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理論及其在新聞學中的應用

2021-03-02 質化研究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60518.

[2]牛靜.紮根理論及其在新聞傳播學的運用[J].東南傳播,2010(4),第14-16頁.

[3] Glaser,B.G.,and Strauss,A.L.Awarenessof Dying.New York:Routledge,2017.

[4] Glaser,B.G.,and Strauss,A.L.Discovery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New York:Routledge,2017.

[5] Glaser,B.G.,and Strauss,A.L.Time forDying.Chicago:Aldine Transaction,1980.

[6] Bryant,A.Grounded Theory and GroundedTheorizing:Pragmatism in Research Practice.Oxford:Oxford Umiversity Press,2017.

[7]孫曉娥.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第87-92頁.

[8] [英]卡麥茲著,邊國英譯.建構紮根理論:質性研究實踐指南[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

[9] Glaser,B.G.,and Strauss,A.L.StatusPassage:A Formal Theory.Chicago:Aldine-Atherto,1971.

[10] Glaser,B.G.TheoreticalSensitivity.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Mill Valley.CA:SociologyPress,1978.

[11]Strauss,A.L.Negotiations:Varieties,Contexts,Processes,and SocialOrder.Jossey-Bass Inc Pub,1978.

[12] Strauss,A.L.Qualitative Analysis forSocial Scientis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3] Strauss,A.,and Corbin,J.M.Basics of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SagePublications,Inc,1990.

[14] Glaser,B.G.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Analysis:Emergence Forcing.Sociologypress,1992.

[15] Lucas,R."Status Passage:A FormalTheory(Book Review)."Contemporary Sociology 2.3(1973):276-278.

[16]吳亞偉.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文獻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9),第20-21,第78頁.

[17] Denzin,N.,and Lincoln,Y The Handbookof Qualitative Research.Sage,2000.

[18] Charmaz,K.Constructing GroundedTheory: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Sage,2006.

[19] Bryant,A."Re-grounding GroundedTheoty."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4.1(2002):25-42.

[20] Charmaz,K."Discovering'ChronicIllness:Using Grounded Theoty."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30(1990):1161-1172.

[21] Charmaz,K.,and Mitchell,R.G."TheMyth of Silent Authorship:Self,Substance,and Style in EthnographicWriting."Symbolic Interaction 19.4(1996):285-302.

[22]Kearney,M."Ready-to-wear:Discovering Grounded Formal Theoty."Researchin Nursing&Health 21.2(1998):179-186.

[23] Charmaz,K."Grounded Theoty in the21~(st)Centutury:Applications for Advancing Social Justice Studies."The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3 ed.)Eds.N.K.Denzin,and Y.S.LincolnSagePublications Ltd,Thousand Oaks,CA.2005:507-535.

[24]Phillips,M.,and Lu,J."A quick lookat NVivo."Journa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Librarianship30.2(2018):104-106.

[25]Gibbs,D.,Boettcher,J.,Hollingsworth,J.,andSlania,H."Assessing the Research needs of Graduate Students at GeorgetownUniversity."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38.5(2012):268-276.

[26]Donovan-Kicken,E.,Tollison,A.,andGoins,E.A."Grounded Theory of Control over Communication Among Individualswith Cancer."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9.3(2011):310-330.

[27] Wiley,C.,and Mischo,W.H."Data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erspectives of Atmospheric Scientists and EngineeringFaculty."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hip 85 2016.

[28]Hannon,M.D.,andHannon,L.C.V."Fathers'Orientation to their Children's Autism Diagnosis:AGrounded Theory Study."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47.7(2017):2265-2274.

[29] Steensen,S."WHAT'S STOPPINGTHEM?:Towards a Grounded Theory of Innovation in OnlineJournalism."Journalism Studies 10.6(2009):821-836.

[30]Herfroy-Mischler,A."Silencing theAgenda?Journalism Practices and Intelligence Events:A CaseStudy."Media,War&Conflict 8.2(2015):244-263.

[31] Martin,V.B."Attending the News:AGrounded Theory about a Daily Regimen."Journalism 9.1(2008):76-94.

[32] Blasi,B."Peace Journalism and theNews Production Process."Conflict&Communication Online 3.1/2(2004).

[33]Lee,A.M."Social Media andSpeed-driven Journalism:Expectations and Practices."International Journalon Media Management 17.4(2015):217-239.

[34] Tucker-McLaughlin,M.,andCampbell,K."A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Hillary Clinton Represented asInnovator and Voiceless in TV News."Electronic News 6.1(2012):3-19.

[35]Ward,K.,Gott,M.,andHoare,K."Participants'Views of Telephone Intenviews within a GroundedTheory Study."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7 1.12(2015):2775-2785.

[36]張嬋.紮根理論及其在新聞傳播學中的應用[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第55-64頁.

[37]丁漢青,苗勃.網絡時代新聞從業者職業認同危機研究[J].當代傳播,2018(4),第19-23頁.

[38]史路遙,夏一雪,蘭月新,張鵬,連芷萱.虛假新聞引爆原理與政府監管機制研究[EB/OL].http://123.234.230.88:8888/interlibSSO/goto/50/+jmr9bmjh9mds/kcms/detail/61.1167.G3.20190910.1637.004.html,20191004.

[39]張碧,王廣新,王楓琰.商業門戶網站信息傳遞的質性研究——以搜狐和雅虎為例[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7(8),第482-492頁.

[40] Merton,R.Social Theory and SocialStructure.New York:Free Press,1968.

[41]汪仕凱.政治社會:一個中層理論[J].學術月刊,2017(7),第78-87頁.

[42]易蓮媛.在經驗假設與宏大理論之間——作為中層理論的文化生產視角研究[J].中國圖書評論,2018(3),第104-111頁.

[43]唐斌.具象思維、關聯意識與理論建構:公共行政研究的中層理論探索[J].中國行政管理,2018(5),第90-95頁.

[44]朱力,李德營.現階段我國環境矛盾的類型、特徵、趨勢及對策[J].南京社會科學,2014(10),第44-50頁.

[45]葉南客.提煉社會矛盾本土概念建構社會矛盾中層理論——讀《現階段我國社會矛盾演變趨勢、特徵及對策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8(6),第196頁.

注釋

1[1]實質理論(substantivetheory)指的是對某一特定領域內的特定問題的理論解釋或說明,例如貧困縣的教育公平問題,大學生群體的媒介使用習慣等。

2[2]訪談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AHmHQS6WQ&t=230s

相關焦點

  • 紮根理論評述及其實際應用
    紮根理論評述及其實際應用作者:田霖  來源:經濟研究導刊
  • 紮根理論的歷史與邏輯
    在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傳播學、圖書館學、體育學和醫學等眾多研究領域中都出現了介紹紮根理論的經典綜述(陳向明,1999;王錫苓,2004;費小冬,2008;賈旭東、譚新輝,2010;吳毅等,2016)、深化紮根理論應用的技術探討(王璐、高鵬,2010;孫曉娥,2011;陳向明,2015;範培華等,2017;景懷斌,2017)和大量基於紮根理論所開展的經驗研究。
  • 【紮根理論】紮根理論的起源、流派與一般性方法
    基於此,本文試圖從紮根理論的起源與發展、本質與內涵、思路與方法、爭議與反思等角度來系統梳理紮根理論的理論體系,並結合其在工作場所學習中的相關實例,探討它的具體應用,以期進一步豐富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理論,拓展相關研究方法。
  • 新新聞主義、精確新聞學、公共新聞學、發展新聞學
    ➤ 理論主張:這一理論主張將文學創作與新聞寫作結合,採用一種更加文學化、更加開放和主觀的方式製作新聞,並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傾注更多的自我反省性(Self-reflective)。參考資料程道才.西方精確新聞學理論的內容及應用[J].當代傳播,2004章永紅.主義還是工具:試論精確新聞報導的當代價值[J].新聞大學,2011喻國明.從精確新聞到大數據新聞——關於大數據新聞的前世今生[J].青年記者,2014黃淑敏.精確新聞:新聞實務對量化研究方法的借鑑與拓展[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 「經濟學基礎」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一般來說,在綜合性的社會學方法書籍中,對深度訪談介紹的一節通常會出現在定性研究方法的一章中,而有關紮根理論的一節則會出現在定性分析的一章中。2009年,邱澤奇翻譯的巴比的《社會研究方法》即是。而在質性研究的書籍中,對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的介紹則會更加詳細和具體,通常會用單獨的一章來分別闡述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如範明林,吳軍的《質性研究》,文軍,蔣逸民的《質性研究概論》。
  • 「專碩」新聞學與傳播學區別
    新聞學專業旨在培養德才兼備,掌握當代新聞傳播理念、職業素養和傳播技能的高層次、有持續發展潛力現代傳媒人才,要求掌握系統的新聞學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具備系統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熟練掌握採、寫編、評、攝等基本業務技能與運用網絡新媒體的技能,能勝任在現代傳播媒介、黨政宣傳部門及各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採寫編評、視音頻製作、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
  • 紮根理論方法與國內公共管理研究
    二、經典紮根理論方法及其問題      (一)經典方法的旨趣與範式      經典紮根理論方法指格拉澤和史特勞斯在1967年出版的《發現紮根理論:質性研究策略》(後文簡稱《發現》)一書中首次系統闡述的紮根理論方法。該方法的提出一是對彼時社會學研究中主流的「演繹-驗證」路徑的反動,二是對此前此類方法實踐的系統呈現與合法化。
  • 紮根理論的基礎書目與核心文獻
    我們不妨再回到紮根理論產生的時候,讀些原始文獻,自己去感悟一下紮根理論。對了,我的另一位恩師曾經問過:紮根理論究竟是不是理論?一些論文文獻1.陳向明《紮根理論的思路和方法》這是國內第一篇介紹紮根理論的文章,發表於1999年,是以「紮根理論」為關鍵詞的論文檢索中下載率和轉引率排名第一的文章。
  • 新聞學考研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理論
    新聞學考研中,相關理論的學習和記憶是不可避免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新聞學考研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理論吧。第三人效果198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與社會學教授戴維森在《輿論學季刊》發表了《傳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 新聞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多元化改革及其效果
    科學、規範的畢業論文(設計)方案對於考核和評價學生專業綜合應用能力至關重要。針對新聞學專業存在的畢業論文單一化、重視理論研究、淡薄綜合知識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問題,我們從西京學院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出發,著眼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積極探索構建適合應用型本科傳媒人才需求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以更加全面、科學和個性化地對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考核評價,從而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 一文讀懂「紮根理論」
    基於此,本文試圖從紮根理論的起源與發展、本質與內涵、思路與方法、爭議與反思等角度來系統梳理紮根理論的理論體系,並結合其在工作場所學習中的相關實例,探討它的具體應用,以期進一步豐富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理論,拓展相關研究方法。02.
  • 學術觀點 | 紮根理論的「叢林」、過往與進路
    紮根理論的「叢林」紮根理論來源於社會學,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眾多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圖2 經典紮根理論編碼流程Figure 2 The coding process for the classical grounded theory注:圖形源自《經典紮根理論及其精神對中國管理研究的現實價值
  • 紮根理論的起源、流派與一般性方法
    基於此,本文試圖從紮根理論的起源與發展、本質與內涵、思路與方法、爭議與反思等角度來系統梳理紮根理論的理論體系,並結合其在工作場所學習中的相關實例,探討它的具體應用,以期進一步豐富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理論,拓展相關研究方法。
  • 2009年新聞學專業十大最牛高校排名
    新聞學學科  新聞學屬於文科中的新聞傳播學類。作為一門應用科學,它有「文科中的工科」之稱。  可以這樣理解,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新聞事業與社會的關係,各種新聞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運用,新聞事業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規律,新聞事業的管理等。  新聞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三大體系」的建構
    1954年4月,毛澤東專門就報紙批評提出了「開、好、管」三字方針,開創了新聞工作經驗和理論研究的中國特色話語和風範。當時蘇聯新聞學理論成為參考借鑑的重要樣本,1950年,中蘇新聞界開始互訪學習,1954年-1955年,中央各新聞單位掀起更加廣泛系統的對口學習蘇聯的熱潮,並引進了蘇聯新聞學教材,推動了中國新聞學研究的深入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繼承發展。
  • 重點‖一文帶你破解紮根理論「叢林」的秘密,乾貨!
    ▋02 紮根理論的「叢林」 紮根理論來源於社會學,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眾多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這一認識也反映在經典紮根理論「All is data」的原則中, 強調研究者應該脫離時間、地點對數據的束縛,通過任何 形式的數據去發現 ( discover) 理論。
  • 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中的 「研究失焦」 與 「思維失效」
    「研究失焦」會導致「思維失效」,失效的思維每每可以從失焦的研究中找到根源。而固執的書齋化思維又可能使研究者無法正確地尋找研究的方法路徑,進而偏離學術創新中真正的焦點、重點和突破口所在。「研究失焦」和「思維失效」必須同時解決,讓我們的研究真正成為有效益、有價值、有意義的研究,提高理論學術「貢獻率」,中國特色新聞學的研究及其話語體系、學術體系、理論體系的建構,才能走進柳暗花明的境地。
  • 陳昌鳳:中國特色新聞學的使命
    我們認為中國特色新聞學是一個廣義的學科指稱,它有著其學科的基本架構,是一個體系;它是具有歷史傳承性與明確的傳統方向的;它植根於中國的新聞實踐,又指導實踐的發展方向;它是有時間和空間緯度的,是當代中國的土壤裡成長起來的。 中國特色新聞學是一個體系 狹義的新聞學是指新聞學科中新聞理論的層面,而廣義的新聞學不只是作為一個理論領域的指稱,它是一個更廣闊的學科體系。
  • 新聞學研究何以舉步維艱?
    近年來,在部校共建的推動下,新聞學獲得了政府的資金支持,這是好事。但這些錢一部分用於改善辦學條件,一部分用於應用研究,特別是對策性研究,用於基礎研究的並不多。更為遺憾的是不少青年學者往往把大好年華耗費在無足輕重的研究上。綜上所述,高校內外的力量都難以推動新聞學基礎理論研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新聞學科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危機。
  • 中國新聞學研究百年回望與思考
    他的同胞費爾巴哈在《遺留的格言》中說,作為起源,實踐先於理論;一旦把實踐提高到理論的水平,理論就領先於實踐。研究者考證,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成立的時候,曾有「一字之添」的重要過程。1918年10月14日,研究會成立會上宣讀的是「北京大學新聞研究會」。校長蔡元培親擬新聞研究會簡章8條,發表在《北京大學日刊》上。簡章大意是:北京大學新聞研究會的宗旨是「灌輸新聞知識,培養新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