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辣辣!
最近收到了一個家長朋友的私信,她在私信中表達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之處,辣辣今天就著這位家長朋友的疑惑,也來跟大家聊一聊。
這位家長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級,本來以為一年級很簡單,但是沒想到這是對家長莫大的考驗。其中最令家長無法理解的就是,明明是家庭作業,為什麼老師總要讓家長檢查,然後籤字呢?既然家長已經檢查過了,那老師做什麼呢?這樣的老師是不是不負責任?
從家長的這一些列疑問中,辣辣確實感受到了家長對老師這一做法的不解。
首先,老師為什麼要讓家長檢查家庭作業?
在家長的印象中,孩子的家庭作業只需要回家做完,然後等著第二天交給老師,然後老師批改,再發給學生反饋。
這在大部分家長看來,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以至於許多家長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應該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所以現在提倡讓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其中檢查作業就是一種最直接的方式。
但這種做法同樣有利有弊,好處就是家長通過檢查作業能了解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薄弱環節。弊端就是,實際意義並不大。因為家長們的文化水平並不同,低年級時還能檢查看看題做沒做對,越到高年級,難度越大,家長們最多也就是檢查一下作業寫沒寫,僅此而已。
家長檢查過了,老師是不是就不用查了?
還有許多家長問,家長給檢查過了,老師批改的就是二次修改過的作業,那麼就不能掌握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這還有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
首先我們要了解批改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發現問題,改正問題。
而這個發現問題,改正問題的過程,不管是老師批改還是家長檢查,起到的效果都是相同的。而且很多錯題是因為粗心馬虎導致的,這些題提前改過來也並非不可。如果有實在不會的題可以留著等老師講。
這樣老師二次批改的時候就能很明顯地知道孩子們哪道題確實沒有掌握,也給老師節省了很多時間。
但是,這樣的做法也有雙面性
萬事都有利有弊,讓家長檢查作業也不例外。
好處就是能讓家長更清楚地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個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孩子對於學習的一個態度。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要考慮許多因素,例如家長的文化程度等。
所以實際效果可能並沒有老師預料中的那麼好,甚至很多時候,家長都只是走一個形式,籤個名字就完事了。
所以辣辣想跟各位家長說,不管以什麼形式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你都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因為孩子的成長是極快的,一年級的題你可能都會,但當孩子上了高年級之後,即使想輔導都有心無力。
辣辣也想跟各位老師說,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一定要講究方法和途徑。否則不僅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還會引來質疑。
我是辣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