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家長檢查家庭作業,是在偷懶嗎?如果這樣想你就錯了

2020-12-16 教育辣辣說

哈嘍大家好,我是辣辣!

最近收到了一個家長朋友的私信,她在私信中表達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之處,辣辣今天就著這位家長朋友的疑惑,也來跟大家聊一聊。

這位家長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級,本來以為一年級很簡單,但是沒想到這是對家長莫大的考驗。其中最令家長無法理解的就是,明明是家庭作業,為什麼老師總要讓家長檢查,然後籤字呢?既然家長已經檢查過了,那老師做什麼呢?這樣的老師是不是不負責任?

從家長的這一些列疑問中,辣辣確實感受到了家長對老師這一做法的不解。

首先,老師為什麼要讓家長檢查家庭作業?

在家長的印象中,孩子的家庭作業只需要回家做完,然後等著第二天交給老師,然後老師批改,再發給學生反饋。

這在大部分家長看來,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以至於許多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應該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所以現在提倡讓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其中檢查作業就是一種最直接的方式。

但這種做法同樣有利有弊,好處就是家長通過檢查作業能了解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薄弱環節。弊端就是,實際意義並不大。因為家長們的文化水平並不同,低年級時還能檢查看看題做沒做對,越到高年級,難度越大,家長們最多也就是檢查一下作業寫沒寫,僅此而已。

家長檢查過了,老師是不是就不用查了?

還有許多家長問,家長給檢查過了,老師批改的就是二次修改過的作業,那麼就不能掌握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這還有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

首先我們要了解批改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發現問題,改正問題。

而這個發現問題,改正問題的過程,不管是老師批改還是家長檢查,起到的效果都是相同的。而且很多錯題是因為粗心馬虎導致的,這些題提前改過來也並非不可。如果有實在不會的題可以留著等老師講。

這樣老師二次批改的時候就能很明顯地知道孩子們哪道題確實沒有掌握,也給老師節省了很多時間。

但是,這樣的做法也有雙面性

萬事都有利有弊,讓家長檢查作業也不例外。

好處就是能讓家長更清楚地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個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孩子對於學習的一個態度。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要考慮許多因素,例如家長的文化程度等。

所以實際效果可能並沒有老師預料中的那麼好,甚至很多時候,家長都只是走一個形式,籤個名字就完事了。

所以辣辣想跟各位家長說,不管以什麼形式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你都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因為孩子的成長是極快的,一年級的題你可能都會,但當孩子上了高年級之後,即使想輔導都有心無力。

辣辣也想跟各位老師說,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一定要講究方法和途徑。否則不僅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還會引來質疑。

我是辣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和觀點。

相關焦點

  • 小學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檢查家庭作業、籤字,到底對不對
    有的家長對這一條非常的反感,認為老師在給家長布置作業,增加家長的負擔,他們認為檢查家庭作業是老師的事,是老師的任務,不該讓家長參與。有的家長甚至憤憤不平,把老師告到相關的教育部門,說老師推卸責任。我認為這些說法很片面,很不妥當。
  • 檢查家庭作業只需5分鐘?語文老師深夜發消息,家長齊齊拍手稱快
    對孩子的問題,家長不作答,哪怕明知孩子做錯了,也不要說;「一必須」:家長必須檢查一下家庭作業,重點檢查作業寫沒寫、該寫的空格寫沒有、寫的字怎麼樣,其他的就交給老師。如果說檢查家庭作業只需5分鐘?你信嗎?落實「一禁止一必須」的要求,確實5分鐘就足夠了。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家有小學生,作業忙不停。每天按老師發的答案給孩子檢查作業,已成為很多家長的家常便飯。次日,老師還會就作業完成情況點評一番,如果出現錯誤,孩子回到家難免抱怨,自己心中也油然而生莫名的「負罪感」。「職責所在」,如果作業都在家庭的檢查輔導下做對了,老師又怎麼去發現孩子真正的知識掌握、學習效果呢,又怎麼改進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水平呢?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 「為了培養孩子學習獨立自主性和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為了減輕家長負擔,老師們達成共識,只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不需要家長輔導作業。」 深以為然!小學正是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單就基礎知識掌握的對錯而言,學習習慣的培養則更為關鍵。
  • 家庭作業:學生可否校內完成?家長或託管班輔導檢查籤字,好嗎?
    孩子上小學以後,家長就有了一項新任務:每天都要留心老師的家長群,要看老師的通知,要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看可否需要列印、檢查、籤字、批閱等等。驟然間,家長忙了很多,好多人都不適應起來。農村學校不很明顯,在城市學校表現較為突出。對於那些年齡較大、不太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者忙於個人事務、無暇輔導檢查孩子家庭作業的家長,就只好把孩子交給校外輔導託管機構。
  • 家庭作業:學生可否校內完成?家長或託管班輔導檢查籤字,好嗎?
    孩子上小學以後,家長就有了一項新任務:每天都要留心老師的家長群,要看老師的通知,要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要看可否需要列印、檢查、籤字、批閱等等。驟然間,家長忙了很多,好多人都不適應起來。這方面的表現,農村學校不很明顯,城市學校尤為突出。
  • 家長檢查作業並籤字 是不是在幹老師的活?
    引言 近日,新家長報微信公眾號後臺有位家長反映,老師要求家長檢查作業並籤字,可家長白天累死累活上班,晚上回家還要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對此苦不堪言。如何看待老師將檢查家庭作業作為家長的任務這一問題,來聽聽老師和家長的意見。
  • 尊敬的老師,別再讓家長每天給孩子輔導、檢查作業了,可以嗎?
    如果要說當今教育最危險的一種現象,我想「家長每天陪伴、輔導、檢查孩子作業」就是一個。到底有多危險?對中國的教育、乃至中國社會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底下會專門來做具體闡述。現在我只想先說一個事實:現在中國教育普遍要求家長每天要輔導、檢查好孩子的作業,已經搞得孩子、家長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 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家長籤名該不該?
    「監督孩子讀書我沒意見,為什麼非得要家長籤名?」柳海亭認為,籤名既體現了老師對學生和家長的不信任,同時這等於是給家長「布置作業」,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除籤名之外,一些老師還要求家長批改家庭作業。濟南市民郭鵬介紹,他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語文和數學作業,並指導孩子將錯題改正,最後籤上自己的名字。郭鵬說,孩子上高年級之後涉及運算方法、英語之類的,他可能就會力不從心了。
  • 家長埋怨孩子作業多,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可行不?
    奇葩作業家長並不一定都見過,但是家長見得比較多的,檢查籤字這幾項,也是讓家長一堆苦水。某女士孩子上一年級,但是一回到家寫作業她就頭大。寫完作業家長要拍好發到群裡面,如果字寫不漂亮、寫錯了要重新寫再發上去。一天下來被孩子吵得一個頭有兩個大。
  • 家長這樣檢查作業,孩子成績準沒毛病!
    如果每個家長都把孩子的功課做完,那麼老師也不知道孩子具體有沒有掌握到知識點,而且長期這樣下去會讓孩子產生心理依賴,這樣的話孩子就失去了學習意識和主動性。高年級以後,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xx,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後悔,家長還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係,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
  •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家長微信群裡發表言論,老師的舉動出人意料
    小編記得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檢查作業都是老師的份內工作,又或者說講課的時候老師一邊給我們講課,一邊給我們對作業的正確答案。那時候的家長們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在孩子回家後監督他是否有做作業,並不需要去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畢竟那是老師的工作,並不是父母需要做的事情。
  • 你會給孩子檢查作業嗎?很多家長後悔知道太晚
    殊不知這樣會使孩子總是處於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總是擔心自己一旦犯錯又會被家長訓斥,所以很難集中精力寫作業。只要解題思路對了,答案一般錯不了。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說好,檢查作業時只檢查步驟過程,不核對最後的結果。這樣既可以防止孩子偷懶,作業馬虎應付又能培養孩子認真、仔細、負責的優秀品質。
  • 老師,請問你是布置的家庭作業呢還是家長作業?
    開學一個月了,對於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家長來說,艱難的適應期仍未過去。最近一位家長就打進成都商報熱線,吐槽學校的作業布置方式。他認為各種五花八門的作業和作業籤字制度都是逼著家長辭職回家帶娃娃,是老師們在「偷懶」,把原本該老師完成的任務轉嫁給了家長。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2 作業交給家長批改,到底是重視教育還是老師偷懶 前面那位老師說到的,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仔細思考,會發現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後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你錯了!
    自從那位哭著喊著退家長群家長的視頻在網絡上熱搜後,很多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紛紛出臺規定,叫停讓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 先了解一下作業分類作業有課堂作業與家庭作業之分,課堂作業會有一個專門的作業本,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字跡整潔乾淨,這個作業本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時用的。家庭作業是課後留給學生回家做練習,以便鞏固課堂上所講學習內容,是為了溫故而知新。
  • 家長批評老師不批改作業,是不是偷懶?老師回應那是互批互改……
    這個現象太普遍了,為什麼家長意見大呢?老師不能讓學生互批作業!作業讓學生改,布置作業讓家長監督?老師做什麼?本來老師可以通過改作業看到學生的差距,加以提醒促進步,現在老師成「甩手掌柜」啦?2.如果老師不親自批改作業,讓學生互批!
  • 家長「越俎代庖」改作業,合適嗎
    「我們小時候哪這樣啊,父母根本不會為這事操心……」  採訪時,不少家長表示:「我們把作業改好了,交上去都是99分、100分,老師倒省事,有時蓋個『小花』,加個『★』什麼的。」另外不少家長反映,由於自己知識水平有限,經常「力不從心」,有的問題更是很難解釋到位。  採訪中,不少家長認為,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像這樣放權給家長,是老師在偷懶,有失職的嫌疑。
  • 你孩子的老師是否有要求「家長檢查作業並且籤字」?你如何做的?
    「給孩子檢查作業並籤字」這個要求對於小學生的家長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要求吧?尤其是對於一些小學低年級的家長來說,幾乎所有科目的老師都可能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不語的建議是:積極配合老師的要求。其實老師這麼要求的目的很簡單:1、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的本身其實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極好的督促作用,大多數孩子會因為有父母檢查作業而提高其做作業的態度和質量。2、有助於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孩子在學習上表現。
  • 作業不用家長籤字?你贊成嗎
    家長杜女士認為,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都肩負各自的責任,何況還要看孩子願不願意認真讀書,如果願意讀書,不管把他放在哪個學校,他都是很優秀;反之,放到清華北大也未必能成才。家長檢查作業,是讓家長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在學校是否認真學習,發現問題好第一時間與老師溝通,這樣老師就能更全面地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態,這樣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