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有效溝通7:你真的會替領導著想嗎?

2020-10-19 鐳師兄

哈哈,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第一反應就是:這是要學習拍馬屁的學問嗎?

當然不是,這個標題是想說「上下同欲」。《孫子兵法·謀攻》中說道:「上下同欲者勝」,即上下一心,既能百戰百勝。但是問題就在「上下一心」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述求,即便是對項目負主要責任的領導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這麼多的私心中,大家力不朝一處使,就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效果。

即使作為個人,我們很多時候也會出現口不對心的情況,嘴上喊著要減肥,心裡也發誓要一個月內將體重控制在120斤以下,但是手指還是不由自主地下單了今天的第三杯奶茶,還特意加了厚厚一層奶蓋。

口不對心

利出一孔

難道就無法實現上下同欲了嗎?當然不是,而是要有一個杆子將所有人都串在一起,讓每個人都從內到外、從精神到手指都投入到統一的目標上,這個杆子就是「利」,實現「利出一孔」的效果。

有些企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部門大家一起加班加點,終於完成了某個緊急任務,結果上級部門表揚了一下部門的領導,並將獎勵和榮譽都給了領導,部門的其他人都屬於「XXX等」中的那個「等」,並且只拿到了加班費,其他都沒有。

這種情況發生1、2次,團隊的士氣就衰竭了,領導會越來越累,一方面對下面「懶惰」的員工憤怒無比,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協調更多資源投入進來,這樣的結果就是團隊規模越來越大,幹活的效率卻越來越低。核心的原因就是「利歸一人」。

很多銷售型的企業中,主管會從下屬的銷售額中提成,所以大家努力的目標就從提高銷售額變為「提升為主管」,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利歸一人」。

利出一孔,方可同心協力

那麼如何才能實現「利出一孔」?

就是集眾人之私,成團隊之公,就是將大家的期望歸攏到一點上,然後一起努力,最終實現團隊的整體勝利。

歸攏預期的前提是分好蛋糕,確定每個人從項目和部門整體業績中能夠獲得哪些好處,從而明白自己的奮鬥意義。

至此,假設你已經明白部門的年度目標、每個人的分工、年底的收益和你的預期收穫了,那麼你就可以埋頭幹活,一直幹到年底分蛋糕?

那還是不夠的,做得再好也只是及格分,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但是你知道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是最好的?這個「好」的標準是什麼?

你可能會說:這個嘛,好辦,我去和領導確認一下。

你和領導確認後,知道了自己任務的輸出標準,那就夠了嗎?你知道上遊環節要給你提供什麼樣的支持?他們輸出的成果如果質量達不到你的要求,就會影響你的績效,你怎麼辦?

你可能會說:這個嘛,好辦,我再去和領導確認一下。

經過七八輪的確認,終於對自己的任務有了七七八八的了解,那麼就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嗎?

不會,在工作過程中一定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反覆確認,你感覺很煩惱,你領導更覺得你不靈光:小張這小子咋回事,一點小事都要囉嗦半天,不堪大任。

如果你知道了他的評價,你是否覺得很委屈:我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卻得到這樣的評價,我容易嗎?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格局不同

問題出在哪裡?

打個比喻,你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試圖從樹葉、樹枝上來推導出整顆大樹,這個難度是相當大的,換個角度說,就是你沒有真正的理解領導的意圖,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任務,結果當然是滿眼的樹枝、樹葉。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站在領導的角度看任務,如果可能的話,站在他的領導的角度來看任務。

這個時候,你的視野就會非常開闊,看到一個整體的大樹(部門的任務),並且拉近後能看到裡面的每個樹枝和樹葉(各個細分的任務),開始真正理解各個部門、各個成員之間的關係和分工。

站在樹底,只能看到枝葉

怎麼才能站在領導的角度看任務?

1、假設你是最終責任人

假設這個任務是你來負責、你來兜底的,最後也是你來向上匯報。那麼你會如何安排任務?需要哪些人員、他們的技能如何?與其他部門之間如何協同?

在這樣的整體框架中,你的具體任務在哪一塊?需要哪些人來協助?輸出什麼樣的成果就可以最大效率的提升整體任務的價值?

有了這個整體的視野和思維,你看待部門、任務、人員的格局就不一樣了,原來是仰視的視角,現在是俯瞰棋盤的視角,從一個棋子的視野提升到棋手的視野,境界上實現了一次飛躍。

你可以帶著這樣的格局和思維與領導交流,站在他的角度來分析、分解任務,那麼領導一定會非常欣喜地歡迎你,因為終於有人能夠真正地分擔他的壓力了,而不是天天來問一些常識性的問題。即使你的意見和看法不那麼全面,但是在交流過程中,這些缺口會逐漸補齊,也會讓你更客觀、準確地完成任務。

2、探尋結果和意義,讓任務變得更有趣

說實話,每個任務都是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那麼作為部門的主管,他怎樣才能推動這個任務完美收官?讓這個任務變得更有意義是一個策略,例如你生產的口罩是防禦新冠病毒最強利器、你生產的雪糕是夏天超越肥宅水的無上妙品等。

你可以和領導討論一下這樣的話題,看看他的意見和看法,或許你們會碰撞出很多好玩的火花。

3、雙路徑交叉,找到儘可能多的共同點

將你(代表著大多數員工)的述求和部門的述求列出兩個列表,這兩個列表就是兩個路徑,確定兩個路徑中的重疊的部分,越多越好,這些共性的地方就是「利出一孔」的基礎,也是你和領導溝通交流的共同話題。

有了這樣的共同點,一方面你可以正確理解部門目標和任務,另一方面可以基於此來說服其他人員支撐你的工作。

雙路徑交叉,找到共同點

總結一下

為了真正替領導分憂,可以從下面三點入手:

1、以項目最終責任人的角度來審視項目和任務

2、找到任務的價值和意義,賦予其使命感

3、通過交叉路徑,找到共同點

做到了上面三點,就算是能夠真正替領導著想,並且你也從打工者思維轉變為領導者思維,為以後走上領導崗位打下基礎,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關注鐳師兄,華為20年,我們一起聊聊)

相關焦點

  • 職場必讀:「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的含義,你真的理解嗎?
    導讀:什麼是正式溝通呢?什麼是非正式溝通呢?小編帶你了解。大家好我是最愛你們的小浩哥,現在越來越多的工作號都在寫職場裡溝通的分類。是啊,溝通是我們在生活中絕對不能沒有的事情。那你敢想像一下,從早到晚整整一天,你,包括你身邊的所有人,甚至整個職場跟社會,沒有一個人去聊天,沒有一個人去說話,可怕嗎?所以溝通相對來說,是很重要的。只要你會跟別人溝通,你不會的事情,你不懂的事情,你不明白的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你的問,來獲得你所想要的答案。而如果你不會溝通,你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呢?每個人都不敢去想像的。如果你不會溝通,那真的你在這個社會一步路都走不了,想像一下。
  • 職場有效溝通2:你真的會日常交流嗎?
    但是他的意思是說,「機長,你要求執行目測著陸,又沒有備選方案,並且外面的天氣如此糟糕,你認為我們可以及時穿越雲層看到跑道嗎?如果我們失敗了呢?況且現在外面漆黑又下著大雨,跑道射燈又關掉了。」儘管他只是做了暗示,但在他的想法中,他已經向上級講了一個下級能對上級所說的最多的話。
  • 職場中如何做到有效溝通
    職場中如何做到有效溝通……為什麼你總是運氣不佳?因為你不懂這兩個字:溝通!如果你會溝通,就能和同事、領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加之踏實的工作態度,升值加薪自然不是問題;如果你會溝通,就能以最快、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告訴你的客戶,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到底好在哪裡,能給對方帶來什麼樣的收益,別人自然會與你籤單;如果你會溝通,就能與新認識的朋友侃侃而談,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 怎麼有效地與人溝通?領導也說好的這4個技巧,助你「玩轉職場」
    怎麼有效地與人溝通?領導也說好的這4個技巧,助你「玩轉職場」「溝通」一直以來,就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自然也就能夠看出溝通的重要性。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你想交到新的朋友,或者有事情需要拜託別人,就一定要與人溝通。
  • 職場中有效溝通的技巧,你掌握了幾個?
    職場中工作任務的完成離不開溝通,當然這其中也會有很多的無效溝通。特別是有些職場新人往往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而忘記溝通的重要性,造成了費力不討好的結果。職場中溝通需要注意什麼問題?怎樣可以避免那些無效溝通呢?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能讓你的溝通更有效。
  • 職場裡怎樣與「熊貓型性格」有效溝通
    前篇說到:只有了解自己的性格,才能明確自我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了解別人的性格,才能選擇最合適的溝通方式。那麼對於職場裡平易型、充當協調者的熊貓型性格,我們該如何就行有效溝通呢?那麼職場裡,熊貓型性格的領導和熊貓型性格的員工各自是什麼模樣呢?
  • 職場溝通1:你真的會安排任務嗎?
    以前的學習和任務要求很標準但是到了職場上,除了計件車間的任務外,每個任務都是獨一無二的,編代碼都是按照需求和功能進行全新的開發,沒有一個穩定而統一的輸出標準了。即使有也只是一些規範和質量標準,這個對任務沒有直接的幫助,也就是說,你需要自己把控具體的任務要求。這個對很多同學來說,真是太難了。那麼如何才能有效地安排任務?
  • 聰明人辦事,會替自己做五個準備,你知道是什麼嗎
    文|齁神在職場怎麼有些人辦事會辦的特別利索?是人家真的聰明,還是你不知道辦事的技巧?聰明人辦事之前會替自己多備選幾個方案,為的就是給自己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三備時間---讓自己有更大的靈活度時間也需要準備嗎?
  • 職場裡如何與「貓頭鷹型性格」有效溝通
    前篇說到:只有了解自己的性格,才能明確自我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有了解別人的性格,才能選擇最合適的溝通方式。那麼對於職場裡那些屬於分析型、充當思考者的貓頭鷹型性格,我們該如何就行有效溝通呢?那麼職場裡,貓頭鷹型性格的領導和貓頭鷹型性格的員工各自是什麼模樣呢?
  • 職場上,跟領導溝通的5大禁忌,你應該要知道
    職場中,跟領導的溝通是件很重要的事,一個懂得跟領導溝通的員工,很容易在工作中脫穎而出。但,不懂得跟領導溝通的員工,很可能多年都不能升職加薪,難以被委以重任。有的人不知道要如何跟領導溝通;有的人天生就怕跟領導說話,更不用說是匯報工作;還有的人跟領導溝通起來沒心沒肺的,犯了錯都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在跟領導溝通時我們常常會犯的錯有哪些,如何避免?
  • 四個基本原則,讓職場溝通更加有效
    四個基本原則,讓職場溝通更加有效 在職場中,有效溝通始終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甲方與乙方,溝通的成敗,有時候往往也決定著一個項目的成敗。
  • 職場有效溝通8:你真的會溝通績效嗎?
    這裡的溝通績效包括你對組內的人員進行考評、加薪、任職提升、崗位調整時的溝通。這是一把雙刃劍,溝通得好,就能夠事半功倍、有效激勵員工,反之則會大大打擊員工的積極性。 溝通方法,決定溝通效果案例:某年年底,主管老張和下屬小王一起溝通年度績效,老張覺得小王今年沒有達到他的預期,需要好好敲打一下。「小王,你覺得今年幹得如何?」「還可以吧,有些地方做得不太到位,但是整體還是可以的。」「嗯?
  • 職場上下級溝通,會回領導微信,已成為必備技能,你懂嗎
    在這個互聯互通、分工協作的社會裡,溝通連結了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會溝通的人處事順風順水,不懂的人總是四處碰壁。職場上最重要的溝通莫過於上下級之間的交流,那些職場中叱吒風雲的人物,更是懂溝通的精英,同樣職場上那些鬱鬱寡歡的員工,往往缺乏溝通技能。社會在發展,人們之間的溝通工具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不同形式的溝通需要的技巧也大相逕庭。
  • 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職場規則之與領導溝通的黃金五步法
    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在與領導溝通的問題上存在著一些誤區和弊端,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怕」和領導溝通。有些事情,員工認為是小事,怕請示了領導會給領導添麻煩,說不定還會被領導批評,但沒想到領導卻很介意,埋怨員工自作主張。
  • 職場上比埋頭苦幹更重要的是這3點與領導溝通的技巧
    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每天都需要完成領導交辦的各種任務,同樣的辛苦工作,有的人備受器重,有的人卻出力不討好,這其中固然有工作能力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沒有用好這3點溝通的技巧。因此,當領導交代任務的時候,就要馬上跟上領導的思路,如果不是什麼只可意會的工作,最好不要自己琢磨,立即把不清楚的問題當面問明白,領導的意圖是什麼?需要具體做什麼?需要多久完成?切忌不懂裝懂,到頭來不但完不成任務,還要挨一頓批。領導往往看重的是結果,別擔心你的提問過多會讓領導反感,與其事後挨批,不如事先問個明白。相反,如果大膽提問,反而會讓領導覺得你做事認真靠譜。盲目的硬扛,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 職場須知:溝通的技巧,著名的「雙向式」溝通,你真的了解嗎
    導讀:「單項式」溝通的姊妹篇,「雙向式」溝通,你準備好了嗎!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勵志職場大師,小雲兒!嗯,對,沒錯,昨天我們說了「單向式」溝通。大家還記得嗎?因為「單項式「溝通有很多的弊端,多是上下級別的關係,很多都用於發布命令之類的。
  • 有效提高溝通技巧的方法~
    特別是在面對重要的事情時,那些難講話的老闆或同事,非常容易成為職場前進的阻力。其實有效的運用與領導之間、與同事之間的溝通,就能夠解決溝通難的問題,那如何有效的提升溝通技巧呢?職場人際交往當中我們應該做的是坦誠的根據不同的同事運用不同的交流方式,而不是毫無想法的亂說話。對於那些脾氣火爆、自大、心理有陰影的人交流會顯得更加困難,更加的不知道從何入手。
  • 職場溝通有多重要?看完這些你就會明白!
    職場溝通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似乎好多人都在說怎麼和客戶溝通怎麼和領導溝通。現在的新員工,職業化的員工最重要的一點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他們不會溝通,溝通這樣一個話題已經成為了職場非常司空見慣也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職場溝通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 有效溝通:《令人心動的offer》裡的隱藏職場法則
    三期看下來,我發現節目裡有一條隱藏的、又反覆被提及的職場黃金生存法則,幾乎適用於每一個職業,那就是:有效溝通。1、有效溝通,從簡歷開始溝通,是我們在所有工作中都需要用到的職業技能。「老闆又駁回了立項,我現在真的很想死。」我們都知道,「抱怨」很多時候只是為了抒發一下情緒,抱怨完了還是得接著解決問題。可是對於你的老闆和同事而言,他們大部分時候希望直接跳過這個環節,直接聽你的planA、B、C。
  • 職場員工:學會高效率溝通,你的職場晉升之路也能平步青雲!
    職場不是以年齡論資排輩的地方,能否做到有效溝通,高效率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才是職場人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效溝通,簡單說就是有結果、有截止時間、溝通雙方都了解溝通目標,能夠讓事情快速進行下去的一種溝通方式。只有當溝通效率能夠大幅提升時,我們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更高效地完成公司領導安排的任務。那職場人士如何做到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