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十月懷胎生下了寶寶,滿心歡喜地迎接寶寶的到來。但是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說,最為關鍵的時期便是0-3歲,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的黃金時期,各方面都會快速得到成長,因此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但是由於孩子年齡實在太小了,他們就會感覺到跟寶寶溝通存在嚴重障礙,無法與寶寶進行溝通。
但事實上並非如何,父母應該掌握溝通交流的三個核心,這樣寶寶才能夠更好地得到發展:
父母與孩子應該處於同頻狀態同頻的意思就是父母要與孩子保持思想、意識、行為上的一致性。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遇到自己人生中的伯樂,哪怕是只有三歲的小孩子也是一樣,他們也渴望有人能夠懂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在想什麼。
也只有父母和孩子保持同頻,那樣孩子與父母之間才能進行有效溝通,孩子才願意聽父母的話。
父母應該多與孩子進行交流想要孩子得到較好成長,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父母雖然一天二十四小時看似都在帶娃,但實際上當孩子在自個玩耍的時候,父母選擇玩手機看電視,這並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真正高質量陪伴是父母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來,父母與孩子一起搭積木、玩拼圖、做遊戲等,通過做事的方式讓彼此都有共同的話題。
父母應該與孩子進行輪流說話溝通的主體應該是雙方,而不是一方在說話。雖然年紀尚小的孩子語言功能還未發展成熟,講話磕磕碰碰,但是父母也應該給予孩子一些說話的時間,讓孩子學會參與到話題中。
這樣孩子才能夠從雙方對話中學會一些知識,孩子的年齡、見識、語言能力才能夠有所成長。
當父母能夠跟孩子進行溝通之後,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
但對於不同階段的孩子,父母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
語言能力的培養對於寶寶來說,語言能力的培養可以從孩子剛出生時就開始培養。在孩子0-3個月的時候,父母可以選擇讓孩子進行語言的捕捉;在孩子4-7個月的時候,孩子已經學會牙牙學語了,那父母可以開始教孩子一些簡單的話語。
比如稱呼、日常用語;等孩子稍大一些,8-13個月的時候,孩子就能夠說一些簡單的火星文,這時候的父母應該糾正孩子的發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等到孩子過了13個月之後,他們基本具備基礎的語言能力,這時候父母就可以讓孩子理解一些基礎詞彙。
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建立在孩子具備一定的言語能力之後,大概是在孩子19-30個月的時候。
在這時候的父母應該要學會建立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孩子學會因果聯繫,主動將一句話說出來。可能一開始孩子的語言順序是紊亂的,但作為父母應該耐心傾聽並且在傾聽結束之後再對孩子進行糾正。
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孩子通常具有基礎的解決問題能力是在1.5歲-3歲之間,這時候的孩子就開始學會玩玩具、搭積木等,那麼在這些益智類遊戲中,孩子很容易受到人生中的第一個挫折。
孩子所能想到的方式就是哭鬧,但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對孩子做引導,先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安撫,進而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一步步地引導孩子思考。
0-3歲是孩子一生中學習快速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作為父母應該要抓住這個時期,採用正確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但若是孩子的發展速度並不如同齡人那也不要生氣,只要多花時間,孩子總有一天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