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時要用什麼水果?要牢記這兩條,將功德無量!

2020-12-22 人生禪意

許多的信眾都會在家中供養佛菩薩。那麼供養佛時可以選擇供水,供香,供油,供香,供水果。許多的人也會選擇水果來供養。

水果的種類很多,品種也很多。有的人會說供佛時不能選擇香蕉,因為吃蕉,那是罵人的,當然不能供佛了。其實蕉意味著「招財進寶」,想要發財就要供養香蕉。還有人說不能供養花生,因為花生是埋在地下的,長在地裡的地瓜蘿蔔都可以供佛,那麼花生當然也可以供佛了。

供養佛祖,最重要的是自己恭敬心和虔誠心。佛菩薩並不在乎你供養的是什麼水果,是花生還是地瓜,是香蕉還是蘿蔔。佛祖看重的是信眾們的心。要相信佛法的力量。

那麼為什麼要供佛呢

供佛,佛在哪裡?佛在心中。佛又無處不在。其實在最早時,佛時沒有表象的。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並不同意來供養佛像。在最早期的歷史文化遺蹟中,也沒有佛像。只是皈依的修行方法。

後來有一些人無法從抽象的佛法中真正理解。於是就有了代表佛法的佛像,代表著清淨,慈悲的蓮花。代表佛肉身的舍利。

供佛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兩點:

第一是恭敬心

我們要時刻的提醒自己要恭敬。無論對誰都要恭恭敬敬。恭敬心也是德行的表現。佛菩薩無論對誰都是恭恭敬敬的。對一切的人和事物都表示恭敬,不能說是這個人有地位,有權利,我就恭敬他。或是這個人我喜歡我就恭敬他。而另一個人我不喜歡,我就詆毀他。這時萬萬不能的。

第二點是報恩。

佛像供在那裡,我們要感謝佛祖。我們今天能得到佛法的加持,都是佛祖的潺潺教會。佛祖就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我們不能忘掉我們的老師,要感恩我們的老師。每當我們看到佛像就提醒自己要像佛祖學習。要同佛祖修行。

供佛最重要在內心的虔誠,恭敬。懷著虔誠,恭敬的心供養佛祖。可以時刻的提醒我們要多多向佛學習,學習佛的覺悟,學習佛的真理。才能時刻保持我們的清淨心。才能做到如如不動。

除了在供佛時做到最重要的兩條,其次就是在給佛供養水果時,最好選擇大家愛吃的水果,這樣清晨供上,傍晚撤下,晚間大家可以一起來分享水果。也可以做到不浪費食物。不浪費資源。

願廣大佛友都能以虔誠心供佛,恭敬心供佛。祈福!

相關焦點

  • 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嚴格來講,水果屬於「十供養」之一,佛前供果也是六度布施法門的一部分。許多善男信女在去寺院禮佛時,都習慣帶上水果供品,也有善信在家中設佛堂供養。兩種方式都能助人克服慳吝,開啟智慧,又有無量福德。然而,若供養不如法,修福不成,反而造業折福。在佛前擺放供果時,牢記下面這三點,功德無量。第一點,用什麼水果供佛。
  •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佛前供奉瓜果,這是很多學佛之人,或者是芸芸眾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做的事情。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懷著一份小心和恭敬。其實,佛前供奉的水果是否貴重,多與少都不重要。因為這不是與佛祖菩薩的交易,菩薩也不會吃你的東西。如果你因此而陷入執念,那麼也必將為其所累,無法保持內心的淡定。佛門中認為,一切唯心造。
  • 佛教:用水果供佛時,這三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深究起來,供養屬於菩薩六度中的布施,將世間種種美好之物擺放在佛前,感念佛恩的同時,克服自己內心的慳吝,又能累積巍巍功德,這就是供養。為了方便修行,在家的佛子常把佛像請回家中,並且用新鮮可口的水果供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水果並非給佛「享用」的,諸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並不貪戀世人的供奉。
  • 供佛時,用什麼水果最好?別再搞錯了
    我們在拜佛供佛時,到底要用什麼水果最好呢?有人認為要用蘋果更好,因為蘋果中的平代表了平安的意思,更有人認為用梨更好,因為梨有離苦得樂的意思,還有一些其他的水果,也都有各自的寓意,那到底是用蘋果更好還是梨更好呢?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前供水果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做到四個字,會功德無量
    佛前供水果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做到四個字,會功德無量。有些人會時常到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保佑自己和全家幸福安康。有所求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但要求的如理如法,也就是合理合法。還有些人會帶著水果供佛,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有的人為蘋果比較好,畢竟有平安的意思。有的不敢用「梨」,畢竟梨有分離的意思,不吉祥。但是「梨」在佛門,還有「離苦得樂」的寓意。供水果的目的,是讓你通過果看到因。只有好好修因,才能得善果。就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道理一樣。
  • 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我們上供,是在表我們的感恩和恭敬,是在向佛菩薩表自己的一片真誠清淨之心,是懺悔,更是發願精進之心。不做表面樣子,要帶著一片感恩清淨之心供佛,才會令諸佛歡喜,功德也才會更圓滿。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談談,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 供佛贊佛的功德很大,不必糾結用什麼水果,牢記兩個字很重要
    供佛贊佛的功德很大,不必糾結用什麼水果,牢記兩個字很重要。我們都知道供佛贊佛的功德很大,舉了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在過去劫中,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同在在弗沙如來座下修行。是我們的再造恩師,如果不是釋迦侔尼佛講法四十九年,我們能知道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和淨土的念佛成佛的道理嗎,所以我們要常常贊佛。其實,說到供佛到底用什麼水果好,有認為用蘋果,蘋果代表平安。也有說用梨,寓意離苦得樂,這個寓意倒是很好。蓮花豈不是也挺好,寓意出淤泥而不染。其實用什麼水果不必糾結,只要是鮮果即可,最重要的是用「真心」去供佛。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比如佛前供奉「大悲水」,水代表著一種清淨平等,以此告誡眾生要修持清淨平等菩提心。佛前供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遠離愚痴無明,令佛法的光芒普照十方。佛前供香,「香」被奉為佛法的信使,將佛法的訊息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聞之受益。燒香,更是點燃心靈之香,「戒定慧」真香,而不是為了求取感應。佛前供水果亦是如此,佛菩薩是不會吃的。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一、水果要清香,不要壞果剛才已經說了,佛前供的水果,不僅僅是水果本身,而是一種象徵。在佛教裡,修行人可能達到的三重境界,即「三種果位」,阿羅漢果位、菩薩果位、佛果位。阿羅漢果位,屬於小乘佛教,自我覺悟。菩薩,自度度人、自覺覺他;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 用什麼水果供佛好?如何供?供完佛的水果該如何處理?
    很多朋友在供佛的時候,都會在佛前放水果,但是對用什麼水果供佛好,該如何供,供完佛的水果又該如何處理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昱遠居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用什麼水果供佛好?其實,任何水果都可以供佛,重要的是在於心誠恭敬。水果供佛,是佛徒對諸佛菩薩先聖賢哲表達的一種恭敬心和感恩心,又是莊嚴道場營造神聖氛圍的一種供物,屬於修供養法門。水果供佛,是表達一種恭敬心,又可起到裝飾和營造神聖氣氛。水果供佛,心有神明,敬畏神明,自然就會注意個人善惡行為。如何供?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而佛入滅後,善男信女又將香、花、燈、果、水等物供養於佛前,以此感念佛恩,續佛慧命。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第一點,供養不在量,而在於發心。也許有人會覺得,供養幾隻水果,數量不多,也不值錢,所得功德福報也就有限。
  • 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有些人會質疑,佛前許願真的有用嗎?是不是心誠就靈,或者在佛前多做供養,佛菩薩就會加持自己?甚至有些人,若願望實現了皆大歡喜,但若沒有實現,可能就會對佛法生疑心或者怨恨之意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愚痴的表現。我們信佛學佛,並不是要祈求佛菩薩幫助自己實現願望。佛曰:求佛不如求己,自己不知道努力,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佛菩薩身上,「因果不敵業力」,自己種什麼因,就會受什麼果。
  • 佛教:梨不能供佛嗎?供果時,哪些水果不能用,這些道理你要明白
    這些都是學佛的信眾,在佛前做的供養。而在佛前做供養時,經常用的物品通常是:香、燈、油、水果、鮮花、食物等等。每當初一、十五和其他的佛菩薩聖誕日時,信眾們就會來到寺院朝拜,並在佛前放下自己帶來的餅乾和水果等等貢品。因為佛前供水果,是一件常常發生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問題:「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因為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用的,供佛的目的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而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是一種表法,也是一種修行的方便法。當然,不論供養什麼,都是處於清淨的發心,所以最好保證所供物品的乾淨清潔、無損壞,以免冒犯佛菩薩莊嚴,對佛菩薩不敬。一般的,我們可以在佛前供養鮮花、水果、淨水、燈燭、香支等等。
  • 佛教:以水果供佛,這三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氣味不太好的水果,如榴槤,最好不要拿來供佛,因為它的氣味聞起來讓人心生厭離,不利於生起精進心,表法不好。有人認為「梨」不可以拿來供佛,說「梨」的諧音是「離」,有分離之意,寓意不吉祥。這種說法其實斷章取義了,在佛教裡,「梨」有「離苦得樂」的法義,以提醒修行人覺悟人生,脫離六道苦海,究竟常樂。因此,梨完全可以拿來供佛,利益無量眾生,並沒有什麼禁忌。
  • 佛前上供水果,這三點「禁忌」,不可不知!
    很多在家學佛的人,都有在佛前上供水果的習慣,可是佛前供果,有三點「禁忌」,佛子不可不知!其一,不執著於相。在我看來,學佛首先要明佛理,供佛則要知其義。學佛是為了作佛,覺悟空性、無我,對世間虛幻不生執著。水果供佛是表法「因果」,暗含明因識果,斷惡修善之意。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具足信願行,那麼淨土法門萬人修萬人去,人人都能蒙佛力加持,現前將來,必定見佛。先說「信」,信如心,真信者便能放下五欲六塵,遠離貪嗔痴慢。
  • 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供花代表種善因,供果代表結善果,供燈代表點燃人內心的光明,供水代表人內心的清淨無染,等等。那麼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談談這諸多供養中的「供果」,佛前供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 佛前許願、還願,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許願在漢地佛教史上由來以及,譬如隋代天台宗的慧思禪師,他就寫過一篇著名的《立誓願文》,詳細說明他要如何修行,清淨身心,並發願弘揚佛法。我們作為塵世間的善信,也常常在佛前許願,希望憑藉諸佛願力,幫助自己達成願望,譬如有人求財,有人求子,有人求平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