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知道,讚賞教育不是無原則地表揚,而是學會更好地評價孩子

2020-12-13 陪寶寶寫日記

做銷售的李女士是有名的嘴甜會說話,在對待孩子的時候也是如此。只要是孩子做了什麼事,不管大小,李女士都是一頓誇讚和表揚。用她的話說就是:現在打壓教育過時了,流行的是讚賞教育,所以我必須得誇。這也使得李女士的孩子從小就有一種傲氣,還養成了「求表揚」的習慣。上學後,李女士還特意叮囑老師,多表揚孩子,少對他進行批評。儘管如此,在學校一次活動中,孩子還是因為跟同學打鬧被老師批評了一頓。結果,孩子回家後竟然說再也不去上學了。得知原委的李女士對孩子的做法很是吃驚,她這才開始反思自己:難道自己對孩子的表揚是做錯了嗎?

讚賞教育不是一味地進行表揚

其實,李女士是混淆了一個概念:所謂讚賞教育並不是指一味地進行表揚。

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錯即對,非黑即白」的,如果把讚賞教育只看做是只表揚不批評,那就是徹頭徹尾的誤讀,明顯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其實讚賞教育的提出是有著深層背景的。

在過去,家長們受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影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總是吝於讚美,而喜歡以打擊為主,永遠是板著臉說話,極少表揚。

這樣教育的後果是,孩子長大後特別不自信,跟父母也形成了很大的代溝。

所以現代人逐漸開始意識到讚賞教育的重要性,倡導並鼓勵家長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認為讚賞教育就是無條件地表揚孩子,於是嚴重地扭曲了讚賞教育的本質。

錯誤地進行讚賞教育反而會弄巧成拙

那些長期生長在讚賞環境中的孩子,抗壓力會大大弱於其他孩子。他們只喜歡聽好聽的讚美,對於批評很難容忍,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

這樣的讚賞也會扭曲孩子做事的目的性,他們做事往往不是為了儘自己的責任,而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誇讚,並以此為滿足。

而且,一味地誇讚孩子,也會讓孩子產生過分膨脹的心理,盲目自信對自己的認識變得不切實際,以為自己什麼都很強,遇到困難不會反省自己,而傾向於將責任推別給人,或者乾脆放棄。

所以,如果不能正確地進行讚賞教育,孩子的成長就會偏離父母的預期,向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而等父母意識到的時候,往往已改變不了什麼。

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讚賞教育,家長要學會這樣做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讚賞也是如此,家長們要明白,讚賞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激發他們的興趣,鼓勵他們的努力,向更好的目標前進。

只有正確認識到讚賞教育到底是什麼,家長才會真正學會如何對孩子進行讚賞教育。

首先,讚賞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事情和行動中,而不是空洞毫無目的經常聽到有些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說什麼「你真棒」、「寶貝真是太厲害了」、「表現真不錯」等等特別空洞的話語來表揚孩子。而且將之做為萬事皆可的法則,只要感覺孩子做的不錯,就翻來覆去,用一句話走遍天下。

這樣對孩子來說,效果並不明顯。因為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哪裡做的好,哪一處是值得表揚的,容易產生驕傲自滿心理,從而對批評不容易接受。

這時候,家長應該要用具體的表揚來代替空洞的讚賞,將點落在實處,能讓孩子把每次表揚都「對號入座」。

比如:

孩子玩過玩具後,能主動把玩具收拾起來,家長如果只是說「太棒了」就缺少了針對性意義,如果說「你竟然能把玩具收拾得這麼整齊,真是太厲害了!」孩子就會在心裡強化這個行為,更容易找準今後努力的方向,從而產生更積極的意義。

當然,表揚也可以是多種形式的,除了口頭讚賞,也可以用撫摸、親吻等行為來表達,或者結合物質鼓勵,效果會更明顯。

其次,讚賞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如果做錯了,孩子懂得認錯更值得表揚很多家長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即孩子做的好不好,用結果來說話。

比如:

孩子期末成績總是考得不錯,偶爾一次期末考試沒考好,家長往往喜歡把責任歸咎於孩子不夠用功,將平時孩子的努力都忽略掉了。這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委屈甚至逆反的心理,更甚者,可能從此以後自暴自棄。

相反,聰明的父母更注重孩子成長的過程,而不那麼關心結果。

比如:

畫畫的過程中,孩子畫的雖然不好,但色彩豔麗,有著極好的用色思維;或者孩子在學習舞蹈過程中,非常刻苦努力,就算最後考級沒有成功,但同樣值得肯定。

另外,家長的讚賞也不要只集中於孩子做的對的方面。哪怕孩子做錯了,但事後孩子知道反省,懂得認錯,同樣是值得表揚的。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勇於承擔做錯事的後果,也更有承擔責任的能力,在職場上也會成為最受尊重與歡迎的人。

再次,讚賞要以合理的標準為參照,有明確的目標,切忌盲目對比侄女每次考完試出成績的時候,媽媽都要問她:「你考了多少分?某某同學考了多少分?」如果侄女的分數沒有另一個同學考的好,接下來的話就是:「人家怎麼考那麼好,你怎麼就不行?」

這是最打擊孩子的話。

由於每個人成長的環境和天賦不同,孩子和孩子也不能這樣簡單做對比,總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不如專注於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每一個階段,都超越了自己以前的成績,都能有所進步。

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標準,讓孩子明確一個可實現的目標,遠比拔苗助長要好得多。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快速提升,也能很好地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在對待孩子教育上,用鋪天蓋地的表揚,效果遠不如表揚孩子的某一個點。如果每個家長都能正確理解讚賞教育,讓孩子跟自己做對比,使他朝著一個明確的方向前進,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教育。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日互動: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

相關焦點

  • 如何表揚孩子?減少評價型讚美,父母要學會詳盡地描述
    在育兒過程中,我們有意避免去責備孩子,希望孩子在表揚與稱讚中成長。但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常常會詞窮?我們是否還會經常使用這樣的肯定性話語,比如:「你真棒。」「真是一個好孩子。」來讚賞孩子?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在心理療法中,不會對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很棒。」判斷和評價性的讚揚都是要避免的。為什麼?
  • 評價孩子的四大誤區,掌握表揚與批評中的核心原則
    無論是孩子聽話的穿上衣服,吃完飯,還是努力地完成家長交代的其他任務,孩子都能確定的得到她一句「你真棒」的肯定。 當她與我分享這則心理學上「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她的親子過程中的實踐運用時,我在肯定表揚的方式對於孩子成長的好處之外,也建議她也要注意此類方法操作上的誤區及有可能的副作用。
  • 他人的認同感對一個人的發展很重要,家長要學會正確地表揚孩子
    自我認同並不是先天就能夠產生的,它是在後天通過不斷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去得到的。比如說,當家長在學孩子做的某件事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信幸福,他們會更多的做這件事,也覺得做這件事是有價值的,從而獲得自我的認同。
  • 培養孩子信心需要讚賞,而盲目表揚,會讓孩子愈加偏離自己的期望
    能夠讓孩子產生「被愛」的感覺。大多數家長都只是在物質上一味地滿足孩子,卻很少去關注到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一句簡單的表揚,就能夠讓孩子知道父母在時刻的關注著自己,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很「缺愛」,而表揚正好能夠彌補孩子的這一需求。
  • 讚賞給予孩子信心,但具備內在成就動機,孩子才會真·自信
    而更有意思的是,當孩子完成這件事情後,老師的讚揚和家長的肯定,會幫助他們進行更好的鋪墊,下一次參加類似的比賽時,孩子會更加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慢慢的,孩子不管大小事,都會有清晰的目標,也會表現出更加強大的執行力。
  • 「你是最棒的」不是蜜糖而是砒霜,家長要學會用鼓勵代替讚美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使用讚美之詞,例如:"孩子你是最優秀的!""你是媽媽一生的驕傲!""我真替你感到自豪啊!"等等。在這樣充滿讚美的環境下成長,孩子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呢?他會完成任務、獲得成就時總要尋求外部認可和讚賞,不然就會失去動力,不想再做下去。
  • 面對孩子撒謊,你的拆穿和粗暴制止,反而讓孩子學會更好地撒謊
    孩子不承認,還說那玩具就是他的。 媽媽既震驚又著急的說:撒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媽媽著急地想要制止孩子撒謊,可是過不了幾天,卻發現孩子又一次撒謊。那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撒謊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孩子撒謊,基本上都是「情有可原」的。家長發現孩子撒謊,第一反應往往都是氣急敗壞、批評,甚至打罵。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反應,難以幫助孩子意識到錯誤,更無法阻止孩子再次撒謊。想要真正幫助到孩子,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撒謊的具體緣由。
  • 孩子只接受讚揚不接受批評,是「讚賞教育」出了問題?父母這樣做
    家長們甚至為了這一情況展開了劇烈的辯論。媽媽認為現在提倡的就是「讚賞教育」,本來對孩子就應該多稱讚少批評。可是奶奶認為孩子在家裡,家人可以多稱讚多鼓勵,可是現在孩子大了,到外面去到學校去,免不了做錯事情是要受批評的,這樣接受不了批評,跟別人相處是會出問題的。
  • 表揚不當,會讓孩子更自卑
    這種表揚會讓孩子上癮,但卻會破壞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能力和自尊的自我激勵。過多的表揚也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創造力、失去自我。一個經常被表揚的孩子,總是會去考慮自己的選擇是否可以取悅父母,他們會刻意避開那些不能取悅家長的選擇。他們學會的是如何做讓他人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創新,他們希望達到成人的要求並獲得表揚,而不是嘗試新鮮事物。
  • 渴望讚美的子女,和不懂表揚的父母,以讚賞替代孩子未來的遺憾
    控制組:這組孩子會和以上三組分開,但是同樣不對其進行任何評價。最後得出的結果自然是表揚組的孩子在後續仍保持優良的表現。1、適度和適量表揚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而過於頻繁的表揚雖然也能起到鼓勵作用,可是時間一長,孩子就不再會從中得到激勵作用了。
  • 給孩子貼標籤,家長你中招了嗎?正確地評價孩子有助孩子健康發展
    還有的家長表揚孩子「你真聰明,寶貝真棒」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表揚也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家長學會正確地評價孩子十分重要。凡是家長,都會評價孩子,只是或多或少、正確或錯誤不同而已。從孩子丫丫學語,母親疼愛的誇獎「乖寶寶」,到長大成人後,父親稱讚是個「男子漢」,從父母愛的眼神到隻字不語的沉默,都包含著評價。家長要用正確地評價去促進孩子的發展,促進孩子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 懶父母只會說「你真棒」,正確讚賞要注意三方面,孩子上進太省心
    哈嘍,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正確讚賞的三個方面!Matt老師家庭教育集之——正確讚賞要注意三方面,孩子上進太省心。在家庭教育中提倡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這個原因我想父母都能明白。但是,我們在很多家庭案例中發現有些家長並不擅長表揚,錯誤的表揚方式不僅不會起到鼓勵的效果,反而還會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產生對父母的無視感。有些家長並不認為表揚會有多大的效果,所以也不重視。
  • 孩子有進步就鼓勵他,但大多數家長會表揚,卻不知道如何鼓勵孩子
    2、表揚會發展孩子正面的自我評價父母常常表揚孩子聰明,有力氣、懂得關心人等等,能讓他肯定自己的優秀。兒童時期,孩子還不具備完整的自我認識系統,因此他對自己的評價常常來自身邊的重要特人(父母)。此時,表揚能讓孩子更自信但是,如果我們以為只要表揚就孩子,他就能自發地、更好地完成某項任務,因此為了表揚而表揚,忽視了客觀性,不僅會使孩子反而感到難受,以為家長和老師缺乏真心實意;還會讓他形成過高的自我評價,為了『不丟面子』而不敢嘗試自己不擅長的新事物。
  • 家長鬚知: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
    一、15個表揚孩子的科學方法1.表揚要具體:準確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他知道自己因為做了什麼得到表揚,怎麼做能夠得到肯定。2.表揚重過程:讓孩子知道,整件事情中自己哪裡做得好,應該發揚,哪裡沒做好,需要改善。
  • 「我不敢表揚他,怕他驕傲!」被打擊式教育的孩子,未來在哪?
    當你看完《親愛的小課桌》,再看《密室大逃脫》,兩者結合起來看的時候,會讓人覺得毛骨悚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孩子沒有童年了。在《密室逃脫》節目中,揭露了陶小寶突然變聰明的原因,但是變聰明的不是這個孩子,而是人格分裂
  • 不要再去單純地表揚孩子,掌握5種表揚方式,會讓娃更優秀
    實驗結果顯示,籠統的的表揚容易將孩子帶進定向思維中,解釋過來就是,努力克服困難好像意味著自己很笨。任何事情都是要講究技巧性地,表揚孩子同樣也是如此。需要家長記住的表揚孩子的五個技巧1、表揚孩子的意志力教育是為了孩子全面的進步,比起單純的書面知識,認識和適應社會才是重要的。
  • 為了更好地學習:增進教育測評有效性的基本原則
    增進教育測評有效性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寓測評於教與學,探索多維度的測評方法,選擇易於促進學習的測評方法,不同測評項目的評價標準協同一致,讓學生知曉評價標準,學習過程中持續測評學生,允許學生參與測評過程,分析與報告學生的學習結果,提供反饋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為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需要根據課程與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測評範式、手段、工具和策略。
  • 鼓勵孩子跟表揚孩子差別竟然這麼大!父母一定要知道
    常常有家長問我,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哪個是最重要最有效呢?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看完一本書,上完一節課,還是不知道怎麼養育孩子,那你至少要記住一個工具——鼓勵。說到這裡,很多家長就會說我一直都在「鼓勵」孩子啊,我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棒!」「真能幹!」「你真是一個勇敢的男子漢!」這是鼓勵嗎?不,這是表揚。
  • 「家長們」想讓老師更好地教育孩子,有些話,不能輕易說
    N01學生家長:「老師,只要你把他的成績搞好,錢不是問題,你隨便要。」NO2學生家長:「老師,我們的孩子交給你了,拜託你了。」NO3學生家長:「老師,能不能給孩子換個好的同桌,這個同桌會影響他。」NO4學生家長:「老師,我太忙了,放心,你好好教育他,我們沒意見。」NO5學生家長:「你們老師可真行,天天搞這些沒用的!」
  • 十五次表揚和十次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有需要的家長請查收
    然後向家長們推薦一些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讚揚孩子的十五種科學方法一、表揚要具體:父母可以準確具體地向孩子描述自己的行為,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中哪些值得肯定,哪些可以被表揚。9.表揚其堅持不懈:當孩子放棄時,要鼓勵他堅持不懈,但千萬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得到父母的認可才是最重要的。10表揚重品質:要肯定孩子通過用心努力所取得的成績,而不是因為孩子的小聰明所取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