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意外去世,債主是否有可要求用死亡賠償金償還生前債務

2020-10-09 上海尤辰榮律師

案例介紹:
龔某對外欠債無數。2012年龔某外出發生交通事故死亡,其妻子獲得死亡賠償金人民幣50萬元。龔某的債主們得知此事後,遂起訴至法院,要求龔某的妻子用這50萬元死亡賠償金償還龔某生前的債務。

交通事故意外去世,


律師分析:
《侵權責任法》等有關法律出現關於死亡賠償金的規定,死亡賠償金是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後由加害人給其近親屬所造成的物質性收入損失的一種補償,是一種財產性的損害賠償,其一般根據死亡地居民的收人情況來計算。死亡賠償金的形成及實際取得是發生在死者死亡之後,並非死者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因此,死亡賠償金不應屬於遺產。

債主是否有可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空難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復函》中指出: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基於死者死亡對死者近親屬所支付的賠償。獲得空難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而非死者。故空難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

本案中,龔某的妻子是基於鬱龔某的身份關係而獲賠死亡賠償金,而非基於繼承關係獲得,是給付龔某妻子個人的錢款,其性質不是龔某的遺產,不應用來償還龔某生前的債務。

用死亡賠償金償還生前債務


法院判決:
法院根據法律的規定,駁回了債主們的訴訟請求。

相關焦點

  • 親屬死亡獲賠的死亡賠償金,需要償還生前債務嗎?
    2020年6月,小周因車禍去世,大周作為小周的父親與車禍對方商定賠償事宜,由對方一次性賠償大周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醫療費、交通費共計30萬元。2020年7月,王某找到大周,要求大周償還小周的欠款。王某認為,大周作為小周的繼承人,因小周死亡而獲得的死亡賠償金,應在死亡賠償金的範圍內償還小周生前的合法債務,即對王某的欠款五萬元。
  • 死亡賠償金是否可作為遺產清償死者生前債務
    周某認為於某欠自己的錢款應由於某父母在繼承的財產和死亡賠償金中予以償還,遂將於某的父母訴至法院,請求其償還錢款,但在案件審理中周某又不能提供於某生前所擁有的相關財產的證據,且於某父母並不認可繼承了於某生前財產,只是承認得到了一筆死亡賠償金,且不同意用該賠償金償還債務。  【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周某的債權請求可以得到支持。
  • 欠款人去世,不能要求用他的死亡賠償金還債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欠款人去世後,用他的死亡賠償金來償還他的生前債務,是理所當然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一、不能要求用欠款人的死亡賠償金還債
  • 死亡賠償金能否用來償還生前債務?法院判決給出答案!
    不料在一次出差途中,陳小根因發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其近親屬妻兒父母獲得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精神撫慰金等費用共計790000元。趙進寶遂向法院申請追加其妻子方紅作為被執行人,並申請凍結賠償款中的100000元。方紅向法院提出異議,認為死者陳小根所欠債務只能用其遺產清償,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是侵權人對其近親屬遭受間接損失所給予的財產賠償,不能用於清償死者債務。
  • 交通事故案件中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
    律師評析1、本起事故是否屬於交通事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途中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由此應當對「道路」作擴展性解釋,而不是狹義認定僅僅發生在公路上的事故才構成交通事故。在本案中,發生事故的場地系合肥市融僑悅城在建工地,該工地並未封閉,而是屬於開放式的場地,事發現場停有多輛社會車輛和工地待業的自卸渣土車輛,並沒有機動車通行的限制。另外,正式由於周××啟動車輛後操作不當才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本起事故屬於交通事故的範疇。
  • 丈夫意外死亡生前債務,妻子需要償還嗎?
    債務人楊凡在工程施工時突發心臟病死亡,其債權人徐太宇無奈之下向其妻蔣紅索債,在多次被拒後,債權人徐太宇將蔣紅告上了法庭,請求蔣紅償還楊凡生前借款及利息共計1.4萬元。近日,黃龍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經主審法官詳細、耐心地釋法說理,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2018年11月15日前被告償還借款1萬元。
  • 淺析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
    此前,我國法律對人身損害賠償範圍規定明顯過窄,死亡賠償金的概念沒有明確。1994年《國家賠償法》較為具體地規定了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   2002年《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明確將死亡賠償金與殘疾賠償金規定為精神損害撫慰金。2001年,最高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死亡賠償金界定為「精神損害撫慰金」。
  • 兒子死於麻醉意外獲賠110萬 一家人打官司分錢
    公婆告了兒媳孫女:110萬裡要分55萬2月份,陸先生在杭州某醫院死於麻醉意外,經鑑定為醫療死亡事故,當時由杭州市江幹區筧橋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協調,賠償家屬110萬元,所有款項都打入了黃女士的帳戶內。婆婆趙某說,「我們只好提出上訴,要求分得醫療事故補償金55萬元。」兒媳:先還家裡的債一次性給老人3萬再付2000元/月 在庭上,黃女士也說了自己對這筆錢的處理:她說,按照自己的打算,是一次性給公公婆婆3萬元。然後每個月給公公婆婆2000元生活費。
  • 死亡賠償金不算遺產 女兒無需拿這筆錢還父債
    盛楓:該筆88萬元的死亡賠償金不屬於遺產。首先,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來看,死亡賠償金不屬於可以繼承的合法財產範圍。其次,從死亡賠償金的產生來看,死亡賠償金產生時間不符合遺產的要求。
  • 男子意外去世,至親放棄繼承遺產,39個債主傻眼
    欠債人突然死亡,使得債權人方寸大亂,狀告欠債人家屬要求償債本息,卻得到放棄遺產繼承的回應。浙江慈谿法院處理了這樣一起棘手的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執行案件。欠債人意外去世逝者家屬被訴2019年初,浙江寧波慈谿逍林鎮的胡家源(化名)分三次向勝山鎮的隋勇(化名)借款41萬元,約定年底還清,其中後兩筆還約定了1%的月利息。天有不測風雲,不久後的4月,胡家源因溺水意外身亡,這一消息讓手握41萬元借條、還未收回分毫本息的隋勇著了慌。同年8月,隋勇將胡家源的妻兒父母訴向法院,要求四位至親替逝者還本付息。
  • 醫療事故死亡賠償金是怎麼進行計算的
    在生活中醫療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醫療機構應該賠償死者家屬死亡賠償金,所以,針對醫療事故死亡賠償金是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那麼醫療事故死亡賠償金是怎麼進行計算的,接下來由小編為您解析。
  • 兒子兒媳意外死亡,生前欠債300多萬,老父砸鍋賣鐵5年全部還清
    十幾年前,梁老漢的兒子投資建一座麵粉廠,開始建設不久卻不幸因車禍去世。禍不單行,僅僅過了9個月,兒媳同樣遇車禍身亡。接連的不幸讓梁家人陷入沉重的悲痛之中,還沒有緩過神兒,討債的人又陸續上門了。他給債主們重新打借條,對他們承諾,只要有一口氣,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替兒子還債!可是,這麼一個大窟窿可怎麼填平呢?依照法律規定,債務人死亡的,繼承人只在繼承遺產的範圍內償還債務。
  • 侄子繼承叔叔的死亡賠償金
    叔叔車禍死亡,侄子起訴肇事車主及保險公司  2020 年 9 月,黃某駕駛小型轎車與行人王某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王某當場死亡。經交警部門認定,雙方對此次事故負有同等責任。王某生前無配偶及子女,其兄弟姐妹、父母均已去世,王某姐姐的子女均書面表示放棄繼承,王某的生養死葬事宜均由其哥哥的兒子王勇負責。
  • 債務人死亡的,能否起訴其子女,償還債務嗎?
    民間借貸中,債務人負債自殺或意外死亡的情況下,債權人需要找誰繼續追債呢?在張月敏、張雪梅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張某於2016年4月7日去世,就張某欠原告的債務,法院認為,公民之間合法的借貸關係受法律保護。此外,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 死亡賠償金法律問題分析
    可以說,同其前後的若干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相比,死亡賠償項目內容最多,數額也顯著增大,但其適用範圍僅僅限於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  二、 死亡賠償金性質認定  (一) 死亡賠償金性質認定的前提:生命是否具有可賠償性?  1、生命權的概念  生命權是指自然人有權自由的活著,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防止他人不法侵犯和幹涉的權利。
  • 死亡賠償金是不是遺產?
    在長期的執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色,執業方向為婚姻家庭、高淨值人員財富傳承等,對離婚財產分割、財產繼承有深入研究。 案件情況:霍某(女)與張某(男)2014年兩人登記結婚,婚後兩人育有兩女,長女張大某2013年10月9日出生,次女張小某2019年1月8日出生。2020年10月18日,張某在某建設工程公司安排的工作中發生了工傷死亡。
  • 父母生前債務,誰承擔?
    前面我們提到:作為債主,趙叔去世了。去世之後,債權是不是也沒了?肯定不是這樣。債權依然可以流轉給他的繼承人。所以,趙叔的兒子,完全有權利代替去世父親、向小劉的父親討回這筆債務。所以,「人死帳消」的事情不存在,無論是債務人、還是債權人去世,都不能影響債權債務的權利和責任。4.債務的償還。
  • 借款50萬未還意外去世,這筆欠款誰來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因故身亡後,所欠的花唄等債務會隨著人死燈滅、一筆勾銷嗎?18日,記者從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獲悉一起案例,債務人雖然死亡了,其所欠的合法債務依然要還,「人死債未消」才是常態。【案情】借款50萬未還意外去世,這筆欠款誰來還?馬某與秦某是同村鄰居。
  • 父親生前債務要兒子償還?且聽耐心分解!
    中國有句俗語:「父債子還,天經地義。」意思是說泛指父母生前的債務由子女償還。在古代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道理,但在當代,根據我國《民法典》相關規定,子女一旦成年,便與父母一樣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兩個獨立的民事主體,並不因為血緣關係而必然的承擔父母生前的一切債務,而是應該看子女在繼承父母遺產價值範圍內承擔清償義務,自願清償的不在此限。
  • 人去世後,家屬必知的10大法律常識
    大家都知道,人去世後有很多後事需要處理,那麼具體有哪些呢?1、 去世後肯定最先處理後事。一般來說,人去世後債務可以向死者的配偶追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