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傳統文人形形色色,不乏很多出名出彩的人物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中國傳統文人史上最為獨特的一位代表。在過去晚清的時候要是說哪家真的是書香門第,那這家裡的中堂上一定掛著這些比較講究的名人字畫。
米元章的山水、唐伯虎的美人、鄭板橋的竹子、劉石庵的扇面和松中堂的一筆虎字那麼今天要說的這個人物就是這其中的鄭板橋。咱們現在有很多熟悉鄭板橋的人都是那四個字「難得糊塗」,這四個字才是現在鄭板橋最出名的原因。而且一般都把這難得糊塗理解成就是什麼事情都不要太過較真,得過且過人反而能活得更好,可是這就等於完全曲解了當時鄭板橋的意思。
鄭板橋本意的難得糊塗絕對不是就讓你這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跟世間隨波逐流同流合汙。要想了解這一點就要看看鄭板橋這一生都在經歷什麼,我們都知道鄭板橋他學問大能耐大留下了很多的傳世佳作。他也是詩書畫三絕樣樣精通,理論上來說這麼大的能耐應該是高官得坐「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但是鄭板橋實際上政途不順五十多歲才幹上縣令,放在現在也就是個正處級而且這麼大歲數那一定是沒什麼前途而言了。
開始的時候他是在山東範縣當縣令,後來覺得他政績不錯就又調到了濰縣就是現在的山東風箏之鄉濰坊,他當了縣令之後他的職業生涯就開始有點像「張麻子」了。當時濰縣這個地方現況非常的糟糕貧窮,但是記住自古以來這再窮的地界它都還會有幾個富人。但是通常都是一些為富不仁的地主惡霸,當時濰縣正在鬧大饑荒老百姓都吃不上飯喝不上水。可是這些地主老財惡霸囤積居奇不往出放糧,當時最高的時候甚至到了一鬥米一兩銀子。
所以這種情況就有點像「張麻子」到鵝城,當時「周潤發黃四郎」就控制著整個鵝城的經濟。然後向老百姓橫徵暴斂勾結官府收稅,而這「張麻子」最後就是用以暴制暴的方法打敗的「黃四郎」。當然這個鄭板橋本身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所以一開始他靠的是文鬥不是武鬥,採用一些正常的官府治理的方法而這種方法也不出意外的最終以失敗告終。他當時的路數就是官方縣令是有權利管制全縣經濟的,他就採用通常的宏觀調控的方式,說白了就是強用政策去比他們這些惡霸就範。
這樣的他就直接的傷害了當地這些惡勢力的利益,當時這些勢力一開始並沒有跟他拼個你死我活。因為畢竟以前的規矩是虎不與獅鬥,兵不與匪鬥所以這些地方惡霸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當地政府有所依賴。他是想通過各種手段把鄭板橋拉下水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同流合汙了,也可以讓他們這些惡勢力繼續的橫行無阻。所以這些人最開始的時候還是想巴結鄭板橋的但是無奈他完全不吃這一套,當時就都聽說他字寫得好所以都到他這來求字。
有的人就是我要這一夜「洛陽紙貴」多錢我都買這字實際上就等於是賄賂,但是這鄭板橋也是聰明他自己也是打聽了這些富商裡面也不全是壞人。所以對於那些品行高潔樂善好施的大善人他一般就給他寫兩幅而且也不計較價錢,要是還碰到那些為富不仁的他不僅僅要高價宰人家而且寫得東西還都皮裡陽秋罵人。這有個例子就是當地有個富豪家裡非常有錢,修了個後花園栽的竹子而且也都知道鄭板橋畫竹子最出名。
於是他就管鄭板橋要一幅畫但是被拒絕了,他又說那實在不行你就給我這竹園提一幅字。鄭板橋就問他你要什麼樣的字,那富商就說我們家這風景好,就衝這闔家老少全家歡喜之類的寫一幅。鄭板橋想了一想說行隨後就提了兩個字叫「竹苞」,後來這富商有個手下看明白了說大人這是罵你呢,說是如果把這兩個字拆成四個字不就變成了「個個草包」了嗎。
還有個販私鹽的富商求鄭板橋給個對子,鄭板橋對這種人一向非常苛刻銷售很黑他說要對子沒問題但是一千兩銀子。但是這富商一般都心疼錢臨了要寫的時候就說鄭大人這確實太貴了,要不就算我們私底下交個朋友不然就給我打個五折。鄭板橋就說那也成於是下筆就先寫了個上聯「龍虎山中真宰相」,然後他就說寫完了給錢吧。商人立馬明白過來了也沒辦法又補齊了另外一半,這板橋這時就出了下聯「麒麟閣上活神仙」。
這一來二去的鄭板橋算是把這些富商豪紳都得罪了遍,所以這些人看我實在直接扳不倒你那我就去賄賂你的上級要知道這「官大一級壓死人」。但是這鄭板橋本是兩袖清風,任何人要是想挑他的毛病都非常的難。但是這人一旦時間長了沒有完美的多少都能挑你點毛病出來,果不其然鄭板橋後來有一件事就出了問題。當時也是鬧災荒的時候要賑濟災民,又偏偏趕上了一次天降大雨把這城牆泡塌了。
但是這件事可把鄭板橋樂壞了,因為他想到了他可以就這個機會來賑濟災民。他當時就趕緊向上級報告說城牆塌了得趕緊修,所以立馬這專款專項的錢款就撥下來了。但是按理來說這修城牆是得找那些壯勞力,但是鄭板橋偏偏招的就是那些個老弱病殘要飯的。這些人確實活下來了有飯吃了但是幹的確實是慢而且有很多是故意在「磨洋工」,這些富商看著也是來氣想著這哪是修城牆看他是恨不得把這城牆再拆了給這些人飯吃。
但是大清律例有明文規定像這修城牆的款項一般都是工部給的,如果是賑災的款項那就一般是戶部經禮部往下批的。明明已經被人看出了把柄他還繞過禮部戶部先把這官糧打開讓老百姓吃了,然後再等到上邊撥下來給補上。而且類似於這種事情他可不止幹了這麼一回,這也是他後來政途不順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來這些官吏和富商們一直也在尋找他的漏洞,因為他們覺得只要是人有愛好有物慾不管大小都是弱點。
果不其然這些富商們找到了鄭板橋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喜歡狗肉,有一次他出去寫生寫到了中午正是餓的時候而且立馬就在不遠處聞到了上好「黃狗肉」的香味。順著味跟過去只見是一座小房子,他這進去一看院裡頭有個四十來歲的人而且乍看就像已讀書人。那個人看著鄭板橋盯著那一鍋狗肉就說相見即是有緣那就一起吃吧,他們還就著點小酒就開始吃上了。
吃飽喝足之後鄭板橋也是覺得不妥就說道您要是不嫌棄我也是會寫寫字畫,就當我今天抱你這狗肉之恩。中間隔了差不過有大半個月有個富商突然請客而且點名要鄭板橋來,他雖然瞧不上他們但是賑災也得靠這些富人所以就去了。結果沒想到這富商得意洋洋地就把那幅字掛在了牆上,就因為這件事把鄭板橋的縣令也給罷了。
到這我們就可以總結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了,這四個字對於他來說是分兩個境界的。第一個就是「積極的難得糊塗」意思就是說人們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是我不懂得這些我就是糊塗。所以這些看似基礎的利益往來很多人覺得精明的地方那就是鄭板橋糊塗的地方,無非就是耿直。
這第二個就是因為鄭板橋這一生坎坷的經歷自己後來明白的,自己本一介書生而已只手之力所以無力回天沒有辦法澄清乾坤。那我既然沒有能力去改變它而且我在這還受罪,那我索性就離你們遠遠的。小編認為不管是這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難得糊塗」都確實是值得我們現代人繼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