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米一瓢水 難得糊塗的糊塗粥

2020-12-22 植物宣言

「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板橋的傳世名言,兩百多年來,經過後人不停地理解和研究,賦予了這四個字豐富的人生哲理!甚至被許多人掛在案頭當作了為人處世的警言!

這句名言,與糊塗粥的淵源頗深,傳說鄭板橋喜歡喝碎米粥,甚至還加入棒頭麵粉屑,煮得糊裡糊塗的,還活靈活現地陳述食粥之樂:「暇日咽碎米餅,煮糊塗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應該是以此感悟為靈感,寫下「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則更難」的千古名句。

糊塗粥又叫棒子麵粥、玉米面粥、玉米糊,其製作過程很簡單,在鍋裡放適量的水燒開,倒入碎米攪勻煮開即可。而傳統的做法,要加入「揚」的方法:待水燒開,揚進碎米,這樣才均勻、黏稠。即用瓢搲好碎米,左手拿瓢,右手拿銅勺,慢慢抖動瓢,少許、均勻地把碎米飄向鍋裡,同時,銅勺在鍋裡協調地攪和,避免粘生碎米疙瘩。煮好的糊塗粥,冒著熱氣,散發著米香,黏黏的稠稠的,佐以農家小鹹菜,諸如醃菜、醬豆、蘿蔔乾、豆腐乳,不用筷子,沿著碗邊,「哧溜哧溜」,嘬上一口,滿嘴生津,一碗下去,喝得全身暖洋洋的,特別愜意。

粥的歷史悠久,據《周書》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喝粥在我國很早就被認為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宋代學者張耒(號宛丘先生)曾經作《粥記》一文指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而大詩人陸遊對此極為贊同,特作《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糊塗粥通常是使用玉米小碴作為原料,玉米成熟後,上磨子粉碎成細小顆粒而成。上好的糊塗粥面,比普通的玉米碴子更細碎,比玉米面有顆粒感,如海灘上的細沙,抓一把就像手握流沙,順著指尖滑落,金燦燦,晶閃閃的。在製作上與玉米碴相比,省去了提前浸泡的步驟,口感上與玉米面相比更有層次,在順滑中又增加了顆粒感。喝一口濃香又順滑滋潤心田,對於常食膏膩之味的都市人來說,一碟鹹菜,一碗清粥,那一口清潤,簡單而溫馨;對於長輩來說,撿拾那被漸漸遺忘的純粹滋味,憶苦思甜,重溫起過去的歲月;也非常適合給孩子喝,容易消化和吸收,現吃現做分秒出爐。

玉米過去是東北人的主食之一,吃玉米面窩頭和大發糕,還有每天早餐喝的玉米糊塗粥。現代科學認為多吃粗糧有益健康,玉米被稱為「粗糧黃金」,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調節神經和內分泌功能,豐潤皮下組織,使皮膚具有彈性和光澤。玉米含有亞油酸與穀胱甘肽,可以降低膽固醇,防止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能夠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此外,玉米還能夠預防老年黃斑變性。

一把米,一瓢水,一鍋一勺一點一滴,這種稠厚的半流質,溫潤而包容,鄭板橋寫的「難得糊塗」字幅下,有他題的一行款跋:「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行款跋,當是鄭板橋對「難得糊塗」的解釋,也是對自己處世哲學的一種解釋。就像這糊塗粥帶給我們的啟示一樣,「參茸鮑翅無窮盡,稀粥淡飯可長久,莫嫌淡薄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長。」莫要淡忘這糊塗的滋味……

相關焦點

  • 「人文」有山東人認為,鄭板橋「難得糊塗」裡的「糊塗」是道美食
    後來,王員外請板橋題字時,欣然提筆寫下了:難得糊塗。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竟然說的是山東民間的一道菜?……別覺得奇怪,還有說法稱「難道糊塗」是山東的一鍋粥的。在山東菏澤、濟寧、泰安一帶,流行一種早餐粥飯,叫做「糊粥」。最著名的一種糊粥,是菏澤鄆城的呂家糊粥。
  • 取一瓢家鄉水 泡一壺端午茶
    原標題:取一瓢家鄉水 泡一壺端午茶 在我的老家一帶,有著喝端午茶的習慣。 每逢端午節來臨,正是草盛花濃時節,鄉人們便上山下地採集中草藥,然後洗淨曬乾,等到需要時,或煎或煮飲用,或直接當做茶葉泡水喝。
  • 簡單一瓢水,輕鬆澆死數盆蘭
    簡簡單單一瓢水,輕輕鬆鬆澆死數盆蘭。「蘭花不好養。我的蘭花又死了。前幾天都還好好的,怎麼又死了?」聽到蘭友這些無奈的訴苦,喜歡蘭花的朋友都感到心疼。凡是感嘆蘭花不好養的,多半都是澆水出了問題,也就是水功不過關。
  • 難得糊塗
    他們,不是不聰明,而是難得糊塗。人這一生,大事偶爾有,小事頻繁生。很多事情稀裡糊塗,說不清楚,沒有答案。越是想弄清楚,就活得越痛苦。人情、利害、情理,這些東西捋不清,說不明。難得糊塗不是真糊塗,是放下困惑後的清楚,大智若愚的態度。
  • 千古名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指的是什麼水?
    弱水弱水,在《山海經》一書中就有記載:「崑崙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崑崙山的北邊有一片水域,那裡的水沒有任何浮力,即便在水面上放上一片羽毛,也會下沉到河底,這便是弱水。而在《海內十洲記·鳳麟洲》中也說「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裡,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
  • 關於「難得糊塗」一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關於「難得糊塗」一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從自己的各個角度來理解含義,但總的來說,鄭板橋的這句話含義不淺,以愚者之見,由糊塗變聰明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鄭板橋的「難得糊塗」有人解析是四種含義,一,吃虧是福。二,自我解嘲。三,自我批評。四。謙虛自誇。
  • 北京晨報:雌雄同體與難得糊塗-難得糊塗 駕照 雌雄同體 birthdate...
    北京晨報:雌雄同體與難得糊塗 2012年4月12日 10:11 選稿:實習生 汪婧婧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白蕊     一位中文名字叫戴偉的加拿大男士稱:拿到中國駕照以後其中情況或有兩種:一是,有人早已發現,卻一笑而過懶得較真;二是,有人發現並指出來了,卻沒有得到相關部門重視。  想我中華,泱泱大國,人才輩出,因此前一種情況肯定存在,而且箇中原因,國人都不陌生——人生在世,難得糊塗!的確,自從有了鄭板橋的典故,難得糊塗就成了處世哲學的經典,備受推崇。不能否認,難得糊塗自有其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
  •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詩詞10句,你最喜歡哪一句?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詩詞10句,你最喜歡哪一句?1、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清·鄭板橋《隨獵詩草·花間堂詩草跋》只管自己埋頭苦讀,而不去向別人請教,雖然讀了很多書,只不過是個笨人罷了。2、善讀書者曰攻,曰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
  • 千萬不要錯誤理解這三句話:難得糊塗、放下、空杯心態
    很多人喜歡掛一幅字:難得糊塗。字的出處就不講,我只是想問,你掛這幅字是想表明什麼呢?是說你一直糊塗,並且很享受這種糊塗,還是說你太聰明,很想糊塗呢?如果你本身就糊塗,我想,這不是什麼好事,一個糊塗蛋有什麼好呢?
  • 「揚州八怪」筆下難得糊塗的真正含義
    松中堂的虎字米元章的山水、唐伯虎的美人、鄭板橋的竹子、劉石庵的扇面和松中堂的一筆虎字那麼今天要說的這個人物就是這其中的鄭板橋。咱們現在有很多熟悉鄭板橋的人都是那四個字「難得糊塗」,這四個字才是現在鄭板橋最出名的原因。而且一般都把這難得糊塗理解成就是什麼事情都不要太過較真,得過且過人反而能活得更好,可是這就等於完全曲解了當時鄭板橋的意思。鄭板橋本意的難得糊塗絕對不是就讓你這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跟世間隨波逐流同流合汙。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中「弱水」是啥意思?原來與一傳說有關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就是古人常用來表達自己對別人愛慕之情的句子,那麼這個「弱水」是什麼意思呢?首先,這個「弱」字,是一個通假字,通「溺」,意思是溺水的意思,但在這個句子裡,指的是水淹沒的地方。整句話的意思為:就算我在很深很深的水中,我也只取其中的一勺水來喝。這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一開始並不是來表達愛情的,而是出自一個典故。
  • 南懷瑾|教育子女難得糊塗
    教育子女難得糊塗-南懷瑾-現代社會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父母也是越來越重視子女的教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南懷瑾先生講的教育子女難得糊塗吧。 我引用清朝一位才子鄭板橋(鄭燮)的名言,叫做「難得糊塗」。他是江蘇人,出身也很貧寒,自己站起來的,沒有考取功名以前,靠賣畫教書過活。那個時候教書待遇很低,我們過去家裡請來的老師也是那樣,不像現在做老師有很好的待遇。所以古人講「命薄不如趁早死,家貧無奈做先生」,家裡太窮了才出來教書過生活。
  • 鄭板橋與人為善,難得糊塗
    鄭板橋與人為善,難得糊塗提起鄭板橋自然無人不知,尤其是那句「難得糊塗」,一句簡單的話語道出了讓人仰望的意境,古今文人墨客,山野隱士無不傾倒。老鄭不但嘴上說,實際行動也在踐行自己的名言。鄭板橋的畫作在當時也是千金難求,有一次他去街上閒逛,路過一畫店,見一幅墨竹圖,畫作確實不俗,猛然一看竟然題著自己的落款。十分納悶,便進去一探究竟,店主也是個二百五,大名鼎鼎的老鄭都不認識,不慌不忙竟又拿出了七八張,全是老鄭落款。他也沒說什麼,只是悠然掏出了自己的印章,給店主看。店主一見,嚇得立刻跪地求饒。
  • 人生如夢,難得糊塗,過簡單快樂的生活
    「難得糊塗」是清朝鄭板橋的名言,是他人生之路和為官之道的心得。難得糊塗的糊塗,不是腦子不靈活和不明是非,而是表麵糊塗,內心清明的大智若愚。難得糊塗的人,將智慧深埋在心底,面對複雜的世事,他們簡單做人、簡單做事,對世間瑣事看得開、放得下。
  • 夫妻相處之道,總是難得糊塗居然是錯的?
    一、非原則性的事可以糊塗,原則性的事不能糊塗。 例如對待孩子的品德教育問題。你通過研究國家政策,政府規劃等各種因素,結合自身資金考慮,終於找到一處不但能滿足家庭需求,而且性價比高,未來升值潛力高,價格又在承受範圍的房子,想要下手。但你老婆反對,理由是,她喜歡另一小區的環境,雖然價格較高,但住著舒服。如果你老婆喜歡的房子價格在你承受範圍之內也就罷了,但如果超出你們能力範圍太多,必將影響到你們未來的生活質量,也為以後的爭吵埋下了導火線。
  •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糊塗是一種遠見,也是一種修養」
    人生在世,難得糊塗。那是因為,一個人如果太過聰明往往會平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樣,就會身心俱疲。但其實,看似糊塗的背後,是洞察一切卻定的把握,知道分寸,一種不計較罷了。難得糊塗其實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種學問,這是大徹大悟的哲學,凡事都沒必要去較真,世間真的東西很少,任何一個圈子都存在著規則和潛規則,學會八面玲瓏,通融圓滑,溜須拍馬,媚上捧場,糊塗之處,才能如魚得水。鄭板橋當年寫下這一句「難得糊塗」,是對世俗的一種痛恨,對官場惡習的一種厭惡,也是他最終看破官場險惡,辭官歸隱的原因。
  • 糊塗是一門學問,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到底是什麼意思?
    (鄭板橋,蘭石圖)一、難得糊塗糊塗是一門學問,這是大徹大悟的哲學,凡事沒必要都認真,世間真的東西很少,任何一個「圈子」都有規則與潛規則,學會八面玲瓏鄭板橋當年寫下這「難得糊塗」,是對時俗的一種憎恨,對官場惡習的一種厭惡,也是他最終看破官場險惡,辭官歸隱的原因。人們對鄭板橋的「難得糊塗」都知道,很多人喜歡,但你是否知道其來歷?據說鄭板橋在山東濰縣任職的時候,有一次到山東萊州的雲峰山遊玩,天晚了,便到山中一個茅屋去借宿。
  • 文物志|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
    文物志|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大眾日報記者 張依盟2020-10-31 06:36:3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2020-10-31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提起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鄭板橋,人們很容易想起他的名言「難得糊塗」。在濰坊市博物館有一塊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碑,下方就刻著這幾行小字。石碑深受遊客喜愛,由此開發的文創產品也備受追捧。那麼,這塊碑為何在濰坊?
  • 「難得糊塗」,是在鄭板橋人生得意,還是沮喪時寫的
    「難得糊塗」,別具一格的板橋體,跳入眼帘,你就會想到他的竹子、蘭草、石頭……在你的心裡,自然而然的會有一股樸實的聯想展開。這就是藝術的魅力。鄭板橋書寫的「難得糊塗」條幅,是在他當官前寫的,還是在當官時或者辭官之後寫呢!
  • 教學貴在「難得糊塗」
    一派認為教學效果很好,符合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精神;另一派則認為賈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都值得商榷,理由是一節課都快結束了,課堂訓練都做完了,怎麼學生還提出了那麼多問題?越教問題越多,越教越『』糊塗『』,算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