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與媽媽分開時,成史詩級災難片現場,如何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2020-12-19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和相關連結,否則違者必究!

林林過了3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媽媽每次說要送他去幼兒園,總是哭鬧不止。媽媽離開幼兒園時,總是抱著媽媽不鬆手,哭的那個傷心。在幼兒園裡,他情緒也不穩定,為一點小事情就會號啕大哭。有時候還挺安靜,但是,很容易看出來,他是內心緊張的,一個人靜靜地待著,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寶寶與媽媽分開時,成史詩級災難片現場,如何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不少孩子在開學第一天上演一聲史詩級災難大片,哭聲、吵聲、叫聲……這是人生面臨的第一個挑戰,環境的改變也是首次經歷,從此離開了熟悉的父母,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場所,還有一群陌生的同齡人和老師,寶寶就會激起強烈的分離焦慮,這種威脅讓他們感到緊張、恐懼、煩躁、不安,往往引發大哭、發脾氣、糾纏不休等,孩子抗拒這樣的改變,這也是正常的、本能的自我保護反應。

分離焦慮通常在寶寶6-8個月的時候就有了,過了1歲,也就是14-18個月時達到頂峰,或許會反覆、持續到寶寶4歲,尤其在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階段,這種分離焦慮有所提高,持續的時間和強度也會隨人的變化而不同。可馨育兒強調,寶寶再大一些,當父母分離時,也會有哭鬧錶現,這都是孩子的正常表現。

家長過度保護易強化寶寶的分離焦慮

幼兒園的生活要求孩子具備一些自理能力,本來應有孩子去做的事情,家長經常代辦,如給寶寶餵飯、抱著上廁所、為寶寶刷牙等,這樣的育兒方式會降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寶寶在幼兒園容易受挫。寶寶本應在幼兒園遵守的某些規則,父母卻沒有原則包容孩子的過錯,寶寶的需求進行過度的滿足,令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孩子進入幼兒園,需要遵守的規則與他們養成的習性格格不入,因此,孩子無法適應融入幼兒園的圈子,壓力陡增,讓寶寶的分離焦慮得到加重。

家長存在焦慮表現同樣會影響到孩子

有的父母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後,依依惜別,一步幾回頭,甚至還潸然淚下,緊張焦慮,讓孩子的情緒受到感染,孩子敏感的捕捉到父母的每一個眼神、表情、手勢,說話節奏的快慢以及聲調的高低,並受到感染。因此,家長的焦慮也會悄無聲息地對孩子造成壓力,讓孩子的情緒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如果孩子長期處於焦慮狀態之中,甚至出現過度焦慮,或許就是分離焦慮症了。這是學齡前孩子比較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會對其身心帶來傷害。家長了解分離焦慮,並學會一些應對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緩解寶寶分離焦慮症的幾個建議

1、建立積極的預期

協助孩子對幼兒園建立積極的預期。給孩子講幼兒園的優點,如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有好玩的玩具,有滑滑梯等。不要嚇唬他,「如果你不乖送你去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管你!」

2、提前練習好分離

寶媽可以進行短暫的出行,讓寶寶去奶奶家、姥姥家居住。

3、作一個告別儀式

與孩子告別時,一個吻,愛心手勢、擊掌、拉鉤、點讚、物品、紙條等。

4、家長要做好表率

在與孩子分離時,家長要做好表率,穩定情緒,處事冷靜、微笑、語氣平和、態度堅定與寶寶說「bye~bye~」或「再見!」

5、讚揚寶寶的感受

寶寶從幼兒園回來,耐心聽寶寶描述在園中的感受和經歷,並對寶寶進行安慰,對寶寶的進步進行讚賞和表揚。

討論話題:寶寶第一天進幼兒園,表現如何?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本平臺提供的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並不作為疾病診療依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問題,或喜歡我們的育兒知識,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寶寶半夜醒來看不到媽媽就哭?怎樣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帶過孩子的媽媽一定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睡著之後,如果中間醒來發現媽媽在身邊就會繼續睡覺,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會大哭。其實,這是很多寶寶都會出現的情況,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怎樣緩解這種情況呢?寶寶在出生後,對周圍的環境都比較陌生,很多時候都是媽媽陪伴在自己身邊,而媽媽帶給寶寶的安全感無法替代。當寶寶睡著以後醒來發現媽媽不在就會產生恐懼感,所以就會大哭。  隨著寶寶逐漸地長大,寶寶的意識中開始出現自我意識和他人意識,寶寶會發現媽媽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所以會產生分離焦慮,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正常的發育現象。
  • 寶寶好黏人!如何克服嬰幼兒分離焦慮?
    媽媽和寶寶分開時,產生緊張、擔憂等情緒,是相當普遍的情緒反應,而不需過度擔心或對號入座,若有符合上述幾項內容,也可就診心理醫生做更詳細的評估及判斷。媽媽也會有分離焦慮?分離在我們的日常中隨處可見,從早上出門上班和老公道別,到下班回家時和同事說再見,都是一種分離的情境。
  • 和媽媽分開一分鐘都不行,寶寶「分離焦慮」時應該怎麼辦?
    寶寶出生後,媽媽幾乎天天圍著寶寶轉,以孩子為中心的生活很辛苦,但媽媽們也樂在其中,因為能享受到和寶寶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如果你一直是自己孩子世界的中心,他與其他人的接觸非常少,慢慢的,他就會不願離開你的身邊。這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分離焦慮!
  • 年後要送寶寶入園,分離焦慮了解嗎?暖心遊戲幫寶寶緩解情緒
    2個字瞬間將爸爸的心紮成了篩子。相信媽媽們都經歷過這樣既窩心,又擔心的時刻,孩子對自己的依戀讓我們感覺到甜蜜。但是總是離不開媽媽,也會成為成長中的「問題」,尤其是面對入園這樣,不得不面對的分離時。那麼孩子的「分離焦慮」到底因為什麼,有辦法緩解麼?
  • 寶寶哭鬧不讓媽媽上班,做好這三點,有效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不走吧,上班要遲到了;走吧,孩子哭成這樣,不捨得走。其實,寶寶這種表現是由於心理學上所謂的分離焦慮導致的。分離焦慮,是寶寶在母親或者其他照顧者要離開時出現的明顯不安。分離焦慮一般在寶寶6-8個月大時出現,14-18個月大時達到頂峰。
  • 和媽媽分開一分鐘都不行,寶寶「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我該怎麼幫孩子緩解這種分離焦慮呢?其實,從寶寶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這時候的他們會形成一種「物體永久」意識,他們會以為父母離開,就不再回來了。因為尚無時間觀念,不知道媽媽離開後還會回來。這個階段,正常來說一般要持續到孩子1歲半到2歲左右。所以,1歲的寶寶才會在媽媽要去上班時哭鬧不安,甚至哭到媽媽下班回家。
  • 媽媽和寶寶分開有什麼危害?孩子分離焦慮不可忽視,影響身心發育
    寶寶半歲時還比較依戀媽媽,只有媽媽時刻在他身邊,才會有十足的安全感。等到8個月時,他也會非常關注媽媽,期望著媽媽不要離開自己的視線,否則就會坐立不安,哭鬧不止。1歲左右的幼兒,媽媽要外出或去上班,他會十分不舍,哭喊著追媽媽到大門口,有的死抱著媽媽的大腿不離不棄,像影視劇裡戀人的生死離別一樣,這是寶寶的「分離性焦慮」,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然的感情反應。
  • 「媽媽不要走!」寶寶的分離焦慮期要怎麼度過?
    ……除了上班、上幼兒園這種較長時間的分開,有時候媽媽上個廁所只需要幾分鐘的「小別離」,寶寶也能嚎得驚天地泣鬼神,很多媽媽已經練就一手抱著娃,一手解決擦PP和提褲子的神技了。分離焦慮,讓媽媽們感受到寶寶對你獨一無二的依戀和愛的同時,也被 「甜蜜的負擔」束縛著。
  • 難搞的分離焦慮期到了,這幾個方法幫助寶寶輕鬆緩解焦慮
    當寶寶成長到一定時期,分離焦慮就成了許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齊齊的寶寶一歲半了,每當齊齊要出門上班時,寶寶就蹭蹭蹭地衝過來,一把抱住齊齊的大腿,哭著喊著不讓齊齊走。剛開始齊齊還能讓婆婆幫忙轉移寶寶注意力,再偷偷地溜走。可時間一長,寶寶似乎知道了媽媽的套路,把齊齊看得更緊了,只要發現齊齊有出門的跡象,寶寶就緊粘著齊齊不放。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名詞解釋「分離焦慮」使孩子產生一種離開家長的不安全感;「陌生焦慮」使孩子因為接觸到新環境和新老師、新同學而感到緊張。入園焦慮入園焦慮的學術定於是分離性焦慮 ,它是指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出現與年齡不適當的、過度的、損害行為能力的焦慮,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
  • 如何應對母嬰分離焦慮?80%媽媽的做法只會讓寶寶更焦慮
    那麼,該如何面對這讓人又愛又恨的分離焦慮呢?1.小月齡寶寶階段一般在6~7個月時,寶寶就會表現出分離焦慮的徵兆,通常在10~18個月時,分離焦慮現象會達到最高峰。2.剛上幼兒園時剛上幼兒園時,寶寶也會普遍出現分離焦慮的現象。
  • 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試試這8招!
    最近很多寶媽在後臺給我們留言問如何緩解寶寶「分離焦慮」,因此今天我們編譯了這篇短文,給大家一個參考。1 |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
  • 寶寶突然和爸爸媽媽分開,出現的分離焦慮你知多少?
    這就是孩子分離焦慮的典型表現了,不少孩子在剛上幼兒園和長假之後回幼兒園都會有這樣的表現。我們今天先來說說,重返幼兒園的小朋友出現了分離焦慮,我們應該怎麼辦?1、不要一直強調上幼兒園的事情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會一直提醒孩子「過幾天要上幼兒園」了。但越是提醒,孩子心理壓力越大。
  • 緩解分離焦慮,如何讓寶寶順利進入幼兒園?
    寶寶入園前應該做哪些心理準備?到了寶寶快要進入幼兒園的年紀,許多媽媽都為這樣的事犯愁:這個連和媽媽分開半小時都要哭得梨花帶雨的小天使,上幼兒園時該怎麼辦啊?儘管媽媽們看了許多的育兒書,可還是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
  • 寶寶幼兒園即將開學,如何緩解分離焦慮,以下秘訣可以幫到你
    每一次幼兒園開學,總是會看到很多寶寶在門口大哭,拉著媽媽的衣角久久不願意分開,媽媽也被惹得兩眼泛紅。本是寶寶獨立的好時機,怎麼變成一場撕心裂肺的分離大戲,多跟分離焦慮有關。寶寶第一次在陌生的環境待上一天,面對的是陌生的老師和同學,還不能看到熟悉的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有分離焦慮的情況是很正常的。家長所要做的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寶寶緩解入園焦慮。
  • 1歲寶寶分離焦慮—媽媽應該怎樣正確的引導
    嬌嬌懼怕分離的這種情況叫作分離焦慮,寶寶從1歲左右起,和媽媽分離時,會出現分離焦慮。之所以產生分離焦,是因為寶寶在逐漸長大,清楚地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但是還停留在「母嬰共生」階段,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分開了就見不到媽媽了,所以會撕心裂肺地哭鬧。
  • 寶寶纏著媽媽不上學,是「分離焦慮」的反映,學會三招輕鬆化解
    什麼是"分離焦慮"寶寶與父母或其他較熟悉的親人分開時,因為離開親人產生的傷心感,因為離開最熟悉的人產生的不安全感,因為害怕被拋棄產生恐懼感,這些情緒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分離焦慮"。分離焦慮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還沒有時間的概念,還不能理解媽媽出去上班,晚上就回來了,孩子的感覺是媽媽出門就消失了,再也見不到了。分離焦慮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三歲以前的孩子身上,隨著孩子長大,理解力越來越好就會慢慢緩解。
  • 小繪本大魔力,輕鬆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長假結束了,很多寶寶們都要回到幼兒園了,因為長時間陪在爸爸媽媽身邊,所以入園後很容易出現「分離焦慮」。本期小編就為大家推薦8本緩解孩子入園分離焦慮的繪本,希望藉助繪本的力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安撫,幫他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寶寶入園之初,怎樣面對分離的焦慮?
    父母首先要真正理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和莫名的恐慌,而不是泛泛地說些安慰的假話。根據學立佳調查結果顯示,提前對寶寶做一些心理準備,是一件有備無患的事。 為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尤其是全職媽媽,在寶寶進入幼兒園前的幾年,是分分秒秒都不會分開的,可以在寶寶進入幼兒園前做一些特殊的訓練: 第一天,媽媽試著跟寶寶說再見,離開寶寶一個小時再回來; 次日,與寶寶說「再見」後2小時後再出現,依此類推,逐漸延長與寶寶分開的時間。
  • 如何面對離別時哭鬧的寶寶?處理分離焦慮,你需要知道這些
    寶媽小鄭最近遇到了麻煩:因為產假結束,所以白天需要把寶寶交給外婆幫忙照顧,相應地不得不面對一天中有很長一段時間要和寶寶分開。但是小鄭的寶寶非常不能適應這種情況,在最初的幾天後。寶寶發現了媽媽每天這個時候都會離開、消失不見,於是他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抗議:只要發現小鄭開始穿外衣、在房間裡來回走動做出門前的準備時,就開始嚎啕大哭,拍打自己的手腳,鬧得大人心疼不已。