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座宏偉的建築歷經兩朝24位皇帝,如今已建成600年

2020-12-17 愛旅行的攝影師一佳

去北京旅行,可以不吃烤鴨,可以不轉胡同,但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去,那就是故宮,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世界上,這樣的宏偉建築都是少有的。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不同於中國其他朝代宮殿燒的燒、塌的塌,故宮在歷史的長河中幸運地保存了下來,如今彈指一揮間,故宮迎來了600年的生日。故宮歷經兩朝24位皇帝,它也見證了無數的歷史事件,也無外乎有人說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故宮,因為這裡藏了太多的故事。

小時候從宮廷劇中見到了故宮,那個時候就對這座宏偉的建築心生嚮往,記得印象最深的是一部經典電影《末代皇帝》,那是國內最後一部允許在故宮實地拍攝的電影,從此以後所有有故宮出現的宮廷劇都在橫店影視城或者其他地方拍攝了。

「故宮」本不是故宮本來的名字,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繞口,因為故宮的意思是舊時的宮殿,是現代人對它的稱呼,在古時這裡被稱為紫禁城,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紫禁城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故宮見證了中國數百年的興盛和衰落,每一天也吸引著無數的國內外遊客來這裡旅行。所以如果你第一次來北京旅行,一定要至少擠出來一天時間去轉一轉故宮,去看一下這座放眼世界都很宏偉的宏大建築群。今天的故宮已經不接受現場買票,參觀故宮需要提前預約,可以直接在官網購票。

故宮經歷了600年的風雨,期間也經歷過幾次火災,但是它能完整保存至今,除了「幸運」之外,也是有人為的因素。故宮都是木質結構,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建築的木構件,容易受到雨雪等外部環境的侵襲而槽朽,所以歷朝歷代都對故宮有過維護,傳統的做法便是在木構件表面施以油灰地仗,然後在其上面再上油漆或畫上彩畫,這樣就能對木構件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年頭久了,舊的油飾或彩畫就會出現漆皮老化脫落、彩畫層脫落,所以就需要定期對其進行保養。

曾經的封建王朝早已逝去,皇家禁地的紫禁城今天尋常百姓也可以進入參觀其貌,希望這座偉大的建築,能繼續延續於下一個600年。

相關焦點

  • 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題材背景
    北京紫禁城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中國所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廷建築群。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1406)年,永樂十八(1420)年竣工,永樂十九(1421)年明成祖朱棣由南京遷都北京。紫禁城自建成以來,一共居住過明清兩朝24位皇帝,其中明代14位、清代10位。  《後漢書》:「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認為,以北極星為中樞的紫微星位居中天,位置永恆不移,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 恢宏壯闊 氣韻生動品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_藝術鑑賞_中國...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發行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幣共7枚,其中包括1公斤圓形金幣、3克圓形金幣、2公斤圓形銀幣、5克圓形銀幣各1枚,以及15克長方形銀幣3枚。
  • 紫禁城600歲刷屏,第一位住進去的皇帝是誰?關於它的16個知識你知道...
    資料圖:正月初一,北京故宮博物院人頭攢動,大批市民進宮過大年。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5、紫禁城裡住過多少位皇帝?據統計,在紫禁城,明清兩朝共有 20 多位皇帝在此居住。6、電視劇裡的冷宮在哪裡?1925 年 10 月 10 日,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舉行開幕典禮。會後,當時的善後委員會通電各界,宣布故宮博物院成立。歷經五百年興衰榮辱,帝王宮殿的大門最終向公眾敞開。資料圖:北京故宮博物院在乾清宮前丹陛上下樹立起 " 天燈 " 和 " 萬壽燈 " 各一對。
  • 紫禁城600年!450餘件文物貫穿這座城的「時」與「空」
    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紫禁城600歲了!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幕。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將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娓娓道來。
  • 紫禁城600年——所有過去 皆是未來
    我叫紫禁城,  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昭告天下:創建宮室……今以告成。這一天是1420年12月8日。  今天,2020年12月8日,我迎來600歲生日。  我有世界最大宮殿建築群: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 600年的記憶:紫禁城歷史上的幾個關鍵詞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皇宮,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文化遺產,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它不僅擁有中國古代最宏偉的宮殿建築群,還擁有一百八十餘萬件珍貴文物和大量的文獻檔案,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印記,是中華民族記憶傳統、傳承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
  • 北京的故宮和開封的龍亭哪個建成的最早?
    覺得好,請轉發您朋友圈 北京的故宮和開封的龍亭 哪個建成的最早? 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發生? 宮殿君歷史問答專家 現在清宮劇泛濫,導致很多小夥伴都有誤解,認為北京故宮是清朝人所建,其實這座宏偉宮殿最初的主人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如下圖)
  • 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守護故宮600多年,漲知識了!
    說起北京故宮應該是耳熟能詳的吧,它的位置非常的好,位於北京的中心。北京的故宮是清明兩朝的宮殿,也可以把故宮稱為紫禁城,故宮保存得非常完好,是世界上存在最完整的木質建築之一。故宮裡面有一條「大蛇」在紫禁城中隱藏600年之久,至今都還在守護著故宮。這究竟是怎樣一條「大蛇」呢?此蛇非彼蛇,它並不是那種真實的蛇類,而是位於故宮內部的金水河,大家應該都沒有想到吧。這條大蛇的地勢是北高南低,總長度也是非常的長,長達2100多米,從高處往下看是歪歪扭扭的,猶如一條巨型長蛇盤在故宮裡面。
  • 北京「最神秘」的5A景區,600年久經風雨,如今無人敢在裡面過夜
    【北京城首屈一指的「地標」景點】這個5A景區,可以說是北京城裡「最神秘」的「城中城」,自從城裡的人搬出去之後,就很少有人敢在這裡過夜。就連看守城門的工作人員都只敢睡在門口,不敢夜裡「進城」。它位列「世界五大宮殿」之最,今年整整600歲了。
  • 全球已建成排名前10位的摩天大樓 中建科工承建了6座
    全球已建成排名前10位的摩天大樓 中建科工承建了6座深圳新聞網  作者:陳發清  2020-03-09 在今年1月10日,中建科工參與完成的
  • 這座宮殿是北京故宮的4倍,已有1400餘年歷史,如今卻只剩下遺址
    這座宮殿是北京故宮的4倍,已有1400餘年歷史,如今卻只剩下遺址,西安市市區的北側,靠近車站,有雄偉壯觀的遺蹟公園, 名勝古蹟像樹林一樣的西安市,這裡不太突出,遊客也少,好像有點荒蕪, 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這裡是全國最有名的地區。
  • 北京胡同裡的30座豪宅
    清末 北京的王府大約有50餘座,北京尚存府邸22座, 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兩座貝勒府,共有王府19座。 嘉慶皇帝抄和珅家的時候, 搜出來的財富共約白銀八億兩, 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 這才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這才是真正的壕。 大貪官果然名不虛傳!
  • 盤點北京熱門古建築——旅遊景點推薦
    它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 600年的風雨,那些天安門經歷的風霜和絢麗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上,有一座雄偉的建築,這就是天安門,天安門有600年歷史。始建於明永樂15年,也就是14 17年,建成時定名為承天門,清朝順治8年,也就是1651年重建後改名為天安門,從那時起天安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天安門作為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地位十分顯赫,這座天生擁有皇家血統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瑰寶,是古都北京的標誌。
  • 故宮東南側這座神秘建築開始拆違,它是嘉靖為存皇室檔案而建
    最近,位於紫禁城東側南池子的皇史宬南院在結束了騰退工作後,開始拆除附近的違章建築。不久的將來,這裡將由故宮博物院負責文物古蹟的原貌復原。這意味著已經分隔了數十年之久的皇史宬南北兩院將重新統一為一個整體。其實說起皇史宬,別說外地遊客了,就連很多北京人,對於這處古蹟都是不太了解的,甚至從名字上都不能確切說出「宬」的含義。
  • 來北京怎麼玩,盤點北京的著名建築景點!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 這個地方竟然隱藏了600多年?
    故宮跟長城都是中國令人驚嘆的宏偉建築。故宮的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剛建成的故宮有一萬多個房間,經過這麼多年的時間,現存的房間數量也有八千七百多間,在故宮裡穿梭仿佛自己的了古代。它見證了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的興盛和衰落。而它保存完好的建築,更是我國非常珍貴的財富。
  • 它是青海第二大勝跡,由明朝四位皇帝賜建,同時仿造故宮太和殿
    始建於明代早期,迄今已有600多年,是青海省唯一的明代早期官式群組建築,也是我國西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築,有「小故宮」之稱,為青海省第二大勝跡。據歷史資料顯示,當年明代為強化對安多的控制,建有 「西蕃諸衛」、「土流參設」、茶馬互市外,尊崇藏傳佛教成為重要國策。因而皇帝曾在該地區敕建大批藏傳佛教寺院。尤其是從蘭州經永登、樂都至西寧一線更是寺院林立。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這是一套耗時600天製作,一眼看盡600年歷史,有趣的故宮大語文書。這本書到底有何特別?故宮,這座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寶庫: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集大成者;更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家。然而,對於孩子們而言,如果不做準備和引導,去故宮絕對是個難捱的疲累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