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璇今天在某寶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是關於一個漢服服裝的事情,然後在評論中小璇看到了唐裝與和服的評論中有這樣一條回覆說「我們還有什麼文化傳承?早在清朝入關前我們的文化就已經湮滅(詞義:磨滅,埋沒,消滅,銷毀)了」小璇看到這一個評論下意識的反感,就想反駁,但是中國的歷史這麼長,小璇並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說話是需要真憑實據的,所以就在網上查了這方面的資料。
首先小璇查了漢文化到底是什麼?它包括了些什麼?網上是這麼說的漢文化指漢族人民創造的物質文化和思想文化的總和,又稱我們熟知的華夏文化。它包括我們的語言,文字(它是一個總稱,不能就說它是漢語與漢字,華夏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思想,科學,文學,藝術,社會。
然後小璇在查了一些關於漢文化湮滅的內容,其中說得最多的就是元朝與清朝讓中國的漢文化出現了斷層,評論是說清朝入關以前,所以小璇就著重查了元朝對漢文化的影響。
在一些回答,搜索中總會出現一句話,就是「崖山之後無中國」崖山之戰是宋與元的最後一戰,這句話是根據日本記載出自南明遺民的詩句,比喻南宋戰敗,哀嘆山河破碎,神州陸沉。中國的文字有些事並不能就按其表面意思來理解的,就比如七月流火這個成語,還有曹雪芹這位名作者的名字,有多少人是跟小璇一樣在不了解他,只知道名字是認為他是個女人?在此不得不感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按其字面意思就把後面幾百年的中華文明磨滅是不可取的,是不正確的。
在元朝漢文化確實是被破壞了一些,元朝主要是對漢人歧視,元朝將百姓分為四等,而漢人為最後一等,漢人被迫害得很嚴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漢文化並不受重視,元朝的疆域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很廣,所以不可避免的他文化多樣,他可以選擇一些別的文化,漢文化並不是他的唯一選擇,所以漢文化在元朝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破壞,也是由於元朝不重視的原因,元朝九十八年之後被滅了,而清朝歷經二百七十六年,是元朝的兩倍不止。
在明朝時對漢文化進行了修復,但仍沒有回到元朝前的的高度。
以上可知漢文化湮滅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頂多只能說是被破壞了,湮滅一詞否定了後面幾百年的中華文明,也包括現在,,有些人可能會說是不是太嚴重了,人家可能並沒有這個意思。但是有些人否認歷史,否認現在,難道在中國這種現象不是真實存在的嗎?說國內這不好那不好,什麼都不好,網友有這樣的一句話「國外的月亮總是比國內的圓」雖然國內有些的真的不好,但它已經在慢慢的改進,在改變,沒有什麼事情是一蹴而就的,現在中國的變化我們正是見證者,不能因為一件事情而否認全部。
沒什麼可以傳承了嗎?請你多了解一下中國的歷史,他可值得傳承的地方真的很多,我們真得把我們老祖宗的東西好好傳承學習下來,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提高我們的軟實力。現在一些大國正對我們進行文化的輸出,入侵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產生一些並不正確的想法,我們的腦子該有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啊!最後請記住「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一個和平的國家」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