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案

2021-02-07 夏家少爺

        

       現在的歷史怎麼教,我不清楚。以前我們學歷史,通史教材不是范文瀾的,就是郭沫若的,另外就是翦伯贊和白壽彝的。


         這些教材除了對封建社會分期各有不同以外,關於農民起義的重視大多一樣。只要有過一次農民的反政府活動,都會被列舉出來,都會被稱為是起義,當然,這些行為都是正確的。


        批《水滸傳》的時候,宋江被招安,被稱為投降派。如果宋江在當時活著,肯定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


        那麼宋江如果不接受招安,繼續造反最後當上了皇帝是不是就算革命派了呢?其實也不是。


        我們看歷史上通過農民起義當上皇帝的劉邦和朱元璋,教科書就把他們說成是地主階級的代表。


        這是我當時學歷史最困惑的地方,沒有成功都是革命的,成功的都是反動的。


        到底要讓這些起義領袖怎麼做呢?我們的教科書沒有答案。


        其實,中國歷史上的每次反政府活動,其終極目的都是想去做皇帝的。


        我們號稱什麼什麼的歷史學家,其對歷史的分析不如一句成語:「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來的更簡潔清晰。


        中國歷史從秦進入專制以後,就是個泛政治化的社會。所謂泛政治化,就是朝廷也好,民間也罷,都籠罩在嚴密的政治控制之下。朝廷不想老百姓關注政治,可老百姓的言行,朝廷又要時時加以監控,莫談國事就是一個證明。


        老百姓也想迴避政治,可任何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又不得不去接近甚至參與政治。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就是進入體制,所以政治幾乎籠罩在每個人的頭上。


        這樣的社會氛圍,其結果是關注政治成了國人的本能,而真正需要的人文關懷,審美趣味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朝是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國讀書人的終極夢想。


        當然這個夢想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社會穩定個人生活沒有特別大的變動。如果這些改變了,中國人的夢想就不是中狀元當大官,而是想當皇帝了。


        中國人的帝王夢,幾乎是每個稍有理想的人在內心深處最秘密的夢。

掃描加好友,註明「少爺」


        國人對皇帝,既有發自內心的恐懼,也有發自內心的渴望。皇帝輪流做,是每個國人心中最渴望又最不敢說的話。


       《資治通鑑》記載過王始做皇帝的事。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泰山地區,王始聚眾數萬開始造反。他自稱太平皇帝,封其父為太上皇,給兩個弟弟,一個封徵西將軍,一個封徵東將軍。


         沒想到,起義沒多久就失敗了。


         王始和妻子被押上刑場斬首。


         國人喜歡起鬨,覺得王始犯這麼大的事,只殺他們夫妻兩不夠熱鬧,就問他,「造反是要殺全家的,你的父親和兩個兄弟呢?


        王始回答說,「太上皇蒙塵在外,徵東徵西被亂軍所殺,我雖然沒死,現在還能有什麼指望呢?」邊上的妻子聽了抱怨他說,「都是你這張嘴,要不我們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呢?」


        王始對他妻子的回答,我覺得可以代表所有皇帝的心聲,他說:「皇后不懂天命,自古至今,哪有不亡之國?」王始是做了幾天皇帝,這話讓人聽了就如笑話。實際上就算延續了幾代,也總是要亡的,否則,中國歷史哪裡來那麼多的朝代呢?


         王始的皇帝案,畢竟還真刀實槍幹過。


         最冤的是稀裡糊塗當上皇帝的。


         王學泰在他的書中就記載過這樣一件真實的皇帝案。


        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帶,以前會道門特別活躍。有個姓王的外號「傻頭」的知青下放到這裡。「傻頭」這個外號和他實際並不相符,他有文化,長得也不錯,還做了赤腳醫生。


        傻頭的房東老太太原來是個巫婆,她看上了傻頭,認為他是真龍天子,將來一定能做皇帝,因此非要把女兒嫁給他。


        傻頭一開始還不願意,老太太說,你是真龍天子,應該有三宮六院,我女兒只是你的正宮娘娘,以後你還要娶好多。


        傻頭聽了這個話就答應了,感覺自己真要做皇帝,他開始封了一些人做丞相、做將軍。


        本來你當他自娛自樂也無所謂,沒想到當大案挖出來了。


        審判的結果,老太太被判了無期,傻頭被判了二十年。


        現在當然與時俱進了,不做皇帝而是做總統夢了。


        河南一個職員,居然跑到國外在酒店裡宣布成立「中國民主共和黨」和「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自己宣誓就任「大總統」。

       

        這說明,像這種腦子不正常的也知道皇帝已經過時了,現在要當大總統了。


        可現在冒出的大秦賦,才知道還有比他更傻的,居然還停留在想做皇帝的階段,真是沒有長進。


此公號不錯,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明末三大案之梃擊案,皇帝急了,首輔麻了,百官傻了?
    這些早有徵兆,早在明神宗時期,皇帝對國家的掌控力便已經大不如從前,以至於發生了連小說都不敢寫的奇葩事情——奇葩的梃擊案要說起梃擊案,首先得講一講明朝皇位的繼承制度。明朝為避免兄弟爭位之禍,嚴格限定早定太子儲君,以絕覬覦之患。太子之選可為嫡長子,若嫡長子早亡,可從嫡長子之中選取皇太孫立為儲君(皇太孫為太子之嫡長子),也可以從皇帝之嫡次子進位選取。
  • 辛卯科場案:一場讓皇帝都頭痛的「高考」舞弊案
    關鍵是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都是向皇帝直接匯報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巡撫買總督的帳,是情分,如果不買帳,也可以說是本分。這個江蘇巡撫叫張伯行,偏偏是個不買帳的主。他一封信,直接寫給了康熙皇帝。康熙很快就收到了張伯行的奏疏。
  • 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乞丐皇帝!但卻十分嗜殺,四大案死掉15萬人
    中華上下五年前的歷史文明,明朝是一個熠熠生輝的明星,這個朝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以曾經是乞丐和和尚的身份登上高位,成為歷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存在。雖然他和漢高祖劉邦一樣都是布衣出身,可是他卻比劉邦的殺心更重,因為他殺人的數量可以用數以萬計來形容 ,不說別的光是胡惟庸案,藍玉案就先後四萬多人被殺。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雍正皇帝最為精妙、腹黑的一次權謀算計
    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科場舞弊案」的演變過程,產生過懷疑。反正小編覺得,整個「科場舞弊案」,乍看之下合情合理,可是細想之後,卻迷霧重重、非常詭異。首先,在整個案件中,大清王朝的帝王將相、皇子權臣都牽涉其中,可謂牽扯甚廣、影響惡劣,即便是由此立馬引發一場滔天巨案,我們也一點不奇怪。可是,在主犯張廷璐匆匆被誅之後 ,此案就沒有了下文,頗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
  • 張福弒母案:一起普通命案,為何會驚動東廠,讓嘉靖皇帝一錯再錯
    判決結果一波三折魏應召衡量再三,還是不能昧了良心,決定實事求是上報審案結果,推翻東廠的判決。誰知張福是東廠百戶李青的眼線,二人關係親厚,最重要的原因是東廠的顏面不容「抹黑」,他提前向嘉靖帝匯報,魏應召收受錢財,栽贓張福,而張秀萍與張柱通姦,吃裡爬外。
  • 這個朝代的皇帝全是大帥哥,為何單單開國皇帝醜陋不堪
    他大殺四方,「胡惟庸案」遭受牽連者多達三萬餘人;「藍玉案」涉及人數也不少,有一萬五千餘人。胡藍二案一出,整個開國元勳體系,竟然十去其九,以至於後來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奪自己侄子的江山,建文帝朱允炆縱觀文武百官,竟無可用之帥去率兵抵擋,兵敗後不知所蹤,至今其下落仍是個謎。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 揭秘清宮新年的第一餐——皇帝吃素餃子,有什麼含義呢?
    皇帝過年吃什麼?別的皇帝不知道,清朝皇帝新年的第一餐要吃餃子。餃子過去的名字是「交子」,長得同元寶近似,元旦(大年初一)吃餃子代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除了元旦,除夕包餃子同樣有特別的意義。清乾隆 剔彩 大吉寶案先說餃子餡,清朝過年吃的第一頓餃子必須是素餡,據說是為了不忘組訓。
  • 朱常洛:做了19年寒酸太子,當了20天縱慾皇帝,死因至今成謎
    「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並稱「明末三大案」。而三大案的焦點,都圍繞在一個人身上——明光宗朱常洛。這是一個做了19年太子,當了20天皇帝,就離奇駕崩的傳奇人物。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捋清朱常洛的一生。
  • 明朝末年的三大疑案,皇帝遭行兇、毒害、控制
    木棍行兇梃擊案——行兇太子萬曆年間,皇后無所出,按照禮法:無嫡立長。但萬曆皇帝寵愛貴妃鄭氏,同時皇長子出身卑賤。男子供認行兇與鄭氏手下宦官相干系,但皇帝與太子皆不願深究,下令處決。由於人證消失,梃擊案無從查起,不了了之,內情至今未有定論。
  • 做了18年太子,卻只當了一個月皇帝,短命皇帝背後真相竟是這樣
    皇帝這個職業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風險最高的職業,怎麼說呢,中國歷史上咱們從頭數到尾,當皇帝的平均年齡不超過39歲。而今天咱們講的這位正好壓著線兒,38歲。誰呢?就是咱們這兩天一直提到的泰昌皇帝朱常洛。朱常洛38歲登基,當太子就當了好些年。
  • 明朝皇帝誰比較正常?
    布衣天子、和尚皇帝,開國之君,享年70歲,在位30年,也是明朝壽命最長的皇帝。關鍵詞:洪武之治,誅殺開國功臣,開創內閣制度等。二、惠宗朱允炆(1377年—?)年號:建文,1399年-1402年在位。俘虜皇帝,梅開二度皇帝,「土木堡之變」讓他成為明朝歷史上唯一一位被俘虜的皇帝,同時也是唯一一位兩度稱帝的皇帝,享年37歲。關鍵詞:主少國疑、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于謙等。七、代宗朱祁鈺(1428年—1457年)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在位。
  • 囚車裡的皇帝
    朱厚熜的父親是武宗皇帝的叔父,被封為安陸王。俗話說:天高不為高,人心第一高。朱厚熜久住安陸王府,雖成年累月生活在花天酒地之中,但因遠離京城,不能參與朝政,不免有幾分被遺棄的感覺。平時,朱厚熜在王府內外交朋友,飲酒作樂,偶爾談及朝廷政事,往往流露出抑鬱情緒。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 乾隆年間一樁引起民間恐慌的離奇「叫魂」案,連皇帝都被嚇得不輕
    乾隆皇帝對此大發雷霆,他在7月25日下發諭旨:「著傳諭各該督撫飭屬,密行體察,如果有此等情事,即行嚴拏,重治其罪,否則將倡播之人查拏一二,嚴加 懲治,以儆其餘。」 官員們查案很賣力,然而結果卻不如人意。事實證明,這件事是個不折不扣的鬧劇。
  • 明朝皇帝貪玩、不務正業,明朝保持兩百多年不到,只因皇權的穩定
    >明朝是一個當皇帝最輕鬆的朝代,明朝的皇帝很多都不務正業,吃喝玩樂還能讓明朝存活二百多年,這與明朝建立的較為完善的政治離不開。其中牽涉的人數很多,其中胡惟庸案就殺了3萬人,藍玉案殺了1.5萬人。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做法被後代繼承,以至於後來的于謙、袁崇煥、海瑞等都沒有好下場。
  • 紅丸案(明清十大奇案)
    十月中旬,追查「紅丸案」的呼聲達到了最高潮,禮部尚書孫慎行和左都御史鄒元標上了兩道令人矚目的奏疏,孫慎行指出:「從哲縱無弒君之心,卻有弒君之罪。欲辭弒之名,難免弒之實。」鄒元標則厲聲切責:「首輔方從哲不伸討賊之義,反行賞奸之典,即謂其無心,何以自解於世。」這孫慎行和鄒元標都是朝巾最孚眾望的大臣,素以忠正耿介著稱。
  • 《皇帝成長計劃2》女帝模式丹藥劇情觸發攻略
    導 讀 皇帝成長計劃2遊戲中許多劇情和人物是需要特定選項、時間才能觸發及遇見的,下面就來分享一下皇帝成長計劃
  • 明朝任期最短,最富傳奇色彩的皇帝——明光宗
    就在太子之位漸漸穩定的時候,宮中卻發生了「梃擊案」。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薊州(今天津市薊縣)男子張差持梃闖入太子居住的慈慶宮,準備行刺,被宮門太監抓住後,他先是裝瘋,後又供認是鄭貴妃手下的太監龐保、劉成所指使並引入太子寢宮。時人懷疑是鄭貴妃為了要讓其子登上太子位子而欲謀害朱常洛,朝議沸騰。
  • 朱元璋用膳時吃到頭髮,大廚急中生智回6字,皇帝龍顏大悅還升官
    身為國家最高權力者的皇帝,最怕的就是別人危及自己的統治,因此,他們大多疑心重重,部下即使有一點小失誤,也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公元前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為了一改前朝在政治上的弊病,鞏固中央集權,對權臣進行了一次大的政治改革,清除權臣,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胡惟庸案」。
  • 古代各朝反腐奇招:南漢皇帝選官「閹然後用」
    南漢皇帝選官「閹然後用」在公元10世紀的五代十國時期,曾出現一種另類選官絕招——「閹割」。實施這種制度的是南漢。《新五代史·南漢世家》記載,當時的南漢皇帝劉鋹相當荒淫,政事全權委託當時的龔澄樞、陳延壽一班人處理。龔澄樞等人便根據劉鋹的意思,規定擬用官員均須閹割,此即史書中「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記載。
  • 因為廢太子案,被皇帝一步一步逼死的
    景帝時,爆發了七國之亂,竇嬰受到皇帝的重視,臨危受命,奔赴戰場,他與周亞夫攜手作戰,三個月後,便將這場叛亂平復了。所以,竇嬰被皇帝封為魏其侯,而周亞夫被皇帝封為條侯。景帝還沒有廢除太子劉榮時,竇嬰就是太子太傅,貴為太子的老師。所以,當聽說劉榮被廢後,他馬上朝見皇帝,積極進言,怎奈皇帝不聽,依舊是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