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運動,家長做不到啊

2020-07-31 人民網

隨著疫情的好轉,一些體育培訓機構也復工了。趁著暑假,我趕緊給孩子報了個籃球班。

那天去上課,一個班十來個小孩,教練帶著孩子們熱身、練體能、學習技術動作,場上熱火朝天的。我們一群家長坐在一邊,一開始還看著孩子們訓練,過了一會兒,就各自看手機了。

這種場景不是偶發,在很多體育培訓機構外都能看到。有人就說了,在國外公園空地上,常常看到家長帶著孩子在進行體育活動,一個足球、一個排球就能玩上大半天,可是很少能在國內看到這種場景。在國內的體育場所,更多的情況是,家長專程送孩子來訓練,孩子在裡面練,家長就在外面坐著玩手機。

為什麼?這是家庭體育活動氛圍不足以及運動理念不濃厚的表現。孩子的健康成長,固然需要得到科學、專業的指導,才能產生積極的效果。但是培訓機構的管理只是一時的,更多時間孩子還是生活在家庭中。

尤其疫情期間,本來運動就少,如果家長吃完飯就在沙發上一窩或在床上一躺,不去陪著、帶著孩子運動,那麼,孩子的運動興趣很難得到很好的培養——除非孩子本身特別喜歡運動,而更多情況,恐怕是有樣學樣。宅爸宅媽難以養出對運動有濃厚興趣的孩子。

那麼,中國家長是真的不願意陪孩子一起運動嗎?其實也不然。除了一部分人確實缺乏這方面的意識,更多人恐怕還是受制於客觀條件的限制。

外國人少地方多,足球場、籃球場等體育運動場所多,再不濟自己家院子裡也能搭個籃球架。中國呢,人均運動場所面積很少。筆者家附近有一個足球場,收費貴不說,每天晚上球場上恨不得擠進去四五十人。足球場要分成三個部分,大家要分成六支球隊一起踢,開大腳是嚴禁的。就這樣的場地,還得提前訂,大人都不夠用,還能帶著孩子去踢球?

籃球、飛盤、排球等其他運動項目也大抵如此。去公園草坪?對不起,「小草微微笑,請您繞一繞」。那麼,這親子運動,數來數去,恐怕只有跳繩能進行了。因此,和孩子一起運動,不是家長不想,很多時候是做不到。最後,只能花錢買課,讓孩子去運動,自己在一旁陪著等著,無聊了,玩會手機也在情理之中。

還好,國家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正在加大體育運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大運動場所的供給。國家發改委不久前表示,努力緩解人民群眾「望球興嘆、一場難求」的矛盾,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期間新增社會足球場地16150塊。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督促力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除足球場外,其他運動場所、設施的建設,各地也在加快推進中。相信不久的將來,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運動的場景,會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和孩子一起運動, 家長做不到啊
    有人就說了,在國外公園空地上,常常看到家長帶著孩子在進行體育活動,一個足球、一個排球就能玩上大半天,可是很少能在國內看到這種場景。在國內的體育場所,更多的情況是,家長專程送孩子來訓練,孩子在裡面練,家長就在外面坐著玩手機。為什麼?這是家庭體育活動氛圍不足以及運動理念不濃厚的表現。孩子的健康成長,固然需要得到科學、專業的指導,才能產生積極的效果。
  • 馬雲: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家長:我們也想但做不到啊
    這幾天,看了馬雲在雲谷學校給家長們上的開學第一課上的演講全文,他認為,在孩子18歲以前,家長決定了孩子命運和學習,所以,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站在一個教師的角度來說,馬雲老師確實是一個有思想、有深度的好老師,不得不佩服。
  • 運動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不要錯過孩子的「運動敏感期」
    許多長輩們會和父母們抱怨,現在的孩子太嬌貴,平時不怎麼運動,在家裡幹一點活就會喊累。而父母們也逐漸地認識到了這一點:除了在家裡,孩子在學校中的體能表現也不是很樂觀。在周末與節假日中,相比於外出運動遊玩,學生們更喜歡呆在家裡玩遊戲、通過網絡進行聊天,只有不到30%的孩子表示會用假期時間堅持運動。
  • 疫情期間宅在家,有什麼運動可以和孩子在家做呢?
    宅在家便成了春節的正確打開方式,但停課期間,不少家長和孩子的作息時間也開始變得不規律,並缺乏運動。運動量要適度,以中低強度為主,身體微微出汗為宜,運動後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首先做運動前肯定有預備動作,那我們在家鍛鍊前,也有幾點注意事項。01.選擇合適的運動,量力而行。李麓恩表示,因為對孩子來講,身體的各個機能還有完全的發育成熟,要避免不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運動、動作,對小朋友造成傷害。
  • 「皇后娘娘」蔡少芬:讓我和孩子做朋友?臣妾做不到啊
    她在採訪中提到,養育第1個女兒的時候,她和丈夫也想試圖和孩子去做朋友,後來發現這種親子關係之下尤其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很難接受父母的管教。多年的母親生涯中,蔡少芬總結出了自己的教育經:那就是和丈夫一起去管教孩子。如果孩子錯了就提出批評,批評之後兩個人再通過疼愛來給孩子進行情緒上的撫慰。蔡少芬的這種教育模式,其實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教育一致性。父母在親子關係當中保持態度的一致,對於幼兒的認知和成長具有十分重大的積極作用。
  • 輔助孩子做運動,家長可以這樣做
    我家孩子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牽動著我和老公的心。抬頭、翻身、坐立、爬行、走路,這些動作都是孩子成長發育的裡程碑,孩子的成長總會帶給我們意外的驚喜。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根據孩子的成長發育時間,是如何輔助孩子做運動的。
  • 孩子運動,家長莫缺位
    暑期生活拉開大幕,家長給孩子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內容,旅遊、學習、探親……令人高興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走近體育運動:或掌握一項體育技能,或培養一個業餘愛好,以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這毫無疑問是觀念的進步,值得點讚。但遺憾的是,從觀念到具體實踐,很多家長實際上是缺位的。
  • 秋天孩子長高季,想讓孩子身高「竄一竄」,家長多帶娃做這些運動
    小梁回答道:」秋天不是到了嘛,這麼好的季節,我想抽點時間帶我兒子去好好運動運動,他這個年齡段正是身體發育的階段,應該抓住這個好時機,讓他長得再高一點,不能總是讓他呆在家裡玩手機啊。」家長總是抱怨孩子長不高,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有些因素,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關鍵。
  • 在家也能陪孩子做的運動,家長快行動起來,增強免疫力吧!
    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也一再的延期,家長們也非常害怕讓孩子出去玩,於是不管採取任何方式都要讓孩子每天待在家裡面,可是看著孩子一天天的就呆在家裡,別說孩子自己呆不住了,就連很多家長朋友都表示,以前孩子放假了,還會出去跑跑步,運動運動,現在連續住了20多天,肚子上的肉都開始一圈一圈的肥了起來,實在是有點太無聊了。
  • 幼兒園親子日,家長和孩子一起下廚,誰料一桌菜做成了「全蛋宴」
    幼兒園親子日,家長和孩子一起下廚,誰知一桌菜做成了「全蛋宴」前幾天小燕參加了兒子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小燕說老師要求家長和孩子先在家裡一起做一道菜看到這種作業之後,或許很多家長都是比較排斥的,畢竟大家都比較忙,即使有個雙休也想休息一下。不過小燕一直覺著自己很少陪著兒子,所以很積極地參加了這次活動。小燕說她和兒子一起做了一道番茄炒蛋,兒子清洗番茄,找調味品,而她負責掌勺,這整個過程要比她自己做的時候慢多了,不過也有意思多了。
  • 毀掉孩子身高的那些運動,家長還在讓孩子做嗎?及時制止這些動作
    ,這些都是家長需要關注的,所以家長不要掉以輕心。聽說跳繩、打籃球可以讓孩子的身高長得快,所以就讓自己的女兒與其他的小夥伴一起做這些運動哪些運動會有助於孩子長高?家長早知道1.單側運動孩子在運動發力的時候要注意那些單側運動,不適合孩子,單側運動一發力的時候就會造成用力過猛的肌肉損傷,例如打羽毛球,這種運動就需要單側發力,如果高負荷狀態下進行的話,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的,尤其對肌肉和關節的損傷最為明顯,還會造成肢體不協調的問題。
  • 拿高分的孩子暑假在做6件事,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看
    這一點,是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容易忽略的。  但給上學期做盤點,是整個暑假開始的基礎。  可以查漏補缺,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因此家長要和孩子一起聊聊上學期各科學習和成績情況,並查找不足。  和孩子一起為上學期做總結,才能明白孩子在哪個方面還欠缺,暑假針對孩子的培養也有了具體的方向。  首先,要把孩子在考試當中表現出來的知識點缺陷和漏洞,結合上學期的課本,把它給彌補過來。
  • 和家長一起共創孩子美好的明天
    ——金林區西林小學教師王曉麗育人案例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沒有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也難以進行,家校合作正在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重視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們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在我的工作中,就有兩個和家長共同轉變孩子的事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日常生活中,「撒謊」行為往往為人所不齒。
  •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運動教育開始
    早上不到7點鐘,睡在小床上的孩子就爬出了被窩,壓在媽媽的肚子上,抓著爸爸的頭髮哼哼唧唧,還順便把故事機調到了最大檔的音量。你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孩子在客廳同樣也不停歇。一會兒把餐桌上的紙巾抽得到處都是,一會兒又把昨天剛理好的玩具一股腦兒都倒了出來。
  • 家長知道卻做不到怎麼辦
    從我入學得到大學起,當同學們得知我是做兒童社會與情緒技能培訓的,都會問我學習了很多育兒理論,聽了很多育兒經驗,怎麼感覺都是別人家的呢?一到自己身上就是知道做不到,做到沒有效,有效不長效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一下聊聊家長知道做不到怎麼辦!首先從幾個家長的問題開始。
  • 有的運動幫助孩子長高,有的運動卻阻礙孩子長高?家長們要知道
    懂得運用後天因素的家長,即使父母平均身高只有1米6,孩子也能長到1米8,而忽略後天因素的家長,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身高達不到預期的高度。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每一項都得科學合理地進行,如果不小心用錯了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本文將重點說說運動。不是所有運動都助長身高,有的運動可能會「礙阻」長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愛好健身,這就引發了許多家長們的擔憂:不是說舉重、舉啞鈴這樣的力量型運動會導致長不高嗎?
  • 孩子,我們不做運動「白痴」
    我經常碰到家長說給我說:「老師體育課上多看看我的孩子。我是個運動白痴,他也好不到哪裡!」 這個時候我都會給他說:一般來說「運動白痴」和「沒有運動神經細胞」並不是指天生就不善於運動或者不具備運動能力的人,我們可以理解為「到現在,他在某一個運動項目方面經歷或者學習少於他人」,更不是你所說的「我們家的孩子本身反應就慢,腿腳就不靈活,只是他精力少了。」最重要的就是他在某一運動經歷少的原因。
  • 「這個必須學啊!那個也得學啊!」這屆家長和孩子,太難了
    ………………感覺再發展下去,就應該是擇偶的時候先做個智商+基因測試,剝奪那些非精英人群的生育權。不知道在天上挑爸爸媽媽的小天使們遠遠的感受到父母腦袋裡轉的瘋狂想法,會不會嚇得落荒而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天性,誰看到別人家的學霸不眼紅啊,誰不希望自己孩子出類拔萃帶出去熠熠生光啊。
  • 新學期 新計劃 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
    在嚴格的安全防控下,新學期裡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些什麼?除了學習用品的準備,開學初期的一個階段,家長應將重點放在對孩的心理、情緒及生活習慣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變。開學初,特別是第一個月,是調整孩子們進入學習狀態的黃金時期。
  • 愛運動和不愛運動的孩子,不用十年差距就會很大,家長要重視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喜歡宅在家裡不愛運動,開始像大人一樣成日抱著個手機待在家裡一動不動。殊不知,若長此以往,不用十年,這些愛宅在家裡不運動的孩子,與從小經常運動的孩子之間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