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同性戀組織給全國112所大學校長寫信 呼籲關注校園同志群體

2021-02-19 Les丶拉幫姐派

每一個螺絲的家(微信號:les_lbjp),Les、拉幫姐派,隨時隨地給你愛的訊號!隨時隨地了解圈類各種新鮮事兒……

9月10日,教師節,湖南同愛、同志平等權益促進會、南京天下公三家同性戀公益組織給全國112所「211工程」院校的校長寫了一封公開信。該信旨在關心時下校園同性戀學生,維護校園同性戀群體的基本權益。


公開信中包括校園同性戀知識的普及。參與寄信的同愛組織志願者,湖南某大學大二學生小熊說,此舉主要是呼籲大學校長能夠在工作中多關注校園內的同性戀及其他性少數群體,倡導高校給同性戀學生提供一個和異性戀學生同等的校園環境,杜絕歧視和辱罵等校園欺凌行為。信件中明確表示了對校園同性戀人群的關心和對其權益是否得到保障的關注。在信件中,上述組織希望校方領導對於這樣的群體能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支持,能夠放開申請設立同性戀社團的要求和開設同性戀公開課等。

據2012年度一份421名學生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77%的參與者曾遭到17類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身份的校園欺凌現象。約44%的參與者遭到過同學或老師對其語言上的攻擊,如起綽號、嘲笑、惡意的玩笑等;以及收到來自他人的所謂的「善意」的提醒,如希望其注意自己的行為或形象。並有22%的參與者表示,其同學、老師將其性傾向或性別身份到處進行傳播,並對其表示出惡意的姿勢和眼神。5%的參與者曾遭到同學的敲詐、勒索,嚴重威脅到其生命和財產安全.


據了解,上海復旦大學在2003年已經開始向研究生開設「同性戀健康社會科學」選修課,並於2005年增設「同性戀研究課程」面向所有本科生開放;2006年中山大學成立國內第一個校園同性戀社團;2009年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學校陸續開設性別公選課。

圖片為:2013年開展給校長寄信活動照片

信件內容全文:

給LGBT性傾向的學生創造友善校園環境的建議信

尊敬的校長:

你好!首先祝您教師節快樂!

這封信件由湖南同愛、同志平等權益促進會、南京天下公三家機構共同向您發出,三家機構均是長期在中國內地從事LGBT(女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權益和公民教育的民間公益組織。

新的學年又要開始了,我們十分關注校園內同性戀群體的生存狀況。據2012年度一份421名學生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77%的參與者曾經遭到17類基於性傾向和性別身份的校園欺凌現象。大約44%的參與者遭到過同學或老師對其進行語言上的攻擊,如起綽號、嘲笑、惡意的玩笑等;以及收到來自他人的所謂的「善意」的提醒,如希望其注意自己的行為或形象。並有22%的參與者遭遇過同學、老師將其性傾向或性別身份到處進行傳播,並對其擺出惡意的姿勢和眼神。5%的參與者曾經遭到同學的敲詐、勒索、威脅其生命和財產安全.. [詳細調查報告見附件]

2011 年5 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要求針對所有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在近期同志組織對高校心理學、健康教育相關教科書調查中,僅不到23%的教材有呈現同性戀相關內容,即有八成心理健康教科書缺乏對同性戀學生的心理健康及社會發展支持。在大學生健康教育中涉及「戀愛與性」的內容全部均以異性戀戀愛為視角。而超過四成教科書將同性戀列為疾病。[以上數據來源於同城青少年資源中心] 實際上,2001 年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將同性戀作為性向本身從病態中刪除。這些在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傷害讓人擔憂。

我們一直認為大學作為一個思想、文化相對開放的場所,用來培育國家的希望和未來,理應本著厚德、博愛的情懷接受不同的聲音和群體。據了解,上海復旦大學在2003年已經開始向研究生開設「同性戀健康社會科學」選修課,並於2005年增設「同性戀研究課程」面向所有本科生開放;2006年中山大學成立國內第一個校園同性戀社團;2009年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學校陸續開設性別公選課;此類案例還很多.

2006 年11 月,通過的《日惹原則》第16 項指出「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不受基於和顧及其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歧視」,其中還包括「採取必要立法、行政措施確保師生在教育系統內獲得平等待遇」、「確保教育目的是人格、天賦以及精神和體能能力向充分發揮其潛能方向發展,並回應所有性形象和性別認同學生的需要」,「確保教育方法、課程和資源適用於提高對不同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我們呼籲並建議各校校長在性別平等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正視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性少數學生群體的基本需求。行動起來,保障性少數學生和異性戀學生平等的獲得學校提供的各類學習、服務和權益。

審視本校是否存在對性少數產生歧視的教學內容,予以積極修改;鼓勵學校老師開設性別多元課程;當同性戀學生向學校申請成立社團時,請不要剝奪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請允許他們在校園內的一個聲音;當同性戀學生遇到欺凌時,請保障他們的權益並為其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當學校的制度侵害同性戀學生的權益時,請勇敢的做出修改。

我們相信,以一顆寬容的心和平等的態,來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時,更能體現您的睿智和高尚。

最後,再次感謝您百忙之中抽時間閱讀我們的來信。同時我們為您準備了一些關於同性戀相關的資料,希望對您更詳細的了解相關知識有所幫助。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設,請與我們聯繫:yulunche@gmail.com

願校園多元多彩!

湖南同愛、同志平等權益促進會、南京天下公
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les、拉幫姐派與螺絲們同在

拉幫姐派工作小組招募啦!!愛上相同性別的人,愛上Les、拉幫姐派,愛上真實的自己。在拉幫姐派,我們推崇簡單,快樂的工作方式;我們享受為廣大螺絲創造快樂和驚喜。我們期待同樣熱情的你加入!!

招募QQ群:【346279850】

拉幫社區:www.les-lbjp.com

新浪微博:@les、拉幫姐派

80後qq群:271577099

90後qq群:292307397

微信諮詢 :liuliu0267

【更多精彩資訊】進入請點擊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關注|中國首例同性戀教育權訴訟案
    有些書籍還大談心理分析、電擊和嘔吐治療等國際各大專業機構證明無效的「扭轉治療」方法及其成效。實際上,早在2001年中華精神科學會發布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簡稱CCMD-3),作為中國最新的國家科學標準早已認定同性戀作為一種性傾向本身不再視為病態。同性戀在中國不再屬於病,這在當時被視為中國相關科學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而廣受讚譽。
  • 同性戀學生遭欺凌,臺灣醫學界呼籲重視
    臺灣一些人要求從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中刪除「認識和尊重同性戀」內容,對此教材作者之一顏正芳醫生表示,校園調查發現同志學生遭受嚴重欺凌,將來會面臨更高的健康和自殺風險。他與陳牧宏、柯乃熒等59位醫學院教授和精神科醫生在今天(2月25日)聯合呼籲重視校園欺凌問題,加強學生對同志的尊重意識。
  • 關注 武大校園裡的彩虹旗
    「可能是本身性格比較熱情大方吧」,來自湖北襄陽的大一學生青山,在男同性戀圈內交際甚廣的同時也有很多直男朋友。談及在課餘時間投身同性戀公益的原因,他坦言「希望帶來改變」。他所希望改變的,正是武大校園內部「沉默」的同性戀公益氛圍。較之於東湖另一側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擁有更為龐大的同性戀群體,但華科的校內公益組織卻更為成熟。對於青山而言,一切早就存在於設想中,一切又始於一次巧遇。
  • "同志"大學生寄信百位人大代表 籲同性婚姻立法
    大三學生梁文輝「出櫃」——   「我是『同志』」  梁文輝,今年22歲,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社工專業大三學生,朋友眼中「高調」的Gay(男同性戀)。他上初中時發現自己是同性戀者,考上大學後,梁文輝在同學中主動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並積極參加同性戀志願工作。2011年,他創辦「直同道合」——一個主要由異性戀者組成的公益組織,發起「一起來撐同志」等活動。  「我向家裡出櫃成功啦!」今年1月21日,放寒假回家時,梁文輝第一次直面家人,公開「同志」身份。
  • 廣外男生高調「出櫃」 組織「直人」撐「同志」
    「我希望通過媒體的影響力,正面倡導,讓社會大眾正確看待同性戀群體。」梁文輝說。 2011年,有著多年同性戀志願工作經驗的梁文輝創辦了「直同道合」——一個主要由異性戀者組成的公益組織,發起「一起來撐同志」等活動。
  • LGBT群體與同性戀旅遊的春天
    幫助品牌了解此市場群體的營銷公司對LGBT遊客的研究顯示,酒店對LGBT友好的聲譽是該群體預訂酒店時的重要但非決定性因素。
  • 校園裡的隱形人:美國同性戀教師的身份管理
    撰文 | 崔樂(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性別與教育研究博士生)2018年,31歲的山東教師明珏 (化名) 因同性戀身份在家長中曝光,他所工作的幼兒園決定將他開除。儘管同性戀教師擔心身份公開會導致負面後果,與此同時,私人生活與職業生活的隔離讓他們感到不適,他們不喜歡在同事與學生面前隱藏身份。充斥在校園中的對同性戀群體的汙名化形象讓他們感到受挫,他們希望能公開現身來對抗汙名。但是大多數同性戀教師認為隱藏身份是一種切合實際的需要。正如一位教師所言:「隱藏身份是很糾結的。要麼背叛自我,得到安全;要麼出櫃,被炒魷魚。」
  • 中國有同志運動嗎?
    此處,我們開宗明義,結合社會科學學者的研究,將同志運動定義為:性少數群體(也包括支持性少數群體的朋友)為改善性少數生存狀況和社會地位所採取的行動——這些行動在一段時間內具有持續性,並且指向至少一個下列目標,參與者的行動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那麼在這個定義下,近年來國內社群所採取的各種行動,是否構成我國的同志運動?
  • 韓國梨泰院夜店逾3000顧客失聯 同志憂歧視抗拒檢測
    韓國政府緊急取得近日出入相關夜店的約5,500人名單,但至今仍未能聯絡當中逾3,000人,原因疑與梨泰院區夜店是同志集中地,部分同志擔心私隱洩漏或遭歧視有關。此事一方面令政府大為著急,試圖通過信用卡紀錄、通訊紀錄尋找有關人士,另一方面,事件也再讓韓國社會排斥同性戀人士的議題受到關注。
  • ——香港成立校園欺凌關注組 呼籲減少校園暴力
    開學在即,香港社會人士21日發起成立「校園欺凌關注組」,呼籲減少一切形式的校園暴力,給孩子「沒有隱形生存壓力」的環境,讓校園回歸純粹
  • 胡軍對同性戀群體的態度,我看完之後覺得:嗯!三觀很正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近日,演員胡軍在2015年參加某訪談節目的視頻流出,其中胡軍談到同性戀群體,引發網友熱議。同性戀當下的現狀之前我看到新聞講,」中國最大Gay社交網絡「Blued 2015年發布的大數據白皮書顯示,中國LGBT人群有7000萬,佔總人口的5%左右。北京、廣東、江蘇和山東4個地方的同志用戶最多。1997年,同性戀在中國去罪化;2001之前,同性戀仍被當成一種精神疾病。
  • 何長工同志誕辰120周年,他任名譽校長的這所高校隆重紀念
    何長工同志誕辰120周年,他任名譽校長的這所高校隆重紀念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2-12 10:06
  • 「同志」的「艾」 :探秘同性戀愛滋病戒毒者心路歷程
    在「12.1」國際愛滋病日來臨前夕,「法治廣東行」記者深入到廣東省南豐強制隔離戒毒所愛滋病專管區,了解愛滋病戒毒人員群體出現的新情況,探秘同性戀愛滋病戒毒人員的心路歷程。  女孩身份接觸男生  阿偉現年27歲,來自貴州省貴陽市雲巖區。  「小學、初中都在雲巖區讀書。」
  • 教材將同性戀歸為心理疾病,是錯還是對?女學生維權4年再引熱議
    近些年,大學教材涉嫌對同性戀群體的錯誤定性並非個例。2015年,11名大學生向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廣東省教育廳郵寄了公開舉報信,拒絕教材對同性戀群體的汙名化。一些同性戀公益機構也通過公開信呼籲各大高校不要在教科書中將同性戀定性為疾病。然而這些民間自發的申訴最後都無疾而終。
  • 「同性戀不得不'包容'異性戀的冒犯與無知」 :對話出櫃高校教師崔樂
    風波過後,他的研究選題仍然與高校同志教師有關,研究中國高校男同性戀教師的職場經歷。從作為高校教師公開出櫃被處分,到研究同志教師處境,崔樂由個人走向了群體經驗的揭示。他選擇講述當初的經歷和現在的研究,2020年5月,他在媒體發布當時公開出櫃後的種種遭遇;2021年新春之際,他又接受了《水瓶紀元》的採訪。
  • 全國112所211大學可分為8檔,32所副部級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截止到目前,全國共有112所「211工程」大學。這112所院校自然有實力強弱的不同,有媒體將這112所院校分為8個檔次,下面來看看各個學校的層次分布。
  • 中央決定 高松同志任中山大學校長
    李小新宣布中央決定並講話,對羅俊同志擔任中山大學校長期間所做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並介紹了高松同志的基本情況,同時對中山大學今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回顧七年來的工作,羅俊感慨地說,「晝無為、夜難寐」,時刻牢記中央領導的殷殷囑託,始終把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為大學校長的根本使命。他飽含情感地說:「做中大校長這七年,是我人生中最珍貴最難忘的七年。何其有幸與大家相逢於新時代的中大校園,三校區的一草一木、五校園的一磚一瓦,工作中的一點一滴、同志們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
  • 庫克出櫃,科技圈再刮「同志風」
    據悉,庫克公布自己同性戀身份的行為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讚譽,並且可能對整個世界產生重大影響。或許,你不知道科技界的「同志風」如此之重,不妨來看看:  1.Facebook的「同志風」  Facebook聯合創始人克裡斯—休斯於2007年離開公司,並成為了一個專門為歐巴馬競選首任總統在線組織的總監。
  • 我們的好校長習近平同志
    請回憶一下閩江職業大學辦學的時代背景和習近平同志擔任閩江職業大學校長後,你們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孫芳仲:改革開放初期,為解決地方人才急需,國家專門出臺了相關政策,允許各級地方政府開辦地方性大學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1981年起,全國湧現出一大批職業大學,其中就包括閩江職業大學(簡稱「閩江大學」或「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