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陵區仁豐裡街區再添一座藝術家工作室,當代新文人畫先鋒代表、中國書畫院院士沈化方的「化方揚州藝術空間」正式入駐。為慶祝沈化方工作室揭牌,來自國內各地的近20位藝術家來到揚州這個「好地方」。這兩天,藝術家們先後參觀了瘦西湖,「打卡」了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他們心目中的揚州到底「好」在哪裡?記者對其中幾位藝術家進行了採訪。
「好地方」體現在景好人好文化好
——當代新文人畫先鋒代表、金牌詞人 沈化方
「揚州是個好地方,每次來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沈化方是時下流行的「斜槓青年」,曾為電視劇《寶蓮燈》《白蛇傳》等創作主題歌及插曲歌詞,不僅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金牌詞人,而且擅作詞、好書畫,尤其是文人畫、禪意畫。他說,揚州之美不僅是「煙花三月」,更在於「千年積澱」。文人不到揚州是遺憾;書畫家不到揚州更為遺憾。
在沈化方眼中,揚州這個「好地方」景好、人好、文化好。景好體現在生態環境優美、水鄉風情濃鬱;人好體現在百姓淳樸、熱情好客;文化好體現在書畫詩詞歷史地位高,給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揚州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能夠提供藝術土壤,提升藝術家對藝術的鑑賞能力,這裡大家輩出。」沈化方說,他毫不猶豫地將「化方藝術空間」設在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這一選擇將給他的藝術創作帶來更多靈感。
揚州是一座來了不想離開的城市
——雕塑家 呂同舟
「此次來揚州,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呂同舟與妻子行走在揚州的大街小巷,眼前的優美環境、人文古蹟令二人感嘆,「揚州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呂同舟說,他遊歷過國內眾多城市,在揚州體會到了豐富的文化涵養、歷史底蘊,尤其是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已經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十分難得的。「揚州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讓我印象特別深刻,街區現今仍將唐代的『裡坊制』格局保存完好,且將天南海北的文化集聚其中,在國內實屬少見。」
「很多人對揚州的印象還停留在古詩詞中,而沒有親身前來看一看、品一品。」呂同舟建議,揚州應該繼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以活動為媒,讓海內外遊客對揚州的認識與時俱進。
活在揚州就像活在一幅畫作裡
——著名詞曲作者、歌手、製作人 李傑
在揚州的這兩天,李傑「打卡」了揚州新晉「網紅」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他感慨,「揚州人真是有福,主城區能有這麼一大片溼地公園,這裡是個天然大氧吧,生活在揚州就像生活在一幅精美的畫作裡,移步換景,讓我們這些外地人來了不想走。」
李傑曾為孫楠創作歌曲《紅旗飄飄》,他告訴記者,上次來揚州已是近20年之前,當時同行的人裡有揚州籍歌手朱曉琳。「當時就對揚州的歷史文化底蘊印象深刻,而如今,揚州將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得更好了。」
在三灣公園的剪影橋,李傑讓同行的人為他拍下了與剪影橋的合影。李傑說,在得知這座橋的造型來源於揚州剪紙時,他深深感受到了揚州人的文化情懷。「一路走來,揚州極富古城韻味,同時城市環境整潔,在文化之外彰顯了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具有的文明程度,可見揚州既是文化古城也是文明高地。」
揚州是藝術家心裡的「小幸運」
——吉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錦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安國生
「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沒想到我第一次來揚州是在初冬時節,迎著小雨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別有一番韻味。」安國生說,畫家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看到揚州的第一眼,我就確定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在參觀了瘦西湖景區後,安國生打趣道,揚州人太謙虛了,瘦西湖看起來一點不「瘦」。在得知瘦西湖新近剛剛抹去最後一處視覺汙染後,安國生說:「在城市化進程中,很多景點都存在一定視覺汙染,像揚州瘦西湖這樣沒有一處視覺汙染的景點,放眼全國少之又少。這是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的幸事,也是我們這些從事藝術創作的人的『小幸運』。」
記者 嵇長青 張旭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