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躍遷,你知道的越多越好

2020-12-25 藍鳶思考

我身邊的親戚朋友,名校畢業的少,名企工作的少,國企、公務員的有一波,佔最大多數的,是普通本科、無名專科、初高中畢業的,工作在一二三四五線城市的普通人;

而這個屬性的人,正是目前社會中佔比最多的人。

在文中所述,會聊基於實際,基於家庭(中下)普通、學習成績普通、工作普通的大多數,因為,這個群體,對躍遷的渴望夠「大」。

不會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二代、初高中成績全校成名的名校生、以及天賦異稟的少數人。

如要以此為槓點,請繞行。

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找到了如下的財富分層:

單純從收入角度,不考慮精神層次的等級劃分,扎心扎的疼嗎?

到了哪個層級,才能擁有一個基本的抗黑天鵝風險的能力呢?我們都想有,但誰也說不準你現在的情況,是否已經具備。

因為,障礙太多。

人到中產,隨時有可能破產

黑天鵝,說來就來

經歷了一次疫情,當然生活依舊繼續,可有多少人在這個過程中斷糧、斷供了?

近期深圳樓市斷供潮的傳聞中,提到該銀行網點在2020年開年每月有一兩千個帳號斷供,5月份該銀行網點斷供數達到1.3萬個,全國法拍房達到82萬套,以此來說疫情帶來的影響之大。

該傳言雖已被闢謠,說邏輯不通,數據不實,但是官方承認斷供數有所上漲

這意味著,會有些家庭房貸斷供,有可能辛苦N年在深圳買下的房子,被法院拍賣,再過上流離失所或者打回老家的日子;

也許你會說這是黑天鵝,那麼多企業都死了,何況人呢;

疫情之下,活著就不錯了,但疫情之後,就不會滿足於活著了。

沒有黑天鵝,還有醜小鴨

那讓我們再拋開這種黑天鵝事件帶來的影響,看個身邊的實例。

這麼大的黑天鵝

小欣為某高中同學,在某二線城市讀大學,大學期間找到另一半小雷。

經與小欣了解,兩人家庭均為農村普通家庭,小欣為獨女,小雷為獨子,也算是承擔著家庭的厚望,希望能讀書走出農村;

畢業後兩人計劃留在該城市,小欣進入某地方事業單位(看起來不錯,也有很多人羨慕的),小雷找到一份工作就業。

不管怎麼說,兩人都為家中獨生子女,即便是農村,也還有些積蓄,在雙方父母的支持下,幫著小欣兩人在該城市按揭買下房子,算是安了家,隨後結婚生子,奶奶姥姥都能幫著管孩子,兩人的收入能夠支撐開支,但沒有什麼結餘(是不是很多家庭目前都是這樣子)。

2018年10月,小欣父親確診腦中有惡性腫瘤,必須手術,否則性命堪憂。

為籌措醫藥費,小欣家從零儲蓄直接跌至負債二十萬。

可能這個負債金額,說起來不大不小,但對於這個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如果有沒其他新增收入,還款尚需數年。

雖說不上是破產,可對家庭來說,也絕對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面對醜小鴨似的暴擊,沒有點抗風險能力,對家庭來說還是毀滅性的,秒秒鐘將你拉下一個甚至多個層級!

沒有醜小鴨,仍有最難渡的一條河

看多了牛人牛事,就認為自己和身邊人都是牛人了。

看似從農村跨越到了城市,殊不知城市並不是那麼歡迎想要進入城市的人們;

並且,買了房就實現自己階層的躍遷了嗎?買房那只能勉強叫立足,離階層躍遷成功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可以將小欣看做是努力跨越階層的第一代,實現真正的階層升級,最為關鍵的是思維內核的升級,只一代人的平常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小欣的情況,假如(當然沒有假如)沒有遇到父親的變故,不出差錯,財富慢慢積累起來,會如何呢?

即便地理位置進行了升級(從農村到城市),但思維不會因身體地理位置的變化,而同比例升級,直接將認知階層升級到城市人(這裡並不表示農村認知層次低,城市認知層次高,只是基於生活閱歷的不同,必定會造成一定的認知階層的差距);

物理地址升級之後,階層升級中最難渡的一條河,是思維內核的升級;

而小欣子女(第二代)的成長,會受到小欣夫妻、四位老人的影響,也不能讓小欣子女徹底受到城市思維的影響;

於是小欣子女的成長,會有一定「故鄉」生活方式影響,對其認知帶來一定影響;

在我的周圍,有很多的小欣家庭;

在中國城鎮化大步邁進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小欣家庭;

並非被城鎮化了,就是城鎮人了。

我們想盡辦法,想要升級迭代實現躍遷,但總是會有一定差距,甚至兩代人都不能跳脫出來,在沒有黑天鵝、醜小鴨的情況下,甚至都需要三代才能。

步步為因,落地出果

階層躍遷過程中,每一步,都影響深遠;

從學習、高校、工作、配偶等因素來看,每一步都是後半輩子的因。

身邊除了些普通人,有幸認識了幾位90年代從從村走出來的大學生,舉一位的例子,用A代稱,說下事實:

A為南方某農村人,90年代學習努力考入北京某985院校,後繼續讀研;畢業後趕上趕上網際網路興起,就業於某大型門戶網站,後自己創業;

其配偶為另一所985院校畢業,現就職於國內最高學府,孩子在該學府附屬院校上學;

A考入985,對其階層升級絕對起到了加速作用,對後代影響重大。

結合身邊人情況,從選擇配偶的角度來說:

如果自己是雙一流院校的,那麼配偶也大概率是雙一流院校的;

如果自己是普通院校,那麼配偶也大概率是普通院校的;

自己沒學歷,配偶也大概率是沒什麼學歷;

從工作/事業角度來說:

沒能進入一流企業,那麼很難遇到一流的事業夥伴;

而自己的努力、遇到的配偶、夥伴對個人的影響,都是我們階層躍遷的因,每一步都是,一旦落地,則會生根發芽影響結果。

躍遷過程中,所有的因,結出的果都不可預估,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打回原形,所以每一步都要盡力走對,一念錯皆錯,完善全方全。

最後

階層躍遷過程中,會不斷的出現黑天鵝、醜小鴨,他們會將部分躍遷中的人拉回原地;

躲過了黑天鵝、醜小鴨,還要努力面對那條橫亙在前面的河流-思維內核升級,這條河還會攔住部分人;

不同以往,會提出幾天躍遷的建議,但是對於階層的躍遷,除了高效的努力,再多的建議都顯得蒼白無力。

所以在此文中,希望大家認識到以上事實,認識再靠自己努力去完成升級。

只能靠不懈的努力,讓自己每天進步一些;

如果想躍遷速度快一些,那也沒有任何捷徑,只能讓自己再多高效的努力一些;

送大家一道算數題:

每天多一分的努力吧!

對自己再狠一些,收穫會是指數級的增長;你所知的那些跨越階層的,都付出了異乎常人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實現階層躍遷的根本途徑
    我這朋友無奈的說,你不知道這些人,他們只要覺得你好欺負,就一定會跟你瞎搞亂來偷工減料,我也不可能天天去盯著.聽到這個我一下心情糟透了,我說人為什麼要這樣?彼此信任善待對方不行嗎?非要彼此用嚇唬,恐嚇的方式?我這朋友就說,你不做這行不知道,人真是爛的要命,你帶他去掙大錢,他半路卻惦記著偷你錢包先放著,我繼續講另外一件小事。
  • 學習的本質是尋找階層躍遷的有效槓桿
    你要關注的是如何找到準確的槓桿,解決階層躍遷問題。"這是著名新聞人安替的觀點。另類思維,犀利語句,充滿奇異的現實透視感。多一些非常規的聲音,在做判斷時,我們或許可以看見不同的選擇。本文授權轉載自:開智學堂(openmindclub),作者安替。天才和庸才的區別,原因僅僅在於你有沒有激發自己的小宇宙。
  • 一生中實現階層躍遷的三次機會,高考、下海、分房,第四次在哪?
    ◎作者 | 俞聞如果說有哪一個詞,能夠最輕易地觸及全民的敏感神經,那就是「階層」了。階層流動、階層躍遷、階層跌落,階層固化,圍繞著「階層」的種種討論,背後是人們為生存和子女教育展開的激烈競爭,也承載著全社會的悲歡和焦慮。在中國,階層是否已經真正固化?
  • 如何打破束縛,實現階層躍遷呢
    1、你之所以窮,是因為你的父母窮。 父母貧窮,除了在物質上對孩子影響外,其他方面的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更大。比如,一些暴發戶讓孩子養尊處優,好吃懶做,最後敗光了家產,他們的階層並未改變。而有些學者,即使清貧,也能培養出各方面很好的孩子,因為他們家庭有那個階層的學識和認知。
  • 宇宙第一真理:金字塔原理,你在其中卻沒完全掌握的階層躍遷密鑰!
    學習金字塔,明確地告訴你要提升學習效果的方向,因為人的一生,時間有限,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幹嘛要讓自己這麼痛苦呢? (如不知道怎麼做,等下次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或者可以先閱讀深夜咆哮、輔導學習需要心臟搭橋,韭菜一樣多的學習問題是如何產生的(4)這個系列!)
  • 在和平年代,高等教育基本是實現階層躍遷唯一途徑
    高等教育基本是實現階層躍遷的唯一捷徑。但這種機會其實也並不向所有人同等展開。無論是偷竊還是說謊、作弊等行為所表現出的低自尊人格會讓一些有才華的年輕人提前止步。與其尋找捷徑,不如誠實守信。但判斷是非容易,難的是抵抗誘惑,堅持走正確的路。北師大劉嘉老師對不同經濟資源家庭高/低自尊人格學生做的實證研究表明:自尊可能比家庭資源更重要(張東升和朱朝陽都是人力資本高而自尊低的例子)。
  • 維生素真的補得越多越好? 亂補維生素的這些副作用你知道嗎?
    維生素真的補得越多越好? 亂補維生素的這些副作用你知道嗎?時間:2016-10-01 16:05   來源:春雨醫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維生素真的補得越多越好? 亂補維生素的這些副作用你知道嗎?
  • 孩子喝酸奶越多越好?這些知識一定要知道!
    孩子喝酸奶越多越好?這些知識一定要知道! 現在,很多家長會為孩子選購酸奶來補充營養。但是由於選購知識了解得不多,不少人走入了誤區。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選購酸奶的常見誤區。
  • 心理學:這世界上根本沒什麼階層固化,只是你又窮又懶罷了
    這幾年階層固化被人們高頻率的提及,非常熱衷於提階層固化的無疑是大眾媒體。 事實真的像大眾媒體說的那樣發生階層固化了嗎?我們的努力究竟會在階層躍遷中扮演什麼角色?
  • 陳曉平:從疍民到慈善家——晚清珠三角階層躍遷的一些個案
    新會潮連鄉陳昭常家族,從疍民、買辦、進士以至一省最高長官,只用了三代人時間,這個個案似乎有些特殊,但近代珠三角底層(主要是被視作賤民的「疍民」)實現階層躍遷的案例並非鮮見,而是具有一定量的分布。筆者前已發現,民族英雄鄧世昌的祖父是珠江口的引水員,而當時的引水員多是疍民出身。
  • 你知道嗎?洗滌劑泡沫越多越好是誤區
    26.39%的消費者認為液體洗滌劑產品泡沫越多越好,21.34%的人對此表示不清楚。實際上,泡沫多的是添加了增泡劑,起泡性差不等於去汙力差,這是兩個概念。而且過多的泡沫使衣物不易漂洗。當你洗衣服的時候,有沒有糾結過用哪種洗滌劑進行清洗?洗衣粉、洗衣液、肥皂(皂粉),到底哪個洗的乾淨?選擇合適的洗滌劑並正確使用,不僅能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還能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
  • 服用維生素是不是越多越好?維生素吃多了,你知道會怎麼樣嗎?
    服用維生素是越多越好嗎?維生素過量會有危害嗎?服用維生素是不是越多越好?維生素吃多了,你知道會怎麼樣嗎?維生素,即維持生命的要素。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水溶性維生素服用後可以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毒性較小,但大量服用可損傷人體器官。脂溶性即脂肪溶解的維生素則不能亂補,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量來補。
  • 普通人想要躍遷,你的認知應該升級了!
    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的時代,一個毫無背景和資源的普通人,如何爭得自己的生存選擇權(時間與空間的自由),改變當前的現狀,最終獲得階層的躍遷?我們想要實現人生的躍遷,就不能不提升自己的認知。認知水平並非是與生俱來的,在《認知升級》這本書中,作者指出智力並非由遺傳決定,一個人所受的文化教育和生活環境,才是決定認知水平高低的關鍵。只要我們努力改變自己的學習環境,接受良好的教育,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認知!
  • 淨水機濾芯越多越好
    淨水機濾芯越多越好?很多人買東西都會覺得「多就是好,好就是多」。不管用不用得到,反正未雨綢繆總沒錯,就怕以後更換麻煩。但是在淨水行業來說,「多不一定就是好,好也不需要多」。(這個當然是越多越好了!)只要稍微了解點淨水機的用戶都知道,淨水機濾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只要選好濾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作為主流的淨水技術,反滲透可以算是最廣銷的,很多品牌的主力機型都是反滲透的。除了核心的反滲透RO材質之外,另外的輔助材料主要有活性炭與PP棉,兩種性價比材質。至於其他材料的濾芯,有沒有基本上影響不大。
  • HEPA濾網摺疊層數越多越好?那是導購忽悠你!
    那麼是不是說HEPA濾網的摺疊層數越多越好呢?  答:了解空氣淨化器工作原理的朋友知道HEPA濾網在空氣淨化器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個淨化系統之中的濾網包含去甲醛濾網、除臭濾網、集塵濾網及HEPA濾網。其中,HEPA濾網是由非常細小的有機纖維交織組成,它連續前後摺疊,形成波浪狀墊片,而由於其本身孔徑微小,使得微顆粒無法通過,具有吸附容量大,淨化效率高,並具備吸水性等特點。
  • 淘寶開店是不是商品越多越好?
    不少朋友在淘寶開店之後,喜歡上各種的產品,好像每樣都適合賣,但是,作為商家是不是上的商品越多就越好,這樣消費者的選擇面是不是更大了,然後產品就更好賣了,針對大家的疑問,接著就來做個答疑。幾點經驗分享其實,不是新品越多就越好,這是個誤區。所以,在開店之前多一些淘寶開店技巧是有用的。第一,大家需要分清主營的類目,這可以在生意參謀裡看,這個是主營的比重,這個佔比越高,相對來說對店鋪權重提高以及成長會越好。
  • HEPA濾網的摺疊層數越多越好嗎?
    那麼是不是說HEPA濾網的摺疊層數越多越好呢?答:了解空氣淨化器工作原理的朋友知道HEPA濾網在空氣淨化器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個淨化系統之中的濾網包含去甲醛濾網、除臭濾網、集塵濾網及HEPA濾網。
  • 信用卡持卡張數越多越好,還是額度越高越好?
    那麼信用卡持卡越多越好,還是額度越高越好嗎? 首先我們先說信用卡持卡數量,不少的人覺得,辦理越多家銀行的信用卡,下卡綜合額度就越高?那得提交個人資產證明,比如房產,車子,或理財等進行提升,也並沒有說辦理卡片越多,額度就會越高。 因為信用總授信額度問題,不論你申請幾張或者十幾張卡片,額度都是一樣的,最好的持卡數量在4張-6張為宜。卡片越多越是不方便管理,倘若一時疏忽,忘記了帳單最後還款日,而導致的逾期那可就麻煩了,甚至會起蝴蝶效應的。
  • 為什麼同樣是瘦,精英階層卻比窮人階層的身材要好?
    你看,好身材其實和胖瘦無關,而是和身材整體的視覺感官相關。你瘦,不見得就是好身材;你胖,也不見得身材就差。那麼,我們經常會遇見一種疑惑:同樣是身材瘦的人,為什麼我們卻說精英階層的人比窮人階層的人身材好呢?
  • 家庭教育你知道越多就會做的就越好
    家庭教育你知道越多就會做的就越好做為幼兒教育教師,御貓教師很多年來一直持續跟父母們注重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常常批評的父母必定讓孩子造成排斥心理狀態,你應該做的,是用寶寶們的語言、肢體動作、和小表情和她們交往。例如:一歲前寶寶們早已能呀呀學語地答覆大家了,假如你能多跟孩子交流與溝通,認真聆聽,就算是少年兒童的低語,你也可以從這當中明白孩子們的含意!假如你也可以多效仿、學好孩子們的咿呀兒語和孩子溝通交流,堅信孩子更會自小便會與你交往得十分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