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很多小說、詩歌、音樂都會以歌頌母親為主題,和母親相比,歌頌父親的作品顯然少了不少。或許是因為,在孕育生命的過程中,女人承擔了更重要的角色,承受了更多的辛苦與心酸吧。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女人開啟了最重要的做月子模式。月子做得好,女人的身體就會恢復得比較快,月子做得不好,女人的身體可能會很虛弱,好幾年都養不回來。這一點,相信生育過的女人都深有體會。
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女人做月子都是和婆婆在一起的。就算女人想請月嫂、想去住月子中心,也會被婆婆以浪費錢為名阻止下來。婆婆的想法是,「我帶孩子有經驗,還花什麼冤枉錢啊。」兒子兒媳呢,既然母親大人都如此說了,夫妻倆總不能一意孤行,破壞了全家人的和睦吧。然而,真的到了女人做月子的時候,婆婆的真實「表現」,常常讓人大跌眼鏡。
麗清懷孕之後,婆婆就主動搬過來說要照顧她。麗清原本是不情願的,可是母親身體不好,又要照顧同樣身體不好的父親,再加上老公常年在外地跑船,婆婆就成了最恰當的人選了。儘管麗清知道,婆婆來了以後,兩人的矛盾肯定少不了,可是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安全,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婆婆搬過來以後,麗清每個月都會給婆婆三千塊夥食費,她的想法很簡單,自己的早孕反應比較大,一時想吃這個一時想吃那個,都得麻煩婆婆。如果錢花不了,就當是給婆婆的辛苦崑山了,如果錢不夠,麗清也告訴婆婆了,可以再向她要。婆婆嘴上說著,「咱倆能吃多少了,根本花不了這些錢。」話還沒說完呢,錢已經揣進她的口袋了。
麗清不在意這些,只要兩人和平相處,無風無浪,她就心滿意足了,多花點錢是無所謂的。自從麗清懷孕以後,幾乎吃什麼吐什麼,一直吐到八個月,才感覺稍微好了一些。母親說,她當年懷麗清的時候就是那個樣子,沒想到,孕吐也會遺傳。
別的孕婦在懷孕期間都會胖好多,只有麗清,進產房之前量體重,她一共才胖了十二斤。沒辦法,她吃不下東西,婆婆做的東西又不是很合她的胃口。不過,婆婆的胃口倒是一直不錯,每個月的三千塊都花得光光的,偶爾還要麗清再貼補一些。
終於「卸貨」回家了,麗清可以安心回家做月子了,沒了孕吐,她感覺自己什麼都想吃,胃口特別好。偏偏此時婆婆又不做好吃的了,婆婆說,奶水沒下來之前,不能補身體。奶水下來之後,婆婆又說,「現在年輕人的營養都夠,補啥身體啊。」麗清只能每天喝點小米粥和雞蛋,連肉都吃不到。
有一次,麗清去衛生間時發現,婆婆在廚房吃著什麼東西。她走過去一看,婆婆正在啃豬蹄,麗清想,豬蹄不是下奶的嘛,自己一口沒吃到,湯也沒喝到,看來都進了婆婆的肚子裡了。婆婆看到麗清,對她說,「我圖便宜買的豬蹄,都壞了,也沒法給你吃啊,我只能自己吃了。等明天買了新鮮的,我再燉給你。」
麗清知道是怎麼回事,只是不想和婆婆爭辯。麗清出了月子之後,婆婆對她說,「兒媳,月子坐完了該交夥食費了吧。最近,我自己倒添了不少錢,就不管你要了。」麗清的身體好多了,她對婆婆說,「婆婆,你稱稱自己的體重吧。我瘦了十多斤,我看全長在你身上了。既然好吃的我也沒吃到,我憑什麼為你的食慾買單呢?如果你不服氣,就叫你兒子回來評評理吧。」婆婆自知理虧,不準備和麗清繼續辯下去,只是想著,以後再也捨不得買豬蹄吃了。
婆婆打著照顧兒媳的名義,就連兒媳做月子的時候也刻薄兒媳,這樣的婆婆確實太過分了。麗清做月子的時候一定想,早知道婆婆如此,把給婆婆的錢拿來請保姆或是去住月子中心,多好啊。自己舒服了,孩子也能得到更好地照顧。
其實,女人在懷孕的時候就該想清楚,如果由婆婆來照顧月子自己反而不自在的話,那麼,不如拒絕婆婆照顧月子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了。到最後,產婦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錢沒少錢,婆婆還覺得自己很辛苦很委屈,如此便是得不償失了。
婆婆不需要念兒媳多大的好,至少要明白,兒媳生孩子很辛苦,對身體的影響也很大。自己也是生過孩子的人,難道不能體諒兒媳的難處嗎?兒媳做月子的時候,婆婆理應多照顧一些,等到婆婆有一天生病的時候,兒媳才能盡心盡力照顧,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倘若有一天,婆婆生病時兒媳不聞不問,婆婆需要做的不是指責兒媳,而是想想兒媳做月子的時候,自己做過些什麼,又付出了什麼。
今日話題
你會同意,婆婆來照顧你做月子嗎?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