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法學生的抉擇:法考VS考研,我選擇了後者

2020-12-13 騰訊網

進入大學已經四年了,也已經學習了四年法學,對這個專業也是有了較普遍的認識也很喜歡自己的專業,也清晰的明了自己未來肯定也會從事相關的專業。

在這四年裡面,自認為自己的經歷也算的豐富,還是對自己的認知比較清晰。

在大一的時候就進入了校學生會的學習調研部,大二的時候留任了部長,我覺得大學裡面的這些組織經驗還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全方面的鍛鍊自己的能力,比如在組織中免不了的會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在舉辦各種活動的時候也培養了自己全面思考、做事謹慎仔細、責任擔當等各種能力,其實在這些過程中可以很好的發現自己擅長哪些方面的事情,我就發現自己和別人的溝通能力很好,而且因為部門原因,我發現自己在調研方面的邏輯思維較好等等。

我在大三上的時候選擇了去深圳大學當交換生,我覺得這是我給了我自己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未來的機會,本來大三也剛好處於一個規劃未來道路的時間點,在深圳大學我發現我自己還是很喜歡學習的氛圍,因為相比三大我感覺深大在自我學習方面能動性更大壓力也更大,我發現自己居然還有點喜歡這種模式,就是面對我自己喜歡的法學科目,有更好的展示空間,也是更想去掌握,所以在深大半學期取得的成績還算不錯,雖然過程很辛苦。

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適合讀書這條道路的,我覺得大學期間唯一後悔的就是,雖然現在我的總體排名是十幾名,但是其實有些科目我是考的不好的,我覺得自己並沒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學習。現在也是快邁入了大四的門檻,對未來選擇的規劃是非常必要且需要的。

未來一年的規劃都是準備考研,法考可能會先放置,等到考完研之後再準備下一年的法考。我選擇的學校雖然不是五院四系,但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因為這個學校法學每個專業的初試目標都是一樣的,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斟酌之後具體選擇,所以在報名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差不多的專業,但是競爭稍微沒有那麼大的。

比如他的刑法和訴訟法是比較好的,但我自身對著方面不是很感興趣,然後民商法不管在哪個學校應該都是熱門專業,我雖然很喜歡,但是我自己還喜歡國際法領域的,這個學校本身還不錯,但是國際法報考一般,我可能會選擇這方面;同時學校也比較保護一志願,因為他有的專業偏理論性,每年都會調劑補錄一些人,會優先選擇報考他的一志願的考生調劑,我覺得還是比較科學的,當然肯定也是希望自己努力一把可以在初試取得好成績,儘量不要選擇調劑這條道路吧。

我也沒有準備法考,也不準備找工作,相當於給自己切斷了很多條退路,只有考研這條路在目前是可通的。這樣也是想給自己一點壓力轉換成為動力,選擇了這條路就只能一直走下去,希望能收穫一個好結果。

在考完研之後回選擇開始準備法考,儘量也是努力準備一次過,畢竟法學專業不管是為了積累經驗的實習還是以後的正式工作,司法考試是必須要求通過的。

對於未來的職業選擇的話,應該會選擇律師或者考公務員進法院、檢察院等,但是從我個人來說我偏向於進入律師行業,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會很苦,但是我覺得律師行業更適合我自己一點,因為我自己比較愛好民事和貿易這一塊,如果我讀研的話也可能會選擇國際經濟法之類的,還是希望可以從事律師這類職業。

如果未來確定律師的話,肯定就會往這方面準備;同樣如果準備考公務員的話,也要準備這方面的考試。不過現在不管做什麼競爭壓力都很大,能做的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硬實力,這樣不管未來有什麼變化,都能夠及時的適應也可以去應對。因為現階段我的重心在考研上,所以對職業的追求想過但沒有深思,總體來說工作這方面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總的來說,這就是現在的計劃,先安心準備考研,等考研完之後再準備法考的事情,還有職業選擇的話就先等經歷了前面這些事情之後得我再怎麼選擇。

相關焦點

  • 考研VS法考:法學生到底應該如何選擇?魚和熊掌能兼得嗎?
    對於每一個法學生來說,如果有什麼是能一擊即中內心的,那一定就是「法考」兩個字。法考,即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2017年以前,也被稱為司法考試。17年改革之後,不僅名字發生了變化,其適用領域及報考條件也發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動,但唯一不變的,是它在法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無論你叫什麼名字,我都將永遠追隨你。」都會有一些還沒通過法考的畢業生在踏入社會之前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法考還是考研?
  • 法考與考研的區別
    2020年法考已經結束,2021年的考研馬上就要開始。當法學生邁入大四的關口,或者是畢業以後,法考和考研都是大家從事法律職業必須要選擇的方向。2018年,從司考轉向法考的過程中,考試的形式和通過機制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 法學生考公務員,不過法考能不能考?
    ,只是這樣對於法學專業來說,沒有過法考真的不能考公務員了嗎?所以法學生無需太過擔心沒有考過法考就不能報考公務員的相關問題,考生可以選擇報考那些對法考證書要求不是很嚴格的部門。但對於想要進入公檢法部門或者那些重要崗位,再或者未來想要在法律行業有所發展的人員來說,參加法考還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能增加現在工作的優勢,對未來的發展中也會很有幫助。所以,法學專業的考生符合報名條件的,要儘早報名參加法考。
  • 法學生考公務員,必須要過法考嗎?
    即很多公檢法機關的公務員崗位是要求通過法考的,只是這樣對於法學專業來說,沒有過法考真的不能考公務員了嗎?當然不是,法院、檢察院特定崗位的公務員,必須要通過司法考試,但其他部門的公務員崗位就不一樣了,並不會要求通過法考,相反還會因為你是法學專業的人員而增加你的工作優勢。
  • 【莘莘學子】 法考、考研經驗乾貨分享
    你是否困於畢業後考研和工作的兩難抉擇? 你是否在尋找法學之路的指明燈和引路人?2月3日晚,法學院學生會學術部以線上會議的形式舉辦了法考、考研經驗分享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17級王靖宜師兄:在法考中取得客觀題222分、主觀題137分的優異成績,目前在律所實習。
  • 法考、考研、公考可否兼得?細緻中肯的分析
    雖然進入了法考時代,但對每個法科生的道路選擇而言,變化不多,擺在我們面前的還是那三個清晰的選項:法考、考研、公考。大家在面對這三個選項時,如何選擇?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除了考研,公務員考試也是擺在大家面前的另一選擇。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同學都選擇了公務員,這也是大多數法科生都會走的一條路。那對於公務員,大家知道多少了解多少呢?我有兩個看法。
  • 精英律師:打了多少法學生的臉
    1 法學生=法條張口就來 藍盈瑩所飾演的女主角戴曦,設定是法學院沒有畢業的學生,在前幾集就展現出自己的天賦能力:法條張口就來,這其實也還能說得通,但律所裡另一位大律師何賽一見面就讓戴曦背誦法條來考查她,才是最大的Bug。
  • 法學專業大三了,考研和法考如何抉擇?4種模式利弊分析
    對於考研和法考的關係,小編總結了四個模式,並對每一種模式的利弊進行了比較分析,給正糾結於法考和考研選擇的學弟學妹們一點參考。其好處是,先通過一年專心的複習考上研究一個好的研究生學校,提高自己的平臺,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據筆者所知一個好的學校的研究生文憑不管是在就業、考公務員等上都會更具優勢),考上了研究生後,你再去用三年的時間去準備法考,這樣的銜接,從時間成本、精力分配,經濟能力等來說,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 2020年法考通過率紅利分析
    最近有很多法考的老師說,2020年法考的通過率絕對會比前兩年要高。因為雖然受疫情影響,大家都無法去上班,但是有很多備戰2020年法考的同學在家努力備考,這樣比平常在職的時候,多出很多時間去複習,對於上網課或自學的同學來說,2020年法考通過率反而會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增高。
  • 面對法考,大四保研黨老學姐建議:做好2個選擇1個變化
    常常聽到低年級的同學說「我都規劃好了,學院老師組織的一些考研、公考、法考交流大會純粹是浪費時間…..」筆者認為,如果真正複習的很認真,一個講座不會耽誤你多久。相反,如果一個大概一到二個小時的講座可以及時糾正你不切實際的定位,你不科學的複習節奏,這比你利用這個時間做一套試卷、記憶一個單元的單詞要有意義的多了,甚至比你一個月起早摸黑的瞎忙活更有意義。對於法考,主要從兩個選擇和一個變化等三個方面進行經驗分享。第一,選擇跟班學還是自學?
  • 法考&考研二者兼顧的考研歷程
    在2019年一年,我接連準備法考和考研,並都順利通過,法考客觀題210,主觀題126,考研初試378(政治73 英語81 法學綜合105 國際法學119)。下面我主要從院校及專業的選擇,法考與考研的兼顧與銜接,以及複試的準備幾個方面分享我的考研歷程。
  • 知點一對一:法考法碩兩手抓?法考後如何衝刺法碩
    考研和法考要不要同時進行是每年很多法學生都會糾結的問題,如果現在的你是在同時備考,那麼法考後該如何衝刺法碩呢? 法考後不論結果如何都要放下,不要參與到網上的討論,快速的轉換戰場。法碩和法考還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法碩科目並沒有法考那麼多,重在記憶,還需要注重英語和政治的複習。
  • 法學生想當檢察官,考法碩還是學碩?
    對於很多法學生而言,報考法碩還是學碩是他們非常糾結的問題。前兩天看到知乎上有同學留言,未來想當檢察官是報考法碩好還是學碩好?首先,法碩和學碩有什麼區別?至於就業方面,各有異同,不過只要在校期間過了法考,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法律碩士畢業生從來不懼怕去和法學碩士競爭,目前各個行業都有法律碩士畢業生的身影,我們可以看出法律碩士就業的可期待性。想做檢察官報考法碩還是學碩?
  • 高考難,還是法考難?瑞達名師炸鍋了!
    可是,法學生啊。你們的苦海——法考,在前頭招手!外語,數學,政史地,失眠。精講,精粹,168,脫髮。於是,就有了法學生的人生之問:高考和法考,哪個更難?高考、法考、脫單,在你們看來都很難。但在我看來,北京的機動車搖號才最難。最新的搖號中籤比例已經是2367:1了。你們只是未遂犯,依然具有很大的機會,我則是不可罰的不能犯,類似於荒郊野外打稻草人、拿白糖當砒霜去投毒殺人。
  • 法大學生行使緊急立法權?老師驚了
    目前正值期末考試和考研閱卷階段,中國政法大學的刑法羅老師發了一則感嘆,有粉絲嚴重懷疑「這是不是老師在閱卷當中看到的某學生的回答」>也有人揣測「這是哪個行使緊急立法權的學生啊」一位法大同學留言說:「我法大的同學別的不敢說在行,造法釋義最得意!」
  • 一個法大落榜生的雙非調劑985之路
    一、 擇校選擇學校、專業對於考研最終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考得好不如報得好」,每年都有大量的350、360無學可上,也有很多330、340能讀到非常不錯的學校。我在擇校上失之草率,對於本科一般、兼顧法考的我,中國政法並不是一個足夠理智的選擇。
  • 83年生人,法學博士,沒過法考
    也就是說,至少60萬法學生,要不時面臨這樣的靈魂拷問。 他們當中,有些人早早放棄了這門考試,自謀生路去;有些人選擇默默堅持,韌如磐石; 有些人放下過,午夜夢回又還是躍躍欲試。
  • 三招教你應對法考、考研.....選擇困難症
    法考、考研、亦或是出國留學,每做一個決定的你,必然經過了大量的內心戲並且承受著來自不可知未來的壓力,但似乎這些還不夠..
  • 我為什麼決定考研復旦大學的法學專業?擇校前先了解這些
    準備考研的同學們,一定給自己一個清晰並具可行性的年度規劃。#復旦大學#一、明確方向這裡談的方向特指在法學專業領域內考研的方向抉擇法學生考研面臨的大方向上的第一個問題是「法碩」與「學碩」的選擇。關於法碩與學碩之間的區別在網上存在大量的比較,本文僅就較為直觀的幾個點來談一下:首先,學制不同。學碩多為3年(近年來有不少學碩改制,如FDU學碩已為2年),法碩為2年。第二,主攻方向存在差異。
  • 法學生考法檢公職好還是當律師好?一個富一個穩,你選哪個
    很多法學生迷茫到底是考法檢,還是做律師?小編整理了以下信息希望能對你的擇業有所幫助~律師從事律師工作,思想、行動自由。一個市一般會有幾家不錯的律所,如果你不想在一個城市幹了,想換個城市生活也只是一個選擇問題。收入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