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教育丨《媽媽的遙控器》如何毀了一個孩子

2020-12-23 美式學習零距離

從四月開始,每周日早上九點半蔣博士和凱凱一起,在快手和抖音平臺上進行《「蔣」講未來》欄目直播,頗受大家歡迎。

有個家長連續看過幾期直播之後,跟我聊起來:凱凱真的很聽話啊,尤其是限制玩遊戲的時間到了就能馬上停止。可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不聽話呢?讓往東偏要往西!我要如何讓我的孩子變得聽話。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愣住了。對我而言,我的孩子既是我的孩子,也不是我的孩子——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我從沒有以「聽話」為目標去培養孩子。

但是我見過很多希望孩子聽話的家長,如果孩子與自己給出的指令背道而馳,就強令孩子改正。跟老師的日常溝通也是:今天孩子在學校聽話嗎?仿佛不聽話就一定是孩子不對。

只要問及為什麼一定要孩子聽話,總是聽到同樣的答案:我是為孩子好。我突然想起前幾年看過的一部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面有一個故事《媽媽的遙控器》,大家不妨來看一下:

https://v.qq.com/x/page/p08396y3nr1.html

男主小偉是初三學生,學習成績不太好,偷偷修改成績單,想騙媽媽同意他去畢業旅行。媽媽發現並取消了畢業旅行,還用無意獲得的神奇遙控器倒轉時間。小偉驚恐地發現自己一直重複過那一天,媽媽說:「如果你再不修正這個錯誤,你的人生就會一直卡在同一天。」

從此以後,媽媽一直遙控小偉的人生。從飲食起居到思想行為,媽媽都要小偉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就連在輔導班,「學不會就學10次,10次不行就15次,15次不行就20次」。

被媽媽控制到無法喘息的小偉,在初戀身上找到了安慰。但媽媽反對,再次拿出了遙控器逼小偉跟她分開:「你現在恨我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小偉崩潰了,無數次自殺也被媽媽用遙控器救回,沒有感情,他問媽媽:「你到底還要我再死幾次?」

他終於妥協了,變成了「聽話」的孩子。片尾,小偉活成媽媽想要的樣子。為了對過去的痛苦釋懷,他想偷偷拿回遙控器時,正好被媽媽撞見,他終於大喊:「這不是你的遙控器,它是我的!」

這樣的母愛,真令人窒息啊!雖然這部影片近乎科幻,但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預設自己的想法正確而要求孩子遵從時,無形中也可能犯了這些類似的錯誤:獨裁、控制欲強、幹涉孩子的想法等等。

「我都是為你好,你現在恨我沒關係,以後你會明白的。」多少中國家長在強制孩子遵從時說過類似這樣的話。這樣強壓之下出來的孩子真的聽話嗎?也許吧,孩子可能在內心抗拒下屈從。

「聽話教育」,從父母的角度看,沒有對錯,但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對孩子人生的影響是負面的。因為孩子在強壓下,天性或多或少會被壓制,逐漸喪失自我判斷能力,變得膽小依賴,甚至沒有主見,面對問題時,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很難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

美國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說:「人生的成功不是來自於守規矩,而是來自於獨立思考,來自於聽從內心的願望。」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一群聽話的孩子,而是培養他們成為能夠獨立思考,具有自己思想的獨立個體。我一直倡導要以尊重孩子為先,這是培養孩子成為獨立個體的基石。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我在家是這樣做的:

1、 教育孩子有規則意識、懂道理,但不以「聽話」論來評判孩子的好壞。同時營造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敢想敢問,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孩子的獨立思考和獨到見解給予積極及時的肯定。

2、 尊重孩子的唯一性和獨特性,不拿他們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不苛求完美,包容他們可能犯的錯誤和失敗。

3、 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不一定順從孩子,但只要有道理、不違反原則,就允許他按自己的想法做。孩子不是純粹地「聽話」,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才能更了解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思考對錯、權衡利弊。

4、 希望孩子明白的道理,通過平等的溝通、商量,或讓孩子親身實踐,孩子發自內心地認同從而主動遵從,哪怕犯錯、吃點苦頭也沒關係。

別再一味讓孩子聽話,只順從家長想法執行,按預設成長,也許你也在用無形的「遙控器」遙控孩子的人生。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更應該擁有自己的人生。

「你的人生沒有預設和偏見,你可以做自己試試看。」我很喜歡這句話,也經常說給我的孩子聽。希望你也喜歡!

相關焦點

  • 13歲女孩跳樓身亡:媽媽,不要再用「遙控器」教育我了
    愛孩子是人之常情,天下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然而怎樣愛孩子,並不是每個做父母的都明白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第一集就叫做《媽媽的遙控器》。這自然引起了媽媽的極大不滿。媽媽給他報補習班,不允許他畢業旅行,不允許他交朋友,因為這些都是耽誤學習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她買了一個可以控制小偉時間的遙控器。
  • 你的手裡,有「控制」孩子的「遙控器」嗎?
    有個親子短片,看完後讓人很是心痛:主人公小偉的媽媽有一個神奇的遙控器,在小偉讓媽媽不滿意的時候,媽媽就會操縱手裡的遙控器,讓小偉重新來過,直到達到媽媽想要的樣子。小偉撒謊了,媽媽就按下遙控器,讓這件事重新來一遍,直到小偉不撒謊;小偉早戀了,媽媽就按下遙控器,讓時間回到小偉還沒有遇到那個女孩的時候......
  • 媽媽用「遙控器」控制兒子: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原來,吵架當晚,媽媽得到一個神奇的遙控器,可以利用它操控孩子的時間。而她一次次把時間倒回去,就是為了讓小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什麼時候兒子想明白了,決定交出原本的成績單了,她才會把他從「時間牢籠」裡放出來。
  • 國產神劇《媽媽的遙控器》, 這個媽媽的教育方法令人窒息!
    劇中分別講了5個關於親子關係的故事,其中第一個單元叫《媽媽的遙控器》,引起了萬千父母的深思。故事講述了一位經歷了丈夫出軌的單親媽媽,將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寄托在兒子小偉身上。一天,媽媽發現小偉為了畢業旅行而偽造成績單,一怒之下和小偉大鬧一場!第二天,小偉卻發現自己似乎每天都在重複過著和媽媽吵架的那一天。
  • 《以愛之名——媽媽的遙控器》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書中深刻描述了家庭中,因追逐分數的考試制度而扭曲的親子關係,以及單一的成功價值觀忽略了個體差異性的高壓社會。本劇由六位編劇將書中的九個故事改編成五個單元:《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和《必須過動》。
  • 以愛為名的「遙控器」,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在臺灣親子題材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集是《媽媽的遙控器》,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紀培偉的媽媽人到中年離了婚,於是把全部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用盡一切辦法想要把兒子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要聽媽媽的話,這都是為你好。」是小偉媽媽最愛說的一句話。
  • "媽媽給兒子下跪,兒子卻發朋友圈炫耀",毀了一個孩子有多容易
    前言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偉大的事業,教育好一個孩子並不容易,但養毀一個孩子卻非常地容易。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多用點心,掌握正確養育孩子的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面對媽媽對自己下跪,兒子並沒有感到驚訝,也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此時又是在公眾場合,媽媽頂著大太陽給兒子跪了一個小時,兒子此時得意地拿出了手機,拍下媽媽為自己下跪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並且寫道:開心每一天。
  • 「媽媽給兒子下跪,兒子卻發朋友圈炫耀」,毀了一個孩子有多容易
    前言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偉大的事業,教育好一個孩子並不容易,但養毀一個孩子卻非常地容易。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多用點心,掌握正確養育孩子的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面對媽媽對自己下跪,兒子並沒有感到驚訝,也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此時又是在公眾場合,媽媽頂著大太陽給兒子跪了一個小時,兒子此時得意地拿出了手機,拍下媽媽為自己下跪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並且寫道:開心每一天。"媽媽給兒子下跪,兒子卻發朋友圈炫耀",這畫面也讓網友們看到後感到非常氣憤。要想養育好一個孩子不容易,但養毀一個孩子卻非常容易。
  • 孩子不聽話,家長如何應對?這4個教育方法,建議父母收藏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聽話,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難免會有不聽話的現象,不是和父母頂嘴,就是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甚至對父母大呼小叫摔門而去,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孩子呢?
  • 為了讓孩子聽話,我「遙控」了孩子的人生
    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小偉媽媽的答案很堅定——「會」。對于小偉媽媽來說,小偉是她唯一的孩子,她只希望小偉聽話,努力讀書考大學。當小偉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她會大聲質問:「媽媽花這麼多錢讓你讀私立學校,你為什麼不能爭氣一點?為什麼不替媽媽多著想一點?」「媽媽都是為了你好,你以後會感謝媽媽的。」
  • 別人家很聽話懂事的孩子,是如何教育出來的?
    久而久之家長們可能會有一種心理:我的孩子真不聽話,別人家的孩子真聽話!我怎麼生了一個那麼不聽話的孩子?孩子那麼不聽話,到底是隨了誰?其實孩子聽話或者不聽話並不是先天出生就帶來的,很多家長其實也明白,孩子的性格與他生長的環境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卻不知道要從哪裡對孩子下手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您有同樣的煩惱,那麼就可以來看看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致使孩子成為了&34;和&34;以及我們家長應該對這種孩子怎麼辦?
  • 孩子不聽話、頂嘴,高壓教育則心生叛逆,如何讓孩子乖巧又聽話?
    一位家長曾來信說發現孩子越來越叛逆了,8歲的兒子近來對她很不耐煩,有時候總是和媽媽頂嘴。尤其是當媽媽問他學習方面的事情時,他就特別厭煩反感,情緒很差。為了緩解孩子和自己的矛盾,媽媽提議全組家一起出去郊遊, 藉此增進感情。 爸爸知道孩子喜歡吃草莓,還專門安排了全家一起去果園採摘草莓的活動。
  • 如何養廢一個孩子?強迫他「聽話」就夠了
    媽媽也是氣得臉紅脖子粗,大聲呵斥兒子:「我數到3,馬上給我住聲。再讓我聽到你哭,就不要你了。」媽媽的聲音不可謂不高,兒子的哭聲也絲毫沒有示弱。後來,這位媽媽無奈之下,只能送給兒子一座「五指山」。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孩子似乎沒有示弱的意思。當孩子犯錯以後,很多父母都會焦慮,常常會選擇責罵和毆打的方式。
  • 四個心理學效應,提高家長的教育智慧,讓孩子聽話起來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教育孩子是每一個父母奮鬥一生的目標,而對於每個家長來說,最希望的便是自己的孩子能夠非常的懂事又聽話,但是結果卻發現想要讓自己的孩子達成這個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孩子聽話就是好?德國教育卻讓聽話的孩子不再聽話!
    她忽然嚴肅道:但是,她太聽話了,我覺得這是她最大的問題,她很聽老師的話,不太發表自己的意見,她應該多說說自己的想法,不要跟著別人的想法走,不想做的時候,也可以拒絕......我震驚了,因為&34;教育在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我們中國人便是在&34;教育下長大的,小時候要聽爸爸媽媽的話,要聽老師的話,甚至長大了,還要聽老闆的話,領導的話......
  • 別讓"打壓式教育"毀了孩子的天性!看看你中招沒?
    一個周末我跟閨蜜約好了兩家一起出去郊遊,孩子們特別興奮,由於工作繁忙,有兩年沒有見到朋友的寶貝兒子了。上一次見他還,是14歲的時候特別可愛,胖嘟嘟的小臉兒總是笑呵呵的,還時不時的冒出很多新奇的點子。可是這一次見到他時,他變得畏畏縮縮,靜悄悄的坐在車裡。他幹什麼都得跟媽媽請示也不主動的來找我女兒玩了。我特別疑惑,只聽見他爸爸開玩笑說,孩子現在老怕他媽媽了,被他媽媽收拾的老老實實的。
  • 大二女兒不聽話斷生活費也沒用,咋辦?有多少孩子毀在了聽話上
    這種思想背後,還藏著孩子是我的私有物這種狹隘認知,有這樣一個思維邏輯:你我生的就該聽我的——我說的話你怎麼能不聽——你就該聽話的長大——你如果叛逆我就要治你——然後重複新一輪地聽話。父母請別執拗在讓孩子聽話上「聽話,你不乖,奶奶不愛你了!」「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快起來!」「媽媽去上班,你在家要聽話喔」……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大人對年幼孩子的專制,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你要聽話!
  • 臺灣版《黑鏡》,媽媽用未來遙控器讓兒子一天內上15節補習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簡稱《孩子》)一共有十集,每兩集講述一個故事,共有五個故事,大家其實可以當做是系列電影來觀看。管教不了兒子的母親只能站在路邊抽悶煙,卻偶然發現有一個可以讓孩子經歷過的某一天重來的遙控器。
  • 有多少優秀孩子 毀在了「聽話」上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你要懂事,才是好孩子」。仿佛孩子越懂事,越能夠得到父母的愛。可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很多時候,正因為 「 懂事 」 這個標籤,讓孩子不得不過早學會謙讓和隱忍,進而被迫成熟與長大,留下一生都難以磨滅的遺憾。
  • 孩子上課不聽話,媽媽談心時淚崩: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
    媽媽由於孩子上課不聽話,跟孩子談心,沒想到談著談著自己就淚崩了。媽媽委屈地說:「媽媽也不是生下來就會當媽媽的呀,媽媽也是生了你之後,才開始當媽媽的。」是的,每一位媽媽在第一次當媽媽時都是手足無措的。需要學習如何哺乳,如何給寶寶換紙尿褲,如何給寶寶穿衣服……這些都是對寶寶最基本的照顧,我們從一開始就必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