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與女孩不一樣的養育方式,並非性別歧視,而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2020-12-18 小庚庚爸爸

文/小庚庚爸爸

都說生男生女一樣好,舊社會中存在著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很多的家庭對女孩和男孩的對待方式因此產生了明顯的差異與區別;如今,社會上男女平等的浪潮席捲全球,但是我們依然會發現,家長們對於男孩與女孩的養育方式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在筆者看來,現在這種差異化教育卻不見得是一件壞事。男孩與女孩在成長之中所受的教育,理應該是不同的。

案例:

朋友小亮已經懷有六個月身孕了,對於自己將要出生的寶寶,她滿是期待與憧憬。由於平時閒適的時間比較多,她就打算為自己準備出生的寶寶準備好她精心製作的禮物。

小亮要為自己剛出生的寶寶織一件毛線衣。因為她並不知道腹中的胎兒是男孩還是女孩,小亮就買好了兩種毛線,一種是玫紅色的毛線,另外一種則是寶藍色的毛線

據她所述,如果寶寶的性別是男的,寶藍色的毛線衣就是他的第一件收到的禮物;相反,如果寶寶的性別的女的,她同樣也會得到玫紅色的毛線衣服。小亮對於孩子性別與穿著區分得那麼的明顯,讓我感到很意外

一般來說,很多家長都會因為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就讓孩子沒有太過於注重性別區分。但是在小亮的想法裡,她卻已經為孩子做好時時刻刻的安排。此外,她還經常性跟我嘮叨:孩子若是男孩,那我就讓他去學習跆拳道;孩子是女孩的話也沒關係,我讓她去學舞蹈!看到朋友小亮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也是慢慢地認同了她這樣的一種想法。

養兒養女大有區別,這並不只限於性別的區別,更是性格方面。

家中養育男孩的家庭,家長們應該要怎麼培養出優秀的男孩子呢?

1、孩子到了三歲的時候,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的「大氣」

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氣寬容的孩子往往會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與愛戴。特別對於男孩子來說,有紳士風範是一種難得的加分美德。在孩子到達兩歲的時候,他們也就慢慢開始有個人的獨立意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或者是東西都是有著很強的佔有欲。

在這個時期,家長若是能夠多給予耐心教育孩子學會分享,就能夠慢慢培養起孩子的「大氣」,讓孩子懂得分享,並且體會到與人為善的樂趣;這樣一來,孩子在日後的人際關係也會好很多。

2、孩子到了八歲的時候,家長要著重鍛鍊孩子的膽量

讓家中的男孩子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培養他們的膽量是很重要的教育部分。男孩要比女孩承擔更為強大的家庭重任,為此,如果沒有足夠的膽量與勇氣,那麼他們在日後組建家庭可見是有多難。當家長們發現這個階段的男孩子比較怕生、懦弱的話,家長就要展開鍛鍊孩子膽量的計劃,可以嘗試多帶孩子外出,增長見識;或者也可以讓孩子親自去做事鍛鍊自己的個人能力。

3、孩子到了十二歲的時候,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在溫室中成長的孩子是最容易失敗的。男子漢大丈夫,要經得起失敗還有考驗。具體而言,家長想要讓孩子變得獨立,家長就可以適當「懶」一些,讓孩子多吃苦,多堅持,並且立下自己的意向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存在溺愛孩子情況的家庭就要注意了,過度的寵愛並不是一件好事,適當地放手,才能夠讓孩子成為有用的人。

在養育女孩子這一方面,家長又可以怎麼做呢?

1、孩子到了5歲的時候,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笑容

陽光、積極向上的女性是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的。一般來說,女孩子都會比男孩子想得多而深入,並且大多的女孩子都會有憂愁善感的特性。家長著重注意培養女孩子面對生活的微笑態度,有利於使孩子變成一個陽光積極的人,有效地幫助孩子驅散陰霾,從而觸發快樂的感覺,讓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永葆希望。此外,對於女孩子來說,她們的內心會比男孩子更為敏感和脆弱,微笑能夠幫助她們釋放一定的生活壓力。

2、孩子到了八歲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寬容

寬容大度,往往是一個優秀女性所應該具有的特性。我們平常往往會給到女孩子的標籤是「斤斤計較」,這些女孩子自然就會受到身邊人的嫌棄。人生在世,如若每一件事都堅持自我而不退讓,那麼孩子們便是容易與別人造成「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家長教會女孩子寬容,就相當於給孩子打開了新局面,讓孩子日後的人生道路走得更為順暢而幸福。

3. 孩子到了十歲的時候,提升孩子的氣質

每一個人都是追求美,對於女孩子來說,美可能是她們一生所要營造的「事業」。然而美也是分為「外在美」和「內在美」。容貌這種東西稍縱即逝,想要讓女孩子成為更為優秀的女性,培養女孩的「內在美」才是關鍵。提升孩子的氣質,家長可以適當地為孩子發展其有優勢方面的才華,增強孩子的自信。

不論你是養育男孩還是女孩,這些教育都是家長要給到孩子的

1、安全教育

孩子的安全與健康,往往是排在家長教育孩子藍圖的第一位。在生活中,孩子面臨的危險與風險有很多,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教會他們自我保護以及提升防範危險的能力很重要。

2、 性教育

性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知識內容,許多的家長可能會因為話題的尷尬性而選擇避而不談,但這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險。讓孩子從小明白男女有別,不侵犯他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這些教育對於孩子們來說至關重要。

3、金錢教育

出到社會,孩子事事都要和錢打交道。家長要從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才能夠避免孩子誤入歧途,同時過上更為幸福完滿的物質生活。

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家長們還有什麼教育孩子的良方呢?

你的點讚是我的動力。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男孩女孩大不同,你的養育方式是對的嗎?
    她回答說:「因為女兒省心省錢啊,男孩多費錢,以後買房買車娶媳婦,一個都養不起。這都已經有一個男孩了,還不知道怎麼養,萬一二胎再來一個男孩,這日子可怎麼過啊?「大家都非常贊同這位媽媽的想法,覺得養育男孩比養育男孩要難得多,而且在金錢上的付出也更多。所以,很多人都會說:「會生的人生的都是女孩兒。」
  • 男孩女孩大不同,不需要區別養育
    我從小就是這麼「另類地」長大著,這些年也有過關於男孩女孩區別養育的思考和懷疑。男孩女孩不一樣,父母的養育方式上需要區別對待嗎?答:我依舊認為不需要區別對待。我們知道男孩女孩生理結構不同,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有多種,有的是先天形成的,有的是後天造成的。從差異的角度來說,別說男女差異,每個孩子都有差異,喜歡的東西和興趣點都有可能不一樣。
  • 女孩就應該文靜,男孩就應該調皮?別讓性別刻板印象害了你的孩子
    很多大人對孩子的性別有誤解,認為女孩子天生就對數理化不敏感,女孩從出生就比男孩更加感性,就應該學文科;而男孩呢?男孩們的數學成績就是要比女孩好,長大了更有出息。等孩子長大一點,有些人甚至會說女孩子讀太多書沒用,以後反正也是要在家相夫教子。
  • 男孩女孩學習方式大不同,要「因性而異」
    有些家長可能比較簡單地認為,&34;的教育,不就是主張男孩和女孩要接受一樣的教育,不能對任何一方有所偏袒嗎?而事實上,不偏袒是正確的態度,但男生女生的教育要一樣,我不敢苟同。要知道,男性和女性之間不管是從生理構造上還是認知結構上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差異,而這一系列的差異,決定了我們對待男生和女生的教育上不能&34;,相反還要&34;。
  • 男孩女孩不只是性別不同,教育方式也大相逕庭,區別對待要早知道
    如果媽媽批評大寶,大寶就覺得媽媽偏心妹妹,實事求是地向著大寶說話女兒又會不開心。小溪發現以前教育兒子相對要簡單得多,現在的女兒似乎更不好教育,而且用以前管教兒子那一套方式來教育女兒有些行不通。事實上,男孩和女孩由於自身性別、性格和行為方式不同,相應的教育方式也大相逕庭。
  • 楊爍對兒子嚴厲、卻是女兒奴,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真不同
    《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出自於澳大利亞著名兒童藝術家和模範父親史蒂夫·比達爾夫,一度在全球暢銷,受到萬千父母的好評。這套不可逾越的育兒經典共分為兩個部分,分別從男孩和女孩的生理結構、性格特點和安全防範著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父母們解決孩子成長路上所面臨的問題,幫他們打造優雅堅強的女孩和積極勇敢的男孩,不僅適用於歐洲父母,也適用於亞洲父母。
  • 男孩練武,女孩練琴?傳統的「性別偏見」可能會扼殺天賦
    比如我們認為男孩就該練武強身健體,女孩就該練琴修身養性。其實這些都是傳統思想遺留下來的「性別偏見」。2)男孩好動,女孩好靜在媽媽們處於懷孕階段的時候,就總有人來通過胎動的強烈程度來判斷胎兒的性別。有些人總是認為胎動比較強烈的就是男孩,胎動比較平緩的就是女孩。
  • 正確養育男孩,建議收藏
    如何正確養育男孩傳送門——傳送門——澳大利亞育兒類暢銷書作家史蒂夫一比達爾夫,引用大量的醫學、心理學研究成果,為家長們揭示了男孩在從孩童向男人轉變的過程中面臨的所有關鍵問題,幫助父母如何讓男孩健康地成為一個男人。
  • 千萬別讓性別歧視從小就植根到孩子的心中!
    但男女生在數學學習上表現出的差異並非先天智力因素所致,而是更多源於男生和女生不同的思考方式。 換句話說,男生和女生只是各自運用了自己擅長的方式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並不存在好壞之分。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種潛意識下的性別歧視並不少見。
  • 男孩該玩汽車,女孩該玩娃娃?別讓性別局限影響孩子!
    然而要知道關於藍色代表男孩,粉色代表女孩的歷史其實並不久。在上個世紀初,童裝都是白色的,並沒有顏色代表性別的觀念。到了19世紀中期,粉色、藍色和其他暖色調的童裝開始出現。在一戰前,童裝顏色才有了一點點代表性別的意義,只不過當時顏色代表的性別和現在相反。
  • 教輔推男女版,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
    對當前的教育來說,使用分性別教輔資料確實是個比較新鮮的事物,但是細究起來,卻不值得大驚小怪。「性別歧視啊?考試怎麼不分男女?」既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又能減少頓挫感,「因性施教」又何嘗不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方式呢?社會發展到今天,男孩女孩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並不存在性別歧視的情況。而且,教輔雖有劃分男女版,但並非強制男女只能應用各自版本。
  • 孩子性別認同出現問題,家長教育方式錯誤,學會溝通是關鍵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性別認同對個體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家長遇到過孩子問你:「媽媽,男孩子為什麼和女孩子不一樣?怎麼才能一樣?」性別認同是個體對自身性別的認定,即認定自己是男性、女性、兩者皆非或居於其中。有的個體的性別認同和其在解剖生理上的性別特徵是一致的,但有的個體的性別認同與其出生時的生理性別不一致,這都是存在的屬於正常的現象。兒童把髮型、服飾等作為區分性別的根據。當髮型、服飾改變後,他們認為性別也就隨之改變了,這是一種關於性別的不守恆。
  • 一對夫婦倆對外隱瞞孩子性別,除了自己,沒人知道是男孩女孩
    導讀:一對夫婦倆對外隱瞞孩子性別,除了自己,沒人知道是男孩女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對夫婦倆對外隱瞞孩子性別,除了自己,沒人知道是男孩女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今天是八三男人節,男人們感受到濃濃的「性別歧視」了嗎?
    很多女性肯定不同意,但反觀我們的生活,從衣食住行到婚喪嫁娶,男性越來越多地感到「性別綁架」確是事實:小的時候,小女孩比小男孩乖、聽話,因而經常被誇獎,但很少聽到小男孩比小女孩調皮被誇獎;成長這一路上,對男性情緒化、任性程度的包容度更低,男生不能輕易哭,也不能和女生斤斤計較;長了力氣,男生就應該無償幫女生抬東西幹力氣活,累得渾身酸痛也是理所應當;男生美化自己生活的努力常常得不到正反饋
  • 《養育女孩》:養育優秀女孩的目的,從來不是「阿爾法女孩」
    男孩們吵嚷著奔到船上,他們的大聲喊叫打斷了女孩和毛絨玩具的安靜遊戲。女孩們站到了船的一頭,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幾次試圖重新開始自己的遊戲,但是男孩們的控制讓他們很難成功。古瑞恩是研究男孩的專家,他盡力表示理解,但還是非常生氣。正當他在觀望著不確定是否幹預的時候,他的大女兒給他了一個驚喜。
  • 聚焦 英語試題涉「性別歧視」並非無關緊要
    在婚嫁問題上,一些女性也遭遇了性別歧視;那種認為女性應以家庭和孩子為中心的價值認知,時至今日依然有一定的市場。考試試卷涉嫌「性別歧視」,只不過是將一些人扭曲的文化認同呈現出來。在性別意識不斷覺醒、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這種「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價值錯亂,不可避免會引發大學生的批評質疑。
  • 男孩女孩各不同,「一視同仁」養育有危害,新生代父母莫效仿
    》裡面說的那樣,男孩從小多喜歡玩車、玩槍,女孩可能會更鍾愛毛絨玩具,其實男孩與女孩的差別不只在於喜好上面,他們的發育、智力、交友、學習、運動幾乎截然不同,所以父母不能用同樣的養育方式來對待他們。通過醫生多次了解詢問,才知道,原來這位博士男,小時候長得漂亮,家人覺得他像小女孩,平時總是讓他穿女孩的衣服,玩女孩的遊戲,結果他越來越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女孩。由於自己的實際性別是男性,他變得十分內向,不願與人交流,在大學及讀博士階段,也十分反感與女生有親密的交流和任何關係。
  • 幼兒園男孩親了女孩一口,高情商媽媽的處理方式,讓老師誇讚
    導讀:幼兒園男孩親了女孩一口,高情商媽媽的處理方式,讓老師誇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男孩親了女孩一口,高情商媽媽的處理方式,讓老師誇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到底有什麼不同?
    其中一小時看完《養育女孩》和《養育男孩》兩本書,並且做標記。再花半小時整理,半小時輸出,產生這篇文章。寫在前面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根據我上一篇文章方法進行實踐,從《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這兩本書中找出,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到底有什麼不同。
  • 如何養育出了不起的男孩,家長堅持這3個原則,長大後會很不一樣
    所以,家裡是男孩的父母一定要記住:如果在孩子童年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那麼在青春期他就會把你當敵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和你們交流!那麼如何跟孩子在童年時期做朋友呢?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在養育男孩的時候給予他更多的選擇自由,和他分享他的喜怒哀樂,尊重他獨立的人格,放棄所謂的「不打不成才」的教子理念,對他進行更多的循循善誘,給予孩子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