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成為中國人的主食,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尤其在南方,一日三餐幾乎都離不開大米。
可是,大米被重金屬汙染近些年也屢屢成為熱議的新聞,湖南、浙江、廣東、江西等多地都曾曝出相關事件。近日,安徽蕪湖又檢出了2批「毒大米」。
蕪湖市場監管局本期抽檢糧食加工品49批次,其中,檢出2批不合格大米,原因都是重金屬「鎘」超標。
1、食品名稱:蝦田香米
規格:15kg/袋
生產商:蕪湖坤宇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不合格項目:鎘(以Cd計)
2、食品名稱:沚津香米
規格:10kg/袋
生產商:蕪湖縣灣沚鎮三元春興糧油加工廠
不合格項目:鎘(以Cd計)
鎘是一種重金屬,在冶金、塑料、電子等行業廣泛存在,它會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灌溉水汙染了農田,繼而汙染了農田裡生長的農作物,其中水稻對於鎘汙染的吸附作用明顯高於玉米、大豆等其它品種,水稻就成了典型的工業汙染受害作物。
鎘的毒性較大,它對身體危害最嚴重的是結締組織損傷、生殖系統功能障礙、腎損傷、致畸和致癌。
而鎘大米的危害在於它的長期性,持續攝入鎘超標的大米,消費者會表現為慢性鎘中毒,主要危害是腎臟和骨骼,對骨骼的影響則是骨軟化和骨質疏鬆,即使停止了食用鎘大米,腎衰症狀依然會持續。
例如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富山縣曝出的「骨痛病」事件,就和土地被工業廢水汙染,居民長期食用鎘汙染食品密切相關。病症表現為腰、手、腳等關節疼痛。病症持續幾年後,患者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現象,行動困難,甚至呼吸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後期,患者骨骼軟化、萎縮,四肢彎曲,脊柱變形,骨質鬆脆,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進食,疼痛無比。
「先汙染,再治理」,我們曾經希望不要重演的現實,似乎就是我們的宿命。更多精彩內容,關注【 消費報告團 】(ID:consumers315),揭開消費生活裡的各種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