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霧深不知處 心在莊生夢蝶處

2020-12-19 情感魚樂

迫不及待 迫不及待

回家後衝了一杯咖啡

打開筆記本 打開音樂

寫下心中隨想 開心的隨想

喜歡大霧天氣

喜歡的這麼迫不及待 喜歡的這麼突如其來

喜歡的這麼猝不及防 喜歡的這麼始料未及

原來大霧天氣是可以那麼讓人開心

我眼神極差 大霧導致的看不清道路

迷路....迷路迷得很興奮

走到了哪裡 不知

不在乎遲到 不在乎天氣的異常

不在乎真的找不到路怎麼辦

卻在想其他怎麼辦

呀 怎麼辦

哇 太刺激了

哇 什麼也看不到

呀 有鬼怎麼辦

哇 有搶劫的怎麼辦

故意去了無人的地方

聽著音樂 把自己沉浸在那條小路中

那個狀態 就是真的就想一直走下去

沒有任何人 沒有任何事

身在一個霧深不知處

心在一個莊生夢蝶處

好久未有的安靜和開心

好久未有生存下去的意念

好久沒有覺得人間值得

很開心 在一個大霧的天氣有了新的感悟

潛修佛心 心無雜念

與世不爭 名利淡然

勿入紅塵 池魚思淵

久處喧囂 重返自然

相關焦點

  • 心若靜,身處鬧市也覺得安寧;心若不靜,身處山野,仍覺得喧囂
    曾一度不停地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尋求心的清淨。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每當科學爬到一個頂峰時,才發現宗教已經在上面了」。也許,這就是佛教修行的奧妙之處吧。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佛教上講,修學和修行相輔相成,互為表裡。修學是學習的過程;修行是踐行所學所得的過程。佛學認為:人生是苦,而這個苦是可以解脫的,這個解脫的過程就叫修行。
  • 「莊生夢蝶」:思想的精靈翩然飛舞
    莊生夢蝶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哲學思想、文學詩歌等影響極大。莊子喜歡講寓言故事,被譽為中國寓言創作古今第一人。
  • 《少年的你》:哪怕身處陰溝,也要心有美好
    我們所有「走出去」的夢想,不管有多艱難,有著怎樣的殘忍,都要光明正大,心若朝陽,絕不能把餘生,出賣給悔恨,內疚,與自責……身雖自由,卻心處牢籠。法律的公正會遲來,但終究會來。就算沒有法律,還有天理難容。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失責,總有社會,老天來幫他們教育。
  • 莊生夢蝶:究竟是莊生夢了蝶?還是蝶夢莊生?
    莊生夢蝶:究竟是莊生夢了蝶?還是蝶夢莊生?文|書香能致遠莊生夢蝶,這一典故出自《莊子.齊物論》。原文中這樣寫道: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後來用「莊生夢蝶」比喻對往事的追憶、或夢幻迷離、或夢中趣事。而在這裡莊子也是藉此提出了一個哲學觀點,莊子認為人不可能清晰的區分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幻的。所以,到底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幻的,如果真如莊生夢蝶那樣分不清到底是夢還是真實,夢境足夠真是,人也會分不清到底是不是在做夢,還是真實存在發生過的。
  • 我們並不屬於身處的這個時代
    最近百家號發起一個徵文 題為"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題外話兩句 80後必須承認自己已經不屬於身處的這個時代 時代的巨輪滾滾永遠向前 時代的前沿是最新的年輕人 我們其實早已是過去 所以我們愛在生活中尋找過去的時代 那些蛛絲馬跡才是我們的"當代"
  • 代表心聲:為身處偉大時代自豪
    原標題:為身處偉大時代自豪 「為國家富強驕傲,為自己身處偉大的時代並見證祖國的強大而自豪!」面對記者,中國移動湖北公司業務支撐中心經營分析組組長趙靜代表難掩激動。 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的趙靜,她的工作就是在海量數據裡淘金,在指尖經濟中衝浪。 「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十九大報告的這個數字,趙靜印象最為深刻。
  • 七處徵心之六:心在中間嗎?
    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佛仍然是抓住一句話不鬆口:你不管是在哪裡,要有個東西,要有個方位,要有個處所。「非無所在」應該打一個問號,帶有反問意味:「難道就沒有一個所在?」
  • 禪詩靜思 欲得安身處
    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 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 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 可以使你作出歸宿和隱遁決定的,是寒山,它的美麗值得你寄情其中。不過,可以使你永生而不死的,是寒山的禪境修為,他的深刻值得你用一生來參究。因此,這裡的寒山一語雙關,就像他說「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一樣,既是在指實實在在的一座山,又暗示著詩人卓越的內在修為和心境。
  • 身處黑暗的「光明使者」
    老師,你好【身處黑暗的「光明使者」】在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是視障人士,也是特殊教育教師。本身生活不便的他們,在學校化身園丁,通過學校開設的針灸推拿、老年服務與管理、中醫康復保健等專業,向殘疾學生傳授生存技能,幫助他們確立自信,走向光明的前程。
  • 上汽大眾:「身處激雷而心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古語說,「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反過來也可以說,成大事者,身處激雷而心如平湖。真正的強者,山窮水盡也不會失去目標與方向,危難窘境之中也會保持冷靜和篤定。個人如此,企業亦如此。而對身處市場頂部、年銷量以百萬輛計的超大車企們,比起銷量數據的「止滑」,他們如何在守住陣腳同時繼續保持強者的姿態和氣度,其背後的戰略眼界和自我調整更加值得關注。
  • 無用心處,方是正用心處 | 實修
    禪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切不著,無用心處。而參話頭正是有用心處。有處用心皆是著相;無用心處,方是正用心。如僧問古德:本來面目如何用心參耶?答曰:本來面目無你用心處!「參」正是用心處!問曰:如是無用心處,如何用心耶?答曰:無處用心,方是正用心;有處用心,皆是著相!問曰:無處用心,豈不落空耶?答曰:知落空者是誰?曰:是我也。曰:此既是你,豈落空耶?問曰:即將此知落空者為我可否?答曰:不可!問曰:為甚不可?答曰: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 當你身處低谷,應該怎麼做
    當我們身處低谷時,一定要相信,每一次跌落都是一種涅槃重生。熬過低谷期,你才會變得更強大;努力認真生活,一切都會變得更好。人生漫長,生活還在繼續,雖然身在低谷,仍然可以仰望星空。希望正身處低谷的你,能夠擦乾眼淚、揚起嘴角,默默地跟自己說一句:「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加油!」
  • 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厚臉皮活著,才能「鹹魚翻身」
    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又窮又無奈,走到哪裡,都被人瞧不起。俗話說,人窮不能窮骨氣,心不能窮。可是,你的骨氣從哪裡來?好死不如賴活著,你都身處逆境了,就別「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學會「厚臉皮」活著。一個人,身處逆境,就是做什麼都不順心,都感覺不愉快。稍微想改變一下自己,身邊的人就開始奚落你了,嘲笑的聲音到處都是。但是,你是「厚臉皮」,自然就不會在乎別人的嘲笑。都已經落魄了,不順心了,還要面子幹嘛。不如「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 七處徵心——《楞嚴經詳解》第11集
    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否。
  • 夜讀| 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我們身處的世界,是一個有光有影的世界。有些人為了滿足私慾,連一個貧窮殘疾人的代步工具也不放過,他們是製造黑暗的人;還有些人,看到別人有難處,就馬上伸出援手,將自己的光傳遞給處在黑暗裡的人。儘管第一種人不會銷聲匿跡,但第二種人必定會星火燎原。
  • 這四句金句,道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身處逆境的人,才會真正明白
    曾經經受過許多挫折和困難的古人或者前人,給身處逆境的人留下不少扎心的人生金句,特別是這四句話,更是讓我們感到人生的不容易。而在逆境中,能夠咬牙挺過來的人,卻往往會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第一句金句:人窮休入眾,位卑莫勸人。在民間,有很多耳熟能詳的俗語,卻道盡了人際交往的微妙性,比如這句「人窮休入眾,位卑莫勸人。」
  • 略釋「蘊」、「處」、「界」三科
    (五)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即眼、耳、鼻、舌、身、意等諸識之各類聚。五蘊系總一切有為法之大別,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總類聚有為之七十二法為五蘊,唯識家則立百法,合有為之九十四法攝為五蘊,皆不包括無為法。五蘊通有漏、無漏及善、不善、無記三性,故諸經論中亦以各種名稱說明其種別,如以屬於有漏者名為「五取蘊」等。【十二處】又作十二入。
  • 哪怕身處黑暗,也要心懷希望
    身處黑暗,是怨天尤人、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還是堅守內心的信念、用希望照亮迷途?史蒂芬•金的小說《肖申克的救贖》給出了答案。銀行家安迪被冤入獄,為了重獲自由,他憑藉自己的金融才能為監獄的長官報稅、洗黑錢,換取自己有限的自由生活。不幸的是,能夠證明他清白的目擊證人被監獄長暗殺了,安迪失去了出獄的機會。從那時開始,安迪就策劃越獄。
  • 拆除一處「違」 築起一片「心」
    制服在身 責任在肩早在今年8月,城管中隊接真南路3717弄居委及物業反映,該小區某號樓有業主正在擅自搭建「陽光房」,片區城管羅丞哲組長帶領隊員朱愷平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進行查看,在確認該處存在違法搭建「陽光房」後依法對其進行宣教查處。當事人業主王阿姨(化名)於6日內將搭建的「陽光房」自行拆除完畢。
  • 高端高價農產品頻湧現:逛農貿市場像身處奢侈品店
    原標題:高端高價農產品頻湧現:逛農貿市場像身處奢侈品店 每公斤大米596元、每公斤香菇數百元、每公斤紅薯30元、一個雞蛋8元、一個獼猴桃10多元……在湖北,這樣的天價農產品正不斷湧現。《工人日報》記者近日走訪湖北農產品市場發現,隨著農業創業人群的增加、經營理念的「更新」和營銷渠道的多元化,高端、高價農產品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