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鬱症患者對鬱抑症群體去汙名化的思考

2020-08-29 哆啦美喵

    我收到了一個問題邀請,題目是——如何對抑鬱症群體去汙名化?

    說實話,我看見這個邀請的題目,思考了很久,我不知道要怎麼去回答;畢竟大眾對抑鬱症的不滿其實是來自於那些偽抑鬱症群體所做出的行為導致的。

   作為患者(國際慣例,先上病理診斷和日常藥品)


分裂情感性障礙的科普在這裡,取自百度百科:

分裂情感性障礙是一組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兩種病同時存在或交替發生,症狀又同樣典型,常有反覆發作的精神病,此型患者同時具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礙如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或混合型躁狂症的症狀,特徵為顯著的心境症狀(抑鬱或躁狂)和精神分裂症症狀,同時出現或至多相差幾天,具反覆發作特點。由於分裂情感性障礙常伴有功能障礙,往往須予以綜合治療(包括藥物,心理療法和社區支持),多完全緩解,預後較好。

   我想通過患者角度給大家展現一下真正抑鬱症同大眾的不同之處;畢竟世界對抑鬱症群體的善意不應該被惡意和別有私心的人利用;也希望患者可以努力接受自身的不完美。

    首先談一談玻璃心:

    這是對抑鬱症患者常見的誤解之一。

    第一次拿著確診病例給我爸爸媽媽看,被爸爸媽媽潑了盆冷水,被說:「我看你就是玻璃心,不如生活在真空裡好了;所有人活著都很難,你以為就你特別難嗎。真想不通,你明明從小到大什麼都不缺,你還有臉得這種病?說得過去嗎?你以為得了這種病很厲害嗎,到時候全家人的臉都要被你丟光了!」

    當時內心反應大概是如下:

委屈啊,無比委屈

    (不過經過這麼長時間對家人的解釋,以及他們自己對精神疾病了解的深入,我家人已經大致接受了我的疾病,他們不再覺得是玻璃心和丟臉的存在了)

    抑鬱症患者在大眾眼裡似乎是明明看起來什麼都不缺,卻還很容易哭泣還自我委屈,一點小事就被打擊到,一點都沒抗壓能力的群體等一眾不夠堅強的形象。

    其實非也,抑鬱症患者,缺的是愛,不僅是在乎的人對自己的愛,更是自己對自己的愛。

    這也是為什麼,輕度抑鬱症患者,通過心理諮詢手段可以康復;但中重度抑鬱症患者,精神科的醫生其實已經不太推薦心理諮詢作為治療輔助方式了。

    我曾經做過幾次心理治療,正規的三甲醫院,正規的心理疾病科室,但效果甚微;心理醫生也覺得我似乎還是自我調節和吃藥為主吧,他的心理治療對我來說已經無法成為我治療疾病的方式了。

    其實真正開始意識到生命的可貴是這次的疫情,它讓我開始思考,自己曾經多次自殺未遂行為是否存在褻瀆生命的問題。


P.S.要求門診是因為我父母覺得住院會讓我更加無法融入世界,會很難保持一個日常生活狀態

    之前做好了完全的離開準備,所以每一次自殺等極端行為真的是奔著死亡去的。

    但這次疫情,讓我開始審視過去的自己;我發現曾經我把自我價值完全地建立在在乎的人對我的態度上;這是完全錯誤的,人是為自己活著的,生命不應該捆綁在任何其他外物甚至其他生命上;我的存在,只是因為我存在。

    可能有些繞,總而言之是自我認知;抑鬱症群體往往在外界看來不缺任何物質,甚至親友愛他,愛人愛她,工作優異,自身條件也不差;但他們的極度低自尊,是導致抑鬱症持續且極端行為的那個導火索。

    曾聽過這樣的話,「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強大的自信感和安全感,是我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贊同,雖然儘管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煩惱,但有些東西如果沒有,那就隨他去吧,自我認知和學會愛自己,自我內在價值的實現似乎更能讓人專注於當下。

    這是一組通過眼睛來展現出患者病情程度的對比圖:

本人

本人

本人


本人三個時期的眼睛對比圖,雖然病症依舊存在,但已經不會極端行為和對生活失去希望那種行屍走肉的生活方式了。

    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看出,越是嚴重,眼神越是空洞和無助;個人淺薄看法,好的演員不會因為肢體動作,臺詞表達被說演技好,但是神情往往是大家誇好演員演技時候常提到的。

    眼神的偽裝,太難了。

    但對眾人來說,通過眼神斷定抑鬱症太難了,幾乎無法實現,這也不是最重要的。

    或許作為其他大眾環境下的普通人,只需要慢慢拋下『玻璃心』、『不夠堅強勇敢』等帶有偏見的修飾詞去評價這個群體即可,抑鬱症患者往往總是那個讓人意外的存在;尤其是自殺行為後,被日常接觸的群體所知曉,人們往往是「天哪,他竟然有抑鬱症,怎麼可能啊,他看起來那麼地正常。」

    是啊,偽裝是抑鬱症患者的特殊技能;或許為了不被歧視,或許只是一種自我保護,大多抑鬱症患者都很會在眾人面前偽裝自己沒有抑鬱症。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五月天人群中哭著 你只想變成透明的顏色 你再也不會夢或痛或心動了 你已經決定了 你已經決定了你靜靜忍著 緊緊把昨天在拳心握著 而回憶越是甜就是越傷人了 越是在手心留下密密麻麻深深淺淺的刀割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你決定不恨了 也決定不愛了 把你的靈魂關在永遠鎖上的軀殼 這世界笑了 於是你合群的一起笑了 當生存是規則不是你的選擇 於是你含著眼淚飄飄蕩蕩跌跌撞撞的走著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你決定不恨了 也決定不愛了 把你的靈魂關在永遠鎖上的軀殼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傷從不肯完全的癒合 很喜歡五月天,至少在我最痛苦的時候,五月天的歌給了我堅持的勇氣 好像看起來很世俗的流行音樂,但它是有著最偉大的平凡力量

    我們的世界既然可以慢慢摘下對愛滋病歧視的有色眼鏡,那麼終有一天,也可以用正常目光看待抑鬱症;如何去汙名化,還是把它交給時間吧;但抑鬱症群體,對自身的自我認知和慢慢學會愛自己,不應該受到過多的外界大環境影響。

    而拋開外界,作為抑鬱症群體,我們應該好好專注自身,而非外界一切。而身邊的親友,可以用更溫柔的方式對待抑鬱症患者,無論是言語還是行為;能被溫柔地對待,真的讓人很滿足。

    衝鴨!抑鬱症!接受自己,就是接受自身所存在的疾病和缺陷;哪有完美的人,但每一個人都舉世無雙。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會遺傳嗎?其實治好了,絕大部分抑鬱患者都是天才
    總有人擔心自己得了抑鬱症,會遺傳給下一代。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抑鬱症到底有沒遺傳性,它是遺傳的還是後天受刺激造成的?抑鬱症具有遺傳性嗎?諮詢過很多專業人士,他們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鬱抑症不屬於遺傳病,但是都有遺傳傾向。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 也不是精神病"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 也不是精神病"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達5400萬人。
  • 重度抑鬱症患者有4大症狀
    重度抑鬱症有四大症狀1、情緒極度抑鬱患者已經無法感受到喜怒哀樂,對一切事物都失去興趣,每天都沉浸在憂傷之中。很多時候,因為不堪精神折磨,病人往往感覺生無可戀,唯一的想法就是怎麼自殺。自殺企圖和行為是抑鬱症患者最危險的症狀,可以出現在症狀嚴重期,也可出現在早期或好轉時。
  • 抑鬱症患者是脆弱的群體嗎?
    抑鬱症患者會被人理解為是意志相對薄弱,內心不夠強大,甚至是矯情的群體,其實,每個人都有患抑鬱症的可能,有句話叫鬱結難解,抑鬱症的產生和形成,就在這個「結」,如若心結可解,往事隨風,雲淡風輕,如若不解,則鬱鬱寡歡,時間長了,身體氣血淤阻,危害身心,重者抱恨終身。
  • 走出重度抑鬱症:重度抑鬱症的應對和自助策略
    抑鬱症可能是一種慢性疾病,患有一次抑鬱症的人有50%的風險患有另一種情緒障礙。這使得認識和治療重大抑鬱症變得更加重要。好消息是:超過80%的抑鬱症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成功治療。但是,估計三分之二的抑鬱症患者不會尋求治療,因此不必要地遭受痛苦。
  • 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日記:我還年輕,還死不了
    我把這樣的狀態稱為發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正常的情況。我不知道自己還算不算是一個正常的人。我不知道這樣打字,記錄下自己的心情,發洩完之後能不能令自己好過一些。我很害怕。我不知道別的重度抑鬱症患者是怎麼樣克制自己,好好過日子的。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醫生是怎麼判定我是一個重度抑鬱症的。因為跟他談起病情時候,我情緒的起伏嗎?明明身邊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的病會是「重度」抑鬱症。在這之前,其實我已經接觸過這種病了,在喬任梁的死訊讓人們重新認識抑鬱症之前。
  • 輕度抑鬱症的6大常見表現,過來自測一下吧!
    抑鬱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理疾病,根據個人情況不同,有輕度和重度的,重度的抑鬱症患者情況嚴重,甚至會出現自殺的念頭和行為。而輕度患者的症狀表現就沒有那麼的強烈,那麼,輕度抑鬱症患者的常見表現有哪些呢?輕度鬱抑症的症狀失眠或者嗜睡,經常性的,沒事就躺在床上睡覺。激動不安,或者反應遲鈍,幾乎每天如此,這種反應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表達,和別人的感受得到證明。感覺自己或者環境一無是處,或是感覺過多的、不恰當的內疚,幾乎每天如此,不僅僅是因為生病而自責或者內疚。作者:小可涵寶貝
  • 患者親述: 重度抑鬱患者發病時的狀態!
    正視「心靈感冒」抑鬱症。抑鬱症病人犯病時候的狀態,我覺得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黑暗」。沒錯,確實是黑暗,沒有一點光亮,世界一片漆黑。像我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發病時真的特別痛苦。情緒特別不好,悲觀甚至絕望,世界一片黑暗,感覺天都塌了。
  • 個案諮詢 | 帶你走進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內心,為什麼我想自殺?
    對於抑鬱症患者,大多數人對這類人群的治療,採用的是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要麼冷,要麼狠!冷漠對視的,多半是抑鬱症患者的親友,都會有不屑的目光看著對方:「你這是裝的吧?」「怎麼可能?你怎麼可能是抑鬱症,你看上去比我還逗比!」「告訴你,沒什麼事的,別再作了」這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最害怕聽到的臺詞。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高校抑鬱症怎麼「篩」如何查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規定,重病旅客購票,應持有醫療單位出具的適於乘機的證明,經承運人同意後方可購票;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況可能危及自身或影響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運人不予承運。   從客觀角度來看,此次春秋航空的問詢、判斷接著拒載的做法並沒有問題。
  • 抑鬱症患者,真的會殺傷他人嗎?
    她不認同「抑鬱症殺人」的說法,她解釋,自己也患有輕度抑鬱症,換位思考,抑鬱症患者不可能殺人。『抑鬱症患者都是自我傷害,才不會害人』,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對抑鬱症不了解。我得抑鬱症的最大誘因,是校園霸凌。剛確診的時候我一心求死,但為了家人我努力活下來,因為這種努力,我有了更多時間去恨。
  • 「網抑雲」被全民娛樂背後的抑鬱症群體
    」為樂對這個群體造成怎樣的社會壓力和痛苦,這只是一場網民們證明自己5G衝浪趕在潮流前線的無知狂歡。做不到感同身受,但請包容一點,接納這個群體和這些情緒的存在。01 請給抑鬱症患者多一些關愛與尊重「網抑雲」取自抑鬱症的「抑」,特別是對於抑鬱症患者,這種梗一點也不好笑,還會給他們帶來深深地傷害。請不要將他們的痛苦作為你的談資。
  • 請不要再傷害抑鬱症群體了
    ,倡導關注身邊人的情緒問題,希望大眾理解和關愛抑鬱症群體,感知人心的溫度,用微笑驅散陰霾,用善意與愛為這個世界增添一抹色彩。」,這種對於抑鬱症的誤解直接關上了抑鬱患者向外界求助和傾訴的窗戶。心理學博士徐華春發現,抑鬱易感群體的大腦左前額神經活動性的相對不足,腦電水平上表現出對目標的察覺與確認困難。Flint、Kendler合作團隊對幾千個抑鬱症患者DNA樣本分析比較,在10號染色體上發現兩個抑鬱症相關突變部位。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其實我們有時候痛苦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不了解自己,很多人患上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總是攻擊自己,比如在人群中出現問題之後總是先找自己的問題,要不你看心理學有個理論認為抑鬱症患者都是善良的人,其實說更準確一些就是不敢表達攻擊性的人。
  • 心理諮詢師眼中的「抑鬱症」
    這是我的一個重度抑鬱症求助者,邊服藥邊接受心理諮詢。命運多舛的人總在不停的面對生命課題,要麼墜入深淵要麼涅槃重生,我們在什麼都做不了的事實上是否可以保持良知,接納他們是抑鬱症患者這件事實,尊重他們的人格,不帶偏見的看待抑鬱症患者這便足夠了。
  • 重度抑鬱症患者:康復抑鬱非常好的建議(請收藏)
    其實好多抑鬱症患者都是由於自己過度著急,結果把問題搞得越來越嚴重,其實所有精神疾病的康復都有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曲折且艱難,尤其抑鬱症的康復經常是:好一些→壞一些→再好一些→再壞一些→好更多→又掉下來......
  • 抑鬱症官員群體龐大而隱秘:熬著過日子 寧死不住院
    最終,患病的楊柳還是換了一份工作,因為他公開了自己的抑鬱症病情,幾近放棄了前途。現在的他基本上恢復得差不多了。「抑鬱症讓我痛不欲生,今生我絕不再踏入官場半步。」對於像楊柳這樣的抑鬱症患者,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許毅早已司空見慣。他所屬的科室,每天接診患者200多名,一年下來近7萬人次,其中被確診為抑鬱症的大約佔60%,其中約一半是公務員。
  • 《2020抑鬱症患者群體調查報告》——抑鬱研究所
    一項納入 1426 例抑鬱患者的抑鬱症序貫治療研究顯示,89.6%的患者注意力難以集中,抑鬱症會顯著降低患者記憶力、注意力等多方面功能。抑鬱症雖然並不影響患者的總體智力水平,卻顯著降低了患者在多個認知維度的功能,主要表現為執行功能、注意、記憶和信息加工速度等 4 個方面的功能受損。
  • 抑鬱症群體還能買保險嗎?
    這隻黑狗同時盯上的,還有中國9000 萬的抑鬱症患者,而每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 20 萬…也許我們不是這9000 萬分之一,但抑鬱症患者很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抑鬱症被稱為「心靈的感冒」,患者一般會表現出這樣的症狀,比如情緒低落,沒有任何能提起興趣的事情,經常懷疑生命的意義,感到空虛絕望。還有肉眼可見的思維遲緩,說話和思考都明顯變慢,記憶力下降,腦子一片空白。同時活動也會減少,每天都感到很疲憊,什麼也不想幹,連吃飯、刷牙這種小事也會覺得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