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您認可嗎?

2021-01-09 師者談教育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由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來的。

這句話主要是他自己用於自勉,自我鞭策的。後來被廣泛引用,賦予更多意義,成為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標準。

實際上,孔子在《論語·衛靈公》就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就是指不分貴賤賢愚,對各類人都可以進行教育。

陳鶴琴老先生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反映的是學生觀,即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必須要承認一點, 任何學生作為教育對象,都是可以教育的,並且可以取得成長進步,而絕非「朽木不可雕」。

但這個「教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只能根據每個人的條件,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取得比原來好的效果。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師的激勵,即教師要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和教學水平。做老師是有嚴格要求的, 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教師,當然更不是任何人自然而然就成為優秀老師。

老師的成長也是一個過程,包括知識儲備和積累、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提高都需要一個過程。每一位老師應該不斷激勵自己,向業界最優秀老師學習,盡最大努力培養好每一個學生。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觀點雖然十年前提出,但現在不但不過時,還更加符合實際。

人才標準多元化

10年前,應試教育獨領風騷,分數決定一切,衡量人才的標準,衡量一個學生好不好的標準就只有一條,那就是「成績」。一個學生如果成績不行,那麼就覺得什麼都不行,各種評優、表彰基本沒有機會。

實際當中,我們有一個基本常識,由於才智的不同,不同的學生成績有很大的差別,這既和付出有關,也和潛能有關。

今天,對人才評價標準多元化了,不再以成績為唯一標準,尤其是進入社會、進入職場後,成績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標準了,溝通能力、協調能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技術能力、創新精神、團隊精神等變得更加重要。

每個人都有閃光點

我們經常說,人無完人,也可以說另一句話,沒有一無是處的人。上帝在造人的時候,一定是給他關了一扇門的時候,另外開了一扇窗戶。

不同的孩子情商、智商、基因遺傳確實差別很大。不得不承認有些學生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尤其是到了後期,確實壓力很大。

但話說回來,在學習上不開竅的學生也許在別的方面有擅長的東西,所以360行,行行出狀元。每個學生都可以想辦法挖掘潛能,進而激發學習興趣,成為某一個領域的人才。

實事求是的講,我們回憶一下從小到大的同學,不管成績有多差,不管多調皮搗蛋,不管多麼沒有追求,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有些當年我們看不起的同學,已經甩開我們好幾條街了。

因材施教是老師的職責

既然人才標準是多元化的,而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360行,行行出狀元。作為老師的職責就是要揚長避短,找到學生的閃光點,從閃光點出發,進行指導教育,就可以成功。

在人的培養上,除過德育,其他方面一定要避免以前的木桶原理,一味強調補短板,實際上,對於一個人來講,發揮特長比補短板更重要。

你再怎麼補,可能也不如人家,反之,發揮我們自己的特長,讓它更加突出,那就是一個有用的人才。

綜上所獲,一個老師,只要找不到了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有目標的培養,就可以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有用之才。如果一個老師離學生的一個特長都找不到,那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上世紀二十年代陳鶴年老先生提出的。當年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有特定背景的,僅僅只是針對當時的幼兒教師,目的是強化幼兒教師的責任感而發出的感慨。也許是對她們的支持與鼓勵而說的。這是在特定時間、針對特定事情、在特定環境下,說出這句話,本身沒毛病。但是,後來卻被人誤讀了這句話,甚至把這句話用於整個教育界,並且多用來對教師的指責,顯然貽笑大方了。
  • 良知老師怒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個現在還認可這句傳統教育觀點,遭到有良知老師的怒懟,認為才是正確的。因為這句話的觀點已經不再符合新時代的發展,反而是對老師極其嚴重的偏見。1、「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情緒發洩還是教育失功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原南京師範學院校長陳鶴琴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意思是說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充電、善於總結、勤於分析,並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適時調整方式方法,力求讓不同層面的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如果老師不學習、不創新、不總結,只依靠原有的知識和傳統的方法,做一個懶惰的老師,那就會變成「不會教」的老師。
  • 教育最大的騙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01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昨天,有一位當老師的朋友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 他坐地鐵的時候,旁邊有兩個媽媽各自帶著小孩。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果真如此嗎?
    今天我們來看一道結構化的真題,是這樣說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這句話你怎麼理解?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分三步來作答:點題、析題和總結。陳鶴琴先生的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只要老師找到恰當的方法,每個學生都是可教之才。因此,我們要懂得賞識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要抱有希望和期待,然後找到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朗朗是當代中國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他在幼年時代就顯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更為難得的是朗朗十分刻苦,在學鋼琴方面肯下苦功。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授怒斥:胡說八道!
    這些家長還振振有詞的說,現在社會上都這麼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孩子以後上不了清華北大,全怪沒有遇到一個好老師!」上周和這些家長的交流把我這位老師朋友氣的肝疼,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也在捫心自問,是否真的是自己能力不夠呢?孩子成績不好真的全是自己的責任嗎?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真是這樣嗎?
    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 校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真理還是謊言?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而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講話,有的甚至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想讀書,想來學校就來,想走就走,這樣的學生,有老師能夠把他的學習成績教好嗎?如果你恰好教到這樣的學生,你就是大部分人眼中,不會教學生的老師。這樣的理解對嗎?這點我是不認同的,學生成績不好,不等於學生沒出息,也不等於老師沒教好。可能就是基於「教好學生」觀念錯誤的理解。
  •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老師是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不怕勞苦的去培養祖國的花朵。老師是樹,為我們遮風擋雨。老師是領路人,帶領我們通往知識的海洋。老師把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神都放在了教育上。當人家晚上下班,在家看著搞笑電視笑的不亦樂乎的時候。
  • 請不要對我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說是的,還沒等我問有什麼事的時候,對方的一句話猶如一聲驚雷直接擊在了我的天靈蓋上。「我家孩子這次怎麼考得這麼差,一年級那個老師教的時候不這樣啊?」如果說沒有後半句,我一定會耐心地給她分析一下孩子的試卷,後半句是一個有素質的家長說出的話嗎?我還是看了一眼她的試卷,八十多分,這對於100分滿分的試卷的確算不上好。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怎麼看這句話?現在的老師不過是一種稱呼或許換另外一種稱呼更合適應該叫做看護,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現在的老師大多數不過是照本宣。這兩句話對人的差異性視而不見,過分誇大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 你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
    結構化面試題目:你如何理解「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  參考答案「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強調的是教育者對學生的一種責任與信念,是教育者基於這種責任與信念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最大的誤解
    如果就此批評教師沒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教好,那是對教育的苛求,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對教育的誤解。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
  • 吳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的誤解!
    常有教育專家引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上去很像教育的真理,然而這句豪言最早是誰發出的,究竟是在什麼情境下說出的,不清楚。從鼓勵教師面對困難勇於實踐的層面說,這句話也許有些道理。的確有教師把一些被社會認為不可救藥的孩子培養成了合格的公民。我也常看到有關改造罪犯的教育,和那種靈魂拯救者的胸襟相比,一些職業的艱難似乎微不足道。
  •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誰對誰錯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此語一出,滿堂喝彩。想必這句話對於很多教師行業的人太熟悉了。很多老師也是因為受到這句話的影響,前僕後繼,不怕辛苦都要把自己的學生教會。甚至有人把這句話當做了座右銘,希望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待孩子不能有任何偏見,如果孩子學不會,肯定是自己的教學有問題。
  • 校長,請不要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掛在嘴上
    校長,請不要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掛在嘴上,你不知道教師們最反感的就是這句話嗎我不知道你當過老師沒有,如果當過老師,我想問你,你教的學生是否都教好了呢?如果,你當教師的時候,就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教得很好,那麼你為什麼要用這句話來苛求老師呢?再說,「教好」的標準是什麼?
  • 吳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教育的苛求與誤解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真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或高中階段的三年時間內,要把一名已經形成諸多壞習慣的學生改造成優秀的學生,很難。即便能使他有所轉變,所付出的代價往往也很大。如果一個十七八歲的學生行為自私乖戾,而家庭又特別放縱他,那麼這名學生一般也很難有什麼發展。也許只有在成年後遭受重大挫折,或是有了「頓悟」,才可能有轉機。因此,我至少可以說:也許在現階段,他是「教不好」的。
  • 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前不久,在一個班級的家長群中,我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句話,一位家長在群中說: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當時,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既感覺到熟悉,又覺得陌生,同時,心裡還有一點隱隱約約的氣憤,為什麼?且聽我細細給你道來。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誰說的?過時沒?「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本身沒錯,錯在被人誤讀。 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是由我們近代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提出的。陳鶴琴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的教育家,與陶行知、晏陽初、黃炎培並稱中國教育界有四位聖人,他被譽為「兒童教育的聖人」。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完全正確!教師為何痛恨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完全正確!為何教師痛恨?一線教師最痛恨的一句教育名言,莫過於這一句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含義很明顯,教育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學生無關,全部是教師的錯,是教師不懂教育教學的方法,從而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事故,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