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代一餐,開啟新美味!」
「飽腹代餐,健康控攝入,
7天挑戰十斤!」
「一餐一瓶,減掉體重不是夢!」
你的朋友圈被這些魔性的
代餐產品廣告刷屏了嗎?
「
在對健康生活和苗條身材的追逐下,眼下各種號稱低卡、減肥的代餐食品風頭正盛,在直播帶貨的熱潮下,不僅銷售火爆,還吸引大量企業和資本入局。
然而,專家表示,這種的減肥可能有效,但是打破營養均衡和食物的膳食,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更大。
市民:吃代餐食品,肥沒減掉把自己折騰得不輕
今年29歲的海口市民趙女士從青春期開始就飽受肥胖之苦,在健身房花了上萬元辦理了健身卡,但因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最終放棄,「發誓」說要控制飲食,但每每遇到美食則抗拒不了誘惑而又飽餐了一頓,直到今年年初,她在刷朋友圈時,看到有網友在朋友圈裡售賣代餐粉,商家宣稱,該款代餐粉有多種口味組合,含多種功能性食材,科學配比超長飽腹,可提供人體所需營養,口感良好,一餐一瓶,6天就可達到輕體計劃。
趙女士看到該網友的廣告宣傳,她心動了,「不用花大力氣健身,也不用忍受飢餓,輕輕鬆鬆就能減肥,有這麼美的事為什麼不去嘗試一下呢?」趙女士說,隨後她便向網友諮詢這款代餐粉,商家稱一個療程3天,一個療程的產品是6瓶,價格為229元。「她說服用3天身體就可告別油膩,服用6天的話就可以減輕體重,達到輕體計劃,要想有更苗條的身材,那麼需要服用30天,也就是60瓶代餐粉。」趙女士說,她聽到商家這麼描述,心裡暗暗算了一筆帳,60瓶也就是10個療程,花2000多元就可有苗條身材,她心裡樂開了花,毫不猶豫就下了單。
但吃了20多天,體重沒輕多少,還把自己折騰得不輕,噁心頭暈、喘不過氣,到醫院檢查發現血壓升高,身體電解質紊亂。
相比趙女士,王先生的損失更嚴重。王先生今年25歲但仍單身,多次相親失敗後他總結了下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太胖了!於是,他也「發誓」一定要減肥成功,不然終身大事都要毀在這一身肥膘上了。
王先生每天堅持晨跑,並有意識地節食,一個月下來,王先生坦言:「確實有點辛苦,有想放棄的念頭了。」
2019年9月的一天早晨,晨跑結束後他癱坐在沙發上刷某音,一篇關於代餐食品的廣告出現,此時他心中竊喜:「還有這等好事?」於是他進購物車看了看產品詳情,之後數天,他刷某音時便經常能刷到這方面的代餐廣告。
代餐市場火熱!我國減肥瘦身類企業年註冊量十年增長10.6倍
代餐,顧名思義就是代替正餐的食品,表現形式主要是代餐粉、代餐飲料、代餐餅乾等,號稱「吃飽了也能瘦下來」。這類產品自稱的「原理」就是用最低的熱量、最高的營養,做最飽腹的食物。
代餐食品近年來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從紅人帶貨、跨界聯名、廣告植入等多方發力,代餐食品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成為減肥界新寵。企查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4.5萬家減肥相關企業,2019年新增企業數量達到10.8萬家,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6倍,今年上半年共新增企業4028家,同比下降18.4%。在常見的代餐食品中,燕麥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共7701家,此外五穀粉相關企業共6180家,蛋白粉則有6101家。
釋疑:代餐食品的前世今生
海南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焦凌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代餐食品的誕生與減肥並無關聯。
代餐系列最初的產品是飲料代餐,其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一些生理學家的研究成果。20世紀40年代,有研究者首先確定了在嚴格限制食物期間人類生存所需的主要營養素,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太空飛行需要開發高度緊湊的液體膳食替代品,一種含水混合物由此誕生。
目前在代餐家族中,飲料代餐已佔有重要地位,成為管理超重和肥胖的工具之一。
自2020年1月1日起,經中國營養學會法規標準委員會批准,我國實施首個用於控制體重的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代餐食品》(T/CNSS 002—2019),對代餐食品中所需的營養素進行了定量規範。因此,建議肥胖與暴飲暴食等有需求的人群應該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經過國家權威機構備案和批准的代餐食品,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科學選擇合適的產品。
專家提醒:長期食用,減掉的很可能是健康!
焦凌梅介紹,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常見的種類主要以營養比例劃分,有高蛋白代餐、水果代餐、蔬菜代餐、魔芋粉代餐、黑豆代餐等。代餐能夠快速、便捷的為人體提供大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外,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因而食用代餐可以有效地控制食量和食物中的熱量,進而可以達到一定的減肥目的。
用代餐中指出可以不食用其它的營養品或加餐,然而長期、單一地食用這類代餐,不僅減不了肥,還會造成身體營養失衡,引起惡性貧血、蛋白質缺乏、肌肉消耗量過大等問題,對身體產生傷害。
例如減肥代餐中常用的高蛋白代餐,會造成蛋白質攝入量超過機體需求,長期攝入會加重腎臟等內臟的負擔;水果、蔬菜代餐不僅缺乏蛋白質,而且缺乏很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低能量減肥代餐食品的攝入對機體、心臟功能等有影響的。
焦凌梅建議,減肥應採取科學、合理的減肥飲食方案,改變生活方式。減少攝入能量的同時,必須保證基本營養素的全面和均衡。例如在減少油脂、熱量攝入的同時,不能減少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否則,即使能夠減掉體重,也會造成身體更大傷害。
同時應增加能量消耗,增加體力活動耗能,適量的運動不僅能消耗能量,還能鍛鍊協調能力、增加記憶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心肺功能,為減肥打好基礎。
熱門推薦
商報全媒體 椰網/海拔資訊APP記者 陳王鳳
編輯:陳松梅
審核:麥寶星
監製:張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