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的書法,是繼晉朝之後的又一個巔峰時期,天下第一楷書、天下第一小楷等傳世佳作,都是出自這個時代,還出現了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虞世南等書法名家,可以說,大唐時期的書法,是無比光輝與燦爛的。
在初唐年間,就有這樣一位書法奇才,他是虞世南的外甥,草聖張旭的外祖父,被世人冠以「文書雙絕」的稱號,此人就是陸柬之。
陸柬之出身於江東世家吳郡陸氏,少時跟隨舅舅虞世南學習文學,後入仕隋朝,官至朝散大夫。
在那個時代,陸柬之的書法相當有名氣,入唐之後,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盛讚。
他的書法來源極廣,一開始學的是他舅舅虞世南,後來又學習歐陽詢,最後學的是「二王」,對於「二王」陸柬之研究頗深,他的很多作品裡都帶有「二王」的筆意,甚至書法界都認為,他的書法直逼王羲之。
就拿他筆下那捲《文賦》,被譽為「大唐第一行書」,字裡行間就有王羲之的神韻在其中。
《文賦》本是西晉陸機創作的一部文學著作,陸柬之自少時讀過之後,便想下筆將此作抄錄下來,但是他擔心自己書法功力尚為稚嫩,所以一直都沒有敢動筆。
到了晚年時候,陸柬之書法臻至大成,已是爐火純青,所以才敢動筆將此作精心寫了一遍。
從此之後,《文賦》被人們稱作是「二陸」的《文賦》,即陸機嘔心瀝血將其創作,再是陸柬之在晚年時候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書寫,所以此作堪稱是「雙劍合璧」,在文壇以及書法史上都有著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
縱觀此作,其書風溫潤儒雅,仿佛山間清泉緩緩流下,又如天上皓月繁星,將柔光播灑人間,不得不說,觀看此作,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而且此作之中,有很多字都與王羲之筆下的行書《蘭亭序》相似,這正是陸柬之長期以來學習「二王」的結果,亦是陸柬之傳承王羲之最好的證明。
當然了,此作之中更多的還是陸柬之自己的風格在裡面,無論是字形、字勢、大小、快慢變化與調整都是淺淺的,安靜的,流露出的獨屬於陸柬之的儒雅之美,這是與王羲之的那種行雲流水、不拘一格所不相同的。
而且,陸柬之還在通篇行楷之中加入了一些草書字組,這就使得溫潤的書風,一下變得有張力起來,這真是動靜結合,美到讓人心醉。
有人用這樣一句話評價此作,真是恰到好處:「平和中見微瀾,無聲處聽驚雷!」
現今,此作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之中,乃是鎮館之寶級別的存在,整整1000多年歲月已過,此作仍然驚豔著無數後世之人。
商品引導語:今天,我們將陸柬之行書作品《文賦》進行高清複製,還原原作風貌,送與大家,望大家喜歡。
——編輯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