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600歲刷屏,第一位住進去的皇帝是誰?關於它的16個知識你知道...

2020-12-20 瀟湘晨報

1 日,故宮博物院在微博發布了一組紫禁城的今昔對比照,隨後在網上瘋狂刷屏。

照片中,靜立一旁的角樓,氣勢恢弘的太和門廣場 …… 它把人們的記憶拉入悠遠的歷史之中,光影之間,仿佛轉瞬跨越 600 年。

可是,你知道紫禁城 600 年背後的一些知識嗎?

1、什麼時候竣工的?

紫禁城原本是明清兩代皇家宮殿,於 1420 年竣工。

2、第一位住進去的皇帝是誰?

紫禁城最初由明成祖朱棣修建。明成祖永樂十九年,即公元 1421 年,當時的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微博

3、紫禁城有多宏偉?

整個紫禁城南北長 961 米,東西寬 753 米,四面圍有高 10 米的城牆,城外有寬 52 米的護城河,堅固無比。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

4、紫禁城的宮殿布局如何?

紫禁城宮殿布局很有特點,其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則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

資料圖:正月初一,北京故宮博物院人頭攢動,大批市民進宮過大年。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5、紫禁城裡住過多少位皇帝?

據統計,在紫禁城,明清兩朝共有 20 多位皇帝在此居住。

6、電視劇裡的冷宮在哪裡?

在一些涉及明清皇室的影視劇中,常能看到 " 打入冷宮 " 一說,但關於 " 冷宮 ",也有這麼一種說法:" 冷宮 " 並無定所,關禁妃子的地方便俗稱 " 冷宮 "。" 冷宮 " 也不是某一處宮室的正式命名。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截圖

7、故宮博物院何時成立?

1925 年 10 月 10 日,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舉行開幕典禮。會後,當時的善後委員會通電各界,宣布故宮博物院成立。歷經五百年興衰榮辱,帝王宮殿的大門最終向公眾敞開。

資料圖:北京故宮博物院在乾清宮前丹陛上下樹立起 " 天燈 " 和 " 萬壽燈 " 各一對。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8、真實的延禧宮長啥樣?

隨著熱播劇《延禧攻略》的走紅,延禧宮一度成為故宮的 " 打卡 " 勝地。

據介紹,延禧宮是東六宮之一,明清兩朝均為嬪妃所居,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起火,燒毀 25 間建築,僅剩宮門。宣統元年(1909 年)開始在延禧宮原址修建一座 3 層西洋式建築——靈沼軒,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所有架構均為鐵鑄。

但由於國庫空虛,最終沒有建成。因此,延禧宮也成為了一棟延續百年的 " 爛尾樓 "。

資料圖:延禧宮區域建築將啟動研究性保護和修繕。

9、故宮文物為何一度南遷?

" 故宮文物南遷 " 是故宮博物院院史上的一件大事,事情源於 1931 年九 一八事變,日本侵略我東北,華北形勢告急,為避戰火,保證國寶安全,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文物的精品南遷。

據了解,運送文物的列車全部是鐵皮車,車頂四周均架起機槍,車兩旁逐段有馬隊隨車馳聚。重要關口,車內熄燈。

據故宮官網數據,南遷文物總計 13,427 箱又 64 包。1936 年,南京朝天宮文物庫房建成後,南遷文物遂分五批運往南京。

10、故宮博物院每天開放嗎?

1952 年 6 月 20 日,故宮博物院開始實行每周一閉館。

11、" 故宮博物院 " 匾額是誰題的字?

最初題字由善後委員會主任委李煜瀛題寫。1971 年 7 月," 故宮博物院 " 匾額改用郭沫若題字。

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12、曾舉辦過什麼有趣的展?

故宮展覽豐富多樣。在 1977 年曾舉辦過一次 " 慈禧罪行展覽 "(乾清宮東西廡),展品 1,015 件;1982 年舉辦過 " 清代典章文物展覽 "(乾清宮東廡),展品 162 件 …… 最近幾年," 石渠寶笈 " 特展更是引發了 " 故宮跑 " 的文化現象。

資料圖:遊客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觀看石渠寶笈特展上的《清明上河圖》。中新社發 張浩 攝

13、故宮何時實行全網絡售票?

為了緩解參觀壓力、保證觀眾的參觀體驗,故宮嘗試各種 " 削峰填谷 " 的措施,也試行網絡售票,引導遊客預約參觀,分時段參觀。2017 年 " 十一 " 長假期間,故宮博物院首次實現全網絡售票。

14、故宮票價如何?

據故宮官網介紹,每年 4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為旺季,大門票 60 元 / 人;每年 11 月 1 日至次年 3 月 31 日為淡季,大門票 40 元 / 人;珍寶館(即進入寧壽宮區,還包括戲曲館、石鼓館)參觀門票:10 元 / 人;鐘錶館(即進入奉先殿區)參觀門票:10 元 / 人。

此外,還有一些相應的優惠政策。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15、" 數字故宮 " 是什麼樣的?

數位技術興起,它也開始利用技術手段,在虛擬的時空建立起一座同樣鮮活的 " 數字故宮 "。

比如,故宮推出了系列 APP:在 " 故宮社區 "App 中,用戶可以 " 建造 " 屬於自己的房子,創造線上數字生活:通過發表文章完成任務等方式獲取積分,使用積分及經驗值升級自己的 " 專屬府邸 "。

資料圖:圖為運用 VR 技術參觀養心殿。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16、紫禁城建成 600 年、故宮博物院成立 95 周年,有哪些精彩活動?

故宮將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等。

其中," 紫禁城建成 600 年展 " 以 600 年來時間軸線中的 20 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

此外,故宮博物院還將設計紫禁城建成 600 年紀念標誌、發行紫禁城建成 600 年紀念券、紀念幣、特種郵票。

如今的故宮,憑藉 " 顏值 " 和實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經常會有人說,它是古老的故宮,也是年輕的 " 網紅 "。有著 600 年歷史的紫禁城,正在更加有趣、更加接地氣。

壯美的紫禁城,

已經完整地來到了下一個六百年。

故宮,一定會越來越好。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紫禁城600歲刷屏了!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600歲的紫禁城將推出哪些大展?歷史的長河奔湧向前、時間的結繩銘刻閃耀,從1420年到2020年,悠悠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這不僅是故宮的盛事,也是中國文化界的大事。600歲的紫禁城將推出哪些大展?這是普通觀眾關注的焦點。王旭東介紹,「紫禁城建成600年展」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變化,闡釋紫禁城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境界。「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選取故宮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備受矚目的《韓熙載夜宴圖》將登場。
  • 紫禁城等於100個足球場,歷史上誰修建的?皇帝看不上的人
    皇帝的都城在歷史上很多,秦漢時期的皇帝在鹹陽和長安建都,明清的皇帝在南京和北京建都,要說最為壯觀的就是明清兩朝的紫禁城了,紫禁城一共佔地72萬平方米,相當於100個足球場一樣大,要是擱在現在拆遷了一定能賠很多錢。
  • 丹宸永固:紫禁城600周年,它的故事你記得多少呢
    當歷史消散在風中時,記錄歷史的紫禁城最終變成了歷史本身。帝王嬪妃逝去,空餘紫禁城。只要你走入,駐足,它自會把那過往故事,娓娓說與你們聽。午門是此次「丹宸永固」的展廳,作為紫禁城的正門,午門是「序廳」。我們由午門西馬道進入,依次走過西雁翅樓的「宮城一體」、然後與正樓「有容乃大」會見,來到東雁翅樓「生生不息」,這綠色的空間是故宮生機勃勃的體現。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今天是2020年12月8日,600年前的今天,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1420年12月8日),永樂皇帝頒布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已告成。」正式宣告紫禁城的落成。
  • 2021宮裡上新福筒,為紫禁城600歲生日點亮一盞燈
    昨天,故宮博物院在「微故宮」公眾號,發布紫禁城建成600年主題文章,隨後,600歲生日的祝福湧向紫禁城。-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即1420年12月8日)永樂皇帝頒布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已告成。」
  • 紫禁城的前世與今生
    600年大慶。 故宮,600歲了。故宮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建的。 這朱棣,本來不是皇帝。他老爸、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生前立了長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所以朱元璋死後是朱允炆繼位。朱允炆一登基就開始一個一個收拾他的叔父們。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國內少有雙層立體設計的圖書,《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出版:>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故宮,這座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寶庫: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集大成者;更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家。然而,對於孩子們而言,如果不做準備和引導,去故宮絕對是個難捱的疲累旅程。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國內少有雙層立體設計的圖書,《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出版: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這本書到底有何特別?故宮,這座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寶庫: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集大成者;更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家。然而,對於孩子們而言,如果不做準備和引導,去故宮絕對是個難挨的疲累旅程。
  • 出書、拍電視劇、發紀念幣……600歲的紫禁城,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央視網消息:這兩天,一組故宮的對比照片刷屏了↓↓↓新老照片仿佛將時間之河摺疊,歷史與當下的重合不禁讓人感嘆:95歲的故宮依然風華正茂。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亦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最近公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過生日,故宮是認真的!
  • 誰說紫禁城沒有廁所的?那是你不知道
    去故宮旅遊的時候確實沒有見過裡面的廁所,除了這個認知之外就是很多的網絡媒體上也說紫禁城沒有廁所,其實廁所是有的,只不過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廁所不一樣,明清時候紫禁城內的廁所就是在專用的房間裡放置一個馬桶,那時候沒有發達的排水系統,條件肯定要簡陋一點,和咱們現代的廁所也是有區別的,當然了還是咱們現代的廁所相對乾淨和衛生的多
  • 紫禁城今年迎600歲 《韓熙載夜宴圖》上半年率先露臉
    去年「入宮」 女青年最多  紫禁城今年迎來600歲 《韓熙載夜宴圖》上半年率先露臉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將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陶瓷館」專館則將在武英殿重新開放,以中國陶瓷發展史為綱,展現中國陶瓷8000年延綿不斷的發展歷程,改陳後文物數量由原「陶瓷館」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
  • 你去過故宮嗎?那你知道它為什麼又被稱為紫禁城嗎?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明清時期人們都稱呼其為「紫禁城」。許多人也許會好奇:這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叫紫禁城呢?又是什麼時候改名叫了故宮的呢?
  • 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守護故宮600多年,漲知識了!
    說起北京故宮應該是耳熟能詳的吧,它的位置非常的好,位於北京的中心。北京的故宮是清明兩朝的宮殿,也可以把故宮稱為紫禁城,故宮保存得非常完好,是世界上存在最完整的木質建築之一。故宮能夠在戰爭年代中保存下來也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珍惜它,有機會多去參觀欣賞它。那你們知道嗎?故宮裡面有一條「大蛇」在紫禁城中隱藏600年之久,至今都還在守護著故宮。這究竟是怎樣一條「大蛇」呢?此蛇非彼蛇,它並不是那種真實的蛇類,而是位於故宮內部的金水河,大家應該都沒有想到吧。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紀念故宮600年,跟大家隆重推薦這一套限定版「紫禁城600周年套裝」,包括《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和《肇建紫禁城》工筆手繪繪本,把紫禁城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收進書中,可以「把整座故宮搬回家」!!
  • 耗時600天打造的故宮立體書!看盡紫禁城600年歷史~
    但是,皇帝是如何吃飯的?一天吃幾頓,每頓幾個菜?皇子們都要學什麼課程?古代的手爐和冰箱長什麼樣?紫禁城午門的門洞,正面和背面的門洞數量竟然不一樣?大臣們上朝的時間竟然是在漆黑的凌晨?皇宮裡的孩子平時都玩什麼遊戲?交泰殿中的自鳴鐘是怎麼運行的?
  • 紫禁城600年賀歲禮,濃濃宮味過大年
    大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並在紫禁城舉行盛大的祈福、賀歲慶典,從此,「賀歲慶新」成為宮裡過年的傳統。 從1420年到2020年,今年春節是紫禁城600歲生日,也是這座宮城即將迎來的第600個新年,由故宮宮廷文化出品《宮裡上新》潮玩年品禮盒,不僅是
  • 臺灣教授說北京沒有下水道,看到600年前的紫禁城,讓他顏面掃地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笑話,臺灣一個叫範世平的教授,在政論節目《鄭知道了》中宣稱:「大陸城市一下雨就淹水,因為沒有下水道,連北京也沒有。」今年正值紫禁城600周年,7月11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名為《故宮博物院(二)》的特種郵票。此次紀念郵票規格為4枚/套,外加小型張1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金水橋、中和殿、乾清宮和千秋亭,而小型張圖案則為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
  • 故宮600年大展來了!紫禁城屋脊上的神獸搬下來給你看!
    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終於來了!此次展覽名稱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將於9月10日-11月15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布展現場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紫禁城宮殿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這裡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實物例證,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
  • 紫禁城的含義你是否知道?
    您在天安門廣場上轉的時候,咱們說幾個關於紫禁城的一些小常識,這些小常識對幫了你以後能夠更了解紫禁城,應該會有點好處!就是首先咱們說說這個紫禁城的名字。這個紫是顏色,這個傳說天上的皇宮,也就是這個玉皇大帝住的地方是在紫薇徑上,那麼作為地上的皇帝,它的顏色住的地方顏色呢就是紫色的;這個禁是指的禁止,那皇帝的家當然不是說隨隨便便進去的,所以是禁止別人進入。城就不用說了,因為這是一座空城,所以合起來叫做紫禁城。這個紫禁城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故宮博物院。
  • 知識分享: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紫禁城可是名副其實的"禁區"。明清兩代的皇帝,出於維護皇權尊嚴和自身的安全的考慮,所修建的皇宮既富麗堂皇,又壁壘森嚴。紫禁城內不光是宮殿重重,樓閣櫛比,還圍以10米多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而且崗哨林立,戒備森嚴,平民百姓是根本沒辦法進去的。所以,明清兩代的皇宮既喻為紫宮,又是禁地,"紫禁城"的名稱也得以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