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間非遺生活館,裡面的物品老一輩都會做,年輕人卻不會!

2020-12-22 一路南風

南寧是著名的綠城,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

南寧也是一座創意之城,位於江南區亭洪路的百益·上河城就是代表,這裡既是潮流的集中營,也是新晉的網紅旅遊勝地。

到百益·上河城遊覽,有個地方一定要去,這個地方就是非遺生活館。

非遺生活館展示的是以廣西地區為主的民族非遺物品,包括各種皮具、背包,背帶、絲巾、織錦、工藝品,尤其是刺繡產品。

能夠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東西,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瀕臨消失的文化。將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中,不得不說是一大創舉。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節奏較快,很難有心思去關心厚重的文化和細緻性的東西,逛這種生活館最大的好處就是一次性可以看到不同的非遺物品,既增廣見聞,也拓寬了知識面。

南寧這家非遺生活館將壯鄉非遺文化融入到各種流行的時尚單品中,使古老的民族文化重新煥發生命力。

這家非遺生活館的裝修古樸典雅,紅黑兩色是主要色調,襯託出莊重的感覺。

生活館的一樓是一些較為接地氣的生活單品展示,二樓更偏向於工藝品風格,包括各種精緻的茶具、公仔等等。

在非遺生活館二樓,遊客可以看到不同的織布機和一些壯家人的日常生活用品,現場還有身穿壯族服飾的姑娘在織錦,動作嫻熟,讓人忍不住誇獎一番。

織綿、刺繡等工藝原來是壯族女人都會做的事情,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很多年輕人對這項傳統工藝已經一竅不通,只有極少數年輕姑娘在師傅的傳承帶領下依然編織著「生活」。

藝術從來都是孤獨的,織錦人堅守著老本行,或因為興趣,或因為商業利益,或因為其他,這都不重要,只要文化還在,根就在。

百益上河城的非遺生活館是開放式的,只要在營業時間內,遊客都可以入內參觀,館內也有物品出售,如果不買的話,可以單純地當作展品。

相關焦點

  • 非遺生活館迎來新客人 增城非遺生活館項目遊玩推薦
    近日,增江街非遺生活館,迎來了一批新客人。增江街非遺生活館與樂眾社工及手工藝人,共同組織開展社區青少年參觀非遺生活館,體驗非遺項目的活動。扎染各種有趣簡單的扎染圖案LimiX所做的藍染文化剛好也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遺生活館的初衷不謀而合。7月,LimiX文創進駐增江街非遺生活館,在增江街非遺生活館更好地去傳播藍染非遺文化。
  • 做非遺的年輕人
    另外,她還想將其他傳統技藝融入漆器製作,「做一些新奇的實驗」。近年來,各地對非遺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各級非遺項目持續擴增,非遺的活態傳承被一再強調。已經有一些新的嘗試,比如用練習生模式選拔非遺傳承人,用民樂嗩吶吹奏電音,將舞臺劇、街舞、小品融入皮影戲等新嘗試層出不窮,非遺項目不斷「出圈」,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的同時,也試圖打開通向當下生活的更多接口。
  • 廣西藤縣:追夢年輕人傳習舞獅非遺技藝
    原標題:廣西藤縣:追夢年輕人傳習舞獅非遺技藝   新華社南寧6月17日電 題:廣西藤縣:追夢年輕人傳習舞獅非遺技藝   新華社記者崔博文、姚雨璘   飛身上樁、輕巧跳躍、起身獨立、挾腰轉體……炎炎夏日,在廣西藤縣中等專業學校舞獅訓練館內的舞獅訓練樁上
  • 增江街非遺生活館上個周末真的不一般
    在增江街非遺生活館,有這樣的一個地方,聚集增城的非遺傳承人,集中把我們的習俗、被遺忘的手藝、兒時的回憶展現在我們眼前。就這樣的地方,讓我們時刻記得,我們曾經還有什麼,跟後輩一起感受,讓後輩也能瞻仰,也能習得,也能跟我們一樣,傳承起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 壯鄉非遺文化從「田間」走上「網絡」 憑時尚「破圈」
    【解說】近年來,壯鄉非遺文化從「田間」走上「網絡」,憑時尚「破圈」。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廣西南寧市江南區的非遺生活館,琳琅滿目的馬尾繡小方包、蟒龍紋背包、花山巖畫大方巾等當地壯族「非遺」文化元素商品映入眼帘。
  • 廣西非遺「壯錦」進浙江 「背上搖籃」促兩地文化交流
    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最年輕的「織郎」,梁恆源也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憂慮:「現在年輕人大多外出求學、工作,掌握傳統織錦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但我認為,不管男女,身上都流著民族的血液,都有義務去傳承傳統文化。」  龔世揚告訴記者,織錦技藝的傳承確實面臨著一些危機。「每逢重大節日,少數民族通常要穿民族服飾,所以稍偏遠地區還保存著傳統服飾製作技藝,但數量不是很多。」
  • 打卡非遺生活館,華富街道組織青少年體驗古法造紙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徐麗近日,福田區華富街道組織轄區30餘名青少年代表,赴「工業強國青少年培育活動基地」之深圳非遺生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參觀學習,讓青少年零距離接觸中國傳統文化,體驗古法造紙傳統技藝。首先,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非遺生活館,了解非遺傳統老物件、非遺元素新文創產品、多種非遺技藝刺繡,如潮繡、苗繡、馬尾繡、蘇繡、王府刺繡等。在手工體驗環節,大家對傳統手工藝充滿了好奇,小朋友們各個豎著耳朵認真聽老師講解關於非遺傳統文化,學習古法造紙的步驟。在實操課開始時,大家迫不及待的拿起手中的工具進行實踐。期間,家長義工手把手指導孩子們怎麼去製作平整的紙張。
  • 格物案例 | 當古老的非遺遇到活力四射的年輕人
    非遺給人的印象總是古老而傳統。95後則是新潮而前衛的一代。這二者似乎很難有交集。可在當下的非遺傳承實踐中,有一批95後,他們中有捕捉潮流元素的網絡達人,有走向國際舞臺的國風音樂人,也有引領粉絲一起關注傳統文化的青年偶像。
  • 四川非遺迎來第二春 淘寶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技藝
    在大學二年級時,曾四斤走上了改良旗袍之路,「當時發現身邊的年輕人受韓流日流影響很深,但是很少有人推廣中國風的服飾,因此我就想把自己穿旗袍的理念傳遞給大家。」年輕的曾四斤開始在旗袍中加入更多年輕人喜歡的元素。「沒有考慮賺錢,就是想把這個愛好做深做精。」經過三年在淘寶上的運營,目前她的團隊已經有12個小夥伴,並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和線下體驗店。
  • 廣西首家DAISO JAPAN大創生活館南寧開業
    9月27日,位於南寧市北湖路南城百貨城北店旁的著名全球連鎖品牌—DAISO JAPAN大創生活館(10元店)正式開業,這是南城百貨與日本大創強強聯手在廣西開設的首家門店。據了解,接下來南城百貨還將在南寧江南購物廣場以及柳州、桂林等地相繼開設大創生活館,並在全廣西範圍內鋪開市場。
  • 知乎熱門: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
    前兩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老實說,這個問題戳到我的痛點。我大學之所以選擇工科,和老一輩的影響密不可分。在老一輩看來,只要是「吃苦」,就會有出路,人生就會有希望。他們不管你現在做的事有沒有價值,假如你不能有始有終的做一件事,那就是吃不了苦,他們又會給你講一堆大道理。這種把自虐當上進,把「吃苦」這一行為本身當成出路的想法,真的坑苦了很多年輕人。
  • 全館商品10元 大創生活館全新經營理念引入南寧
    2014年11月11日 20:05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嚴江萍 編輯:劉清
  • 「將非遺穿上身」成年輕人個性表達
    不少年輕人成了非遺的「粉絲」,而「將非遺穿上身」則是年輕人個性表達的新選擇。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發布的首份《2019年非遺新經濟消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非遺消費潛力被激發,非遺傳承人群數量持續增加且年輕化趨勢明顯。
  • 壯美廣西·多彩非遺,北海非遺「貝雕」、「沙蟹汁」赴京展示展銷!
    北海非遺 壯美廣西 多彩非遺 為全面推進廣西非遺精準扶貧和促進就業增收,助力全區非遺扶貧工坊和非遺企業拓展市場
  • 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旭:讓年輕人見證非遺的活化
    程旭表示:「我們希望把內聯升打造成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引以為傲的鞋品牌,把傳統的連續了千年的非遺手工藝建造成一個平臺,讓年輕人見證非遺的活化。」以下是演講實錄:各位領導、各位行業同仁大家好。內聯升屬於規模比較小的小型企業,而且是傳統企業中最傳統的手工製造業。
  • 南山湖畔×萬達旁×美學新作 都會藝術生活館閱湖啟幕
    所有的美好,都會如期而至。12月14日,南山湖畔×萬達/育才旁×都會美學新作—春溪集,在數千組客戶的期待中,迎來了都會藝術生活館閱湖啟幕,同步世界都會繁華,重塑南通湖居美學。都會藝術生活館閱湖啟幕 共鑑美好首次綻放的都會藝術生活館,以 「去銷售化」為出發點,與日常生活功能相疊加:高低錯落的舞臺區,形成集閱讀
  • 【正定非遺】延續手指間的千年傳奇,龍獅道具製作技藝
    【正定非遺】延續手指間的千年傳奇,龍獅道具製作技藝 2020-07-11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前老人去世後都會去幫忙,為何現在年輕人不願去呢?有這幾點!
    過年的時候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正月和臘月的時候,也是現在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去世的時間了,那麼到了這個時候,那麼很多地方都會辦白事,在以前的農村,我們都知道農村裡面的老人在去世之後,鄉裡鄉親都會去幫忙,不過在現在的農村裡面,一般有老人在去世之後,在辦白事的時候,反而現在的年輕人卻不願意去幫忙
  • 非遺進校園|南京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傳承有高招 創新無極限
    非遺傳承創新之博物館兼「校園」:多間非遺教室全年開展非遺課你能想像在博物館裡上課是一種什麼體驗嗎?在南京民俗(非遺)博物館裡,有多間非遺教室,一次可容納500名青少年學習非遺,博物館全年開展各類非遺課程。在這裡,可看到南京現有的100多項非遺項目,20多項非遺項目所涉及的50多位非遺傳承人師徒,以及他們的現場展演工作室。
  • 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
    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這個問題我舉例3條。1:父母說:好好學習,以後考上一個好大學,考上好大學後每天就可以吃喝玩樂,談戀愛,而且畢業後就能分配工作,走上人生巔峰。小時候父母經常這樣對我說,我也這樣做了,整整奮鬥10多年,高考成績也很不錯,直接被一所985學校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