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認字不足50個 第一堂語文課好「窩囊」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同班同學多數識字量200以上,最多能識1000多字

  昨天,6歲的男孩麥粒(化名)坐在杭州城東某小學一年級課堂,上了人生第一節語文課,沒想到立刻感覺到了「差距」和「挫敗」。 

  這堂課內容其實很簡單,老師用圖示教學生來自我介紹,卡片上有「姓名」、「性別」等字,提示基本要求。別的孩子跟兩三遍就能讀了,麥粒愣是七八遍都讀不出來,他根本認不得那些字。

  「老師要求學會的同學,起立說給她聽。老師教第二遍的時候,就有同學站起來了,那時候我一點都沒記住,就想等等。」麥粒後來對媽媽說。沒想到,一等兩等,等到全班同學都站起來呱呱發言的時候,他還是不能完整、流利地說出一小段自我介紹。他急得不得了,可是越急越說不好,到最後麥粒也沒有站起來,因為已經進入了下一個環節教學。

  語文課上的丟人經歷,讓麥粒一整天都又傷心又害羞。放學時媽媽去接他,發現兒子耷拉著腦袋,幾番追問,兒子才斷斷續續地說出了原由,最後委屈地問:「媽媽,我是不是很笨?」

  媽媽知道麥粒之前從沒正規認過字,也知道時下很多父母都讓孩子學前就認了不少字,但不知道差距這麼大。送兒子回家後,麥粒媽媽著急地找到了班主任,也就是語文老師。老師說,麥粒識字太少,連帶影響識圖能力。

  在麥粒入學前學校曾做過一次小測試,麥粒的識字量是40多個。而他的班主任告訴麥媽,班上大多數學生的識字量在200個字,最多的有1000多個,像麥粒這樣認字量在兩位數的已屬落後了。

  「認1000多個字!那不是連報紙都能讀了?」麥粒媽媽先是吃驚,隨即轉為憂慮:「那我們麥粒什麼時候能趕上?」

  麥媽告訴記者,雖然她的幾個大學閨密早就「警告」過她:小學入學前,最好讓孩子識字到400個左右,這是時下學齡前父母們知道的「潛規則」。老師開學前家訪時也建議她:入學前先帶孩子去專業的培訓機構學認字。可當時,麥媽不信邪。她和先生都是大學本科出身,在教育孩子上比較偏向西方教育理念,從小鼓勵孩子「瘋玩」,不刻意教他識字,充分享受童年樂趣。可沒想到才開學,她的前衛教育理念就遭遇了潛規則:其他孩子都在超前認字!

  難道自己錯了嗎?面對現實,麥媽對自己一向堅持並引以為豪的教育理念產生了懷疑。

  聽了麥媽的憂慮,記者請教了杭州學軍小學科研室主任李勤。李勤介紹說,目前杭城小學生通用的語文課本上明確規定:一年級上半學期結束後,學生的認字量須達到400字,會書寫的字量達到100字;一年級下半學期結束後,學生的認字量達到550字,會書寫的字量達到250字。目前有些家長在孩子認字方面,的確是大大「超前」了。

  學前你讓孩子認多少字

  採訪時,麥粒的媽媽不止一次問記者:「上學前,到底要給孩子認多少字?」麥粒的問題,確實已是一年級小朋友中間的一個顯性問題。有小學老師說,一年級每個班裡的孩子,都明顯分成識字很厲害和相對比較弱的學生。

  雖然現在很多家長心裡明白,自己當年上小學時也是不識幾個字的「小屁孩」,現在也沒怎麼「落後」,但關係到自己的孩子,就「糾結」了,總是擔心孩子還沒起跑就「輸」。

  記者採訪過一位孩子兩年後才上學的年輕媽媽,她也早早就糾結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身邊不少同事、同學都在給孩子讀早教班,開發智力,100多元讀45分鐘的認字班,大家趨之若鶩。她說:「不怕錢貴只怕孩子沒得到好的教育,周圍人的舉動顯然刺激了我,我只能掏錢買放心,不讓孩子落後於人。」

  但這樣提前給孩子認字,對孩子到底有多少「推動力」?杭州嘉綠苑小學的陳菲老師說,確實像有的家長考慮的那樣,學齡前認字多的孩子,上學後一段時間裡要比識字不多的學生學得快。但是根據陳老師的教學經驗,學生進入小學學習一個學期左右,這種差距將完全被拉平,原先良莠不齊的局面會變得實力相當。

  「那些開始識字不多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孩子,經過了小學老師專業的指導,養成了良好的閱讀和認知習慣,認字量很快上升。而那些原本有著很大優勢,沒上學就識字一籮筐的孩子,因為循環學習了先前已經知道的內容,老本就漸漸吃光,也並不見得有特別大的優勢。」

  道理大家都懂,但誰不擔心孩子剛上學就遭遇麥粒那樣的尷尬呢?每一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你同意什麼樣的觀點?你的孩子學前認了多少字?你的孩子是否也遇到過麥粒那樣的煩惱,或者已經從陰影中走出來?本報見習記者 章咪佳

相關焦點

  • 2011南京中考滿分作文:也是一堂語文課(五)
    作文要求:   請以「也是一堂語文課」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文章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自小學一年級到現在,我學語文的時間也不算短了。雖比不上那些大作家、大詩人,但我也不差呢!
  • 3分鐘認讀50個字,我是這樣給三歲多孩子教認字的
    親親寶貝網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叫壯壯,4個月開始認字,6個月認識1000字,10個月認識2000字,好多人都說這個孩子有超常本領。《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王恆屹的小朋友,2歲自己看書,3歲認識2000字,6歲認識3000多字,能背580多首詩詞,多次被央視表揚。
  • 為什麼不要教五歲以下兒童認字?
    學習的腦機制:神經細胞之間相互聯結,形成高效的通路如果孩子在五歲以前就能通過繪本、環境接觸到文字,孩子也不會太關注文字。但是,到了五歲左右,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開始自發地認字。這就說明,孩子的大腦已經做好了識字、閱讀的準備。
  • 寶寶幾歲認字?怎樣認字?牢記6個小技巧,學齡前輕鬆認識1000字
    很多寶媽私信問我寶寶幾歲認字?應該怎樣認字?正常來說,孩子在學齡前(6歲前)能夠熟練掌握1000個常用的漢字,便可以助力孩子掃清學習路上的不少阻礙,今天的文章就來跟大家好好分享一下,在娃學齡前如何輕鬆認識1000字。
  • 我的第一堂語文課 楊雲康
    原創作者 楊雲康長久以來,我都這樣給我的學生上第一堂語文課,開啟每屆三年的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同學們,你們讀了六年的小學語文,能不能給我說說什麼是語文嗎?」從今以後,請同學們記住,口說為『語』下筆為『文』這八個字。你們齊聲說三遍。好,那麼,我們學語文學什麼?就是學說話,學寫作文。那怎樣才能把話說把文章寫好呢?」「要想『把話說好』,就要先學會『聽』,能聽、會聽、善聽是把話說好的前提和基礎,同學們,你們試想,你們現在為什麼就能說那麼多話?
  • 孩子3-6歲顯露學習能力,這是「認字」好時機,家長別錯過
    那關於孩子認字的教育,到底應該從何下手呢?其實兒童的學習能力從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在寶寶不同的月齡,他們需要學習不同的食物。在不同的時期,寶寶會對特定的某些事物表現出特別濃厚的興趣,我們稱之為「敏感期」。在寶寶「敏感期」內學習和發展相對應的技能,學習自然事半功倍!那麼關於認字這項技能,應該從什麼年齡段開始好呢?3-6歲的兒童都可以開始學認字了!
  • 孩子最佳「認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認字效果超好
    有權威教育專家聲稱:學齡前的孩子好好玩最重要,認字讀書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那麼,家有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到底是該聽教育專家的話,還是跟進「別人家牛娃」的腳步學認字呢?在網上曾看到這樣一位寶媽的求助信:自家孩子目前上的幼兒園,明確表示,孩子7歲前不教認字;原因是過早認字,會禁錮孩子的思維。
  • 南京2011中考滿分作文:也是一堂語文課(一)
    看著看著,我心血來潮,想找一首詩回去考考爸爸,給爸爸上一堂語文課。於是拿出筆,把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抄在手上。  跑到家中。太好了,爸爸正在看報。我走上前,模仿語文老師的語氣說:「老爸,我考你一首詞,怎麼樣?」爸爸微笑著點了點頭。  「人有悲歡離合。」我搖頭晃腦地讀著,「下一句是什麼?」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爸爸不慌不忙地回答著。
  • 孩子幾歲開始認字比較好?可別錯過了
    最近很多媽媽都在討論孩子究竟幾歲開始認字比較好的問題,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經能認1000多個字了,自己的孩子卻還在玩著工程車,父母心裡的落差大啊!那麼,孩子究竟幾歲開始認字最好呢?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在語言學習中,孩子始終是個主動學習者,只要有合適的環境
  • 臺灣語文書的變遷:日殖民期間語文課誦讀三字經
    現在高考考題仍在「折磨著」考生的中心思想分析法,竟然源自於1953年蘇聯教育專家的一堂課。曾幾何時的臺灣語文課上,也充斥著領導人少年時的勵志故事。你在歷史中,歷史就要追隨你。新中國成立後的60多年歷史中,改革開放等每一個時期都深刻地影響著當時的語文教材。對於臺灣,亦然。
  • 6歲男孩寫詩《我不感謝媽媽》 結尾神轉折……
    上一年級不滿7周歲的他就寫出了「我不感謝媽媽」的詩,歷數媽媽逼著他刻苦學習,對他嚴厲管教,「逼我寫練習冊」、「每天給我出捲紙」、「每天讓我寫生字」,但最後神轉折出現了……5歲時認識2000多個字昨日,記者聯繫到了神轉折詩作的作者——瀋陽市實驗學校中海城小學二年級一班的楊錦麟,今年不滿8歲的楊錦麟說
  • 學齡前兒童幾歲認字好
    認識生字是日後孩子學習知識的重要基礎,那麼父母開始有了疑問,學齡前兒童幾歲認字好呢? 兒童專家指出,孩子的學習應該順應規律,結合實際出發。幼兒要不要開始識字取決於幼兒是否已經具備了學習生字的心理機制和能力,也取決於成人採取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兒的學習規律。
  • 抓住孩子認字的關鍵期,6歲前輕鬆自主閱讀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會送孩子去各種機構學習認字。其實學齡前兒童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方法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但是如果我們抓住孩子無意識學習的關鍵期,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孩子學習認字是事半功倍,輕而易舉!6歲前就能達到自主閱讀,不信你可以試試。
  • 5歲男孩認字1500個、英語閱讀量500本?!想到這個我淡定了
    作者簡介:三表妹,跨界早教的媒體人,五歲男娃的職場媽媽一份5歲小孩的簡歷,上了熱搜,驚豔了網友:大班認字量1500個+英語書年閱讀量500本+每周三篇英語日記四歲半開始學鋼琴,準備考英皇二級已經學圍棋4個月,目前考下圍棋11級
  • 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_難忘的一堂課作文700字
    關鍵詞:1~9999,作文1~999,作文題目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_難忘的一堂課作文700字
  • 孩子多大「認字」最好?不是三四歲,這個年齡段才是認字敏感期
    相信很多父母都看過這樣的報導吧,年僅15歲的少年被清華大學錄取,更讓人羨慕的就是,這些所謂的「天之驕子」,還沒有上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3000個以上的字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都已經上了兩年幼兒園,認識的字都沒有超過300個。
  • 寶寶幾歲開始認字好?發現了可能最好玩的認字遊戲!
    那麼,順理成章,把識字的內容融入孩子的玩耍中,讓孩子在自主玩耍和探索中自然而然地學習,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吸收,自然就是適合孩子的認字方式。這樣的認字,自然可以在任何年齡進行。從這個道理出發,如果識字、認數以及其他的學習是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玩耍中的,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大概都行吧。《翻對對》標註是適合3-7歲孩子使用,但我家快兩歲半的娃不排斥,也就開始玩了。
  • 中考滿分作文:也是一堂語文課
    看著看著,我心血來潮,想找一首詩回去考考爸爸,給爸爸上一堂語文課。於是拿出筆,把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抄在手上。   跑到家中。太好了,爸爸正在看報。我走上前,模仿語文老師的語氣說:「老爸,我考你一首詞,怎麼樣?」爸爸微笑著點了點頭。   「人有悲歡離合。」我搖頭晃腦地讀著,「下一句是什麼?」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爸爸不慌不忙地回答著。
  • 日本第一窩囊廢師團的「水牛戰役」:保命第一
    6月28日下午,由時代周報、季我努學社、深圳越眾影像館聯合主辦的「歷史名家抗戰巡講」第四站走進深圳,著名抗戰史專家、軍事作家薩蘇先生在「知而行」越眾講堂為200多位熱心讀者作了講演。此團被薩蘇稱為「日本第一窩囊廢師團」。演講中,薩蘇重點介紹了由第4師團的預備役人員編成的104師團108聯隊在廣東進行的一場「水牛戰役」。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日軍兵力匱乏,就將預備役人員編成現役。104師團108聯隊的士兵,年齡大都在30歲以上,以大阪兵為主,絕大多數都是老兵油子。
  • 51K郝素娥||我的語文課和我的語文老師
    為了讓我將來到爸爸的城市不至於跟不上課程,在我6歲時媽媽就讓我上學了。課桌是從家裡搬來的高一點的板凳,坐的是低一點的板凳,由於每家的板凳都不一樣,教室裡的樣子就可想而知了;只記得第一節語文課學的是「毛主席萬歲」其他學了啥真的不記得了,上課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最高興的是到農田裡幹活,記得有一次去摘棉花,天黑才回家,被媽媽罵了「家裡這麼多人不需要你去掙那兩個工分,送你到學校就是好好學習。」不管我怎麼解釋,媽媽也不相信是學校讓去摘棉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