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如何用全等和勾股定理求線段長度?這個方法考試經常用

2020-12-15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點擊右上角關注「良師益友談育兒」分享學習經驗,一起暢遊快樂的學習生活。

全等三角形和勾股定理是初二數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各類考試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質和勾股定理求解四邊形邊長的解題思路和輔助線作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月考複習提供幫助。

例題

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C平分∠BAD,BC=CD=10,AC=17,AD=9,求AB的長。

解題過程:

在AB上取AE=AD,連接CE

根據角平分線性質和題目中的條件:角平分線把一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AC平分∠BAD,則∠CAD=∠CAE;

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兩組對應邊及其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D=AE,∠CAD=∠CAE,AC=AC,則△CAD≌△CAE;

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CAD≌△CAE,則CE=CD;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CD=10,CE=CD,BC=CD,則BC=CD=CE=10;

過點C作CF⊥BE,交BE於點F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CF⊥BE,則∠AFC=∠BFC=90°;

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是底邊的中線,BC=CE,CF⊥BE,則EF=BF;

設BF=x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BF=x,EF=BF,則EF=x;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AE=AD,AD=9,則AE=9;

根據結論:AE=9,EF=x,則AF=AE+EF=9+x;

根據勾股定理、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AFC=90°,AC^2=AF^2+CF^2,AF=9+x,AC=17,則17^2=(9+x)^2+CF^2,即CF^2=17^2-(9+x)^2;

根據勾股定理、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BFC=90°,BC^2=BF^2+CF^2,BF=x,BC=10,則10^2=x^2+CF^2,即CF^2=10^2-x^2;

根據結論:CF^2=17^2-(9+x)^2,CF^2=10^2-x^2,則17^2-(9+x)^2=10^2-x^2,可求得x=6,即BF=6;

根據結論:EF=BF,BF=6,則EF=6;

根據和結論:BF=6,EF=6,AE=9,則AB=AE+BF+EF=21。

結語

本題的解題關鍵是利用角平分線作出輔助線,構造出具有特殊性質的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構造出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最後利用勾股定理和方程求解三角形。這種解題方法在考試中經常用到,值得大家學習並掌握!

相關焦點

  • 初二數學,如何用中垂線和勾股定理求面積?考試用這種方法很管用
    中垂線是初二數學的重要知識點,利用中垂線的性質可以進行計算證明,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輔助線作法和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月考複習帶來幫助。>根據題目中的條件:E是BC的中點,則BE=CE;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和結論: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距離相等,BE=CE,EF⊥BC,則BF=CF;根據等邊對等角的性質和結論:三角形中相等的邊所對的角相等,BF=CF,則∠FBC=∠OCB;
  • 初二數學培優,老師:巧用軸對稱圖形性質和勾股定理求解線段長度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中的典型,利用它的特殊性質可以輕鬆構造全等三角形求解線段長度,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輔助線作法和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4cm,BC=2cm,∠ABC=∠ACD=∠ADC=45°,求BD的長。
  • 通過同一條線段,藉助勾股定理與方程思想,求解未知線段長度
    我們在求解線段長度時,可以利用勾股定理,但是有些題目無法直接使用勾股定理,因為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可能有兩條邊未知。那麼,此時我們可能需要通過同一條線段,將此線段放在兩個直角三角形中,藉助勾股定理與方程思想,列出方程式,求解未知線段的長度。
  • 初二數學:這題很多同學說難,原來要這樣利用中位線定理求線段長
    利用中位線定理求線段長度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邊長為2的正方形EFGH在邊長為6的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上移動,始終保持EF∥AB,若M為CF的中點,N為DH的中點,求線段MN的長。
  • 初二數學,利用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輕鬆求解平行線間線段長度
    勾股定理是初二數學的重要知識點,求平行線段間的距離是常見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利用這類題型的輔助線作法和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兩組對應角及其中一組角的對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CBE=∠BAD,∠BDA=∠CEB,AB=BC,則△ABD≌△BCE;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ABD≌△BCE,則AD=BE,BD=CE;根據題目中的條件:l1,l2之間的距離為1,l2,l3之間的距離為2,則l1
  • 2020初三數學複習:容易混淆的勾股定理和逆定理,掌握好一種證法
    它適用於勾股定理的證明,證明勾股定理時,用幾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規則的圖形,然後利用大圖形的面積等於幾個小圖形的面積和化簡整理得到勾股定理.從這裡大家務必牢記:與勾股定理有關的證明,與線段平方有關的結論的證明,多採用面積法進行證明。所以學習本單元,一定要掌握好用面積法來證明問題的思想。
  • 數學八(上):利用勾股定理化解圖形摺疊問題常考題型最全整理
    在初二上冊第一單元主要學習了勾股定理,通過學習,同學們也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勾股定理去解直角三角形了。但是在這一章的學習中,相信同學們會碰到一類題型,就是利用勾股定理去解一些圖形的摺疊問題,通常有三角形的摺疊,四邊形的摺疊等。
  • 初二數學:正方形中的線段和最值怎麼求?掌握這方法口算出結果
    利用正方形的性質求線段和的最值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點E在正方形ABCD內,△ABE是等邊三角形,P是對角線AC上的一個動點,若AC=4,求PD+PE的最小值及相應的AP的長。
  • 初二專題:如何巧記勾股數?你對勾股定理綜合題真的都會麼?
    同學們好,今天要分享的是初二下學期第二章內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這章節的內容不難。主要就勾股定理,勾股逆定理,和勾股數,以及它的綜合應用。難點在於勾股定理和其他知識點結合的綜合應用題。綜合題是需要同學們對初二上學期學的三角形那章節的內容要比較熟悉,且能熟悉小編之前分享的幾個模型。這樣才能把綜合題做好。
  • 八年級數學,決勝期末考試,我們不能錯過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題目
    這個題目並不複雜,但是人教版的教材沒有學習勾股定理,更沒有學習含有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比例關係,所以這個題目在設計的時候就出了一個說明,如果是北師大或者其他版本教材學習了勾股定理的同學應該會覺得這個題目比較簡單。
  • 初三數學:這題求線段長度很多同學說難,原來忽略了這些性質定理
    利用全等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線段長度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AD,BE分別是△ABC的中線和角平分線,AD⊥BE,AD=BE=6,求AC的長度。
  • 中考數學真題,這條線段長度不會求?學會用相似三角形性質很簡單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解問題中的線段長度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ADC=∠ADE+∠CDE,∠EDF=90°,∠EDF=∠CDF+∠CDE,則∠ADE=∠CDF;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結論:AD=CD,∠ADE=∠CDF,DE=DF,則△ADE≌△CDF;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ADE≌△CDF,則AE=CF,∠DAE=∠DCF。
  • 初二數學:怎麼快速求解摺疊問題中的線段長?掌握矩形性質很管用
    利用矩形性質求摺疊問題中的線段長度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點,將△ABE沿直線BE摺疊後得到△GBE,延長BG交CD於點F,連接EF,若AB=6,BC=4√6,求FD的長。
  • 初二數學,動點構成的三角形形狀怎麼判斷?勾股定理這樣用很簡單
    利用勾股定理判斷三角形的形狀是初二數學的常考題型,判斷等邊三角形中動點所構成三角形形狀,必須藉助輔助線和勾股定理,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所示,P是等邊三角形ABC內一動點,PA^2+PB^2=PC^2,且PC=2PA,求∠BPC。
  • 初二數學,三角形中動點的最值問題怎麼求?這樣用勾股定理很簡單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解等邊三角形中動點的最值問題,這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2,M是AB邊上的中點,P是BC邊上任意一點,PA+P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記作S和T,求S^2-T^2的值。
  • 初二上學期,旋轉60°和90°角內的線段,構造全等三角形
    在一個等邊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中,如果有一條與解題相關的線段或一個三角形,可以將這條線段或三角形進行旋轉60°(或90°),然後和另外一條邊構成全等三角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半角模型或旋轉模型。
  • 八年級數學,老師解析:勾股定理求解平行線間線段和最小值的方法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平行線間線段和的最小值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輔助線作法和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已知直線a∥b,且a與b之間的距離為4,點A到直線a的距離為2,點B到直線b的距離為3,AB的長度是面積為120的正方形邊長的長度,試在直線a上找一點M,在直線b上找 一點N,滿足MN⊥a且AM+MN+NB的長度和最短,求AM+NB的值。
  • 初二數學,摺疊問題有點難?三分鐘教會你運用勾股定理解題的方法
    摺疊問題是初中數學的常考題型,勾股定理在這類題型中的運用相當廣泛,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摺疊問題中的輔助線作法和勾股定理的運用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點,將△ABE沿直線BD翻折得到△GBE,延長BG交CD於點F,若AB=6,BC=8,求FD。
  • 初二數學:求線段長之和看似很難,學會這樣利用條件原來這麼簡單
    矩形的判定和性質是初二數學的重要知識點,結合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的知識點進行求解是解決相關題型的常用方法,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AC是矩形ABCD的對角線,AB=2,BC=2√3,E,F分別是AB,AD上的點,連接CE,CF,當∠BCE=∠ACF,且CE=CF,求AE+AF的值。
  • 上海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和八年級學習方法匯總
    馬上就要七年級數學考試了,現在正是複習知識點的關鍵時刻。微信公眾號【上海初中數學輔導】的老師整理了關於上海初二(即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和複習歸納、以及八年級學習方法技巧匯總,希望對大家有幫助!⑸對應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對應角.2.基本性質:⑴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三邊的長度確定了,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大小就全確定,這個性質叫做三角形的穩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邊邊邊():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