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官員一句「戒菸太快容易內分泌失調」引起熱議。
專家稱,該官員的說法不科學。實踐中,九成戒菸成功者採取的是「立即戒斷法」,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河南商報記者 王傑
回顧
官員稱戒菸太快
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據媒體報導,《關於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菸有關事項的通知》出臺後,有媒體記者對全國不同省份機關單位進行走訪。其中,河南省移民辦一位官員稱,他非常擁護國家出臺領導幹部公務活動中嚴禁吸菸規定,「不過這需要過程,不能著急。很多喜歡吸菸的領導已養成習慣,很難一下戒菸,那樣身體會內分泌失調,應該慢慢來。」
隨後,這名官員的話被各大媒體以標題的形式傳播開來,引發熱議。
觀點
1.控煙不等於戒菸
省疾控中心負責推廣全省控煙工作的專家認為,官員和大眾都有必要理清一個概念,即「控煙」非「戒菸」。
該專家說,控煙是指一定場合內的「禁菸」,比如在公共區域,圈內話就是「吸菸可以隨時,但不能隨地」。
他介紹,幾年前,原衛生部就出臺文件,要求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合禁菸,但更多是衛生系統在執行,規範力有限。
「如今中央出臺規定,控煙範圍覆蓋了全體公務人員。」他說,這無疑會帶動一大批人思考是不是該戒菸了。
2.戒菸會引起「戒斷症候群」
鄭州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左秀玲表示,迄今為止,她沒有接觸到因戒菸而導致內分泌失調的病例。如果這名官員是在強調戒菸帶來的症狀,那醫學上是有個「戒斷症候群」。
她介紹,對煙齡較長、菸癮較重的人來說,突然把煙戒掉,絕大多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例如頭暈、噁心等身體症狀,以及焦慮、易怒等心理症狀,這些都屬於『戒斷症候群』。」
左秀玲稱,這些症狀並不是戒菸帶來的危害,而是身體在努力適應沒有尼古丁供應所產生的不適感覺。
鄭州五院呼吸科醫生王金亮也表示,戒菸會帶來負面情緒,但並不能說導致了內分泌失調,相反,這是一個讓身體機能回歸正常的過程。此外,多位呼吸科專家也都表達了上述類似觀點。
3.戒菸成功者九成為「立即戒斷」
省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所專家王衛峰表示,「戒斷症候群」是一種出現在戒菸初期的短暫現象,對患者身體健康無礙。
「目前戒菸比較成功的方法為『立即戒斷法』,一旦決心戒菸,就一根煙也不要碰了。」他說,在臨床案例中,靠這種方法戒菸成功的在九成以上。「靠一點點減少煙量來戒菸的,臨床實踐表明,大多會『反彈』。」他說。
進展
堅決執行
「禁菸令」
昨日下午,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移民辦獲悉,該辦領導班子已經就媒體報導召開了專門會議,要求全部公務人員堅決執行中央關於公共場所禁菸的通知。
「其實在上個月底開全體大會的時候,就看不見有人抽菸了,說明從上到下還是有禁菸意識的。」移民辦宣傳處工作人員稱。
對於媒體報導中的這名幹部,他表示,因為報導裡沒有提及該官員具體信息,他問了一圈也沒人承認,「其實我們也想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