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筆下難得糊塗的真正含義

2020-12-12 諸葛小趣聞

中國古代傳統文人形形色色,不乏很多出名出彩的人物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中國傳統文人史上最為獨特的一位代表。在過去晚清的時候要是說哪家真的是書香門第,那這家裡的中堂上一定掛著這些比較講究的名人字畫。

松中堂的虎字

米元章的山水、唐伯虎的美人、鄭板橋的竹子、劉石庵的扇面和松中堂的一筆虎字那麼今天要說的這個人物就是這其中的鄭板橋。咱們現在有很多熟悉鄭板橋的人都是那四個字「難得糊塗」,這四個字才是現在鄭板橋最出名的原因。而且一般都把這難得糊塗理解成就是什麼事情都不要太過較真,得過且過人反而能活得更好,可是這就等於完全曲解了當時鄭板橋的意思。

鄭板橋本意的難得糊塗絕對不是就讓你這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跟世間隨波逐流同流合汙。要想了解這一點就要看看鄭板橋這一生都在經歷什麼,我們都知道鄭板橋他學問大能耐大留下了很多的傳世佳作。他也是詩書畫三絕樣樣精通,理論上來說這麼大的能耐應該是高官得坐「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但是鄭板橋實際上政途不順五十多歲才幹上縣令,放在現在也就是個正處級而且這麼大歲數那一定是沒什麼前途而言了。

劉石庵的扇面

開始的時候他是在山東範縣當縣令,後來覺得他政績不錯就又調到了濰縣就是現在的山東風箏之鄉濰坊,他當了縣令之後他的職業生涯就開始有點像「張麻子」了。當時濰縣這個地方現況非常的糟糕貧窮,但是記住自古以來這再窮的地界它都還會有幾個富人。但是通常都是一些為富不仁的地主惡霸,當時濰縣正在鬧大饑荒老百姓都吃不上飯喝不上水。可是這些地主老財惡霸囤積居奇不往出放糧,當時最高的時候甚至到了一鬥米一兩銀子。

所以這種情況就有點像「張麻子」到鵝城,當時「周潤發黃四郎」就控制著整個鵝城的經濟。然後向老百姓橫徵暴斂勾結官府收稅,而這「張麻子」最後就是用以暴制暴的方法打敗的「黃四郎」。當然這個鄭板橋本身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所以一開始他靠的是文鬥不是武鬥,採用一些正常的官府治理的方法而這種方法也不出意外的最終以失敗告終。他當時的路數就是官方縣令是有權利管制全縣經濟的,他就採用通常的宏觀調控的方式,說白了就是強用政策去比他們這些惡霸就範。

唐伯虎的美人

這樣的他就直接的傷害了當地這些惡勢力的利益,當時這些勢力一開始並沒有跟他拼個你死我活。因為畢竟以前的規矩是虎不與獅鬥,兵不與匪鬥所以這些地方惡霸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當地政府有所依賴。他是想通過各種手段把鄭板橋拉下水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同流合汙了,也可以讓他們這些惡勢力繼續的橫行無阻。所以這些人最開始的時候還是想巴結鄭板橋的但是無奈他完全不吃這一套,當時就都聽說他字寫得好所以都到他這來求字。

有的人就是我要這一夜「洛陽紙貴」多錢我都買這字實際上就等於是賄賂,但是這鄭板橋也是聰明他自己也是打聽了這些富商裡面也不全是壞人。所以對於那些品行高潔樂善好施的大善人他一般就給他寫兩幅而且也不計較價錢,要是還碰到那些為富不仁的他不僅僅要高價宰人家而且寫得東西還都皮裡陽秋罵人。這有個例子就是當地有個富豪家裡非常有錢,修了個後花園栽的竹子而且也都知道鄭板橋畫竹子最出名。

米元章的山水

於是他就管鄭板橋要一幅畫但是被拒絕了,他又說那實在不行你就給我這竹園提一幅字。鄭板橋就問他你要什麼樣的字,那富商就說我們家這風景好,就衝這闔家老少全家歡喜之類的寫一幅。鄭板橋想了一想說行隨後就提了兩個字叫「竹苞」,後來這富商有個手下看明白了說大人這是罵你呢,說是如果把這兩個字拆成四個字不就變成了「個個草包」了嗎。

還有個販私鹽的富商求鄭板橋給個對子,鄭板橋對這種人一向非常苛刻銷售很黑他說要對子沒問題但是一千兩銀子。但是這富商一般都心疼錢臨了要寫的時候就說鄭大人這確實太貴了,要不就算我們私底下交個朋友不然就給我打個五折。鄭板橋就說那也成於是下筆就先寫了個上聯「龍虎山中真宰相」,然後他就說寫完了給錢吧。商人立馬明白過來了也沒辦法又補齊了另外一半,這板橋這時就出了下聯「麒麟閣上活神仙」。

鄭板橋的竹子

這一來二去的鄭板橋算是把這些富商豪紳都得罪了遍,所以這些人看我實在直接扳不倒你那我就去賄賂你的上級要知道這「官大一級壓死人」。但是這鄭板橋本是兩袖清風,任何人要是想挑他的毛病都非常的難。但是這人一旦時間長了沒有完美的多少都能挑你點毛病出來,果不其然鄭板橋後來有一件事就出了問題。當時也是鬧災荒的時候要賑濟災民,又偏偏趕上了一次天降大雨把這城牆泡塌了。

但是這件事可把鄭板橋樂壞了,因為他想到了他可以就這個機會來賑濟災民。他當時就趕緊向上級報告說城牆塌了得趕緊修,所以立馬這專款專項的錢款就撥下來了。但是按理來說這修城牆是得找那些壯勞力,但是鄭板橋偏偏招的就是那些個老弱病殘要飯的。這些人確實活下來了有飯吃了但是幹的確實是慢而且有很多是故意在「磨洋工」,這些富商看著也是來氣想著這哪是修城牆看他是恨不得把這城牆再拆了給這些人飯吃。

難得糊塗

但是大清律例有明文規定像這修城牆的款項一般都是工部給的,如果是賑災的款項那就一般是戶部經禮部往下批的。明明已經被人看出了把柄他還繞過禮部戶部先把這官糧打開讓老百姓吃了,然後再等到上邊撥下來給補上。而且類似於這種事情他可不止幹了這麼一回,這也是他後來政途不順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來這些官吏和富商們一直也在尋找他的漏洞,因為他們覺得只要是人有愛好有物慾不管大小都是弱點。

果不其然這些富商們找到了鄭板橋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喜歡狗肉,有一次他出去寫生寫到了中午正是餓的時候而且立馬就在不遠處聞到了上好「黃狗肉」的香味。順著味跟過去只見是一座小房子,他這進去一看院裡頭有個四十來歲的人而且乍看就像已讀書人。那個人看著鄭板橋盯著那一鍋狗肉就說相見即是有緣那就一起吃吧,他們還就著點小酒就開始吃上了。

鄭板橋

吃飽喝足之後鄭板橋也是覺得不妥就說道您要是不嫌棄我也是會寫寫字畫,就當我今天抱你這狗肉之恩。中間隔了差不過有大半個月有個富商突然請客而且點名要鄭板橋來,他雖然瞧不上他們但是賑災也得靠這些富人所以就去了。結果沒想到這富商得意洋洋地就把那幅字掛在了牆上,就因為這件事把鄭板橋的縣令也給罷了。

到這我們就可以總結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了,這四個字對於他來說是分兩個境界的。第一個就是「積極的難得糊塗」意思就是說人們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是我不懂得這些我就是糊塗。所以這些看似基礎的利益往來很多人覺得精明的地方那就是鄭板橋糊塗的地方,無非就是耿直。

鄭板橋

這第二個就是因為鄭板橋這一生坎坷的經歷自己後來明白的,自己本一介書生而已只手之力所以無力回天沒有辦法澄清乾坤。那我既然沒有能力去改變它而且我在這還受罪,那我索性就離你們遠遠的。小編認為不管是這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難得糊塗」都確實是值得我們現代人繼續學習的。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怪」在哪裡?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清代畫家,其實「板橋」只是他的號,鄭板橋原名叫鄭燮。後來畫家創作的鄭板橋形象「揚州八怪」以「怪」聞名於世,作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的鄭板橋自然與「怪」也是分不開的。
  • 「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其中最亮眼的當屬三件國家一級文物——鄭板橋真跡《嶠壁蘭圖》、《春風十裡》書法軸以及黃慎(與鄭板橋同為「揚州八怪」)的《鷺荷圖》。「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怪」著稱。提起他,書畫愛好者大多會立刻想到他畫竹一絕,而更多人則會想起那句著名的「難得糊塗」;今年一月,高中語文新課標中的建議背誦篇目還選入了鄭板橋的《畫竹題記》一則。
  • 難得糊塗的九品芝麻官鄭板橋到底「怪」在哪裡?
    清初康熙乾隆年間,古城揚州有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最為有名的就是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這八位,人稱「揚州八怪」。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位是鄭燮,人稱板橋先生。
  • 「揚州八怪」中,為何鄭板橋最負盛名?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而以鄭板橋「怪名」最盛。能在身後三百年被民間熱播傳說,歷史上恐怕也要首推板橋。板橋是以狷介狂怪、驚世駭俗而贏得聲名甚至「罵名」的,「板橋體」、《板橋道情》、「賣畫棄官」、「難得糊塗」、「板橋潤筆」等不一而足,但這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灑脫、諧謔,甚至驚悚,大俗大雅而顯意趣盎然。
  • 索畫不賣,不索偏畫——「揚州八怪」鄭板橋到底有多怪?
    作為「揚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的確確將「怪」字盡情演繹。作為一個聰明絕頂、通今博古的文豪,卻愛寫什麼「吃虧是福」、「難得糊塗」的文章,還煞有介事地加上註:「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入糊塗更難」,把「糊塗」當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其率真境界可見一斑。
  • 走近揚州歷史名人——八怪之一鄭板橋的傳神書畫!
    作畫時,他竟關注現實生活,以深刻的思想、如槍似劍的文字針砭時弊;怪,當他人用盡手段爭取官位時,他竟灑脫的丟棄熱烘烘的烏紗帽,「獨釣寒江雪」;怪,當他人還擔憂自己不夠精明之時,他竟直呼「難得糊塗」......他是誰?便是八怪之一的鄭板橋。 鄭板橋生平
  •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
    揚州八怪分別是哪八位?  揚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鱔 金農 黃慎 高翔 鄭燮 羅聘  簡介: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或稱揚州畫派。  由來簡介:  「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說互有出入。據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號板橋)、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書列名「八怪」的,尚有高鳳翰、華嵒、閔貞、邊壽民等,說法很不統一,今人取「八」之數,多從李玉棻說。
  • 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看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其中,《修城記》向觀眾訴說其為政的勤勉有道,《嶠壁蘭圖》、《春風十裡》中可知其書畫的脫俗立新,《難得糊塗》則是另一番為人處世之境界。另外,展覽還通過對高鳳翰、李鱓、黃慎、羅允紹等人書畫作品的展示,擴展介紹了以金農、鄭板橋為首的「揚州畫派」(又稱「揚州八怪」)。
  • 揚州八怪丨鄭板橋:一枝一葉總關情
    因為他在所作的書畫下款都題「板橋鄭燮」的字樣,後來人就逐漸稱他為鄭板橋,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為官清廉,因為饑荒年歲,擅自開倉賑災,從而獲罪罷官,後在揚州以賣畫為生。與當時聚居揚州的另七位畫家一起切磋畫藝,開一代書風畫風,史稱「揚州八怪」。
  •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
    清朝野文人畫家被稱「揚州八怪」,到底怪在哪裡?一、揚州自古地傑人靈,人才濟濟。要在這個地方出名,本身極不容易,藝術金線較高。康乾時期,社會經濟較之前空前發達,而社會階層也更回固化。揚州八怪二、這些人總的畫風是不落俗套,但每個人又各有所長,甚至各有所「怪」。比如鄭板橋每次看到犯人遊街時都會畫一幅珠子給犯人當遮羞布。
  • 鄭板橋對他的畫藝評價極高,擅畫松竹蘭菊-揚州八怪之李方膺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李方膺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裡還是挺特別的一個存在的。因為雖然他被人們列為揚州八怪的一員,但其實他既不出生在揚州也不想其他揚州八怪的畫家一樣常年居住在揚州。那麼既然如此為何要將他列入揚州八怪中呢?
  • 致敬鑑真、回望「揚州八怪」,揚州作家散文登上國內著名文學期刊
    「金農畫過一幅《月華圖》,小立軸,高116釐米,寬54釐米。   在《雨花》上刊發的《歲月忽已晚》,則寫了「揚州八怪」中金農、羅聘以及羅聘妻子方婉儀的故事。羅聘與方婉儀都是年少成名,一個擅畫梅竹,一個擅畫花鳥,在揚州城裡小有名氣。羅聘一直想拜金農先生為師,他對金農先生的才學簡直是頂禮膜拜。奈何託人帶了幾次信都不了了之。此番,金農先生為貼補家用而賣燈,方婉儀就讓羅聘去買燈,藉機接觸金農先生。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以「怪」傳奇:揚州八怪——鄭燮與金農
    揚州商業的繁榮、交通的便利、藝術市場的開發,吸引了眾多畫家在此聚集,市民階層的擴大及其對藝術求新、求變的要求使得畫風上的異端漸為大眾所接受,加之清初野逸派畫家先後在揚州的活動已為士人樹立了風格取法的榜樣,於是掀起了以「揚州八怪」為首的一股新的藝術潮流。
  • 文物志|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
    文物志|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大眾日報記者 張依盟2020-10-31 06:36:3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鄭板橋「難得糊塗」在濰坊2020-10-31提起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鄭板橋,人們很容易想起他的名言「難得糊塗」。在濰坊市博物館有一塊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碑,下方就刻著這幾行小字。石碑深受遊客喜愛,由此開發的文創產品也備受追捧。那麼,這塊碑為何在濰坊?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
  • 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刀子嘴豆腐心,毒舌的他內心卻十分柔軟!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們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主角是鄭板橋,提到鄭板橋,你們應該都看過他筆下的竹,一個人一生只研究一樣東西,畫的惟妙惟肖令人佩服,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當時他和其他七個人的家境幾乎是一樣的,因為揚州八怪他們出生貧寒,但是每個人的作風都是十分清高,那麼作為揚州八怪之首的鄭板橋有著什麼樣的
  • 「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筍,是中國的美食,也是文人、畫家筆下所愛。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過一首食筍詩:「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 居官十年的鄭板橋,用親身言行闡釋了「難得糊塗」的為人處世之道
    難得糊塗1「揚州八怪」作為中國畫史上的傑出群體,其影響已經聞名於世。這八位畫家,生前即聲名遠播,他們都以書畫著稱。其風格異於常人,大膽創新、不落俗套、追求自然,敢於將生活中的真實現象用書畫作品表現出來。 而提起「揚州八怪」,就不能不說鄭燮,即鄭板橋。 鄭燮的詩、書、畫堪稱「三絕」,絕中又有「三真」:真氣、真意、真趣。
  • 鄭板橋:為官時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的清朝揚州八怪
    世人知板橋,揚州八怪之首,一般說來是知道他畫的竹子為世上一絕,再有就是他那句「難得糊塗」的名言,再多的可能知道那首題竹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平山堂北,梅花嶺畔,客居揚州賣畫為生,他以天才筆觸,不泥古法,把那一根根的竹,畫得出神入化,那疏朗勁峭,艱瘦挺拔,充分表現出他的處世哲學,那沷墨寫意,婆娑竹葉,也點綴了他生活的每個細節。我在欣賞他濃淡有致的根根瘦竹之時,也為板橋先生扼腕長嘆。至於他詩書畫三絕的藝術成就,前人評論多多,就無需我在這兒贅言了。
  • 醉仙居巷傳說,與揚州八怪閔貞有關嗎?
    閔貞已然在揚州是安家定居的。醉仙居巷位於揚州老城區廣陵路中段東北方,這是一條頗不引人注目的古巷,關於醉仙居巷的得名,在王克勝主編的《揚州地名掌故》中是這樣記述的:「據說這條巷子的得名和『揚州八怪』之一的閔貞有關」;在揚州地方文化學者王振強編撰的《揚州八怪的故事》中,則繪聲繪色詳細描述了閔貞與醉仙居巷與《太白醉酒圖》的淵源故事;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在他所著的《風塵未歸客——邊壽民、陳撰、楊法
  • 看看早餐桌上的「揚州八怪」 《三聯生活周刊》聚焦揚州之味
    記者昨了解到,此次《三聯生活周刊》聚焦揚州之味,走訪了趣園、冶春、花園茶樓、共和春、蔣家橋、獅子樓等茶社和酒店,詳細介紹了揚州早茶的精緻、儀式感以及文化底蘊。據了解,這並不是《三聯生活周刊》第一次關注揚州美食,此前該雜誌還關注過揚州春季的時令江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