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方」景好人好文化好揚州是藝術家心裡的「小幸運」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昨日,廣陵區仁豐裡街區再添一座藝術家工作室,當代新文人畫先鋒代表、中國書畫院院士沈化方的「化方揚州藝術空間」正式入駐。為慶祝沈化方工作室揭牌,來自國內各地的近20位藝術家來到揚州這個「好地方」。這兩天,藝術家們先後參觀了瘦西湖,「打卡」了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他們心目中的揚州到底「好」在哪裡?記者對其中幾位藝術家進行了採訪。

「好地方」體現在景好人好文化好

——當代新文人畫先鋒代表、金牌詞人 沈化方

「揚州是個好地方,每次來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沈化方是時下流行的「斜槓青年」,曾為電視劇《寶蓮燈》《白蛇傳》等創作主題歌及插曲歌詞,不僅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金牌詞人,而且擅作詞、好書畫,尤其是文人畫、禪意畫。他說,揚州之美不僅是「煙花三月」,更在於「千年積澱」。文人不到揚州是遺憾;書畫家不到揚州更為遺憾。

在沈化方眼中,揚州這個「好地方」景好、人好、文化好。景好體現在生態環境優美、水鄉風情濃鬱;人好體現在百姓淳樸、熱情好客;文化好體現在書畫詩詞歷史地位高,給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

「揚州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能夠提供藝術土壤,提升藝術家對藝術的鑑賞能力,這裡大家輩出。」沈化方說,他毫不猶豫地將「化方藝術空間」設在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這一選擇將給他的藝術創作帶來更多靈感。

揚州是一座來了不想離開的城市

——雕塑家 呂同舟

「此次來揚州,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呂同舟與妻子行走在揚州的大街小巷,眼前的優美環境、人文古蹟令二人感嘆,「揚州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呂同舟說,他遊歷過國內眾多城市,在揚州體會到了豐富的文化涵養、歷史底蘊,尤其是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已經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十分難得的。「揚州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讓我印象特別深刻,街區現今仍將唐代的『裡坊制』格局保存完好,且將天南海北的文化集聚其中,在國內實屬少見。」

「很多人對揚州的印象還停留在古詩詞中,而沒有親身前來看一看、品一品。」呂同舟建議,揚州應該繼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以活動為媒,讓海內外遊客對揚州的認識與時俱進。

活在揚州就像活在一幅畫作裡

——著名詞曲作者、歌手、製作人 李傑

在揚州的這兩天,李傑「打卡」了揚州新晉「網紅」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他感慨,「揚州人真是有福,主城區能有這麼一大片溼地公園,這裡是個天然大氧吧,生活在揚州就像生活在一幅精美的畫作裡,移步換景,讓我們這些外地人來了不想走。」

李傑曾為孫楠創作歌曲《紅旗飄飄》,他告訴記者,上次來揚州已是近20年之前,當時同行的人裡有揚州籍歌手朱曉琳。「當時就對揚州的歷史文化底蘊印象深刻,而如今,揚州將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得更好了。」

在三灣公園的剪影橋,李傑讓同行的人為他拍下了與剪影橋的合影。李傑說,在得知這座橋的造型來源於揚州剪紙時,他深深感受到了揚州人的文化情懷。「一路走來,揚州極富古城韻味,同時城市環境整潔,在文化之外彰顯了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具有的文明程度,可見揚州既是文化古城也是文明高地。」

揚州是藝術家心裡的「小幸運」

——吉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錦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安國生

「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沒想到我第一次來揚州是在初冬時節,迎著小雨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別有一番韻味。」安國生說,畫家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看到揚州的第一眼,我就確定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在參觀了瘦西湖景區後,安國生打趣道,揚州人太謙虛了,瘦西湖看起來一點不「瘦」。在得知瘦西湖新近剛剛抹去最後一處視覺汙染後,安國生說:「在城市化進程中,很多景點都存在一定視覺汙染,像揚州瘦西湖這樣沒有一處視覺汙染的景點,放眼全國少之又少。這是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的幸事,也是我們這些從事藝術創作的人的『小幸運』。」

記者 嵇長青 張旭 陳晨

相關焦點

  • 揚州:全力鍛造「有分量」的「好地方」
    11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考察調研。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總書記聽取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及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等情況介紹後指出,「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19日,揚州迎來了一個好消息:運河三灣生態公園內正在建設中的大運河博物館收到國務院正式批覆,命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 考察調研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習近平總書記誇讚「揚州是個好地方」
    看到總書記走來,公園裡的市民和遊客們喜出望外,紛紛從四處圍攏過來,爭相向總書記問好:「總書記好!」「歡迎總書記到揚州!」「習爺爺好!」……歡呼聲、問候聲此起彼伏,三灣公園一下子沸騰了。  「總書記見到遊客和市民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感嘆揚州是個好地方,問大家是不是也來散步,幾句話就讓我們心裡熱乎乎的。」
  • 揚州是個好地方——「跟著楹聯讀揚州」今天試鏡
    「大家好,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史公祠,請看我身後這副楹聯……」「我覺得從這個角度拍攝會更好些……」「邊走邊說是不是會更自然……」今天下午,揚州十餘位楹聯專家相約在史公祠內,對即將進行的視頻拍攝內容進行著熱烈的討論。
  • 揚州進入「楓情萬種」時節,這份「楓景」導航請收好!
    立冬後的揚州,層林盡染,而「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楓葉,正是「楓景」最美的時候,楓葉與「落地成金
  • 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殷殷期望 把揚州這個「好地方」建設好發展好
    他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託、殷殷期望,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凝聚共識、指引方向、指導實踐、激發乾勁,實幹篤行、接續奮鬥,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徵程,奮力把揚州這個「好地方」建設好發展好。張寶娟、陳揚、孔令俊、李航、陳鍇竑、王炳松、韓驊、張耀武、焦慶標、劉朝暉、李忠盛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參加會議。夏心旻首先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 上揚州下揚州,揚州是個好地方,6校合併揚州大學
    腰纏百萬貫,騎鶴上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合上揚州、下揚州,看來揚州的確是個好地方,揚州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名人輩出。揚州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運河之都。在這裡,我要說說歷史上的揚州了,就從唐朝說起,因為在唐高祖武德八年,將揚州的治所從丹陽遷到了江北,這個歷史意義就非常重大了,也就是完成了歷史上的揚州和現在揚州在名稱上和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一了。大家都知道現代的城市都是靠交通優勢上位的,比如鄭州和石家莊等,都是火車拉來的城市。
  • 江蘇揚州:人人勇擔當 讓「好地方」更加「有分量」
    「我們要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殷殷期望,各行各業凝心聚力,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讓揚州這個『好地方』在全國更有『分量』。」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在基層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堅定新發展理念,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實幹篤行、接續奮鬥,奮力把江蘇揚州這個「好地方」建設好發展好。
  • 如何建設揚州「好地方」?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如何把「好地方」建設好發展好,讓「好地方」好上加好、越來越好?在市兩會上,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委員,從各自領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毫無疑問,做強實體經濟,夯實「好地方」的產業根基,是解題的第一把「鑰匙」。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在市政協八屆五次會議上,市委書記夏心旻提出,要努力打造更加宜創宜業宜居的環境,讓每一個創業者都能在揚州盡情放飛夢想。
  • 「揚州是個好地方」雕塑亮相
    「揚州是個好地方」雕塑亮相,各種山水景觀和旱溪景觀開始顯現,未來東部樞紐周邊將「有山有水」,「好地方」揚州將在這裡給遊客留下「第一印象」。記者看到,文昌東路站西路交叉口疊石假山綠化結束,全景展現。這一假山位於文昌東路中間的隔離綠島內,有四五十米長,假山以太湖石為材料,有高有低,最高的有5米多,高低起伏,有連綿之勢。
  • 要有「好地方」的擔當,展現「有分量」的樣子
    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總書記聽取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及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等情況介紹後指出,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生態文明建設關係經濟社會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青少年健康成長。
  • 讓好人有好報
    截至目前,商丘各行各業湧現出「商丘好人」兩萬餘名,1000多人的事跡被中央、省級媒體報導,204人入選「中國好人榜」候選人,24人榮登「中國好人榜」,31人榮登「河南好人榜」,8人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道德模範或榮獲道德模範提名獎。    從「商丘好人」到「商丘人好」,文明新風美麗了一座城。
  • 如何看待好人有好報的說法?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好人沒好報?
    民間一直有好人有好報的說法,有一首流行歌曲就叫《好人一生平安》。然而,在具體的個人體驗中,難免會有好人沒好報的感覺。雷鋒,為人民服務,勤儉樸素,不到22周歲就逝世了。好人有好報,固然是人們的美好期盼,但在種種案例面前,人們不得不提出「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的結論。那麼,好人究竟有沒有好報?好人有好報,這是印度輪迴思想與中國儒家仁義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在印度文化中,相信輪迴、苦修,認為這輩子苦行,能換來來世的幸福。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孔子理論把仁義放到道德的高地,認為講仁義能實現天下大同。
  • 心理學家: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
    我的一個鄰居對人友好,善良,又有愛心,但是卻依然意外的得癌症去世了,他的妻子問我們,我們都說好人有好報,為何他沒有得到好報,今天想和大家從心理學分析下好人沒有好報的原因:1、好人有好報更多是我們情感上的道德要求我們希望好人有好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文化,但是我們要了解好人有好報這是一種情感上的祝福。
  • 「好地方」彰顯磁力,聽揚州半導體「補鏈強芯」故事
    揚州群髮長期生產汽車的冷卻系統,實現從汽車零部件到晶片的跨越,緣於整合國內外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去年,一位國際知名教授來揚訪問,莊雅婷得知這位教授正在研發OPA3D固態雷射雷達技術。經過這位教授牽線,莊雅婷從其供職的高校獲得授權,在揚州落地轉化晶片技術。莊雅婷12歲時,父親送她出國留學。
  • 網友:好人有好報
    見義勇為的事一直在發生,接下來這對父子的經歷,讓人感嘆好人有好報12 月 21 日,在江蘇揚州,一老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倒車時強烈建議授予見義勇為獎@戀夢紅塵丶 Alllove:不經意的善舉往往給自己帶來意外的收穫@祝賀那個慫:"你送出去的每一顆糖都去了該去的地方,其實地球是圓的,你做的好事終會回到你身上。"
  • 網友:真真是好人有好報!
    常言道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同時我們也相信 好人一定會有好報 12月21日,江蘇揚州 一位老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倒車時 側翻進河道中 之後村民們立即呼喊幫忙 一名男子聞訊趕來參與救人並報警 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後
  • 好人肯定有好報,但能否快一點?
    父母長輩教導我們:「對別人好的人,叫好人。」學習中華文化,我們進一步明白了,在起心動念上對別人好,才是真的好人。(推薦閱讀:什麼叫好人?)但是,做好人有什麼好處呢?對別人好,對自己有什麼好處?2018年,在世界哲學大會「商業哲學論壇」上,一位企業家終於讀懂了五個字:好人好自己。
  • 好人有好報:我願意以審美的眼光看世界,而非功利
    文:董凌燕「好人有好報」,這是個美好的願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有時候,恰恰相反,好人吃苦受累還憋屈,壞人吃香喝辣還揚眉吐氣。所以,唯有在良知與利益相一致的時候,好人才會得到好報。好報是什麼呢?世俗意義上的好報,是升官發財。誰不想升官發財呢?欲富惡貧,追求金錢和地位,人之本性。連孔子他老人家都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也就是說,「如果可以求得富貴,雖然是給人執鞭這樣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
  • 好人有好報?那為什麼又說:好人不長壽禍害一千年?
    好人有好報是一句空話。好人會獲得他人的好感,或者得到別人的回饋,但是不會有好報。有句老話叫好人沒好報,禍害一千年。這句話就是對好人好報最大的駁斥。好人會更容易融入陌生的生活。每個人都會面臨搬家或者是到一個新的地方工作,好人會更容易融入一個新的環境,更容易被陌生人所接受。「相由心生」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能聽過,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看他的面相也會和藹可親,沒有人會討厭一個和藹可親的人。
  • 婺源好風景變成「好錢景」
    直至2017年省級歷史文化名村、4A級景區複評拉響了警報,李坑景區面臨雙「摘牌」風險。  如何保護好生態環境、走好旅遊路?這個難題困擾著景區的發展。李坑村民自發成立村民理事會,修訂村規民約,以村民自治的形式管理村莊的發展規劃、項目建設、民生工程、景區分紅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