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延長女性產假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很多國家的勞動法都規定了最低的產假福利,但世界各國國情不同,產假由此也長短不一。讓我們圍觀一下,世界各國產假到底有多長?
德國:孩子3歲之前 父母都可以休「產假」
產假休多長時間合適?德國人認為,孩子出生頭3年最需要父母陪伴,應創造更多機會,讓初為人父母者與孩子在一起。因此,孩子3歲之前,父母都可以休「產假」。
德國「產假」分為母親個人的生育假和父母兩人的育兒假,最長可以休至孩子滿3歲。其中,大約一年為有償假期。
母親生育假共14周:分娩前6周、分娩後8周。前6周,除非孕婦明確同意,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其工作。後8周,無論產婦是否有意願工作,都必須休假。如果遇到早產、多胞胎等情況,產後休假時間可延長至12周。
休假期間,女性職工的收入由醫療保險機構和用人單位共同保障,標準為其休假前3個月的平均淨收入。目前,德國公立保險機構的支付標準為每天13歐元(1歐元約合8.23元人民幣),剩餘部分由用人單位承擔。此外,用人單位在職工休假期間應照常為其繳納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費用。
育兒假是父母共同的福利。從孩子出生起算,直至其滿3歲,父母雙方都可以停薪留職,在家帶孩子。在此期間,父母可向聯邦政府申請育兒假補貼,標準為休假前平均淨收入的65%至67%,每月最低保障300歐元,補貼上限1800歐元。
如果父母雙方都休假,總計可以領取最多14個月補貼;如果只有一方休假,則最多只能領12個月補貼。
按照預算,德國聯邦政府2014年將支付育兒假補貼53.7億歐元,佔家庭事務總支出的73%。政府如此慷慨意在減輕國民顧慮,鼓勵生育,以彌補人口不足。 >>>詳細
俄羅斯:全薪產假140天
2010年,俄羅斯城市下諾夫哥羅德舉辦「超級媽媽」評選活動。新華社發(安德烈攝) [資料圖]
眾所周知,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是俄羅斯的「老大難」問題。因此俄羅斯將產假制度設計得更有利於產婦,以便讓女性生育孩子「後顧無憂」。
俄羅斯現行法律規定,產婦可以享受全薪、半薪以及無薪產假。其中全薪產假140天,包括產前70天和產後70天,這期間用人企業需要全額支付產 婦薪水。如果是雙(多)胞胎或者出現難產等分娩併發症,產假時間在此基礎上相應增加。在休完全薪產假後,產婦可以繼續休半薪產假,一直到孩子滿一歲半。這 期間,產婦可以領取相當於原工資40%的補貼,這筆補貼由國家社會保險基金支付。
在小孩一歲半之後,如果產婦還想繼續在家裡照顧孩子,那麼她可以繼續休無薪產假,直到小孩滿3歲。無薪產假是沒有薪水的,不過僱主必須保留她的工作崗位。
實事求是地說,俄羅斯產假制度對用人單位相對不利,因為僱主需要為產婦支付薪水,並需為其保留崗位,時間可能長達3年。因此一些私人企業可能會 找一些其他理由將懷孕的女性員工辭退。遇到這種情況,孕婦可以將用人單位告上法庭,俄羅斯法律在這方面十分注重保護產婦的權利。
俄羅斯沒有專門為孩子父親規定產假。但如果因為某些情況產婦本人沒有休產假,孩子的其他監護人也可以享受上述全薪、半薪以及無薪產假。 >>>詳細
瑞典產假時間之長,令大多數國家自嘆不如
斯德哥爾摩街頭的「奶爸」。劉一楠/攝
所謂「慷慨」,首先是瑞典產假時間之長,令大多數國家自嘆不如。
依照瑞典法律,準媽媽可以在預產期前7周開始休預產假。從孩子出生到一歲半,父母可以完全休假在家。在孩子8歲或讀完小學一年級以前,父母可以將工作時間縮短最多四分之一。以每日8小時工作為例,帶孩子的父母可以每天只工作6小時。
不過,上述「產假」並不是帶薪休假,只是受法律保護的產假時間。瑞典人休產假期間的收入並不是由單位承擔,而是主要依靠領取政府發放的產假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瑞典的產假補貼之高同樣令人感到「慷慨」。從孩子出生到8歲以前,父母雙方共有480天產假可領取補貼,其數額大致相當於休假前實際收入的80%。
除領取政府補貼外,勞動者還可以同僱主就產假期間工資或補貼進行協商。一些僱主為留住人才,願意給休產假的員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薪水,以體現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
瑞典法律還規定,僱主不得對休產假的員工「態度冷淡」。原則上,員工休完產假後的工資不得低於休產假前。
瑞典斯堪迪亞銀行財務長埃米爾·韋斯特格倫就是從休產假中「獲益」的典型之一。當韋斯特格倫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他為照顧孩子休了一年半的「產假」。其間,銀行不僅為他發放額外補貼,甚至在他休假結束後還給予升職獎勵。
「休產假不應該成為人們職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韋斯特格倫說,「無論是哪個級別的員工,銀行都鼓勵他們休產假;當一名員工休完產假回來上班的時候,他的人生已經變得更豐富,這是我們銀行的財富。」
英國:「奶爸產假」折射時代變遷
說起來,唐寧街對英國產假制度的貢獻很大。早在1999年,工黨政府就通過新法律:父親在孩子5歲前享有13周帶薪休假;次年春,英國從主流到八卦媒體同時起鬨,時任首相布萊爾的妻子謝麗·布萊爾即將生下第四個孩子,也是150年來唐寧街10號迎接的第一個新生兒,布萊爾該不該帶頭休產假呢?
妻子帶頭施壓,公開呼籲丈夫為幾百萬英國爸爸做榜樣,讓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著實糾結。但是,善於變通的布萊爾最終決定選擇「第三條道路」——既不停止首相的職責,也要多花點時間陪太太和孩子。布萊爾對產假制度的調整,後來讓現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平白撿了個第一——「第一位休產假的在任英國首相」。
2010年,卡梅倫的小女兒呱呱落地,他把政務一股腦兒地交給了副首相剋萊格打理,自己陪伴妻女到康沃爾逍遙了兩星期。順帶說一句,英國產婦們沒有坐月子的習慣,也沒那麼多忌諱,剛生完孩子就推嬰兒車逛超市的新媽媽有很多。
2011年,卡梅倫政府再推新政——如果妻子沒休完一年產假就上班,丈夫可以接著休,最長可休半年。媒體引用相關研究稱,宣稱爸爸照看的孩子會更聰明、更健康;英國社會對奶爸們也很待見,給他們起了一個很潮的名兒:「酷爹」。對英國政府來說,鼓勵父親照看新生兒,與鼓勵婚姻和家庭的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詳細
韓國:生雙胞胎的韓國媽媽 產假由90天延至120天
韓國首爾兒童公園。[資料圖]
據韓國媒體消息,2014年1月21日,韓國僱傭勞動部頒布了《勤勞基準法》(以《憲法》勞務條例為基準,保障並提高勞動者基本生活水準的法律)和《僱傭保險法》的修正案。修正案規定,從2014年7月起一次生一胎以上(雙胞胎、多胞胎)的女性產假由90天延長至120天。這項修正案適用於2014年7月1日後分娩的女性。
近年來,韓國雙胞胎、多胞胎出生比率持續增加,因此預計有更多的女性會享受到新規定所帶來的福利。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雙胞胎和多胞胎在全體新生兒中佔的比率是1.98%,而2012年這一比率升至3.23%,大幅提高。
修正案還規定,企業主如若違反該規定,將處以兩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最高1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6,893元 )的罰金。
另外,修正案規定了120天產假期間的補貼支付分配。其中75日的補貼由企業主支付,超過的45日由政府僱傭中心承擔。中小企業等優先扶持對象則可從僱傭中心獲得120天產假全額補貼。韓國政府提供的產假補貼額度為正常工資的100%,為每月13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7680元)。(人民網)
美國沒有帶薪產假怎麼辦
美國產婦可以休不帶薪產假12周,這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短的產假。而且還有一些限制,比如之前必須受僱於特定僱主12個月,其間至少工作1250個小時等。 >>>詳細
美國人不坐月子、沒有產假、生了孩子就上班……一提到「坐月子」的話題,人們就會想起這些頗為「悲催」的場景。其實,帶薪產假如今也已成為許多美國育齡男女不得不關注的話題。
雖然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但卻是發達國家中少有的非福利型國家。美國龐大的醫療保險系統,以市場經濟為主、政府補貼為輔,而生育費用、產假等與生育相關的內容也是如此。
求職時,美國大多數育齡男女,都要與僱主進行充分溝通,或贏得對方開出的「好條件」,或提前追加購買相應類別的醫療保險,以便為女性自身或妻子生育之後做準備。此外,少數有能力的企業,會把提供帶薪產假或輔助提供相應醫保,作為吸引優秀員工的條件之一。
迄今為止,在聯邦層面,僅有1993年通過的《家庭和醫療休假法案》為產假提供了法律保障——給予女性12周無薪休假的權利,且產婦必須在連續12個月內、孩子1歲前休完。即便如此,並非所有美國新媽媽都能享有這一福利。這項立法,僅覆蓋聯邦、各州及地方政府、僱員人數在50人以上的私營企業,而小企業僱員或兼職工得不到這項法律的保障。
在沒有立法保障的現實中,就算總統歐巴馬也僅能在白宮內部暫時提高僱員福利。他已經批准白宮僱員在生育、生病、受傷等情況下,可最高享有6周帶薪假。不過,白宮易主之後,這份福利能否延續,還要看後來人。與此同時,歐巴馬特別在「白宮工薪家庭峰會」上,為已經提升產假福利的加利福尼亞州、新澤西州、羅德島點了贊。
與歐美一些福利型國家相比,美國的醫療體系沒少受人詬病,這也是美國工薪階層的一大後顧之憂。為此,美國「個性」導演麥可·摩爾就曾製作紀錄片《醫療內幕》,吐槽美國昂貴而吝嗇的醫療體系,將之與近鄰加拿大、歐洲盟友法國乃至老對手古巴的公費醫療等作比較。在片中,有不少生活在他處的美國人現身說法,為法國等地的產婦種種福利而歡呼——這些場景,想必會令不少熒幕前的美國人豔羨不已。 >>>詳細
法國:帶薪產假為22周
為嬰兒哺乳的年輕媽媽(資料圖)
根據2008年的數據,在法國,當孩子出生後,夫婦兩人法定的產假天數合計為318周,足足有6年的時間,其中有薪產假為22周。在這個時間內,僱主不可以解僱休產假的夫婦。>>>詳細
新加坡父親也可享一周帶薪陪產假
新一輪配套推出了法定陪產假,希望為父親從小培養與子女的默契,積極分擔養兒育女的責任。(鄺啟聰攝)
據《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男性僱員從2013年年起可享有一周有薪陪產假,如果妻子願意分享四個月產假中的其中一周,男性僱員則可享有額外一周陪產假,這兩周陪產假的費用由政府支付,資助上限是每周2500新元,約合12500元人民幣(包括公積金)。只要與僱主達成協議,男性僱員可在子女滿周歲前,靈活申請陪產假。
新加坡政府在2008年檢討生育配套政策時認為,當時還不是推出父親陪產假的時候,讓一些人感到失望。政府這次的配套更注重夫妻共同承擔養兒育女的責任。合同聘用制下的女性只要在過去一年裡工作至少90天,即可享有由政府支付的產假福利(Government-Paid Maternity Benefit)。這項現金福利的計算方式將申請者過去一年的總收入和全年工作天數來計算。生育頭兩胎的女性可得到政府提供的八周生產福利,生育第三胎或更多胎的女性則可得到政府的16周生產福利。
領養事假是另一新的法定事假,領養者可在養子女滿周歲前享有四周領養事假。目前,僱主自行決定是否要提供領養事假,若提供可向政府申請補貼。 >>>詳細
(文字來源:新華網、國際先驅導報、人民網、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