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一條秦淮新河,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想今天該走哪條路去單位才不堵」……圍繞南京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在目標方向、民生保障、營商環境等議題之外,有關大板橋區域的交通出行問題也成為雨花臺區代表團關注的焦點。多位在該片區工作的人大代表表示,交通短板已經成為影響大板橋地區城市發展、產業轉型、民生福祉的最突出問題。
去年兩會上,加快推進「兩橋」片區城市更新和梅鋼轉型升級被作為南京重點支持雨花臺區發展的一件大事。以鐵心橋、西善橋街道為主的「兩橋」片區不僅是未來3—5年雨花臺區打造的城市新中心,還在整體呈西南狹長走向的雨花地域上將軟體谷分隔為北園、南園和西園。相對位於秦淮新河以北、和主城緊密相接、各類公共設施配套完善的北園,居於秦淮新河以南的南園和西園不僅斷頭路多、公交線路少,軌道交通幾近「寸鐵不生」。
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是雨花臺區的支柱產業,以一區之域創造了全省兩成、南京四成的同業佔比。前不久閉幕的雨花臺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雨花提出打造數字產業地標的目標。在北園發展已經飽和、南園擴展餘額不多的情況下,加速發展西園成為雨花軟體突破3000億目標的關鍵。區域發展,交通先行,尤其是以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為主的高科技性產業,出行不便不僅影響了西園的拓展和產業項目的落地,也讓人才引進、搬遷轉移難言說服力。南京市人大代表、梅鋼公司黨委書記施兵家住河西,在現階段繞城拓寬造成常態性擁堵的情況下,直言自己每天去單位都有些痛苦。
和「兩橋」片區更新改造一樣受到交通困擾的還有涵蓋整個梅鋼的大板橋片區。談到區域內梅山礦業的轉型升級,此前已和實施主體寶地南京多次溝通的南京市人大代表、西善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徐立表示,G205公路是除繞城外目前貫穿整個區域的幹線公路,客貨混行加上受寧蕪鐵路開行影響,通行效率不高、沿線環境較差等問題已存在多年,與之通聯的岱山片區十多萬人出行靠數條公交線路,每次民生接待居民們最關心的就是交通出行。「雖然明年通車的7號線將讓岱山邁進地鐵時代,但在其他規劃線路短期無法成行的情況下,能否考慮通過加密、優化與該線路對接的周邊公交緩解出行難題?」
板橋街道可謂是整個大板橋片區的中心,計劃總建築面積超過140萬平方米的潘窯和綠洲兩大保障房項目就位於區域內,僅學校就規劃了十多所,在目前的路網格局下再加上現有居民的出行,僅靠公交班線杯水車薪。南京市人大代表、板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趙道韡在本次兩會上提交的3份建議均為交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推動板橋新城區域內軌道交通建設。「在寧蕪鐵路外遷加快推進、區域內城市總體規劃即將穩定落地的情況下,加快推進地鐵8號線、9號線、16號線線型確定,並儘可能納入『十四五』規劃,爭取及早開工建設,一方面能夠滿足區域群眾出行需求,儘早發揮軌道交通『骨幹』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拉開板橋新城區域城市框架,優化城市發展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同為大板橋片區的梅山街道對改善區域交通出行也抱著深深的期望。南京市人大代表、梅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志新多次提到寧蕪鐵路「大外繞」的建議。「『小外繞』不能改變區域內板塊拼貼現象,影響形成規模較大的連片產業、居住區,對區域發展未來的制約會越來越明顯。推動寧蕪鐵路併入寧安城際廊道的『大外繞』工程,不僅可以徹底消除寧蕪鐵路對片區造成『分割』的影響、提升土地價值、加快8號線的建設進程,還將釋放融合大板橋片區的城市空間,在便捷居民出行的同時推動區域產業格局的轉型升級。」
對於大板橋片區的公共運輸,尤其是軌道交通的短缺,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著名交通專家楊濤表示,大板橋片區是建設南京都市圈、聯動皖江城市帶、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區域門戶節點,便捷出行、大運量的軌道交通必不可少,也是引領板橋新城開發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支撐。「目前9號線一期即將開工,二期工程將南延至板橋新城。寧馬城際S2線已列入長三角城際軌道網建設規劃,未來線網規劃中的16號線將進一步強化板橋片區與主城中心地區聯繫。」楊濤表示,「『十四五』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應優先考慮加快大板橋地區軌道交通線路建設,儘快消除該片區軌道交通空白。」記者 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