波老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是王維的一首千古名作——《使至塞上》。詩云:「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和孟浩然毫無疑問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兩面旗幟,而唐代詩人能與「李杜」並稱的也只有王維了。你看李白號「詩仙」,杜甫號「詩聖」,而王維呢,號「詩佛」,正是儒釋道三家齊聚啊。
  • 「詩佛」王維,這一首寫秋天的詩,美的讓人陶醉!
    「詩佛」王維,這一首寫秋天的詩,美的讓人陶醉!熟悉王維的人都知道,他在盛唐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影響非常的大,崔興稱王維為「當代詩匠」。而真正奠定王維在唐詩史上大師地位的,是其速寫隱逸情懷的山水田園詩。王維精通音樂,又擅長繪畫,在描寫自然山水的詩句創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靜意明秀詩境,興象玲瓏而難以句詮,有「詩佛」之稱。《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山居秋暝》:高中學過王維的經典古詩,今天3個字讀懂詩佛之心
    這是王維《山居秋暝》的全文,也是我們高中時代必須背誦的一首古詩。雖然時光荏苒,過去了許多年,但詩情畫意長久地印記在我們的心中。尤其是詩歌當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不光勾勒出了美麗的境界,還讓我們真正意識到了什麼叫做詩中有畫。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食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小學教材上有王維的一首詩,名叫《畫》,是一首很美的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都會背但卻不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王維的大多數詩皆為山水田園之作,在描寫美景的同時,流露出對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王維又好參禪悟理,常常將之融入到詩中,因此,被後人譽為「詩佛」。今天和您分享的這首《終南別業》,可以說是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田園詩。詩中描繪的生活,個人以為這才是我們該嚮往的生活。
  • 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百家號「古詩詞新創作」,據王維在《請施莊為寺表》中記載:「臣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王維母親擅長畫畫,尤其是水墨畫,是王維最早的畫畫啟蒙老師,王維不僅是詩人更大的是畫家,甚至可以說王維在畫上的貢獻超越自己的詩歌成就。王維被世人推崇為「南宗山水畫」之鼻祖。母親信奉佛教,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王維的名字就母親取自《維摩詰經》。
  • 一詩成佛,詩佛王維最經典的十首詩詞
    王維,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以山水詩成就最高。晚年的時候無心仕途,專誠奉佛,因此有「詩佛」之稱。下面小編就分享詩佛王維十首最經典的古詩詞,一起來欣賞下吧!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經典作品之一,這首詩寫的是在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裡,有一片古木參天的樹林,營造了一種幽深空寂的境界。這首詩的第一句寫的是空山的杳無人跡,表現出了山的清冷空寂;第二句則是反襯出一種全局的空寂;第三四句描寫的是空山傳語進而來描寫深林的返照。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經典作品之一,是一首五言絕句。
  • 王維:行到水窮,坐看雲起,個中孤獨一言難盡
    如果總結一下王維的創作就能發現,他的前期是以寫邊塞等題材的詩歌著名的,比如有經常被化用的那句「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就是出於他的《老將行》。而王維山水題材的詩歌,多數都是其後期創作。王維中年之後所好的「道」,不是指道家思想或者道教,而是佛教。但需要明確,詩人所推崇的宗教並不是心靈的皈依,而是一種頓悟式的禪趣。這種思想或者說興趣反映在詩歌中,就形成了外在環境和哲理情思的融合,所以王維又被稱作「詩佛」,就是因此而來。
  • 很喜歡王維這首五言唐詩,20個字風景如畫,想去這個地方看一看
    今天我們讀唐詩,對於王維都會高看一眼。在之前的唐詩學習過程中,我們或許接觸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最多,因為他們的詩歌內容比較豐富,詩歌技巧也更為純熟,而且他們的詩歌都有著廣泛的社會背景,對於提升人的綜合文化素質有很大幫助。
  • 王維很「嘮叨」的一首詩,對友人千叮嚀萬囑咐,最後10字也太暖了
    文/顧無【引觴漫談】王維雖然在後世被稱為「詩佛」,不過那已經是他生命後期的事情了。在王維生命的前中期,與絕大多數的盛唐文人一樣,都有著強烈的用世心和功名心,所以他才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張九齡的舉薦在朝廷中平步青雲。
  • 詩佛王維:人生的態度就要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空
    說到這裡,如果不出意外,王維的仕途也許不會青雲直上,也能平平淡淡,不幸的,他遇上了安史之亂,還非常運氣不好的成了俘虜。安祿山對他很中意,強迫他當了官。757年,叛亂平息,王維被收獄中,按律當死。因其弟平反有功,王維才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
  • 一首秋天的五言唐詩,唐代詩人許渾赴京任職,為何卻又心思重重
    晚唐詩人許渾秋季實現夢想赴京任職,他寫了一首五言唐詩,卻心思重重,充滿了矛盾心理。人往高處走。經過多年寒窗苦讀,有朝一日夢想成真,參加科舉考試金榜題名,終於接到赴京任職的詔書,這對於古代文人而言是一件很榮耀的喜事,就像詩人孟郊一樣,吟出了「春風得意馬蹄疾」的詩句。而對於晚唐詩人許渾,他卻一反常態,在赴京路上,面對秋色,他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五言律詩。
  • 詩佛王維:隨遇而安皆有數,紅塵來去不是空
    蘇軾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