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鄧麗君翻唱日本歌?

2021-01-10 上帝帶你聊娛樂

唱歌是一門藝術,藝術是不分國界的。

1、鄧麗君出生在中國臺灣。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經濟發展也沒有多快,作為一名歌手,要謀求出處在臺灣肯定是沒有什麼出路的嘛,去中國大陸發展也有限制呀,我國當時是剛剛經濟改革開放時期,對於娛樂行業都是剛剛起步,又因為當時政治上的地區限制。想要發展個人歌唱事業只能去日本。

2、六七十年年代的中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當時有些人覺得鄧麗君的歌是資本主義的思想,正統學院派的專家認為,鄧麗君的一些歌曲內容比較灰暗、頹廢,屬於「靡靡之音」、「黃色歌曲」。又當時的中國剛剛經歷了饑寒交迫的時期,一切以經濟發展為主。

3、對於娛樂行業,當時的日本,在製作水平,錄音水平,編曲水平都有一定的高度。日本的音樂娛樂行業都是有相當的造詣。就算是發專輯乃至唱片銷售市場日本也是佔據很大的優勢。

4、不管鄧麗君原唱還是翻日本歌都是適合當時的個人發展。就算放在21世紀也沒有什麼可以說的。現在的大多數也翻唱了英文歌曲、泰文歌曲等,也沒有什麼過錯,也不觸犯愛國情結,所謂既然別人比我優秀,我就得向人家學習。

5、只要思想及言論上不捨棄國家不詆毀人民,就是愛國。就像鄧小平說的,不管你是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你唱什麼歌,演什麼電視劇,電影,只要是積極向上地和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迷哥迷妹都會支持的。

以上幾點都是我想要說的。大家覺得還有什麼缺漏的可以留言,覺得不錯就點讚唄!

相關焦點

  • 日本男歌手西城秀樹病逝 張國榮劉德華鄧麗君曾翻唱他的歌
    日本男歌手西城秀樹因心臟衰竭於5月16日在橫濱市的醫院離世,享年63歲。西城秀樹於上世紀70年代走紅,當年憑一曲《YOUNG MAN(YMCA)》風靡各地。在2003及2011年經歷兩度中風後留下後遺症,導致右半身麻痺。雖然行動不便,但西城秀樹依然沒放棄歌唱事業,去年10月曾開唱及推出DVD,紀念其出道45周年。
  • 原來我們都是聽著日本歌曲長大的,這些歌都是翻唱自日本歌
    歡迎來到百家號:cao麗在家說娛樂,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翻唱自日本的華語歌可以說閣內的歌壇有很多的歌王天后甚至「歌神」,許多的天王大咖靠著自己的歌唱實力撐起了80、90年代的華語歌壇。一直以來,我以為華語樂壇那些個經典歌曲都是出自中國人自己的編曲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麼多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原來我們都是聽日本歌曲長大(其實我是抗拒的)這些歌曲是無論怎麼想都想不到是翻唱的呀。
  • 鄧麗君珍藏版專輯,每一首歌都是經典之作,至今無一人敢翻唱!
    鄧麗君珍藏版專輯,每一首歌都是經典之作,至今無一人敢翻唱!鄧麗君是華人音樂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僅影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更在文化領域裡影響了華人社會;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個文化符號。鄧麗君是華語流行歌壇第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歌手,她的外形也暗合了傳統中國女性婉約溫柔的特質 。
  • 鄧麗君的歌幾十年來無人超越,甜蜜蜜耳熟能詳,現在如何評價呢?
    在被禁錮的年代,鄧麗君從出道第一天起就被人們視為天籟,她是少男心中的女神,少女心中的知己。這股鄧麗君式的微風帶著溫柔和愛意,以暴風般的力量席捲了整個中國大陸。鄧麗君一生獲得的殊榮,是很多當代歌手可望不可及的,她音樂的經典程度相信大家有目共睹。1977年,鄧麗君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使這首歌成為歷史上最出名的一個版本。
  • 鄧麗君這首歌,被王菲,田震,趙雅芝等翻唱,都不如90後的他好聽
    一代歌后鄧麗君,留給了世人太多的經典,直到今天,依然被世人不斷傳唱著鄧麗君出生於53年的臺灣,所唱的歌曲廣受聽眾歡迎,從少男少女到大爺大媽,甚至今天流行歌曲遍地的環境下。鄧麗君的歌曲依然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不停地被明星們翻唱著。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鄧麗君的一首《又見炊煙》以及它的翻唱者們。
  • 日語歌「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他們的歌卻獨樹一幟被翻唱
    他們的歌卻獨樹一幟被翻唱香港樂壇佔據了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好不誇張的說,在曾經的那個時代,華語樂壇靠著香港樂壇的諸位「歌壇傳奇」苦苦支撐著,而你可知道,以前那些讓我們著迷的歌手金曲卻大多翻唱於日語歌,《紅日》、《千千闕歌》、《容易受傷的女人》等都是如此。
  • 鄧麗君退出歌壇前的最後一首歌,創下日本得獎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我只在乎你》作曲三木剛,填詞慎芝,是日語歌曲《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日語原唱也是鄧麗君)的中文版本,收錄於她1987年的同名專輯《我只在乎你》中。作為鄧麗君最後一張國語專輯的主打歌曲,這首歌以其流暢優美的旋律,深情動人又琅琅上口的歌詞,加之歌者淡然從容情緒飽滿的演繹,在聽者心底產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令人留戀不已,難以忘懷。此歌面世後為多位歌手翻唱,成為華語樂壇的經典曲目,除了中日兩種版本外,尚有英文版傳世。
  • 鄧麗君的這首歌曲太唯美,除了天后王菲翻唱,嶽雲鵬也翻唱過
    雖然今非昔比,但是在華語歌壇中,有一個女歌手的地位卻是永遠不可動搖的,她就是已逝明星鄧麗君。鄧麗君可能現在的新生代對此印象並不是很深,但是稍微年長的點,幾乎都聽過鄧麗君的歌曲。鄧麗君的聲線不但嫵媚好聽,產出和風格也是眾多,內容也是很有比較有深意,所以海內外知名度都非常大。
  • 王若琳翻唱鄧麗君名曲《我只在乎你》,嗓音獨特讓人感動!
    Joanna王若琳將展開全新巡迴演唱會【愛的呼喚】,精選演唱鄧麗君、梅豔芳、陳淑樺、蔡琴、美空雲雀……等歌手跨越60到90年代的中、英、粵語經典情歌代表作,並於下半年發行全新翻唱同名專輯,選擇在2019年聽起來依然個性鮮明、具強烈代表性的歌曲,王若琳以她獨一無二的迷人嗓音與音樂創造力
  • 歐陽菲菲:林青霞的閨蜜,鄧麗君的前輩,憑2首歌稱霸日本42年
    她是《感恩的心》原創,出道就登上日本春晚,憑藉兩首歌叱吒日本樂壇42年,是鄧麗君前輩,和林青霞是閨蜜,侄女是當紅小花,今天帶你走進一代天后歐陽菲菲的快意人生。1970年得到日本東芝唱片公司賞識,雖然從未系統學過唱歌和舞蹈,嗓音與外形也不如鄧麗君溫婉甜美,但她卻出道即大火,1971年她在不會日語只是學會發音的情況下錄製歌曲《雨中徘徊》,創造125萬張的銷售記錄,發售一個月後拿下播放量第一,並蟬聯榜單一周之久,1972年他創下首位外國歌手登上紅白歌唱大賽的記錄,隔年入選紅白歌曲大賽,相當於日本的春晚,即使是40多年後的
  • 外國歌曲在中國被翻唱,中文歌在外國呢?
    翻唱成風蔚為大觀主要在八九十年代的港臺樂壇,小虎隊不僅形象上模仿日本少年隊,連他們的代表作《What's your name》也翻唱成了《青蘋果樂園》。香港歌壇有過之無不及,以至於有人笑稱「中島美雪和玉置浩二拯救了香港樂壇」。
  • 邦喬維翻唱鄧麗君:「李玟」我愛你有多深
    2015年08月24日 16:23信息時報  七夕邦喬維翻唱了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張口就是「李玟我愛你有多深」,蹩腳中文發音滿滿的喜感。還有一些見多識廣的樂迷聯想起休·傑克曼翻唱的《給窩一個碗》,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邦喬維是要到北京和上海演出,所以很拼地翻唱一首中文歌。據說是在崔健的《一無所有》、《花房姑娘》,黑豹樂隊的《Don't break my heart》以及Beyond樂隊的《海闊天空》等備選中,選了這首鄧麗君,中文發音充滿喜感。
  • 別再說日語歌「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他們翻唱的華語歌也不少
    眾所周知,以前那些讓我們著迷的港臺歌手的金曲不少都是翻唱自日語歌,《紅日》、《千千闕歌》、《容易受傷的女人》等太多歌曲的原唱都是日本歌手。至今據不完全統計,華語歌僅僅只是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就有百首歌之後,因此也有人說中島美雪「一人就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 王若琳翻唱鄧麗君名曲 現實生活則拒當小女人
    王若琳翻唱鄧麗君名曲 現實生活則拒當小女人 時間:2019.08.14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鄧麗君在日本地位如何?曾三度登紅白大賽,卻無人敢於其一較高下
    鄧麗君華語歌壇歌后的地位,至今依然難以動搖,不僅如此,她還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群芳鬥豔的日本歌壇書寫了自己的傳奇。在中森明菜、松田聖子日漸崛起的八十年代中期,鄧麗君依然以甜美的中高音贏得了觀眾的認可。於是佐佐木就帶著鄧麗君的唱片提前趕回日本,把歌放給全公司的人聽,請大家立刻決定要不要籤。公司幾乎全數無異議通過,這在公司還是第一次沒有任何阻力地籤一個新人!佐佐木飛到臺灣去說服鄧麗君。「日本是歌手考驗自己最好的地方,在日本成功,能證明你的實力,很有挑戰」,他勸說道。鄧麗君動心了。
  • 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都被日本翻唱過,其中一首人盡皆知
    都說中島美雪(中島みゆき)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早年有《千千闕歌》、《容易受傷的女人》,近幾年也有《起風了》等大熱歌曲,今時不同往日,其實,這些耳熟能詳的華語歌曲也被日本翻唱過。NO1:東風破第一首就是周董的東風破,被日本的和楽器バンド所翻唱,濃濃的中國風遇到日本的傳統旋律,聽上去也是別有一番滋味,除了這首《東風破》,周董的《花海》、《說了再見》等熱門歌曲,也被日本歌手翻唱過。
  • 向音樂傳奇致敬,鄧麗君十大經典老歌大盤點
    這首歌1973年由陳芬蘭首唱,於四年後也就是1977年經鄧麗君重新演繹後紅遍華人世界。鄧麗君的演唱版本面世後,此曲被數百位中外歌手翻唱或演唱,哥哥張國榮也曾翻唱過,並被選用於眾多影視作品之中,成為華人社會和世界範圍內流傳度最高的中文歌曲之一。1999年,鄧麗君版本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獲選為「香港20世紀十大中文金曲」榜首。2011年,鄧麗君版本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獲選為「臺灣百年十大金曲」榜首。
  • 這些年日本翻唱的中文歌曲
    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各種勢頭越來越猛,很多日本人開始翻唱中文歌曲。眾所周知,8、90年代港臺有大量明星翻唱日本歌曲,特別是中島みゆき(中島美雪),號稱養活了大半港臺藝人,甚至可以說很多藝人都是靠她紅起來的。
  • 《起風了》原名吃醋 周杰倫也翻唱過日語歌 網友:原來還有那麼多
    《起風了》其實是一首來自於日語歌的填詞版,是《深夜食堂3》的主題曲,翻譯過來叫《吃醋》。原創是高橋優,曾經有人評價過高橋優「沒有一首爛歌」。《吃醋》講的是男生太喜歡自己的女朋友而經常吃醋,希望女朋友可以一直陪著他。而《起風了》會讓人想起了宮崎駿的電影《起風了》,雖然兩者沒有多大的聯繫,但是那句「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激勵了無數人前行。果然起風了,才能吃醋。
  • 臺媒:鄧麗君《甜蜜蜜》原是印度尼西亞船歌
    原標題:臺媒:鄧麗君《甜蜜蜜》原是印度尼西亞船歌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東南亞歌謠在臺灣風行一時,最早可溯自上世紀六○年代。費玉清等人唱過的《相思河畔》改編自泰國民謠。《梭羅河之戀》是印度尼西亞名噪一時的流行歌,它們皆是臺灣翻唱東南亞歌謠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