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雞蛋是近乎完美的食物?滬上營養學專家共議「舌尖上的營養...

2021-01-09 瀟湘晨報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民以食為天,餐桌上的營養問題是每家每戶都非常關心的事。昨天,由《大眾醫學》雜誌主辦,廣西軒媽食品有限公司協辦的「舌尖上的營養經」營養沙龍活動在滬舉辦。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科孫建琴教授、內分泌科孫皎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張美芳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營養科湯應婭主任、上海中醫藥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營養系沈紅藝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系沈秀華教授就「舌尖上的營養經」展開討論,解讀當下國人的膳食營養問題,並提出全方位解決方案。

會上,6位營養專家從不同角度做了精彩分享。

張美芳就「國人餐桌上的十大誤區」進行了詳細解讀。她指出,蔬菜應當先洗後切、急火快炒、現做現吃;烹飪方式以蒸煮、燉、少油快炒為宜,少煎炸,尤其是煎炸後的油不能反覆使用;如果買的肉較多,無法一次吃完,最好按每次吃的量切成小份,分別密封包裝,再放入冰箱冷凍,不宜將大塊肉反覆解凍,等等。

針對「每天吃雞蛋是否會導致膽固醇攝入過多」的問題,孫皎表示,餐桌上唾手可得、看似不起眼的雞蛋,實際上蘊含著營養乾坤。很多人認為,蛋黃富含膽固醇,吃多了會導致血脂異常,不少人在吃雞蛋時習慣性地只吃蛋白、不吃蛋黃。殊不知,雞蛋其實是一種近乎完美的食物,不僅蛋白質含量豐富,且胺基酸的組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需要。在富含蛋白質的各類食物的生物價值評分中,雞蛋位列榜首。蛋黃是雞蛋的精華,且蛋黃中的膽固醇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主,這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好」膽固醇。健康人每天吃1~2個雞蛋,並不會導致血脂異常,反而有利於健康。

在食用油選擇的問題上,孫建琴指出,無論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都屬於脂肪,是純能量食物,攝入量都應該有所控制。很多人認為,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比動物油更健康,其實不一定。在常見的植物油中,如葵花籽油、豆油、玉米油等,n-6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50%以上。研究表明,過量攝入n-6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存在過氧化、影響免疫功能的風險。

在動物油中,黃油的營養價值較高,因為其來源於牛奶。黃油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β胡蘿蔔素、磷脂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黃油具有天然奶香,可用於製作麵包、蛋糕、餅乾等西點,以及酥餅、蛋黃酥、綠豆糕、蝴蝶酥、鳳梨酥等中式點心。值得一提的是,黃油和人造黃油有著本質區別。人造黃油的「學名」叫「氫化植物油」,是一種人工油脂,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加入氫催化而成,呈固態,外觀與黃油類似。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氫化植物油富含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容易導致動脈硬化。

針對「如何科學吃零食」的問題,湯慶婭提出,吃零食也要講究營養,不能將垃圾食品作為零食。普通人群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合理選擇水果、低糖糕點等作為零食。通常,零食在主餐中的佔比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全日所需熱量的15%;吃零食要「專心」,不要邊看電影邊吃零食,以免在無意中吃得過多。

沈紅藝對「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問題進行了解讀。食品的保質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食品標籤上標註的保持食品質量(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前,食品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標、衛生指標等符合標準,可以放心實用。食品保存期則可以理解為有效期,也就是食品的最終食用期;超過此期限後,食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標、衛生指標都可能發生改變,不能食用。根據食品標籤通用標準規定,食品的生產日期不能省略,保質期、保存期可以任選或同時標出。食品的保質期應由企業根據自身生產工藝水平自主制定。

沈秀華講述了「食品標籤和食品營養標籤的區別」。食品標籤是食品包裝上一切文字、圖形、標識和說明;食品營養標籤是食品標籤中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等營養相關標籤信息。食品不同,標籤也不同。比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含有一定的功效成分,適用於特定人群;普通食品不具備特定功能,無特定的人群食用範圍。

作為食品企業代表,廣西軒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韋福獻在會上進行了品牌分享。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雞蛋只吃蛋白不吃蛋黃可取嗎?煲湯時間越久越好嗎?最新的舌尖上的...
    不過,對於舌尖上的營養,很多人依然誤區重重。昨天,在「舌尖上的營養經」營養沙龍活動上,來自九院、華東醫院、新華醫院等滬上諸多營養科、內分泌科專家給吃貨們一起把脈最新的營養觀念。 吃雞蛋只吃蛋白可取嗎?
  • 為什麼大部分營養學研究都不靠譜?觀察性的研究本質只是調查而已
    不起眼的雞蛋在營養學中的地位,有著十分曲折的變化。在歷史上很多時候,它都是美國人早餐上的主食。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至80年代初,雞蛋開始被貶低為危險到會阻塞動脈的膽固醇來源,說它可能是美國人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發病率極高的罪魁禍首。
  • 舌尖上的保健品?舌尖上的電商?舌尖上還剩下什麼?
    《舌尖上的中國3》自播出開始就出現了歷史概念不清,食材混淆的弊病,生態意識倒行逆施,更流露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反智傾向,人們不禁疑問,這究竟是舌尖上的三無產品?舌尖上的保健品?還是舌尖上的糟粕?舌尖1為什麼好看,因為表面上是寫食物,其實是食物的鄉愁。比如第一季中,醃魚、臘肉等普通的家庭故事讓人看到了美食的情感寄託,第二季中,國際大廚做泡菜也讓人看到了飲食文化從也能夠高端回歸質樸的寓意。
  • 【舌尖上的中南】走進八食堂
    醬鴨肉質嫩滑,味道鮮美,是廚師心裡近乎完美的原料,將鴨子清蒸,澆上豉油,佐以香菜。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就此誕生於簡單的平凡。豬肘營養豐富,富含膠原蛋白。把豬肘過好油,蒸過後再慢火燜燒。複雜漫長的製作過程後,切片裝盤,澆上原湯,撒上小蔥花。色澤紅亮,肥而不膩,鹹香宜人。
  • 【月子餐品鑑會】舌尖上的傑瑪家,讓營養與美味齊飛
    傑瑪家月子餐品鑑會 | 舌尖上的傑瑪家喚醒您的味蕾邂逅不一樣的美味月子餐點燃您對月子生活的期待引爆舌尖上的「狂歡」上周六的月子餐品鑑完美收官一場孕媽咪的美食交流盛宴
  • 雞蛋是座營養寶庫 早晨7~8點是吃雞蛋最佳時間
    在營養學界,雞蛋素有全營養食品的美譽。英國營養專家派屈克近期上市的新書《頭腦的最佳營養》又給雞蛋戴上了「最佳養腦食物」的桂冠。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17種胺基酸、碳水化合物、鈣、鐵等成分,擁有最適合人體需求的胺基酸比例,尤其含有現代人缺乏的磷脂、膽鹼。可以說,雞蛋是座營養寶庫。對雞蛋有不少誤解近年來,我國雞蛋的產量和消費量呈持續上升趨勢。中國以約佔世界21%的人口,生產並消費全球40%左右的雞蛋,消費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 雞蛋營養學:每天最多吃幾個蛋,蛋黃到底好不好?
    雞蛋是一種既經濟又營養豐富的食材,煮雞蛋、煎雞蛋、炒雞蛋、雞蛋羹、玉子燒、雞蛋餅、egg benedict...雞蛋的做法千變萬化,從家庭餐桌到食堂到星級餐廳,雞蛋可以毫無違和感的出現在各種菜品裡。
  • 超滑嫩的蛤蜊扇貝蛋羹,蛤蜊和蛋羹的完美結合,舌尖上的美味
    蛋羹是很多人喜愛的選擇,這樣的食物營養價值很高,常吃蛋羹對提高身體體質有很好幫助,而且蛋羹吃的時候,對身體消化沒有任何影響,在對一些胃部不好的人群,都是可以常吃蛋羹,蛋羹是胃部保護上,都是有很好幫助,那蛋羹的做法大全中
  • 舌尖上的愛:雞蛋泡炒米
    「我不要,我就要吃雞蛋泡炒米。」看著丈夫如此的固執,我也就不再勉強。見桌子的飯菜早已擺好,他即刻來到飯桌前,替自己斟上一小杯酒後,就坐下來與我邊吃邊聊。一小杯酒下肚,不勝酒力的他話也就自然多了起來。「知道我為什麼現在還想吃雞蛋泡炒米嗎?」我搖搖頭,不解地看著他,笑了笑。「記得小時候,我只要去外婆家,外婆就想方設法地給我做兩個雞蛋泡炒米吃。」
  • 雞蛋營養最全 4大健康好處!水煮最佳
    原標題:雞蛋營養最全 4大健康好處!水煮最佳   受訪專家: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 高 鍵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陳霞飛   在營養學界,雞蛋素有全營養食品的美譽。
  • 「舌尖上的癌症圖譜」走紅 專家稱只供參考(圖)
    羊城晚報訊 據新華網報導,一張名為「舌尖上的癌症」的科學圖譜走紅網絡,上面詳細地列出了我們平常接觸到的食物、營養元素和各種癌症之間的風險關係。科學的理念用這種公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並被廣泛接受,想要了解如何吃得更科學,也可以更有趣和深入淺出。
  • 舌尖上的甜美新寵 新型甜味劑:甜菊糖苷
    6     1, 3, 4, 5, 6研究參考文獻,請見:EFSA 食物添加劑和營養源、食物委員會 (ANS) 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義大利帕爾瑪,2010 2對部分食物添加劑的安全評估編寫於第
  • 在點大廚|一道菜,舌尖上的營養與健康(內有福利哦!)
    ▲徐小湘      這麼多證書,為什麼最後卻會堅持成為一名健康管理師?       「因為曾經失去過健康,所以現在更珍惜健康。」       偶然試聽一次營養學的課程,發現營養學的知識對疾病的預防、調理,有很大的作用。那為何不試試呢?雖然已經46歲的她,依舊有一顆學習的心,堅持報班刻苦學習、自己買書累積知識,而且在學習營養學知識的同時用營養素調養自己的身體,通過多年的理論的學習於實踐相結合,考了國家健康管理導師證。
  • 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原標題:又一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飲食均衡才是關鍵   牛油果、車釐子、藜麥……一大批新興食物以高調的價格進入消費者視野,在網紅、博主的推文中它們有著健康、營養、減重、降壓等功效,有的還帶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推薦的「光環」,成為消費升級、
  • 臺式月子餐揭秘,舌尖上的國泰御璽兒大獲好評
    >臺式月子餐揭秘,舌尖上的國泰御璽兒大獲好評2019-01-16 15:34:1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有些地區還有產後大量吃雞蛋的習俗,然而,大量吃雞蛋, 會造成產婦營養均衡性嚴重偏差,甚至影響產後復原及乳汁營養,而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營養,可以對產婦的膳食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 日本留學之食物營養學
    專業解析食物是生命和健康的基礎。食物營養學對食品、營養、烹任三方面進行綜合學習與研究。一年級時,學生學習食品學、營養學和烹任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二年級後一般就開始進行專業科目的學習。最近食品學的研究領域也開始採用化學、物理、生命科學類的研究方法,對食品的化學結構、食品營養成分分子的機能等進行分析研究。
  • 專家說「土雞蛋」和「洋雞蛋」營養價值差不多,是真的嗎?
    專家說的也不能完全相信,因為土雞的養殖和洋雞的養殖,是兩個養殖方式,土雞的養殖在大山裡散養的,土雞吃的都是天然的食物,玉米粉,麥夫子等,土雞可以自由奔跑,吃蟲子吃野草,自己尋找食物,而洋雞是圈養的,就是把它們圈在一個廠房裡,裡邊有各種燈光設備,不間斷的叫洋雞吃飼料,不間斷的下蛋而已
  • 舌尖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在我內心,這是醫治鄉愁的良藥,那就是童年的味道,熟悉的味道——你聞到《舌尖上的中國》氣息了嗎?但是,作為生物相關專業畢業的理科生,我已經大致清楚,大多數野菜既不更有營養(野菜的營養普遍要比人工培育的蔬菜品種要低),也不具有那些宣稱的「醫療保健作用」,有些甚至有毒。《救荒本草》裡提到馬兜鈴,就非常肯定地說:「味苦,性寒,又雲平。無毒。採葉焯熟,水浸去苦味,淘淨,油鹽調食。」
  • 闞建全——西南大學——食品化學與營養學、食品生物技術、食物...
    所在院校: 西南大學       所在院系: 食品科學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食品科學 研究領域: 食品化學與營養學
  • 跟著舌尖上的中國品美食,秒變美食品鑑家!
    超營養哦!「美食是離不開美器的,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舌尖』走過了三季,需要提升和改變,所以選擇了和以往不同的角度,不單單去講述美食,也去講一些傳統。」2月19日晚8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CCTV亮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舌尖3」分集導演黃鶴,此刻的他還在機房裡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