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優秀孩子 毀在了「聽話」上

2020-08-27 海之聲助聽器旗艦中心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你要懂事,才是好孩子」。仿佛孩子越懂事,越能夠得到父母的愛。

可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很多時候,正因為 「 懂事 」 這個標籤,讓孩子不得不過早學會謙讓和隱忍,進而被迫成熟與長大,留下一生都難以磨滅的遺憾。

在一個節目中裡,嘉賓的一段話讓小編記憶猶新:「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人為什麼懂事?是因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

當孩子習慣把所有的想法都憋在心裡之後;做任何事只要不給別人添麻煩,再難也要死扛;繼而過於在乎他人的感受和評價,從而放低自己。久而久之,他們也就不會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即使知道也不敢主動索取,因為他們必須「聽話」,讓別人開心滿意。

由此可見, 懂事的孩子,往往為了討好別人,就不知不覺忽略自己,甚至最終失去了自我。

孩子能夠成熟懂事當然是好事,起碼這樣的他們會讓我們省心很多。但我們總是只關注到結果,卻忘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除了收穫到「懂事」和「成熟」,往往還會嘗盡「委屈」和「傷心」。

這些負面情緒累積得深了,懂事就變成了「壞事」,也就成了孩子心底扎得最深的那根刺,每次想起都隱隱作痛。試問,你真的想擁有一個「懂事」「聽話」,但並不快樂的孩子嗎?

武志紅曾說過:「「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同時,有心理學家認為:小時候表現越「乖」的孩子,隨著不斷長大,他們展現出的問題就越多。

我們教育孩子聽話,是希望以此規範他們不做壞事,但為什麼最終「訓練」出來的,卻是一個只會盲目聽從,完全喪失了自我意識、思考能力的傀儡?

我想作為家長,想要的所謂「懂事」,必然不是孩子為了討好別人而犧牲自己的 「偽懂事」。

我們更希望的是,他們既具有同理心,能站在父母或者他人的角度,體諒別人的難處,但同時又能勇敢地做自己,大膽地自由表達。

而教會孩子把握這其中的那個度,就需要我們掌握些技巧了。

1.正視自己的情緒,學會正確拒絕

國外有個媽媽帶兒子去公園玩,當孩子擺弄著新玩具時,一群小孩圍了上來,甚至有人想直接拿他的玩具。她的兒子嚇壞了,不知所措地看向媽媽。

這時,媽媽說了一句話:「你如果不願意,就對大家說不!你不想,就要學會拒絕。」而這個媽媽的做法,在 Twitter 上獲得了 20 多萬的點讚,大家紛紛稱讚這樣既保護了孩子,又教會他正視自己的內心,學會拒絕。

當然,拒絕並不是一味去反擊他人,還要注意說話方式,語氣不要太衝,不讓別人感到尷尬,自己也不會感到愧疚。

比如有人要搶自己的玩具,告訴他:「不行,我現在也想玩,等一會我玩好了可以借你玩」。

比如自己很喜歡的書,不想借給別人,就明確告訴他:「我也很喜歡這本書,所以不捨得借給別人。但我能告訴你在哪裡可以買。」

別讓孩子為了「假裝懂事」,而一再委屈自己。懂得正確說「不」的孩子,往往會更幸福!

2.讓孩子自由選擇,教會他承擔後果

我們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經驗之談,讓孩子少走彎路錯路,所以當孩子跟我們意見相悖時,習慣性說 「 聽我的」 。

可是,從小聽慣了父母意見的孩子,註定是成不了大器的。所以,不妨先告訴孩子這麼做可能的後果,再交由他們自己做最後的決定。

其實,真正懂事的孩子,未必總是都很聽話。他們也會有反對的意見,但同時也知道心存溫暖,不會惡意拒絕,令人難堪。

而當孩子從父母那裡明白什麼叫「被尊重」,假以時日,他們才能向我們、向整個社會回饋更多的「尊重」與「理解」。

再說了,我們深愛孩子,就是愛他們的一切,當然也就允許他們有反對的聲音了。所以啊,愛孩子這件事,真心沒必要與懂不懂事相關!

我們希望,孩子既具有同理心,能站在父母或者他人的角度,體諒別人的難處,但同時又能勇敢地做自己,大膽地自由表達。孩子的童年時光很短,他遲早會長大,會懂事,會獨自面對現實的殘酷。為何不在有限的日子裡,給他一個可以放肆,又可以任性,還可以放飛自我的童年呢?

如果可以,請將那句口頭禪「你什麼時候可以懂事點」換成「孩子,你不需要那麼懂事,開心最重要」。

相關焦點

  • 大二女兒不聽話斷生活費也沒用,咋辦?有多少孩子毀在了聽話上
    看完這個問題描述之後,我的感受是兩個字「窒息」,為什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一定要用上手段,一定要孩子向父母妥協、低頭,才能解決問題,做父母的就不能低頭認錯嗎?題主讓我看到了,為人父母強烈的控制欲,通篇流露出來的「我得治住你」的想法,把自己放到孩子的對立面,令人無語又無奈。因為「聽話」這兩個字,毀掉了多少的孩子。
  • 孩子是不是應該聽話?聽話的孩子就是優秀的嗎?
    孩子尚年幼的時候,有的家長會給孩子圈定活動的範圍,大人的東西不可以碰,大人認為危險的東西不可以碰,大人不想回答的不可以問,大人沒時間回答的不可以問,大人不知道的也不可以問。舉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孩子在具有行走能力的時候,可能是對周邊事物都有探索興趣的。比如擺在了桌子上盛有開水的水杯,孩子第一次見到冒著熱氣的水,是想要去碰的。一部分家長會直接選擇把水杯放在不能接觸的位置,防止孩子去觸碰。
  • 《隱秘的角落》孩子聽話好不好?聽話的孩子有三個特點要小心
    孩子身上有這三個特點越聽話越可怕孩子乖巧卻沒有朋友家長都喜歡聽話且優秀的孩子,朱朝陽每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甚至年級第一,在很多家長眼裡朱朝陽是優秀的,且聽話、乖巧。葉馳敏的父親就當著朱朝陽的媽媽面誇獎朱朝陽,怎麼那麼優秀;葉馳敏生氣,把紙扔給正在掃地的朱朝陽,他卻沒有一句抱怨。回家之後朱朝陽的第一件事永遠是擺好自己的鞋子,這樣一個簡單動作就能知道這是一個特別遵守規矩的孩子,這麼一件小事,是很多孩子回家之後說過多少遍都不會記得的。但是朱朝陽越聽話、越優秀,卻越容易讓人擔憂,因為正值青春期的他卻沒有朋友。
  • 他是學霸,聽話的別人家的孩子,卻弒母逃逸,是「假自體」毀了他
    每一層都細心的撒上了活性炭吸味道。,從網絡上的一些消息可以總結出兩點:1、母子對於金錢的觀念是不同的。結果父母啞口無言,因為他們發現孩子除了聽話,好像自己真的不了解孩子的喜好,性格,對那個青春期的孩子內心世界幾乎是一無所知的。在對吳謝宇的評價中,很多都是聽話,自律,但是這背後呢?有消息說他愛上了一個性工作者,還和對方拍了很多性愛視頻。這個聽話的孩子和我們日常看到的一樣嗎?
  • 聽話教育丨《媽媽的遙控器》如何毀了一個孩子
    從四月開始,每周日早上九點半蔣博士和凱凱一起,在快手和抖音平臺上進行《「蔣」講未來》欄目直播,頗受大家歡迎。有個家長連續看過幾期直播之後,跟我聊起來:凱凱真的很聽話啊,尤其是限制玩遊戲的時間到了就能馬上停止。可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不聽話呢?讓往東偏要往西!我要如何讓我的孩子變得聽話。
  • 多少孩子的自信是毀在父母身上?家長別再強迫孩子了
    前言:你知道不自信的孩子有多麼可怕嗎?不自信的孩子身上毫無亮點,他們雖然總是乖巧,但是總是乖巧的卻讓人非常心疼,而且不自信的孩子在生活當中無論做什麼都會不斷的懷疑自己,這樣的孩子會懷疑自我能力,信心非常低,而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每一個小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都無法無天,自信心爆棚,最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卑,而他們之所以沒有自信,原因來自於身邊的環境和他們的父母,有很多孩子的自信就是毀在父母的身上,父母一味的要求孩子努力要求孩子好好學習
  • 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
    導讀: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聽話是好事,有多少父母竟然不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個聽話的孩子,你不知道他的心裡有多苦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參加《奇葩大會》時說的一句話:「在當代有很多大家習以為常的詞語,可能會覺得這個詞很好,可其實都大有問題,第一個詞就是聽話。」當父母總以聽話與否衡量一個孩子,將給孩子的人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 「為你好」三個字毀了多少孩子?
    根據專家的調查統計,也結合身邊親朋好友的案例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極度聽話的孩子和極度不聽話的孩子。極度聽話的孩子會真正的快樂嗎?想必不太可能。極度不聽話的孩子有時怎樣的呢?父母讓他們幹什麼他們都不願意聽從,讓他們選擇東,偏要選擇西。他們可能會因此過得不差:有自己喜歡的朋友和工作,也可以完全自己做主。
  • 來,給叔叔阿姨表演一個:有多少孩子,毀在父母的強制禮貌下
    在中國,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被父母強迫在別人面前表演的經歷,因為這會給父母帶來極大的面子,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既是尷尬,又是煎熬。這種強制性的炫娃,更是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的一生,因為它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育。
  • 小時候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都有心理問題,這是怎麼了?
    網絡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會在沉默中滅亡",失去自我的孩子,長大後也容易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當他的乖巧並沒有換取父母多一些的關愛時,他就會對父母產生埋怨心理,他將會成為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變成一個叛逆、不服管教的孩子。他甚至會為了吸引父母的關注而走向歧途,毀了自己的前途。
  •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越讓人討厭?
    1、聽話教育正在傷害你的孩子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你不聽話就是錯的!在學校要乖乖聽老師的話,不然老師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語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幾乎每個父母都念叨過,可正是這些「聽話」教育毀了太多孩子。朋友小茹曾向我分享過她的育兒經。
  • 不要再教孩子「聽話」了,危險!換兩個字教他,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很多家長在送孩子到學校去的時候,會對孩子說,在學校要好好聽老師的話喲。放學後再去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又問孩子說,今天你聽老師的話了嗎?總而言之,在家長的口裡,用來衡量一個孩子表現好不好的標準,衡量一個孩子優不優秀的標準,常常都是「聽話」這兩個字。
  • 「爸爸媽媽,我配不上你們!」千萬別讓你的優秀,毀了孩子
    看著朋友上小學的兒子,我不無羨慕地說:「你真幸福,有這麼優秀的爸爸媽媽,你將來也一定會非常優秀。」 沒想到孩子輕輕掃了我一眼淡淡地說:「他們優秀是他們優秀,我可比不上他們。」 聽孩子這麼一說,我心裡一沉。
  • 多少學舞蹈的孩子,都毀在了這3句話上!你有沒有說過?
    導讀:多少學舞蹈的孩子,都毀在了這3句話上!你有沒有說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少學舞蹈的孩子,都毀在了這3句話上!你有沒有說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四步」讓孩子既聽話又有主見
    只聽話,而沒有主見,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奴僕型」的性格,事事都是隨風倒,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永遠都是以一名追隨者的角色出現。  有主見,而不聽話,很容讓孩子形成「偏執型」的性格,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合理化建議,自我為中心,不會變通。
  • 太聽話的孩子其實很悲哀,有格局的父母都敢於培養不聽話的孩子
    我有個同學,從小到大特別聽話,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甚至是結婚,都聽著家人的安排進行。用她的話說,不想讓家人操心,所以不會去違抗家人的意願,哪怕有些事委屈了自己也不想說出不同的意見。她工作上做得特別不開心,聽說是有個同事一直針對她,業務上也經常搶她的客戶,還動不動在領導面前打她的小報告。
  • 多少孩子不聽話,是因父母聽不進話,聽話有主見的孩子無需刻意教
    在買玩具這件事上,很多家長看到的是價格,但孩子看到的是玩具的樂趣,兩個思維不在同一頻道上的人說話,起衝突就很難免了,也因此要想兩全其美,我們必須學會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著重點或平衡點。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心理學上就有一個著名的蔡戈尼效應,說的是人們對於得不到的東西總是記憶深刻且久遠,但是對於已經完成的東西並不關心,總是轉頭就忘,通俗點說也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 孩子不聽話,數落孩子有用嗎?父母堅持3個原則,孩子會聽話
    總想讓孩子變得優秀,給自己長臉。孩子因為能力限制,不想去學,或者也學了但是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父母就認為孩子故意和自己對著幹,不聽話。不是孩子不想聽話,是孩子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是我們的要求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當他反抗的時候,我們沒有傾聽他的想法,強迫孩子服從我們的意願。
  • 智慧父母5|誤區三:聽話、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就是優秀的
    我常聽家長在閒聊時,這樣討論自己的孩子。當聽到這樣的話時,我想,很多家長心目中優秀的孩子的特點就是:成績好,聽話。 而鄒老師對此卻有不同的見解,優秀的孩子首先應該具備優秀的人格品質,如:懂得感恩、為人誠信、樂於分享、自律性強、有勇氣和信心,不輕言放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