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一課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好!感謝各位家人抽出時間來,我們一起學習!
今天我們了解一點:古中醫對人體的認識還有一些養生的一些觀念。由於我們這個只是一個語音的教室,就不能用視頻、板書,所以我儘量講得讓大家能夠聽清楚。
我們所講的天人合一的中醫養生,是秉承《黃帝內經》裡面天人合一的理論。因為中醫的四大經典,首先就是《黃帝內經》、 《傷寒論》、《神農本草經》和 《難經》。在《黃帝內經》裡面,對天人合一的這個理論,闡釋地比較清楚,但是由於中醫在傳承過程當中,特別是近代解放之後,出現了斷層,所以有很多古人有關中醫養生的知識、理論、觀念,大家都不了解。有的人也知道以前的中醫或者是老人會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一些經驗,但是不明白這裡面所蘊含的中醫的道理。《黃帝內經》裡面天人合一的理論,已經看不到影子了。在《黃帝內經》裡面講人體裡邊的最大的一個規律,或者是《黃帝內經》裡面講中醫,無論是用藥、用針、推拿、膏摩或者是導引,很多中醫的治法所遵循的最大的一個原則,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黃帝內經》裡邊,我們平常有很多諺語裡邊,有很多古人傳下來的一些經驗,都體現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這麼一個原則。但是,對於「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我們不了解其中深刻的含義,與我們的生活還不能夠結合起來。
其實在古人的生活當中,沒有電燈、電腦和電視,他們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種生活的規律,是順應自然界的自然之道的,是與自然合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本身就是順應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個怎麼講呢?我們中醫的源頭在哪裡?有人說中醫的源頭在《易經》,有很多的古代的知名大醫家講「不知易,不足以言醫」,或者講「易醫同源」,包括唐朝的孫思邈老先生也是這樣講。
在07年中醫界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有一位很了不起的中醫學家,李可老先生。在07年大概是6月,李可先生,包括他的學生,一起整理、出版了一本書,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在這本書裡面,把中醫的源頭解釋的比較清晰、清楚。也就是說,中醫的源頭他是在《河圖洛書》裡邊。《河圖洛書》不光是中醫的源頭,也是中華文化,比方說,建築、音樂、風水、武術....等等的源頭。我們中國的哲人或者古聖先賢都認為我們中國的文化全部是來源於《河圖洛書》。那麼《河圖洛書》是什麼呢?現在我們年輕的這些老師們或者媽媽們,對這個可能有點陌生,但是我們古人從小就在學、在用這些東西。在《河圖洛書》裡面,你如果把幾個數字,然後把古人說的幾句話,把他對照起來,然後再來講,《黃帝內經》裡面「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這個規律,就是非常非常直觀的。
《河圖洛書》 特別是《洛書》,一般來講認為是代表後天。我們在小學,一般都學過一道數學題,就是九宮格,從1到9,橫著加、豎著加、斜著加,都等於15,寫毛筆字也要用到九宮格。我們可以拿一張紙,畫一下九宮格。九宮格,就是畫一個井字,最上面寫9,最底下寫1,左邊寫3,右邊寫7。
我們從小學就學的這個數學題,其實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這個實在是不可思議。那麼在這裡邊,有一個什麼規律呢?「1」這個數字,在一年當中,它代表冬至;「9」這個數字,它在一年當中代表夏至;「3」這個數字,在一年當中,代表春分;「7」這個數字,在一年當中,代表秋分,中間是代表土,長夏。
那麼這幾個方位和數字在一年當中,冬至在《易經》裡面講:冬至一陽生,那麼這個「1」就代表冬至一陽生。「9」夏至,代表陽氣到了極點,陽極則陰,那麼夏至就是「一陰生」。「3」春分,代表春天,如果這個圖配上後天八卦的話,那麼「3」這個位置是正東,代表八卦裡面的震卦,那這個圖完全可以解釋道家所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生萬物」有很多道家的大師講過,說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天地萬物」,但是講的懵裡懵懂的,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意思。那麼在我的課堂當中,結合孔子的對《周易》的《繫辭》講的很清楚,「3」代表春天萬物的生長,「3」的位置是正東代表震卦,這個位置代表春天,春天就是萬物生長,那麼,三生萬物就是指春天萬物生長,是很具體的。所以,如果解釋成兩儀三才太抽象了。易經雲: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悅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帝出乎震,我的理解顛覆幾千來的相襲成俗的認識。這個地方根本不是講帝乙在東方出生了,這樣講實在是太牽強附會。《易經》本身是闡釋宇宙天地萬物的生長沉浮的規律,而不是哪一個帝王在什麼地方出生了。懇請各位高明賢達鑑之。我從2012年就堅持闡明這個觀點,這個地方這個帝應該是通假字,帝通地,應是講地下的陽氣在震卦這個方位出來了,震卦又代表雷啊,春天的雷聲,其實古人一直解釋是地氣出土了與天氣相接,所以與天陽相見於離卦。這個「3」在人體裡面代表肝臟,「1」代表腎,「9」這個位置代表心,「7」這個位置代表的是肺。那麼從冬至一陽生,陽氣開始冒出一點頭,陽氣慢慢變大。「1」過來之後左邊是「8」,「8」代表的是陰,是代表這個位置陰的量,那麼這樣陽氣逐漸變成「3」到最大的「9」,它就體現了這個量變,變成「9」然後一陰生,其實就是解釋的太極圖。這個圖就是在一年當中。在一天當中可以對應12個時辰,子時在一天當中,就是晚上子時是一陽生,午時是一陰生。
這個圖它也解釋了一天當中陰陽的消長平衡和變化,這個圖從「3」到「7」這條線可以看成是地平面,一年當中也可以看成是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加上長夏就是五季,一天其實可以分成四季。那麼,晚上相當於冬天,早上相當於春天,中午相當於夏天,下午相當於秋天。那麼這個圖它就能夠把我們《黃帝內經》裡面講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解釋的非常清楚。我們也可以看成是太陽,晚上的時候太陽肯定在地球的另一邊,到早上太陽升出地平面這個時候就相當於3的位置,中午太陽升到最高,下午太陽慢慢往下降,也就代表一個陰陽的變化。那麼我們人體裡邊的陰陽就受外邊宇宙陰陽變化的影響。在人體來講,人體裡邊的陰陽和外界自然界的陰陽是同步的,本來天人就是合一的,如果你違反了這個規律就容易生病。如果把自然界、宇宙當中或者幾大星系,特別是我們古人研究的木、火、土、金、水,加上日月,加上五星,還有北鬥九星對地球的影響。《黃帝內經》天文學裡就有日月五星對地球的影響,會有五運六氣,五運六氣宇宙當中的……少陰君火……。他這個能量直接作用於人體的十二經絡,也是體現了天人合一。
我們在這裡主要是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這麼一個規律。我們從《洛書》這個圖知道陽氣在一天當中,從子時一陽生到早晨陽氣變成了「3」,然後中午陽氣變成了「9」。在這麼一個過程中,陽氣一直都是慢慢往上升的,慢慢逐漸壯大的。也就是像太極圖那樣, 「一陽生」的時候是陰氣到了極點,陰極陽升,太極圖的兩條魚裡邊,有一個白點代表「一陽生」,然後慢慢變大。那麼,一天當中早晨我們起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陽氣往上生發,這個意義非常重大,無論是對於調整疾病還是養生,還是一個家族,還是一個企業的運勢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我們古人在這裡邊有很多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但是我們一直都不明白,因為我們在文化的傳承當中出現了斷代、斷層。以前很多人都聽說過,很多地方老百姓都流傳「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樣的說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講?
夏天比較熱,為什麼要吃薑呢?很多人都覺得好像說的不對。春夏的時候陽氣是往上升的,那麼姜是辛溫、辛辣的東西,能夠幫助人體的陽氣往上升。夏天的時候有很多人吃涼的,就會阻礙人體的陽氣升到最高的「9」,或者你的量根本達不到「9」,那麼就會不健康。那麼我們再把這個放到一天來看,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上床蘿蔔下床姜,不用醫生開藥方」什麼意思呢?上床就是睡覺,下床就是早晨起床,晚上睡覺吃蘿蔔,早晨起來吃薑。蘿蔔是降氣的,生薑是昇陽氣的,所以,早晨要吃溫熱的東西能夠幫助你的陽氣上升,幫助「3」很順利的升到「9」。「3」代表肝,「9」代表心,那麼,也就是說能夠使你身體裡的木生火,也就是說你的陽氣能夠達到正常的那個最高量,如果你的陽氣達不到正常這個最高量,那你就是一個病態的,或者現代叫亞健康狀態。
還有的地方講「春捂秋凍」,為什麼這麼講呢?也就是春天要保護你的陽氣不受寒氣的傷害,所以春天不要把衣服去的過早,春天如果把衣服去的過早,那麼陽氣就容易被寒氣所傷,就傷了往上升的陽氣。秋天,天氣變涼一點,自然界的陽氣就要往地下潛藏,人體裡的陽氣也要下降。秋天剛開始變涼的時候不要馬上加衣服,如果穿的很暖就會導致身體裡的陽氣降不下去,上面就會發熱、上火,下面就會涼。就會造成「上熱下寒」的局面,也是現在很常見的局面。
在我們古代,很多的人,包括佛教裡很多的寺廟,佛教裡的禪宗,有一個老和尚打七,很出名,他一個徒弟和我的關係很好,據說是在少林寺練武13年,我們認識的時候教了他一些中醫方面的知識,他很感興趣,也很佩服。我在四川講課的時候他去聽,在我講了這些問題的時候,他說他們那邊的老和尚打七的時候,早上就給大家煮紅糖薑湯喝,晚上就吃蘿蔔包子。這就說明禪宗的老和尚很通達人體的道理,早上給法師們喝薑湯,幫助他們陽氣上升,晚上幫助陽氣下降,加強了人體的正常規律,可能更有助於開悟、明心見性這樣。蘿蔔包子還要做的比較難吃,就是怕有些師傅吃的很多,吃的過飽,打七就坐不住。這樣講來,古人對於這種規律是很通達的,可是我們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了。
現在網上很多人講「晚上吃薑是砒霜」,什麼道理呢?很多人都不知道。意思就是說生薑是辛溫行散的,可以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生薑皮還可以利水,治療水腫。晚上陽氣往下降,吃生薑會導致陽氣上升,就阻礙陽氣下降,就違反了身體的規律,所以才有這句話來講「晚上吃薑是砒霜」。我們只知道這樣講,卻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還有一些人,晚上一喝茶就失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人體裡邊的氣到晚上要下降的,那麼,你在那裡喝茶,很多茶都是溫性的,包括很多綠茶,清明時節的茶。清明時節的時候自然界有生發之氣,是春天,所以叫春茶,喝了之後引導陽氣上升。晚上喝茶之後就倍精神,瞪著眼睛睡不著覺,陽氣降不下去。如果陽氣總降不到腎水裡去,那麼腎就虛了,先天之本就虛掉了。腎在中醫裡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熬夜的人就等於慢性自殺」。如果到了子時「一陽生」的時間還不睡覺的話,那麼陽氣已經開始升了,還沒睡覺,還瞪著眼睛,眼睛在上面,眼睛還睜著,陽氣還在那裡,沒有下來,就經常上火,頭上冒油,滿臉冒油,牙齦腫痛,流鼻血,牙齒出血,鼻腔乾燥,眼屎比較多,口腔潰瘍,青春痘等等這些症狀都會有,膝蓋冰冰涼,腳丫冰涼,肚臍、腰都會涼。違反了這個規律,我們的身體就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那麼對於小孩子來講,小孩子生發之氣很足,我們早上一定不能給他吃冰的東西!一定不能吃冰的東西!如果早上很多人起的晚,從冰箱拿出來冰的水果,冰的牛奶,冰的麵包給小孩子吃下去,那麼這個冰,一下就阻遏了這個小孩子的生發之氣和陽氣。一個是會影響他長身體、長個子,另外這個寒氣堵在他的胃裡邊,導致脾胃升降失常,那麼也會發燒,也會嘔吐,有的會拉肚子,時間長了,那麼臉色會變的青青黃黃的,胃口也很差。如果這個胃裡邊的寒氣很重的話呢,也會造成嘔吐,一吃飯就會吐,或者一著涼就吐。這個夏天鋪上涼蓆,一下雨天一涼就吐,為什麼?就是寒氣堵在了脾胃裡邊,所以早上千萬不要給孩子吃涼東西。有的養生專家講,早上吃蘋果,是什麼黃金呀還是白銀呀,我也不懂!那麼他根本就不懂《黃帝內經》裡講的「春夏養陽」的規律。
那麼水果無論它是溫性的呀還是寒性的,像這個櫻桃呀,榴槤呀,橘子呀,好像都是溫性的,它即便是溫性的,但是它是生的。在中醫裡邊它屬於一類東西,叫生冷寒涼,都是低於你的體溫的。那麼你早上任何水果都不能吃,如果經常吃水果,影響了你身體裡邊的陽氣往上生發,那麼到了後邊呢,巳時,也就是9點到11點這個時間,或者11點到了午時之後,你就沒有精神了,你的陽氣就升不上來了。
所以,這個水果什麼時候吃比較合適呢?中午午時是「一陰生」的時候,陽氣達到了最旺。那麼,吃完中餐之後,一般呢會睡上半個小時,這個時候起來吃一點水果,既可以補充一點維生素,也可以它這個水果裡的涼性幫助你身體裡的一陰生,氣往下降,又順應這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所以這個時間吃最好了。那麼晚上吃呢,按說也可以,但是由於晚上陽氣比較弱,陰氣比較重。那麼小孩子的話最好不要吃。因為吃在他這個肚子裡邊,胃腸裡邊堵在哪裡的話,導致陽氣降不下來的時候,就會發燒。
有很多有經驗的媽媽或者老師,他們會發現會留意,很多小孩子晚上喝一包涼的牛奶,或者是吃一根香蕉的話,到了晚上12點左右就會發燒。這種發燒你去醫院裡邊去檢查,去查血常規,也沒有細菌感染,也沒有病毒感染,也沒有支原體感染。西醫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有經驗的家長或者是爺爺奶奶他就會給小朋友倒一點紅糖水,如果是4歲以下的小孩子就倒一點紅糖水,倒一點蔥頭,或者是倒一個熱水袋,把肚子給熱敷以下,暖一下,那麼小朋友的肚子就會咕嚕咕嚕的一叫,身上出一點點汗,就退燒了。4歲以上的孩子,搞一點生薑紅糖喝下去,肚子一咕嚕,有的小朋友就會排氣,然後出一點汗,馬上就退燒了。
如果是去醫院打吊瓶,因為他是吃了涼東西,堵在這個胃腸裡面,你去醫院打點滴灌進去的還是涼水。一般打上吊瓶之後,他的發燒會更嚴重。那麼這個家長就會跟醫生急眼了!你們這是什麼大夫呀!因為我以前在醫院裡邊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打上吊瓶之後體溫不降反而還會升,這是怎麼回事呀?那麼家長就跟醫生急了,你們這是什麼醫院呀!怎麼打吊瓶打的發燒越來越嚴重了?原因就是它本身是涼氣在裡邊,那麼又往裡面灌涼水,那麼就堵的更厲害,陽氣更下不來,身體更調動它的陽氣去通他,那麼就發燒更嚴重。
那麼我們知道這個原因,我們把那個部位把胃腸裡的寒氣用熱的東西給去它除掉,他胃腸裡面一咕嚕,氣通了,就排氣嘛,幫助小孩子就放屁嘛,那麼通氣了,出一點汗,寒氣散掉,就自然好了。所以也沒有病毒,也沒有細菌,也沒有支原體,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那麼我還遇到幾個比較嚴重的,吃冰還有涼牛奶的小孩子。有一個3歲的,有一個6歲的,直接吃到嘴歪眼斜,有一個姓楊的小寶寶長得非常漂亮,她家也很有錢。結果家人把冰箱裡的涼牛奶拿給她吃之後,突然發現她一笑,哦!嘴歪眼斜,很恐怖!跑到全國北京同仁醫院、我們省裡最好的醫院都去看了,什麼眼科都去看了,也查不出個什麼原因來,治了三個月一點效果都沒有。他的一個老師是搞什麼右腦開發教育的,找我治過病,然後就是介紹到我那裡去,到我那裡去的時候我一看,哦!我就說你這個就是吃涼東西吃的。他說是。他說我家孩子小,才三歲,不能吃中藥。我說沒問題,我給你一個布包戴到肚臍上,帶一天24個小時,第二天取下來,他說這可以,沒問題。那麼我就給她開了吳茱萸、肉桂、紅花、艾葉這四味,用白布包包起來戴到肚臍上。第二天,她興高採烈的來了,她父親開著車拉著她一家人都過來了。他說,宋醫生我從來都不相信中醫啊,完全好了。就是戴在肚臍上一個布包,她那個嘴歪眼斜完全好了。所以,中醫有時候很神奇。
在東莞也碰到一個六歲的小朋友,他爺爺非常寵他,也是給他吃了冰,也是嘴歪眼斜,也不願吃中藥,還嘔吐,也是給他這麼一個小布包,戴在這個肚臍上。他年紀大一點,估計冰吃的多一些,他是戴了三天才完全好。就是肉桂,吳茱萸,艾葉,紅花各20克。那麼這個布包取下來的時候是溼呱呱的,也就是說他身體裡邊的寒溼氣被這個藥吸出來了,那麼他就好了。
所以,由於現在寒涼的東西太方便了,我們看到很多小朋友臉色黃黃的,瘦瘦的,大便乾乾的,他那個胃腸裡面都結了冰了。還有的身上起溼疹呀,很多啊,到晚上身上癢的都抓破了,其實都是寒溼氣堵在了胃腸裡面。所以這個冰呀,千萬不要吃太多,小小朋友最好不要吃。
那麼,《內經》裡面這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還包括教育孩子。我多次講過這個問題,那麼對於很多家長來講,都不了解這個內情。小孩子升發氣特別足,早上起來是升發之氣,需要鼓勵,千萬不要訓斥。那麼訓斥就相當於讓他的氣往下降,那麼鼓勵就是讓他的氣往上升。所以早上起來一定要鼓勵孩子,哇!寶寶啊,你今天很棒的啊,你一定會表現的更好,他就很興高採烈。這時候他的升發之氣就升起來了。那麼,孩子就健康,個子也長的高。那麼什麼時候訓孩子呢?晚上。所以,以前的古人講要秋後算帳。
所以春天、早上啊,要鼓勵,要賞賜。這是《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裡面講的啊。 春天「賞而勿罰,予而勿奪」。在尚書裡面講「春夏以德,秋冬以刑。」
「春夏以德」就是要施行仁政,仁德,要施德於人,在家庭裡要施德於家裡的所有成員,都要鼓勵。公司裡邊也要這樣,早上鼓勵,晚上總結。那麼小孩子你一批評他,他的氣馬上就下去了,也是很多有經驗的家長,細心的家長你可以觀察到,你的小孩子,你只要一批評他,他一哭,哭著哭著慢慢倒在床上就睡著了。你在那邊還奇怪呢,哎,我怎麼還沒說完你怎麼就睡著了。你一批評他,他的氣馬上就呼地降下去了,那麼就睡著了,是這樣的。那麼,晚上你如果逗他,現在有很多小孩子11點了都不睡覺,12點還不睡覺,為什麼?就是白天大家都在上班,到晚上了才回到家。跟孩子鬧呀,瘋啊,寶貝啊,怎麼樣?壞了,氣都上來了,瞪著眼睛不睡覺,這個很麻煩的呀。所以晚上千萬不要逗他,晚上可以訓他幾句,今天哪哪沒有做好呀。晚上逗孩子,孩子越來越精神,12點都不睡覺瞪著眼睛。那麼他的陽氣耗散掉了之後,往後他的身體就發育不好。所以這個也是屬於《黃帝內經》裡面「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
那麼包括我們古代的國家,如果有人犯了罪,一般都是押入天牢,秋後處斬。以前賢明的國王都沒有說春天拉出去殺掉,那就違反了天地之間的仁和之氣,升發之氣,那麼這個國家就會有厄運的。
那麼一個家庭如果早上睜開眼就吵架。完了!這個家庭要倒黴了,所以早上醒來一定不要生氣!
以前的老人都特別的智慧,早上都是說好話,多鼓勵,喝薑湯,喝紅糖水。紅糖是溫的,白糖是涼的。那麼在治病用藥裡邊,如果吃補陽的藥,一般是在什麼時候吃呀?就是在上午中午吃。如果是滋陰的藥,養血的藥,什麼時候吃啊?就是下午、晚上吃。曾經有一個治癌症比較厲害的中醫,有很多人去他那裡學習,發現這個醫生會開兩個方子治癌症,上午開的就是補陽、補氣的,下午晚上吃的就是攻邪的、活血的,所以他就是順應了人體裡面的規律。
我們今天的課講的就是一個大的規律。還有需要注意的就是,晚上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晚上如果做劇烈的運動,那麼晚上出很多汗,晚上屬於冬天,它要收藏,晚上出很多的汗陽氣散掉了。很多人堅持晚上運動,晚上鍛鍊,健身,結果弄的身體越來越虛,還不知道怎麼回事。那麼晚上去蒸桑拿是最害人的,千萬不要做這個。鍛鍊升發陽氣,早上或者是上午是最好了。這些都是順應了人體裡面的自然規律,才能達到天人合一。天人本來合一,就是我們要遵循這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