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培訓機構來說,流失一個學生,將會影響18個意向客戶,新生招生成本是留住老生成本的五倍以上,而老生貢獻利潤是新生的十幾倍,續班大於招生!教學質量決定著學員的存留,教師是續班的關鍵因素。
一個培訓機構發展的關鍵,服務、口碑、溝通等等因素,都影響著續班率的變化。續班率的提升是每個培訓機構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但都沒有一套完整的做法和思路。
這就是為什麼你做了這麼多工作,續班率仍然在30%的原因
我們知道不續報老學員肯定帶著遺憾或不滿離開,卻少有人注意到負口碑直接影響3-4個新學員報名入學測試,間接影響身邊150個潛在新學員。
老學員家長的親戚、朋友、鄰居、同事都會知道一件事:他報了你的機構,沒有進步,習慣沒有改變,成績沒有提高。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負口碑帶來一系列問題:
廣告費用越來越高,效果卻越來越差?
價格越來越低,優惠力度越來越大,陷入價格戰?
健康增長出現瓶頸,新學員增加了,正價班卻一個沒多?
招生成本越來越高,轉化率、續報率、轉介紹越來越低,口碑越來越差……
問題出現在哪裡呢?
所有商業競爭都圍繞三個核心關鍵詞展開:產品、流量、轉化率,也就是產品的比拼、流量的爭奪,轉化率的優化。只不過教育行業換了種說法,叫滿班率、續報率。
「流量貴,招生難」是絕大多數培訓機構天大的誤區。巨大的生存壓力,極度的競爭恐慌,讓80%的機構把精力用在招新學員上,而不是維護老學員,忽略了降低招生成本的核心關鍵——提高續報率。
一對一做到全國幾百家分校的機構不少,而班課能做到全國幾十家分校卻鳳毛麟角。銷售人員只能解決把學生招進來,無法解決留下來的問題。班課極度不標準,同樣的教材,老師講課風格不一樣,帶來的效果千差萬別。
老師為學生答疑解惑,服務中傳遞給用戶的感受才是最直接的,如果轉化率低,99%的工作都等於白幹。好未來與新東方雖然走的不同路線,但本質都是提高轉化率,降低招生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好未來把80%精力放在維護老學員,20%精力招新的底層邏輯。
高續報率是培訓機構最強大的競爭力,對於一家培訓機構來說,高續報率說明學員超高體驗,適當的獎勵即可讓學員口口相傳,獲得大量高轉化率的流量,不停地幫你免費招生。
續報率是教育機構賴以生存的根基,其妖魔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作為續報活動中的甲方:
機構管理者該如何部署續報工作?
續報直接得益的教師該如何跟學員談錢不傷感情?
門面擔當的教務老師該如何與家長話術?
對於傳統企業來說,新客戶獲取成本是老客戶保留成本的六倍,對機構來說老學員的留存更是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無續報不存活也絕非言過其實。
續報工作應當緊密部署,並作為機構長治久安的『策略』,貫徹落實到日常機構運轉的每一項工作中。
機構——吹東風,擂戰鼓
機構管理者是續報工作的全局掌控擔當,制定一套詳盡、標準的續報執行預案很有必要。
執行預案應該包含續報的時間點、具體流程、流程中各方的主要責任人、教師動員大會、提高續報的措施等。
續班季時間規劃制定
長線班結課前,學校寒假前一個月為宜,太早沒效果,太晚來不及。
另外,同一校區的結課時間應該統一,儘量避免教師提前結課的情況,以便機構統一組織續報工作。
另外,續報時間上應該營造緊迫感,同時打造老學員高人一等的存在感。
可以設置老學員的原班續報時間,以及老學員的跨班續報時間,2天~7天為宜,在此期間不對新學員開放報名,老學員專屬續報季過後開放新學員的報名時間。
續報動員大會
主要指在續報季正式開始前機構對教師開展的續報流程、話術等培訓會議。頻次一年兩次為宜,寒暑假前各一次。
這種會議很容易流於形式,千萬不要開成機構管理者嘚啵嘚的訓導大會,會議劇情切忌裹腳布,流程簡約明了最好。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
校區負責人對續報相關流程展開說明,續報數據優秀的各科教師乾貨分享,教學總監或是學科帶頭人的總結說明,鼓舞士氣。
續報也是考核教師數據優良的重要標準,一定要讓教師感覺有收穫,易實現。
續報提高措施
搭班報名
搭班是組合拳,也是知名教育機構,如學而思、新東方的慣用招式。就是將不同樂器的教師組合推出,搭班的教師的授課時間不衝突,學生的重合度較高。
教師的組合原則應該是較火的教師帶不火的教師,可以是新老教師混搭,也可以是老老教師混搭。
搭班的教師之間互相推薦,課上互相吐槽,課下互黑等,多方位構建學生心中教師組合辨識名片,提高續報。
來源:敬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